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梦回红楼! > 第6章 明珠成双赠水林

第6章 明珠成双赠水林


  杨知府摆了摆手,立刻便有丫鬟将第二个托盘送上来。掀开红绸,却是一管玉箫,通体碧绿,在月光下散发出温润的绿意和淡淡的莹光,精雅别致。

  孟先生指着托盘,笑道:“我再出一联,这玉箫是彩头。”接着便念第二个对子:“月月月明,月到中秋分外明。”

  大家听了,立刻交头接耳,商量来商量去,一时难得佳对。水涵因刚才太过认真,心神疲乏,加上他本是为招贤而来,当下便不再应对,四下打量观察。

  一阵喧闹声后,一位蓝衣少年走上前来,朗声道:“我来试对一下。”

  水涵循声看去,见他年纪极小,约在十一二岁之间,衣饰简单朴素,却是一副气定悠闲、信心十足的模样,便在心中暗自赞叹。

  却听得一人嚷道:“穷酸小子,这对子连我妹妹都对不出来,你有什么本事,敢在这里大放厥词?”声音骄慢粗哑,正出自薛蟠之口。

  那少年冷笑一声,也不辩解,朝孟先生作了一揖,从容念道:“山山山秀,山在姑苏格外秀。”

  因为有叠字,此联极其难对。此刻这个少年将对联工整对出,极其难得。众人听了,都大声叫好,赞叹不已。有些人转过头,对薛蟠怒目相向,连声冷笑,薛蟠素来脸皮厚,神情依旧淡定如初。倒是他身侧的薛宝钗面子上挂不住,一张圆脸涨得通红。

  丫鬟将玉箫送下来,交给那位蓝衣少年。水涵连连拍手,笑容满面道:“寒门中有此才子,当真不易。”

  一旁的韩梦卿听了,不解地问:“以公子的才华,未必对不出来,此刻被这人占了先,公子怎么还这样开心?”

  水涵微微一笑,道:“你跟着我的时间也不短了,怎么一点都不了解我的性情?千金易得,一才难求。能寻得才华如此出众之人,我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为被他抢了风头而生气呢?”说着,朝韩梦卿挥了挥手,吩咐道:“你到那边去看看,问清那少年的姓名住址。虽然他年纪还小,但能早些结识更好呢。”韩梦卿听了,忙点头自去了。

  黛玉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侧过头,看了水涵一眼,在心中暗自赞叹,这个皇族子弟,不但毫无骄纵之气,还心胸宽广,如此爱才惜才,当真与众不同。

  一时丫鬟端着第三个托盘,款款送了上来。杨知府微微一笑,并不掀红绸,只道:“这是压轴题的彩头,容我先卖个关子吧。”

  众人听了,都好奇不已,目不转睛地盯着托盘看。杨知府转过头,瞧了孟先生一眼,示意他出题。

  孟先生点了点头,轻咳一声,道:“此联意境悠远,读来让人浮想联翩。上联虽出,下联难求,不知难倒过多少人,堪称千古绝对。不过,今天来了几位与众不同的才子,想来必有佳句。”说到这里,笑了一下,方才念:“我的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请各位试对。”

  望江楼是为纪念女诗人薛涛而建,名气极高。江楼千古,暗喻薛涛诗名名垂千古,江流千古,则发出了时间流逝的感慨。情与景,字与词完美结合,难度极大。场中众人听了,都不由愣住了,议论纷纷,连称好难好难。

  黛玉歪着头,想了很久,才轻声嘟哝道:“想到了。”

  其声低柔,细若蚊鸣,微不可闻。但近处的水涵却听得清清楚楚,当下笑看着黛玉,温柔地道:“既然想到了,为什么不说出来呢?”

  黛玉抬起眼眸,见他一脸期待,便不忍拒绝,朝他点了点头,轻移莲步,上前念道:“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声音轻柔似水,似一粒粒玉珠坠落到碧玉盘中,清脆婉转,悦耳动听。

  此联对得工整,又应时应景,众人听了,都赞叹不已。水涵微微颔首,赞了几句,缓缓道:“我也想到了。”也上前几步,拉住黛玉的手,含笑念道:“凤凰台,凤凰游,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台万年,凤游万年。”念完,轻叹了一声,摇头道:“这个不好,不太工整。”

  黛玉见他一脸不如意,很是不忍,略一沉吟,心中便有了计较,道:“我又想到了。”抬头看着水涵,轻声道:“听雨轩,听雨落,听雨轩中听雨落,雨轩三更,雨落三更。”

  此联不但精巧工整,还将苏州第一酒楼的楼名镶入其中,且天衣无缝,更是难得。众人听得分明,都哄然叫好,掌声雷动。

  水涵击掌赞叹,道:“对得真好,比我的强多了,受你的启发,我也再试对一个吧。”从容一笑,念道:“观花阁,观花落,观花阁里观花落,花阁几重,花落几重。”

  旁人见他们从容应答,你来我往,都不由得目瞪口呆起来,场中静了好一会,方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孟先生拍案而起,激动地道:“公子与这位小姑娘如此高才,当真让老夫大开眼界。”

  杨知府步下座位,细细打量着水涵与黛玉,频频点头,笑道:“两位的才华在伯仲之间,容貌气质亦同样出色,堪称金童玉女。”

  听了这话,黛玉愣了一下,脸颊上不由自主地飞上一抹红云。水涵瞧着黛玉,脸上也闪过一抹暗红。杨知府含笑看着,挥了挥手,立刻便有丫鬟将托盘端过来,将红绸掀掉,露出一个小锦盒。

  杨知府唇边含笑,亲自打开锦盒。众人眼前一亮,仔细看时,却是一对南海珍珠,每颗都有龙眼那么大,光泽圆润,找不出半点瑕疵。珠光流溢,璀璨夺目,美纶美焕。

  杨知府指着珍珠,含笑道:“这一对珍珠是本官的家传之宝,本官曾用它们做聘礼,聘下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夫人。今后,这对明珠便交给两位了。”

  水涵与黛玉听说此物如此贵重,互看一眼,正要推辞时,被杨知府出声止住:“宝剑赠烈士,明珠送才子。以两位之才,难道还配不起这对明珠吗?”言罢,将锦盒合上,亲自递给水涵。水涵无可奈何,只得道谢收了。

  薛宝钗立在远处,见知府竟亲自走下台来,对他们如此重视,推崇至此。她本是为扬名而来,此刻却只能空手而回。周围的人也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两人,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对她却是视而不见。而那位才华横溢、高贵傲气的少年,眼中只有他身侧的小女孩,对她睬都不睬。薛宝钗想到这里,更是恼怒不已,心中嫉妒得几乎要发狂。

  当然,她的心情和神态,没有人在乎。大家关心在意的,是场中央的水涵与黛玉。

  清幽的月光下,白衣少年俊朗儒雅,风度翩翩,飘逸出尘。紫衣女孩眉目如画,身若扶柳,娉娉婷婷。

  这一刻,清晰地映入众人眼里,亦是心里。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xdzxsw.cc/book/75164/412243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