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462章 身不由己

462章 身不由己


  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清夏的视线最终落在了叶氏的身边。

  在叶氏和汪氏身周,围绕着的是两家的孩子和丫头。在一群姣花弱柳当中,四郎的存在是那么地不起眼,却又是那么地抢眼。

  仅仅只是朝那个方向掠了一眼,甚至都没能看清楚四郎的表情,清夏就心慌地别开了眼睛。

  她不敢跟那个少年对视,从来都不敢。对方的那双眼睛,会令她莫名地惊恐与迷惑。那里头,似乎什么都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仿佛蕴藏着千年的寒冬,又仿佛燃烧着地狱业火。

  她从不打怵三房的每个人,除了四郎。因为她从来都明白,四郎才是三房的灵魂。

  就像自己此番的遭遇,她可以怀疑三房的每个人,却没有办法触碰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四郎不允许。

  那个少年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她的面前。她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动得了四郎的一根毫毛,她甚至没有办法指出四郎的可疑之处,没办法让世人相信她、偏向她。

  作为家中真正的支柱,更多时候,四郎并不会直接发号施令,只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对每一件事表示出好奇,而最终的决断权,都在别人手上。

  这就好比日常的吃穿用度,四郎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看似毫无主见、随波逐流,但细细深思却会发现,这或许是另一种方式的认可。

  合心意则称是,反之呢?

  不好吃就少吃或不吃,不愿穿就不穿,这根本无需演说,只一个小小的动作便能表明自己的喜好、让别人明白自己的喜好。

  所以说,四郎日常所呈现出的驯顺,不是因为他耳朵软或脾气好,应该是,是四郎身边的人太厉害,虑事周到、处世圆滑,能够急四郎之所急、想四郎之所想。

  自从进了三房的大门,清夏就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不是因为家里人想得周到,按照坊间传说的那样,依着四郎的性子,恐怕早把家里的房子拆了好几遭了吧?

  会吧?

  一个能让家人都有所忌惮的人,对待外人的话,只会更加地心狠手辣。

  传说中敢往自己身上捅刀子的人,还会怕谁?

  清夏不由得想起曾经发生在四郎身上的种种怪事:最早差点给大爷摔死,没死成,昏了那么久,最终又活过来了。

  结果那次醒来后,言行就有些异于常人了,越发地难以接近、亲近,永远都站得那么远,远得让人看不清面目,远得叫人常常忽略掉他那个人。

  想起早先时候,二姑娘和冯姑娘斗法,曾经拿五姑娘的东西大做文章,想要陷害彼此,结果却让无辜的六姑娘做了牺牲品。

  而当时清夏就在旁边,恰好目睹了这几个女孩子间的各种小动作。

  当时,清夏以为六姑娘定是要挨骂了,说不准老太太借题发挥,还会将教子不严的责任推到三娘的身上。

  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本来在六姑娘身上的赃物,不知怎地,竟然诡异地出现在了二姑娘的香包里!

  简直就跟见了鬼似的!

  当时,所有人都将此事当作了孩子们之间的顽皮,但只有清夏,盯着那个还是“四娘”的人很久很久。

  看着那孩子一脸的若无其事,清夏一度怀疑自己多心看走了眼。

  才多大的孩子,怎可能会有那么多的心眼和手段呢?就算是变魔法,也需要很多年的勤学苦练吧?

  此后,想了又想的清夏慢慢地省悟到一个真实存在却给自以为是的众人一致忽略的真相——

  这一出孩子间的闹剧,主导着也许并不是二姑娘,而是那个始终游走在圈外的、对于任何事都似乎毫不以为然的钟四郎。

  至于赃物是如何被转移的,至今清夏都不知道。不但洗干净了自身的污点,还将堂而皇之地将那件赃物成功地收归自己手中。

  如果不是运气好,然则此事足以证明,四郎不但能干,还很会说。

  日常所见的木讷,原来不过是一层保护色。

  怪不得老人家常说“咬人的狗不露齿”呢。

  怪不得后来的四郎能够使出调虎离山之计逃出老太爷和大老爷布下的包围圈,只身前往府城告状。

  亲亲相隐算什么?清夏相信,四郎想要大义灭亲,是可以想出最完美的理由的。

  世俗礼法与乡约舆情在四郎这里似乎都变得像纸一般脆弱了。世代遵循所遵循的规矩,常人心目中神圣威严不可侵犯,在四郎这里形同瓦砾,如泥丸,居然可以随意敲碎或者是抟玩。

  这在清夏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

  在她看来,四郎是一个很神奇可怕的人,拥有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所以,大爷才会对四郎满怀警惕与防范,因为四郎的存在,对大爷、对钟家、对家族的嫡庶之分,皆已构成了威胁。

  谁也不敢保证,有朝一日的话,四郎会否将钟家改天换日,然后,将从前所有漠视、打压过三房的人,统统打到十八层地狱去。

  清夏毫不怀疑,只要四郎想这么做,就一定能做到。

  想必老太爷他们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大爷才会痛下狠手。

  作为老太太的身边人,也就意味着比别人更容易接近真相。

  那次四郎被“请入”老太爷的书斋,清夏是知情者之一,而且当时,她已经预料到即将发生什么严重后果。

  对于能在后院枯井里埋藏着十几具骸骨的钟家来说,自家院子里死个个把人,根本算不得稀奇。

  家大业大人口众多,意外的发生概率自然就会比寻常人家多些。

  而且,对于手握大权的地方“老人”来说,老太爷的只言片语很容易就能判定一个人的是非生死。

  那一次,清夏相信四郎将会有来无回。

  但现实却再次打了她一记耳光。

  四郎居然好端端地离开了那座书斋,这使得清夏一度怀疑,老太爷这边改变了对四郎的看法和态度。

  直到后来她才知道,当时有说有笑的四郎,其实正行走在刀尖火海中。

  一想到被那么长那么粗的两根针扎穿身体,清夏不由得头皮发奓、手足冰冷。无休止的恐惧像是弓弦,一寸寸勒紧她的脖子。

  光是设想一下就怕得要死,不敢想象,当时的四郎是如何保持住泰然自若的!

  相比大爷的那两根针,更可怕的是四郎这个人。

  大概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清夏暗中告诫自己:阎王好见,四郎不好惹。

  当四郎还是一介布衣的时候,尚且叫人不敢直视,而今,四郎功成名就,一举一动甚至是一记回眸,都是叫人猜不透的、山一般的压力。

  四郎这边看来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而老太太这边,看样子也并没有念旧惜情要替她作主的意思。

  思前想后,清夏计无所出,只得一个劲儿地磕头央求。

  她确实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了。

  她不知道该把责任推到谁的身上。

  替她诊治的是李棠两口子,别人不知道,她自己最清楚,李棠可是老太爷的人。她敢说李棠的不是,就等于是跟钟家作对。

  她必须抓住点什么,不然就会给看不见的洪流冲走。

  之前有孩子,她便能在三房安稳立足,但现在孩子没了,她的处境立马就变得十分奇怪了。

  既不是妾,又不是婢,对她而言,现在迫在眉睫的已不再是追责问罪,而是要尽快给自己找到一处容身之地。

  她需要一个能够挺直腰杆活下去的身份。

  她不想留在三房,也不敢。最好是能够回到老太太这边,哪怕做不到贴身丫头,能做个杂使的也是好的。

  先落个自由身,然后,慢慢再想办法寻找归宿。

  经过这次事件,她已经学乖了。她决定不会再傻乎乎地听人摆布。反正她手里握有不少的秘密,必要时可拿来兑换自己的愿望。

  “望老太太看在过去的份儿上,替丫头做一回主,给丫头指一条明路……”

  老太太平平地说道:“你孩子虽没了,可到底还是三房的人。我知道你的心意,不就是过去的时候,什么过场也没有么?你那会儿身子不利索,大操大办恐怕会动了胎气。这会儿你既有了精气神,那就跟你们三太太三老爷说一声,选个好日子,把该办的都补办了就是了。不过是个侧室,也无需大张旗鼓,没的让人笑话。”

  此言一出,冯氏、邹氏纷纷点头称是。

  但老三却不乐意了,当时就跳起来表示反对,说当初忽然间认他做爹的时候,他就不愿意,这会儿孩子没了,还要诬赖他。

  “里里外外的恶人都让我一个人做了,我这是上辈子欠了你们么?”

  老太太的脸“哐当”一声便砸了下来,气得手指头在空里乱点:“你们听听,这是人话么?一个大老爷们,做得、当不得,你还有什么脸在街面上行走?”

  老三梗着脖子,寸步不让:“实话告诉你们,我那不是认账,而是韬光养晦!我就等她生下孩子来。不说是我的吗?那好,咱们何妨来个‘滴血认亲’!不光我的血要验,这里里外外凡是带把儿的,全都要验一遍!敢不敢?谁敢缩头,谁就是王八羔子、就是奸夫!”

  这一番浑话差点没把众人惊翻过去。

  老太太气得浑身乱颤,顺手抓起炕几上的一只擎荷童子熏香炉,作势便要扔过去。

  倒是冯氏一声咳嗽,及时地提醒了震怒中的老太太,使得她瞬间清醒了几分。

  打不得又骂不得,无数目光恨不能将老三戳成马蜂窝。

  此时此刻,没人敢接话,确切说,是没人愿意接话。

  谁知道下一个被喷的会不会是自己?没的打不到狐狸,反惹一身臊!

  这时,若萤慢慢地走上前来,先是朝自己的父亲瞅了一眼。

  老三立马闭紧了嘴巴,昂首挺胸摆出一副雷打不动的模样来。

  抚平的父亲这边,若萤便转向上首:“老太太息怒,娘也不必当真。诸位不是不知道,我们家老爷一贯是这样的性子。知子莫若母,老太太你最了解,不是么?

  但孩子再多不是,也还是自己的孩子。或打或骂或教育,总而言之,无非是希望他能够将心比心体谅别人的疾苦,有所担当。但是,倘若真的碰到那种冥顽不化的孩子,难不成就要掐死他?虎毒不食子,何况是人。

  当此时,做父母的少不得就得多受些辛劳,该收拾的烂摊子,得替他收拾,该跟人赔礼道歉的,不妨更加诚恳一些。老太太,你说孙儿说的这些,可还有几分道理?”

  邹氏看看左右没有反应,赶忙圆场道:“岂止是有道理,简直太懂事了!孩子们若都赶你这样,天下做父母的做梦都能笑醒呢。”

  若萤笑着朝她作揖,道:“蒙二伯母谬赞,我娘若能作此感想,则是若萤之幸了。”

  冯氏悠悠地跟了一句:“你这般体贴懂事,你娘早该知足了。”

  说着,朝叶氏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

  知足么?

  这是警告她该收手的意思么?

  若萤只作不懂,淡然地继续道:“既然老太太和太太们觉得若萤是个讲理明是非的,那么,今天这个事儿,能否听听若萤的想法?”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能不让说么?

  冯氏几个一起看向老太太,同时心下俱是感叹良多。

  四郎拉拉杂杂说了那么多,原来这才是目的:夺得话语权,使得众人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

  不得不说,这孩子的心思可真够曲折的。

  到了这个关口,老太太这边已是骑虎难下了,只得点点头:“也好,且听听你这个山东道第一的秀才怎么评判这个事儿,咱们也好长长见识。”

  清夏突然打了个冷战,慌不迭地朝那个少年投去一眼。

  她的心里就如高山敲鼓,再难平定。莫名的恐惧自脚下源源不断地涌上来,冰冷而尖利。

  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命运竟然会落在一个孩子的手中,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却又无法抗拒。

  老太太首肯的事,凭她一个卑贱的奴婢有何资格质疑?

  这一刻,她猛地想到了一句俗话:扯虎皮,做大旗。

  之前,萧哥儿曾说过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清夏觉得,四郎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这“狐假虎威”的事。

  换言之,四郎就是一只狡猾无比的狐狸。外表的纤弱瘦小,乃是他用以麻痹敌人、自我保护的最好的伪装。

  PS:名词解释

  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拔舌地狱,第二层剪刀地狱,第三层铁树地狱,第四层孽镜地狱,第五层蒸笼地狱,第六层铜柱地狱,第七层刀山地狱,第八层冰山地狱,第九层油锅地狱。

  第十层牛坑地狱,十一层石压地狱,十二层舂臼地狱,十三层血池地狱,十四层枉死地狱,十五层磔刑地狱,十六层火山地狱,十七层石磨地狱,十八层刀锯地狱。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40439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