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梦回红楼! > 第5章 皓月当空展才时

第5章 皓月当空展才时


  林如海携黛玉上街,本想为黛玉定做一具瑶琴,不巧遇上一场意外,又与昔日故交相逢,便只得将这件事情暂且放下。而自韩严与水涵来苏州后,林如海时常出去,陪水涵与好友到各处赏看秀丽山水,品评苏州美食名茶,忙得不可开交。

  与水涵熟络之后,林如海得知,他师从韩严,韩梦卿是他的伴读,彼此情如兄弟。此次出京,四处游走闲看,便是遵照古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水涵特意在苏州停留,除了顺应韩严的意思,陪他拜访旧友之外,还因苏州乃是繁华之地,文人云集,想着借赛才会的契机,结识有识之士,从中寻找治国良才。林如海听了这些话,对这位年纪轻轻却少年老成的皇族公子,更是刮目相看,暗自赞叹不已。

  林如海有事在身,黛玉便闲了下来,每日里陪母亲说说话儿,其余的时间,便在后花园里闲逛晃悠,自在悠闲。

  时间弹指过,不知不觉便到了八月十五。这天,黛玉午休完,带着雪雁走到正房,知道林如海照旧出去了,贾敏忙着打点节礼、安排酒席。黛玉不愿打扰,行完礼,便转到书房,在大书架上翻书,见有一套琴谱,便携着书,移步走到后院。

  此时桂花开得正好,洁白如雪的银桂吐蕊而放,一树的锦绣繁华。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芬芳阵阵,熏人欲醉。黛玉赏了半日桂花,见花下有一块青石,便慢慢坐下,翻开琴谱看了起来。

  秋风吹动,如米粒般大小的花瓣飘洒下来,静静落在黛玉水红色的轻纱衣上,暗香盈袖,沁人心脾。黛玉低着头,专心盯着琴谱看,不为所动。

  这一幕,落在远处踏步而来的数人眼里,却是惊世绝艳。

  片片飞花珊珊而落,随风轻舞,晶莹如玉。落花中的女孩,眉似新月,淡如一抹轻烟;肌白如雪,粉光映颊凝腮,神情优雅,灵动飘逸。

  水涵止住脚步,望着花下的女孩,心中涌起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韩梦卿睁大眼睛,也目不转睛地看着黛玉,心神一阵恍惚,喃喃道:“当真是飞花映玉人,玉人比花娇呀。”

  黛玉素来警觉,听到声响,立刻抬起头来,见到远处这一行人,忙将书放下,站起身来,移步迎过去,朝两人敛衽一福,笑道:“见过四公子,韩公子。”

  两人这才回神,不约而同地弯下腰,伸手来扶黛玉。水涵动作迅速,飞快地拉住黛玉,轻声道:“不必多礼。”声音低沉,清越如水,带着一丝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温柔。韩梦卿见了,尴尬一笑,不动声色地收回自己的手。

  见完礼,水涵盯着黛玉,道:“林姑娘真是用心,我有一个妹妹,与姑娘同龄,整天只知道调皮玩耍,从没有翻过书本。”微微一笑,又道:“姑娘刚才看什么书?”

  黛玉抿起唇,坦诚道:“是琴谱。”

  “呀,”水涵吃了一惊,讶然道,“姑娘如此年纪,便会抚琴吗?”

  黛玉摇了摇头,柔声道:“不过是闲着看看罢了,还没开始学呢。”仰头看着水涵,笑盈盈地问:“四公子必定精通琴艺了?”

  水涵微微颔首,答道:“略懂而已。”

  黛玉听了,“噗嗤”一笑,道:“四公子当真是谦虚过人。”

  水涵淡然一笑,也不辩解,轻声道:“今儿个有人过来回话,说是已经查清那意图拐骗姑娘之人的底细,那人果然作恶多端,到处为害百姓。这里的知府已经审结此案,将那女人依律定刑了。”

  黛玉微微颔首,拍手道:“这就好。”

  水涵目不转睛地看着黛玉,话语一转,道:“林姑娘的身子骨很是娇弱,似有不足之症,如何不急为疗治?”

  黛玉见他言词关切,愣了一下,才轻声答道:“劳四公子惦记了,我生来便是如此,只能靠后世调养,如今已经好多了呢。”轻柔一笑,继续与水涵闲话,谈论苏州的风景名胜,以及各样名菜糕点,聊得很是投机。两人谈笑之际,韩梦卿垂着手,静静立在一旁,默然不语。

  寒暄一阵后,林如海亲自过来,说筵席已经备好,请水涵到正房入席。黛玉见状,便朝水涵屈膝一福,带着雪雁,飘然返回自己的闺房。

  黛玉在房中闲坐了一会,丫鬟送了饭菜过来。用罢晚膳,已是日暮时分。香草推门进来,屈膝道:“前面已经散了席,老爷要陪客人出去。因那位四公子说了,姑娘聪慧得很,让老爷将姑娘也带过去。老爷已经应允了,让姑娘收拾整齐,即刻到前面去。”

  黛玉心中也盼着能出去见识一下,听了这话,欢声答应下来,起身走到内室,换上一身淡紫色的云锦纱衣,便搭着雪雁的手,款款出了绣楼,至前厅会见众人,一起离府。

  刚出了林府,就见空中悬着一轮皓月,月光洒在地上,清辉满人间。

  水涵旁若无人地拉起黛玉的小手,走在最前面。林如海无可奈何,只得与韩严、韩梦卿落后半步,紧紧相随。一行人行至东城,参加赛才会。

  到了那儿,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苏州的父母官杨知府身着官服,坐在正中。旁边还坐着几个白发老者,个个面带笑容,且都带着一丝儒雅之气。明亮的灯火把每个角落都照得透亮,明如白昼。台上摆着一个精美的木架,上面放着几个托盘,都用红绸蒙着,很是神秘。人群熙熙攘攘,来了很多外地人,笑语喧哗,把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盛况空前。

  因林如海是本地的缙绅,便特意站在略远一些的地方,以免被人认出来。水涵却拉着黛玉,径直走到场中央。

  笙箫细细,锣鼓齐鸣,丝弦繁杂。须臾乐止,杨知府站起身来,朗声说了一番话,不过是欢迎众人来此,若是文采出众,便有彩头之类的话。客套了一回,杨知府方才转过头,朝身侧的一位老者道:“请孟老先生出题。”

  那人微微颔首,站起身来,摆了摆手,立刻便有一个清秀丫鬟端了托盘送上来,掀开红绸。众人看时,却是一块蓝田玉佩,雕成栩栩如生的凤凰,光泽温润,纹理细密,显然并非凡品。

  黛玉抿起唇,点头赞道:“这个玉佩倒不错。”

  水涵笑看着她,目光柔和,轻声道:“难得有东西能入你的眼,你放心,我一定帮你赢回来。”声音温柔如水,却带着丝丝坚定,显然已经成竹在胸了。

  这时那老者指着托盘,缓缓道:“今年的题目有三个,这玉佩是第一题的彩头。”笑了一下,接着道:“第一题是个对子,我的上联是‘君子堂前君子竹’,请各位应答!”

  大家你看着我,我望着你,没人能答。水涵略一沉吟,便上前一步,朗声道:“洞庭湖畔洞庭红。”

  “洞庭红”乃是一种柑橘,出自洞庭湖畔。此联工整严谨,堪称绝对。

  黛玉听了,立刻拍了拍手,含笑道:“四公子,你好厉害,这么快就对出来了。”水涵听到她的赞美声,不由得心中一暖,有些意气风发起来。

  杨知府是进士出身,亦颇有文采,惊呼出声:“公子才思敏捷,当真非同寻常,这玉佩非公子莫属了。”

  “且慢,”杨知府话音刚落,忽听得一个粗哑的声音道,“这个对子,我妹妹也能对出来。”

  水涵与黛玉吃了一惊,一同转过头,目光扫向发音处。

  却见不远处有一个十岁年纪的男孩,牵着一个七八岁女孩的手,身后跟着一干奴婢仆从。

  那男孩容色俊朗,带着一丝骄纵之色,很是不堪,在那里指手画脚,一脸的洋洋得意。那女孩却是肌骨莹润,一张如银盆般的圆脸,白皙漂亮,确是一个天生的美人胚子。

  女孩见众人都注视着她,脸有得色,却故作矜持道:“我试对一下,若是不好,还请各位不要见笑。”笑了一下,念道:“美人窗外美人蕉。”

  杨知府怔了一下,赞道:“姑娘好巧的心思,对得好。”轻叹一声,脸有难色,捻须道:“我只道这题很偏,一对难求,岂知如今竟有两个下联,这彩头倒不好分了。”

  “有什么好为难的?”那男孩哼了一声,轻蔑地道,“我姓薛,我们家是皇商,富可敌国,在金陵最有权有势的。”

  此言一出,这两人的身份也便呼之欲出了。男孩便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薛家的独生公子,名叫薛蟠,那女孩自是比他小两岁的妹妹薛宝钗了。

  因他们家是皇商,在苏州亦有店铺,父亲与伯伯不时会过来查点账目。兄妹两个听说苏州城中有中秋盛会,便随着父亲过来看热闹。因父亲有事要忙,便让仆人带他们出来闲逛。薛宝钗素来喜欢读书,自恃文才出众,自然想在这赛才会上出出风头。却不料被才思敏捷的水涵占了先机,但心中终究不服气,便让哥哥出声打断,引起众人的注意后,趁机将自己的对子念了出来,与他一较高下。

  场中众人听了薛蟠这以势压人的话,立刻议论纷纷,十分气愤。薛宝钗暗恼哥哥出言莽撞,眼眸一转,又见刚才应对的那位少年美如冠玉,清俊非凡,衣饰华丽,飘然出众,举手投足间隐约带着一丝高贵之气,不由得怔了一下,脱口道:“罢了,这玉佩就让给公子吧,我不要了。”

  “用不着,”水涵素来心高气傲,哪里听得一个“让”字,冷笑一声,道,“我再想一个就是了。”说话间心念急转,往前一步,朗声念:“大夫阶下大夫松。”

  杨知府听了,击掌赞叹,大声道:“公子好才华,此对不但工整,亦复大雅,寻常人连一个都对不出,公子却在片刻间便想出两个绝对,当真令人心折。”说着,转头看向薛宝钗,似笑非笑地道:“皇商家的薛姑娘,你也能如此吗?”

  薛宝钗面上一红,低头沉吟半日,缓缓摇头。杨知府便挥了挥手,笑道:“这玉佩是公子的了。”

  一旁的丫鬟听了这话,忙含笑将玉佩送了过来。水涵伸手接了,递给身边的黛玉,柔声道:“蓝田玉是玉中极品,经常佩带,能祛病保健,调理身体。你身体不好,这玉佩就给你吧。”

  黛玉听了,不愿拂了他的好意,朝他屈膝一福,笑意盈盈道:“谢四公子。”接过玉佩,小心地收进随身携带的荷包中。

  水涵看着她的笑颜,心情舒畅,觉得刚才的冥思苦想十分值得,嘴角上扬,也笑了起来,眉眼都弯成好看的弧度。

  这一幕,完完整整地落入薛宝钗眼里,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嫉恨。这人如此有才,如此用心,与她寸步不让的相争,不过是为了讨另一个小女孩的欢心罢了。

  --------------分割线--------------

  此稿写于凌晨三点,看在雨竹这么辛苦的份上,亲们是否愿意赏雨竹几张票?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xdzxsw.cc/book/75164/412243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