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凰归銮之一品冷后 > 199前尘事

199前尘事


  南宫暗影府的青云台静谧的犹如一谭死水一般,周围无论是婢仆亦或者是影卫、暗卫都似隐蔽了一般,不见踪影。

  这让南宫澈觉得兄长南宫清所言之事定然非比寻常,所以此时的青云台才会如此安静。

  想到这,他不禁加快了脚步,此时他依旧未从即将失去顾沛蕖的伤心情绪之中抽离出来,每每想起她他还是会感觉到难以言说的心痛,依旧痛彻百骸,而且他亦越来越怨恨自己,怨恨自己缺少勇气去面对她,缺少气量去放下那还未盖棺定论的仇恨。

  看着青云台兄长书房的门紧闭着,他神情没落地将门推开,一阵暖流夹杂着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南宫澈此时才发现书房内居然还有他人。

  只是当他看到一袭比丘尼素衣的妇人的脸庞时,他仿若窒息了一般,因为那张脸他见过,那是芷兰宫密道里帝后画像中上官皇后的模样。

  而今那画中的脸就生动真实的映在他的眼前,虽然沧桑些许,容颜老去,但是这确实就是画像中的上官皇后。

  他看了看坐在这尼姑身侧的上官懿宁,他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二人果真是姑侄关系,那么上官懿宁所说是不是就是真的了?看着呆呆杵在那里的南宫澈,南宫清此时更加断定这尼姑果真是上官若敏,因为从南宫澈的反应来看,她确是那个画中人,所以南宫澈眼中才会如此的似曾相识之感。

  南宫清将刚刚烹煮好的茶水恭敬地呈给了惠觉师太,而后便是礼貌的引荐:“惠觉师太,这位便是在下的胞弟,南宫澈!阿澈,快来见过惠绝师太!”

  惠觉师太亦匆匆回神,脸上有些哀戚亦有些欣喜,她言语轻柔地说:“贫尼已经猜到了,因为这位公子的眉眼像极了南宫夫人——千白门!贫尼法号惠觉,见过澈公子!”

  南宫澈听到自己母亲的名字,心中翻涌着难以言说的伤感与无奈,母亲之于他所剩的只有名字而已,余下是模糊一片。

  想到这,他回身关上了书房的门,而后甚是谦恭地行了一礼:“在下南宫澈,见过惠觉师太!”

  上官懿宁见姑母如此介绍自己实在有失身份,她脸上邪魅一笑,满眼得色:“惠觉师太不过是我姑母隐蔽身份的法号而已,你二人应该尊称她上官皇后!若不是出了那些事,恐怕此时我姑母已经是大梁的太后了!”

  惠觉见上官懿宁太过乖张,不禁有些无奈,她脸上含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似风淡云轻:“上官若敏早已不在人世了,那是我的前生,今世活于世上的只有惠觉!二位公子还是称我惠觉便好!”

  南宫清拍了拍自己身侧的座位示意南宫澈坐过来。

  南宫澈迟疑片刻,他还是拢着衣衫坐了过去。

  上官懿宁看着惠觉师太,那个眼神似乎在催动她拾起那记忆犹新的往事。

  只是记忆的闸门一开似乎就犹如奔涌的洪水一般,将上官若敏吞噬了,她絮絮而言那些曾震颤她心灵,痛彻她心扉,如今却如止水一般的过往……

  乾朝末年,连年的大旱席卷了大乾大半的土地,以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各地势力由此揭竿而起,渐渐成逐鹿之势。而乾哀帝性情软弱,无心政事,醉心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日日与萧贵妃笙歌艳舞,终导致人心涣散,群臣背弃。

  当时锦陵有四大世家,分别为宇文家、萧家、上官家以及顾家,四大世家均位极人臣,手握重权,面对乾朝混乱的情势,其他三大世家联合锦陵其他贵族世家便推举势力最为雄厚的世家之首,宇文家,为平叛盟主,开始长达三年的平叛戡乱。

  宇文家掌门人——大公子宇文英率领众军一路挥师南下平叛战乱,而后又一路北上荡平其他势力,凯旋回朝。

  当时,乾哀帝已是强弩之末,见宇文英天下归心本已经胆寒不已,不成想凯旋当日更是被世家贵族拥戴,被平民百姓簇拥,最后乾哀帝被迫禅让皇位,宇文英黄袍加身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梁,年号开平。

  宇文英登基后便为立太子之事甚是忧心,在他众多子嗣中以次子宇文浩辰最为出众,治军有才具,治政有灼见,可谓是不可多得的文治武功之才,不过宇文浩辰虽系嫡子,确非嫡长子。

  大梁开国不久以立嫡立长为宗旨以求国祚昌荣,所以权衡再三,太祖皇帝宇文英决定立嫡长子宇文浩轩为太子,同时册封宇文浩辰为宸亲王,加封兵马大元帅,掌大梁兵马。

  开平二年,宇文英为征战在外而误了婚事的宸王与体弱多病的太子遴选王妃,经过再三思量最后决定纳选同在四大世家之中的两位嫡小姐为宇文家的媳妇。

  册封上官乐文府的嫡长女上官若敏为太子妃,另遴选顾王府的嫡长女顾玉眉为宸王妃,太子与宸亲王同日完婚,那场婚礼气势宏大,场面壮观,亦是锦陵百姓经历中的一桩盛事。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宇文英因伤病而卧床不起,此时大梁西南边陲的南诏国国王乌云里佣兵造反,滋扰边民的同时觊觎大梁国土。万般无奈之下,太祖皇帝宇文英只得命太子监国,命宸亲王出兵南诏以平叛戡乱。

  而太子宇文浩轩监国不久,便显示出了文武不济,政务不勤之态,为当时的其他世家贵族以及文武百官不齿,而且锦陵频发怪案,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此时,太祖皇帝身体每况愈下,随时即可撒手人寰,当时的太子宇文浩轩觉得自己是皇位继承人变得有恃无恐起来,以致于做了太多错事给宸王以政变的时机与口实。

  上官懿宁匆匆打断惠觉的话:“姑母,你又何必言说这些?既然太祖皇帝册封姑父为太子,那么便是相信他的治世之才,他又何错之有呢?”

  惠觉浅淡一笑,似乎很是不以为意:“错便是错了,他当年因我做了太多的错事,亦造了不少冤孽,这都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所以,姑母觉得没有什么好避讳的,因为事实从来不会因为我们而更改!”

  南宫清与南宫澈对于之前所说并无太多疑问,只是宇文浩轩为太子之事他们却是头次听说。

  不过他二人对宇文浩辰的文治武功,后世评价为旷世明君却深信不疑,因为这是不争的事实,成祖皇帝宇文浩辰的一生可谓文武兼治,国泰民安。

  南宫清切切地追问:“惠觉师太,您的意思是正因为成祖皇帝当时发兵南诏国,所以手握兵权,进而发动了政变么?”

  惠觉师太饮了口清茶平复了自己稍有波动的情绪,她摇摇头:“他一直军权在握!何况他并没有亲自带兵出征,而是让自己的亲信出面迎敌,自己则安营扎寨在锦陵城外,以便随时伺机而动!”

  说到这,她脸上挂着一丝浅淡的笑容,那个笑容中似乎有对某些往事的追忆:“宇文浩辰那个人从小就是机警敏锐,聪慧伶俐,任何事情他总是会占得先机!”

  “这有些说不通,既然他扎营在锦陵城外,满朝文武百官会一个人都不知道么?怎么没有人告诉太子或者太祖皇帝呢?”

  沉吟片刻,南宫清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因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惠觉浅淡一笑,捻着手中的紫檀佛珠不偏不倚地说:“那是因为满朝文武的心早已归顺了宇文浩辰,他们心照不宣,况且道义的天平一直都偏向功高盖主的宇文浩辰,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位好皇帝!这是浩轩太子,穷极一生都无法企及的!”

  惠觉再一次陈述了一个事实,但是还有一个事实便是宇文浩辰即便再有道义,他篡位谋权亦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他辉煌人生无法抹去的一个污点,她曾经一直认为这个污点是无法抹去,不容篡改的事实!

  可是他做到了,他将那些往事从青史中隐去了,一并隐去的还有她这个从小青梅竹马却嫁为兄妇的恋人。

  想到这,惠觉师太不由地有些伤感,这些年能让她流泪伤心的唯有宇文浩辰一人而已。

  上官懿宁听到姑母如此说登时坐不住了,她腾地一下起了身:“姑母,你在说什么呀?难道你忘了宇文浩辰对你做过什么么?他怎会是正义之师?又怎么会占尽道义?您不要忘了,浩轩太子才是你的夫君!”

  “懿宁,有些事的是非曲直姑母更明白,姑母只是陈述事实而已,而且事实确实是因为宇文浩辰发动政变以致上官家、萧家、南宫夫妇命丧黄泉!错便是错,无人可更改,即便改了,亦改不得人心!”

  惠觉站起身安抚情绪有些激动上官懿宁,她神情淡然不见太多悲喜,似乎积年累月的佛法教化早已让她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上官懿宁无奈地坐下来切切地叮嘱:“姑母,你捡重要的说,其他的事情带过就好!”

  惠觉淡然地点点头继而将话说得婉转:“二位公子,贫尼说这些前因后果就是希望你们能够明白,你父母之死确实因政变之故,但是这与宇文浩辰无关,是奸人作祟所害,因为南宫府从始至终支持拥护的都是宇文浩辰!”

  南宫清与南宫澈一听,都觉得十分吃惊,既然如她所说为何父母会因此而亡故呢?

  上官懿宁有些绝望地盯着自己这个饱经风霜却善良懦弱的姑母,当年若不是她如此温吞的性子,上官家何以会落得如此田地?

  此时,她竟然有些无语,因为她即便再三打断亦是无用,以南宫清与南宫澈机警与智慧从姑母这里套取真相亦不难。

  南宫澈似乎已经坐不住了,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迫切地问到:“上官皇后此言何意?”

  “澈公子,上官皇后早已是个死去的故人,您还是叫我惠觉吧!此事说来话长!”

  惠觉师太示意他坐下,而后便开始絮絮而言当年事……

  原来,太祖皇帝病重之时心中仍在犹豫将皇位传给太子还是传给宸王,朝中大半均支持传给宸王,即便是太祖本人亦明白而今兵权在宇文浩辰手中,若是将皇位传给浩轩,即便他黄袍加身,他的亲弟弟宇文浩辰亦可以夺其皇位。

  当奄奄一息的宇文英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宇文浩轩的时候,宇文浩轩勃然大怒,据理以争,太祖皇帝在与其激辩之时不幸薨逝。

  而此时,时为太子妃的上官若敏则领着三岁大的世子宇文焕敬守在太祖皇帝的床边,面对这一幕夫妻二人竟无语凝噎。

  而后,宇文浩轩开始筹备登基事宜并且打算为太祖皇帝秘密发丧,然而宸王宇文浩辰早已得到了父皇驾崩的消息,在众人的鼓动之下,他决定以大义为前发动政变,智取皇位。

  三大世家中上官府乃是太子妃上官若敏的母家,自然支持的是宇文浩轩,所以与其他世家亦分属对立。

  而顾家、萧家以及新晋四大世家的南宫家均支持宸王宇文浩宸。

  因此,一场皇室操戈的浩劫变得在所难免。

  惠觉说到这眼中渐渐蒙泪:“因着要登基,浩轩还命时任太学博士的萧卓群为我与他画了一幅帝后画像,其实那时候萧卓群便知道浩轩无缘帝位,但他还是因着朋友之谊为我夫妇二人作画!”

  南宫澈突然想起帝后画像的作者落款,确实为萧卓群,当时顾沛蕖还寻问此人为谁?

  他不假思索地一问:“萧卓群?此人是四大世家的萧府公子么?”

  惠觉点点头,似惋惜一般地叹了口气:“没错,他是萧府的公子,亦是乾朝萧贵妃的胞弟,是一个清流俊雅,才高八斗的英才。此人心怀大义,面对无治世之能的乾哀帝,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他,那可是他的姐夫啊!最终他还是选择拥护宇文家得天下,他是一个心怀天下苍生的公子!”

  南宫澈听此一言不禁有些感伤,心怀天下之人竟然落得惨死亦是天下可怜之人。

  惠觉似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她抿了抿嘴又道:“萧公子与宇文浩辰互相引为知己,从不隐藏秘密。当年萧卓群思慕陈国公府的二小姐陈映雪,还是宇文浩辰替他上门提亲的,结果陈映雪恃才傲物偏偏要在锦陵摆擂台‘试才寻夫’,害得萧卓群不得已前去应战,好在他确实才华出众,抱得美人归,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南宫清一听,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陈国公府?可是当朝宰相陈禀之的陈国公府?”

  “正是,陈家有两位小姐,一位公子。大小姐陈雪如,后来嫁给了顾玉章,二小姐陈映雪嫁给了萧卓群,而后便是三公子陈禀之,想来如今晋升为四大世家的陈府,而今就是靠陈禀之一人支撑吧!当年,他才十一二岁,不成想而今都是当朝宰相了!”

  惠觉此时倒颇有些世事无常之感,曾经的风华正茂的风流人物皆做云散,而今则是眼前这些才俊的战场。

  南宫澈听闻此言亦震惊不小,原来在青史中消失的萧家竟然与乾朝、陈家、顾家甚至是皇家都有如此多的渊源:“这么说,萧卓群与顾玉章是连襟关系?”

  再次提及顾玉章,惠觉脸上满是愤恨与不齿:“是啊!可是顾玉章狼子野心,亦没有放过他!当年陈国公府的二小姐陈映雪生得花容月貌,被锦陵世家子弟奉为‘冰容绝色第一人’,引得一众公子追求思慕,顾玉章亦爱慕于她,不过最后他则娶了陈书雪。”

  南宫清听到惠觉这么说,更加的好奇:“那这位萧夫人呢?就是陈家的二小姐,后来如何了?”

  “兵变当日,据说陈映雪临盆,在得知萧卓群身亡后,殉情而死,腹中的两个胎儿亦随她去了!阿弥陀佛,罪过啊!”

  惠觉闭上眼睛,眼角却有泪珠流下,上官懿宁似乎亦忆起了当年自己所经历的苦难,神情哀戚,哀怨地叹了口气。

  而后过了许久,惠觉才说起了政变之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xdzxsw.cc/book/71357/416853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