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十三章 开疆拓土

第十三章 开疆拓土


  直到这时,朱明复才收到新佑卫门关于朱高炽出逃的消息,而此时他已经走了一个半月了,这是什么效率啊,这简直是马来西亚效率啊!

  朱明复震怒之余,不禁觉得十分可笑。

  当朱明复知道倭国同时有数千和尚失踪时,他忽然想到了那个早就失踪的姚广孝。

  是的,只有姚广孝才有如此手笔。

  再聪明的孩子,没有一个好师傅的指引,要干这种大事情也是不可能的。

  朱明复一直防着朱高焰,若是他一个人走了,朱明复倒反觉得轻松,这两个家伙合在一起实在让人不放心,狼狈合体,威力无比啊。

  虽然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二人不过是逃命罢了,但很久很久以后呢,出逃在外的王子有很多成功杀回家的成功例子。

  吃饭要光盘,斩草要除根。

  朱明复下令江南造船厂开足马力,大造新船,准备开展一场追击之旅。

  “二位,在私人感情上,你们都是我欣赏的人,但请你们理解朕的职务压力,谢谢。”

  朱明复对着皇宫上的天空自祝道。

  ……

  今年注定是大明帝国的疆土开拓年,不仅东北部通过借力打力,收获极大,徐辉祖在西北方面的开拓也水到渠成,即将展开,并必定花开灿烂。

  因为西边之事是徐辉祖在负责。

  徐工出品,必属精品。

  徐辉祖之所以图谋西域,其一在于继承了其父定都关中的设想。其实朱元璋本人虽起自淮泗,但眼光宏远,他着眼于帝国长远利益,曾一度采纳了定都关中的建议,并派太子朱标前往西安考察,但随后太子逝世,朱元璋不知为啥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欲定都关中,比先平定西域,如盛唐时设立安西都督府一样,所谓后方不稳,万事皆休是也。

  其二,徐辉祖师父周道人年轻时曾在蒙古王公中以算命看相之能做卧底,获知了大量西域的第一手资料,徐辉祖都看过,他青少年时就梦想像成吉思汗一样征服这片肥沃的土地,而且据蒙古人的资料,西面的人表明强悍,其实皆色厉内荏、崇强欺弱之辈,只要你一战而胜,他们就会纷纷臣服。

  其三,他师父算过卦,数百年后西夷将危害中国。

  大明帝国的西面,即现在徐辉祖兵锋所向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元朝后裔建立的国家叫做东察合台汉国,他是成吉思汗儿子察合台建立的,后分裂为东西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被帖木儿所灭,东察合台倒是一直在新疆的北部幸存下来。

  明朝建国后,但朱元璋当时为保存国力,没有心思进入西域,就接受了东察合台汗国的纳贡称臣,当然老朱也留了一手,他在东察合台和明朝交界处设立了哈密、赤斤、罕东、阿端、曲先、安定等卫,给当地的土著首领授以指挥等官,发给诰印,使其做为甘肃藩蔽,防备这东察合台汗国。

  当年蒙古人实在太能打,火气太大,虽然中原尽失,他们的后裔还在明朝的西边和北边占据了大片土地。

  但其实汉人,中国人也很能打,比如霍去病、卫青等,只不过我们比较内敛,一直引而不发而已。

  可如今朱明复做皇帝,徐辉祖做军师,中原王朝的秉性就变了,变得外向,变得眼里容不得沙子。

  为了长久的和平,他们选择了扩张,直到天之涯,海之角,太阳的尽头。

  在蒙古人西遁后,徐辉祖不能容忍未来帝国的首都西边仍有一个元朝后裔建立的藩国。

  当年朱棣是在大败蒙古人后,才敢定都北平的,如今徐辉祖要定都关中,必须要驱逐东察合台汗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何况那鼾声还有点腥膻味道。

  张丹枫进入伊阿姆流域后(即原西察合台汗国领域),东察合台汗国作为蒙古人的国度,早就和这个篡权夺位的大坏蛋打过几仗了,结果是三战皆北,可见其国力战力均已经没落。

  建文九年九月,秋高马肥,适宜开战。

  经过长期的准备,徐辉祖从甘肃誓师,帅大军二十万出发,其中十万骑兵句是原来的燕军,另有五万是燕国过来的倭人奴工从事后勤工作。

  徐辉祖很会忽悠人,这些不同部分的人都很服他。

  出兵的理由是东察合台汗国抢掠大明商旅,哎,实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只好拿这个凑合着用了。

  徐辉祖试图联合张丹枫,但张丹枫知道徐辉祖诡计多端,不敢和他合作,另外他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他甚至派出使者前往察合台,要求冰释前嫌,共同防备徐辉祖,但对方不相信和蔼可亲的徐大帅会有虎狼之心,丝毫没有理会。

  当一切准备充分的时候,打战有时候是极容易的事情。

  徐辉祖挟持哈密等藩国出兵东察合台,首战即胜,打破东察合台仓促组织起来的大汗亲军。

  蒙古人长于作战,其统治能力一直不强,尤其不善于统治外族人。

  一败之后,东察合台汗国军心民心大乱。

  徐辉祖再联合东察合台内部的非蒙古族群,长驱直入其腹地。

  在过去的几年中,徐辉祖做足了情报工作,能收买的都收买了,能离间的都离间了,能破坏的都破坏了,正如美国人对伊拉克作战一样,其内部早已离心离德,大军一到,纷纷投降或避让。

  徐军一路顺风,横扫天山,强者智者一路平安,弱智愚者灰飞烟灭。

  就像一场优美的舞蹈,一气呵成,毫无凝滞。

  大明的疆域至此向西扩张至中亚,和帖木儿帝国分裂后的西部卜撒因国接壤。

  经过张丹枫的打击,这个卜撒因国也不强,以后也是很好整的。

  但现在徐辉祖需要巩固已有的战争成果,所以让他多活了几年。

  徐辉祖跃马天山之上,拔剑吟诗道:“东风徐吹九州同,一局残棋正欲收,云散天山万岭上,有人跃马拭吴钩!”

  ……

  西部平定的捷报传到南京,朱明复并不意外,只是抽了一支烟。

  徐辉祖这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必然是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物理学上所谓势能转化为动能也。

  虎行如病,但是它扑向猎物的时候绝对是很快的。

  ……

  秋天的南京气候很是凉爽,市面上比以往更加繁华,帝国北至东北,南至安南,东至倭国的各式奇妙稀奇物件在这里都能买到。

  太平熙乐之时,人们的玩乐劲头就会很足,茶馆酒肆,家家客满,秦淮河上,豪客如蚁,商界红顶土豪如钱宾、齐一仙之辈者笑逐颜开,盆满钵满,幸福美满。

  钱宾向皇帝进言:“皇上,你要好好干啊,这样大家才有钱赚,我们孝敬你的才会更多。”

  朱明复心想,马大胡子好像说过经济决定政治啊,你钱宾的说法好像是政治决定经济了啊,遂问道:“钱宾,你说大明的天下,决定好坏穷富的是朕这个皇帝,还是天下的百姓商户?”

  钱胖子疑惑得看了看皇帝,觉得这道理不是秃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嘛,“皇上,决定大明的当然是你啊,不然天下人要皇帝干啥啊?”

  “可朕听某个翰林说,只要商业发展了,大家都有钱了,天下自然安定,皇帝谁来做其实都是一样的。”

  “是哪个不着调的酸臭人说的,我让兄弟们废了他!”钱宾两眼冒出凶恶的绿光,如一匹饿狼。

  “皇上,天下虽大,奈何人心散乱,若无强有力的人把他们凝聚起来,他们就会互相吞吃,犹如野兽,毫无章法,像我们崇友堂当年就是在老堂主的领导下才逐步壮大,才有今天日进斗金的局面,如若不然,大家早就饿死了,皇上你一定要干好本职,可不能听信妖言啊!”钱宾对不让他发财的人都视若杀父仇人。

  朱明复心想,要是在南京搞民主选举的话,肯定是钱宾这个帮会领袖兼超级富豪当选市长的,那样的话,还真是有点不着调以及乱七八糟。

  还是政治的归政治,商业的归商业的好。

  “钱宾,朕过几天要出巡北平,你组织些人手跟朕一起走,去燕国开拓一下局面,既多赚点钱,也帮朕盯着燕国那边一点吧。”

  “钱市长”大喜,叩头道:“皇上英明,愿皇上亲贤人,远小人,大明繁荣昌盛,百业都发大财!”

  难得钱宾也能说出“亲贤人,远小人”这样的书面语,他眼中的贤人就是保证大明良好秩序的人,小人就是宣扬皇帝朝廷无用的人,对此朱明复感到很欣慰。

  金钱如水,朝廷如堤坝,收放自如,才是王道。

  朱明复的工作就是筑坝修堤,清除白蚁,开通渠道,和谐万民。

  好了,废话少讲,朕要巡视北平了。

  (各位兄弟,那啥培训班要六月才开,所以我还是尽量多更点)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84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