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92章 为姐做媒

92章 为姐做媒


  跟着李祥廷他们,若萤吃了一顿好饱的大锅饭。

  一边听着四下里鼎沸的议论,瞅着别人挥汗如雨地用餐,这气氛强烈地感染到了若萤,这顿饭,她居然比平时多吃了一倍的量。

  饭后,作为消食,李祥廷带她在香岛上溜达了一圈。

  岛上遍生马樱、苦楝子、刺槐、山梨等树木,丰茸葱茂。沿途百花竞芳,清香扑鼻。遥闻涛声隆隆,远眺海天苍茫,令人胸襟大开、意兴飞扬。

  李祥廷是个健谈的,一路上跟她讲了好多的轶闻趣事。李箴以进士出身,授官户部四川员外郎。为官清廉、积德行善,口碑甚好。后娶翰林院学士唐鸣世次女为妻。

  唐鸣世对京中风物极为熟谙,对于朝中人事更是了若指掌,闲来少不得一一道与女婿。凡为官之道、处世之方,翁婿二人每每相谈甚欢。

  有老丈人的助力,李箴在蜀其间,政绩显著,做人功夫又颇为了得,升迁极是顺利,直至官居四品,起任山东知府。

  其实,这事儿还真给若萤估摸对了。唐鸣世的长女乃是鲁王的正妃,而李箴妻又是鲁王妃的嫡亲妹子,寻常人家,一家团聚本不是什么事儿,奈何鲁王妃姊妹背后的身份太过特殊。

  按照律例,王府不得干预地方政事,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藩王坐大,威胁到朝廷的安全。为此,从前明开始,就禁止藩王们之间相互走动,藩王们的一举一动,都有王府长史们监视着。虽然吃住在王府中,可长史们拿的是皇帝的俸禄,可不是藩王们说能拉拢,就能拉拢到的。

  藩王们平时都在做什么、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甚至,说的都是些什么话,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长史们的工作内容。藩王们稍有偏差,即使进谏还算好的,遇上脾气耿介的,直接跟皇帝打报告,这叫尽忠职责,一点错儿也没有。

  不过呢,法律归法律,比起天子金口,自然是君权大于法律。

  今上明德帝把李箴放到山东,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鲁王是他的唯一的血亲长辈,没道理不好好照顾。眼看鲁王妃年纪也大了,与家人姊妹分开那么多年,是时候让一家子团聚了。

  再者,他相信李箴的为人,断然不会做出勾结藩王、乘便作乱的勾当来。

  “所以,我们可能会在山东住上很多年……”对于将来,李祥廷信心满满。

  但是若萤更感兴趣的则是蜀地的风土人情。

  “听说,那边的人嗜好麻辣?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柳且!远条且!”

  “你这话倒说到点子上了,那边确实很喜欢吃花椒——麻得你头皮滋溜滋溜地,手脚发木不听使唤。”

  李祥廷连连点头又摇头——当他做这个动作时,下巴就会不小心地磕到若萤的头顶上。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会真切地意识到,面前的这个少年,还只是个没长成的孩子。

  “我娘过来的时候,拖了一车的花椒。跟她说了,这东西哪儿都有的卖,不听,说是味道肯定不一样。而且,谁知道都是存放了多久的?尤其是那种青色的藤椒,别说,这边还真的没有卖的。”

  “她那是舍不得。即使这边有,味道一样,那感觉也不会相同的。”若萤道,“以我之见,还不如带一盆故乡的泥土呢。随便种点什么出来,都是不离故土的。”

  李祥廷便紧了紧拥抱,赞叹道:“还是四郎冰雪聪明,这么好的点子,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旁边信缰并辔的陈艾青意图明确地咳嗽了一声。

  他很不满、很不满。

  李祥廷这家伙是典型的喜新厌旧,从前也没觉得他这么多话。跟钟四郎走了半个山头,其间就没合上嘴。两个人竟似有几辈子的话要倾诉似的,也不怕说破了嘴!

  早知道就不跟来了,弄得跟个气泡似的,人家看都不看一眼。

  虽然很生气,但作为朋友,他还是想提醒李二哥,小心人言可畏。

  钟四郎当街宣称自己没有断袖之癖的事儿,到现在他都还记忆犹新呢。俗话说,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他被小侯爷拐去郡侯府住了一宿,其间发生过什么,谁知道?

  但只知道,小侯爷为他破了例。大出血送了好些东西不说,还当着满街人的面,亲了他一口。亲了一口不说,还扬言“看上”他了。

  看上就看上,终归不干他们什么事儿。可是,别忘了,小侯爷他不是别人哪,他可是专一门子跟世子过不去的家伙。

  李家是王府的人,小侯爷难保不会视李家为对手,要是给他知道钟四郎跟李家走得很近,会不会以为,这是李家故意在跟他为难?

  到那时,指不定又要闹出什么乱子来呢。

  小侯爷那个人,成天吃饱撑的,就喜欢惹是生非,整个山东道都知道。论起来,这种人没什么好怕的,但是,跟这样的一般计较,岂不是贬低了自己的身份?变得跟他一样无聊了?

  男子汉大丈夫,焉能为这些狗屁闲事所累,更不能低三下四地去给别人擦屁股!

  心里有太多的不爽,不经意地就表现在了脸上。

  若萤何其明慧!

  她本来就不是个惯于看人脸色的,陈艾青的个性,也是她所不喜的,只是碍于他跟李祥廷要好,不得已强行忍受着罢了。

  “陈大哥定下亲事没有?”

  想是这话跟炮弹似的,把李陈二人梗住了。

  陈艾青的脸,一片片红起来。

  若萤确信,他就是个别扭的少年,并非想象中的老奸巨猾、阴险狡诈,于是就放心地笑起来。

  “我在想,依着陈大哥的脾气,将来娶媳妇儿,千万不能找个脾气急躁、针尖心眼儿的,不然,两口子不是吵架气死,就是会生气怄死。须得找个互补的,取长补短才好。——就像是我大姐那样的脾气,才好呢。”

  “四郎,你不是开玩笑吧?”

  这句话所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大,李陈二人竟有好一会儿接不上话。

  若萤扭头一本正经道:“这种事,岂是能拿来取笑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谁敢回避?家姐是我至亲,艾青是我好友,而至亲至爱之间,更应该坦荡无私,不是么?”

  李祥廷揉揉她的额头,嘉许道:“不错!记得我大哥成亲那会儿,我也是想过这些问题,因为觉得,这不光是家里的事,也跟我有关系。但是,对别人就没这么在意了。”

  似乎觉得这话有点见外,他扭头看着陈艾青,真心实意道:“艾青不一样,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不着急,你也不用着急的。”

  这么说,还没影儿?

  若萤心里的方向越发明朗了:“怎么样,陈大哥?有没有意思?不是吹牛,我说媒的本事,可比街面上的那些老婆子可靠。再者,做兄弟的也是为你好,多个选择多一条路,也没坏处。”

  “你还会作媒?”李祥廷立马就有了兴趣。

  他平时马上马下、走南闯北,于三教九流方面,用心颇多。而若萤这个话题,恰好就合了他的胃口。

  “有一种花,叫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这种爱情,现实中并不少见。明明是至亲至爱的两个人,最后却同床异梦、形同陌路,甚至,不惜咒怨对方死去才肯罢休。”

  “确实!”李祥廷想了一想,点头道。

  “所以呢,择偶婚配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父母那么紧张,不外乎是希望儿女能够有个完美幸福的将来。可事实上是怎样的呢?这天底下,还是有那么多的怨偶。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前世的缘分。所以,多认识一些人,多些了解,做不成情人,能交个朋友也不赖。”

  这番话点到了李祥廷的心思,他不住地点头:“四郎说好,大概是不错的。艾青,你可以考虑一下。”

  “那是!”若萤不无得意,“就说我大姐吧,除了认字不多,但凡德容言功,哪样都不比你们济南城的姑娘差。一手好针线,合欢镇出名。别人的绣活儿卖十个钱,家姐的活计就能轻轻松松卖成二十个钱,就这样,还都抢不着,需要预定呢。我们家最穷的时候,就靠着我爹的月俸和家姐的针线吃饭呢。”

  说起从前,若萤心中不胜感伤,只面上的笑容不减,倒让李陈二人不由得感同身受。

  一般来说,世人都避讳坦白自己的贫穷,人前尽量做出吃穿不愁的样子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越是这样,越能体现出自己的卑弱虚伪。

  但是若萤却不这样做,她不示弱、也不退缩、更不去粉饰,她就那么坦荡荡地直面人生,把那些无论是荣耀还是痛苦,全都看得一般寻常。

  从她的言语中,能够感受到一种不屈不挠,感受到一种乐观和希望。

  她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劣,能够清醒地趋吉避凶、升降浮沉。不怨、不怒、不妒、不妄。

  一派天真,却让人不敢当成无知的孩子看待。

  “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可恨我生的晚了些,不然,定要多赚一些钱,让姐姐妹妹生活得更好一些,将来也能嫁得更体面些……”

  这话听上去既激昂,又悲壮。

  李祥廷的心情不由得就低落下去,拍拍她的肩,触手间,瘦骨伶伶,于是就越发地心疼起来。

  陈艾青的感觉也不怎么好。他一直觉得钟若萤是个挺邪门儿的家伙,一直都防范着她。可一不小心,还是给她钻了空子。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36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