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十二章 名将陨落(二)

第十二章 名将陨落(二)


  南京,皇宫之华盖殿,一片欢声鼎沸,有如菜市场,有如课间十分钟,有如大城市的新楼盘开盘。

  群臣们离开原有的朝班位子,互相拱手、拥抱、拍肩膀、踢屁股,共同庆贺朝廷最危险的敌人燕王朱棣之挂掉。

  就在刚才的朝会上,朱明复面无表情得宣布了朱棣的死讯。

  虽然群臣们欢呼雀跃,但此时他的心情却并不特别愉快,那个强大的对手从此彻底消失了,他甚至有点落寞之感。

  自穿越以来朱棣就像一个魔魇一样压在他心头,如今一旦消失,就像季节刚变换时一样一时还真有点不适应。

  朱明复甚至为朱棣感到惋惜,他如果不造反,该是多么好的一个守边大将啊。

  朱棣,希望你一路走好。

  良久,当群臣安静下来后,皇帝却史无前例得在朝会公共场合拿出香烟自己抽了起来,因为他的心情实在有点复杂,需要外物来平衡一下。

  看皇帝很享受的样子,有个大臣在激动心情的催动下胆子迅速膨胀,忍不住大声说:“皇上,给我们也来一根吧,今天可是好日子啊!”

  朱明复对这个突兀的请求楞了一下,随即和蔼微笑道:“朕本来也有此意,只是有点怕梅首辅的规矩而已,那就下不为例吧。”

  朱明复发明的香烟一直受到梅殷的抵制,梅首辅一直认为是王真这样的人发明出来取悦迷惑皇帝的。

  所以南京香烟的消费只是在民众和商户间流行而已,高级官员是没有敢抽的,偶而几个烟友也是在家中偷偷的抽。

  如今梅殷已去,群臣就开始无视禁令了,今天见皇帝当众抽起来,纷纷要求与民同乐,共享太平。

  这大概就叫做乐极而疯吧。

  “来啊,小林子,把朕的金宝鼎拿出来给诸位大臣都发一圈!”

  朱明复的香烟后来被分成三个等级,最普通的是五十文一包的福字香烟,主要消费人群是小商户、富裕农民;中等的是仙鹤牌香烟,要两百文一包,主要消费人群是商户、地主、衙役捕快、小偷、强盗、妓女龟公;高等的是宝鼎牌香烟,要一两银子一包,主要消费人群是官员、大商人、名妓、大偷、大盗、著名学者、李刚儿子等。

  至于金宝鼎则是有价无市的宝贝,是朱明复自己的特供产品,有浓淡两种口味,用的是最好的烟丝最好的工匠,绝对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英雄无敌皇家味。

  于是在胜利气氛的烘托下,堂堂的大明帝国朝堂顿时成了火车站的吸烟室,上面是烟雾缭绕,下面是一阵阵“支吧支吧”的抽烟声和部分大臣不熟悉烟叶发出的呛声,端的是混乱不堪,江湖气十足,本性充分暴露。

  华盖殿随行史官皱眉记下:建文九年五月,帝与群臣于华盖典烧烟,臭不可闻。

  这可是关于香烟的首次官方历史文献,弥足珍贵啊!

  每人美美抽了三根烟后,朱明复挥手堂群臣就位,还是微笑说道:“今天破例一回,大家乐呵乐呵,以后朕和诸位都要遵守梅首辅制定的规矩,下面大家站好,朕有旨意宣布。”

  群臣就位,表情严肃,朝廷又重新成为了朝廷。

  “下令在山东的水师出发去高丽,宁波的水师出发和戚继光合兵。”

  “下令礼部派人去沈阳和汉城吊唁!”

  “下令选派两百名官员和国子监学生去北平!”

  ……

  一个月后,朱高炽在山东水师登陆和戚继光兵力大增的情况下终于再次选择投降。

  受降大臣还是戚继光,在投降仪式上,受过伤害的戚继光问燕国代表洪鲲:“这次你们确定了吗?”

  洪鲲点头。

  “真的确定了吗?”

  再次点头。

  “你不是临时工吧?”

  再次痛苦点头。

  “这么说你是临时工?”

  洪鲲终于开口了:“老子不是临时工,老子是燕国代表。”

  “这么说,真的投降?”

  “是的。”

  “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

  “本将军给你们一次反悔机会?”

  ……

  “其实,本将军总觉得你们还有点犹豫!”

  …………

  一个好好的投降仪式,就这样被存心报复的戚继光折腾得乌烟瘴气,一直到天黑双方代表才在协议上签字画押。

  而燕国代表洪鲲最后则是被抬着出去的。

  ……

  然后朱明复收到了朱棣临终前写给他的信。

  信的开头出人意料的是“臣朱棣……”,朱棣对皇帝能够顺利搞死他很是钦佩,因为钦佩所以臣服。

  朱明复很佩服朱棣的聪慧,他竟然猜出了一切事情的真相,除了不知道他是穿越以外。

  他毕竟是朱棣,是一代名将,是一个失落的帝王,当然也是无数被穿越者祸患的人群中比较悲催的一位。

  朱明复认真写了封回信,虽然收信人已经在另一块时空了,他在心中一一解答了朱棣的疑问,叙述了事情的全部经过,穿越那段自然无法解释,他也不想打扰朱棣在地下的安心。

  最后这信的署名比较奇怪,朱明复写的是“大明建文皇帝朱明复”。

  因为这时朱明复已经完全适应了他的职业生涯,并全身心得投入到这个职务之中,他就是合格有力的皇帝陛下,他作为皇室后裔,本来就有资格继承皇位,这天下是他家的祖业,他守护她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家业是祖传的,工作是喜欢的,天下是太平的,朕的皇位是正当合法有效的。

  只要百姓有饭吃,文人有肉吃,士兵有饷银,江湖有秩序,良女有老公,妓女不扰民,外寇不上岸,内部不动乱,朕的皇位就如山河般永固,我大明就如日月般永在。

  (徐辉祖称之为为“五有三不”理论,并赞誉这是能媲美礼记大同篇的最通俗最高深的政治理论。大同篇的理论是这样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朱棣,你安心去吧,我朱明复皇帝会比你做的更好的!祖宗给我作证!

  …………

  经过与徐辉祖商议,朱明复为了保持在高丽的军事存在,彻底控制高丽,也为了更好得处理燕军问题,他命令朱高炽保留六万人的武装继续留在高丽。

  那个不懂外交礼节的戚继光则被朱明复假模假样得罚俸三个月。

  朝廷正式任命朱高炽为征倭大将军,并仿照倭国模式,在保留高丽王为名义统治者的基础上,由将军统治高丽。

  朱明复控制高丽的想法在平定倭国后已经有了,但一开始并不是准备由燕军来统治的,是朱棣给他的那份信改变了他的看法,毕竟朱棣最后称臣了,而燕国没了朱棣,已经没有任何人能掀起风浪了。

  既然燕军已经在高丽了,且已经控制了高丽,那就一事不烦二主,让朱高炽去守高丽吧,而且他性格比较老实,不会闹出事情来的。

  高丽人对明朝一直很臣服,朱明复不想吃相太难看,从而让其他食物形国家对大明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他最终采用了间接统治方式。

  而且间接统治成本明显要低得多,且不容易引起那国民的反抗心理,因为他们看不到真正的统治者是谁,英美都喜欢搞这一套。

  燕军其余兵力被朝廷收编,先运到山东,而后派到徐辉祖麾下,那都是朱棣训练多年精锐骑兵啊,个个都是宝贝,徐辉祖在一年前早就盯上了。

  徐辉祖在甘肃蛰伏三年了,三年里他屯田、练兵、收集情报、设计阴谋,现在终于可以动一动了。

  至于那个占据沈阳的朱高煦,朱明复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后来他只不过做了两年燕王,就被朱明复以僭越的罪名削去王爵,贬为庶人,逮捕朱高煦的并不是朝廷的军队,就是他自己的卫队,当然同时他们也是东厂的人。

  朱棣都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何况朱高煦。

  至此,朱明复统治下,大明帝国实际的疆域比朱元璋时期扩大一半以上,不仅安南纳入治下,蒙古人的广袤地盘全部拿回,还有朱棣开拓的东北数千里黑土地,还有间接统治的倭国、高丽国。

  真是好大一个家,好大一个国。

  …………

  后来朱明复将朱棣葬在北平,这块他战斗一生的地方,朱明复按照后世的长陵模样,给朱棣修建了豪华的陵园,其规制很多地方接近帝王,也许他心中对逼死这位本应该是明成祖的燕王有点那个吧。

  陵墓建成那天,朱明复命令朱棣部下邱福将他给朱棣的回信在他陵前焚化,据说那天他听见一阵雄浑的熟悉的令他心悸的笑声。

  朱棣墓被后世称为燕长陵,成为后世著名的旅游景点,长陵那超标的规制也成为明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养活了一群专家学者,很多专家的名片上就写着“长陵研究学者”,“某某大学历史系长陵研究方向硕士”等。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84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