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玉环不做宠妃 > 194.贪心下场

194.贪心下场


  “娘子已经有了主意何必来问朕呢。这个安禄山真是有意思的很。”李隆基把球又踢给杨玉环, 对着杨玉环挤挤眼睛。

  还真是个老狐狸,杨玉环在心里骂一声, 无奈的摊摊手:“既然三郎叫妾身拿主意,我可就试着办了。我预备这样……”杨玉环和李隆基咬耳朵, 李隆基听着杨玉环的话,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最后他忍不住笑出声来:“娘子真是神机妙算, 此计甚妙!”

  “我知道了, 其实三郎也只这个打算是不是。我只觉得现在有些看不见的力量在和三郎唱对台戏。只是却无从查找,他们好像是时时刻刻都在,但是却像风一样, 无孔不入, 却毫无痕迹。我想安禄山必然不甘心被从剥夺了兵权,他来长安是什么目的尽人皆知。肯定有人和他勾通串联的。到时候一网打尽!”杨玉环把在打算说出来。

  “娘子和朕想到一块了,你也是磨练出来了。今天李适之竟然和朕说, 要在六部推行考成法。看样子他是甘心情愿的认输了。”李隆基看着杨玉环,眼里都是回忆:“你可还记得,那一年夏天在洛阳城外你那个小别业, 朕看你带着一群孩子蹴鞠, 你百折不回, 敢闯敢拼的样子,就像是一只无所畏惧的老虎。朕觉得你的性格断然不是那种被人摆布的。今天看来果然是没错。”

  李隆基忽然提起来当初的事情, 杨玉环想起那个夏天, 自己被太阳晒得黑黑的, 带着一群庄子上的小孩子踢球。而且那个时候李隆基竟然也下场和她们踢球。她为了叫皇帝不喜欢,故意很野蛮的拼抢,光明正大的犯规赖皮。还以为皇帝肯定不会喜欢一个粗野的女人,谁知今天李隆基却话里透出喜欢的意思。

  杨玉环只觉得眼前一黑,她竟然错了!早知这样,她干脆装成个爱慕虚荣,风流成性的样子!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不过皇帝提起来考成法可以在六部推行,杨玉环还是小小的得意了下。第一个小目标实现了。

  李隆基把不少的政务都推给了杨玉环,虽然每天做个勤劳的秘书很辛苦,但是得到的报酬也是可观的。她现在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只负责娱歌舞的摆设了。辛苦还是换来了不少的拥护者。不管怎么样,杨玉环现在也算是有政治影响力的人了。

  但是有成绩同样也有困难。杨玉环办的每一件事都会遇见些不大不小的困难。当初开元初年的时候,李隆基设定了官员考核计划,县以上的官员都要经过皇帝亲自的殿试,官员还要经常进行资格考试。但是随着李隆基政务越来越多,加上后来李隆基厌倦了政务,把这些事情交给了李林甫。李林甫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巴不得官员们都是些无能之辈才好操控呢。

  预示这些考核制度慢慢的就荒废了。杨玉环第一件办的事情就是重新修正了官员考成法,修订之后的考成法,每一级的官员都要接受考核,除了答卷考核之外,还有人进行明察暗访,对他们的政绩进行量化评分。不仅有上级长官的评语还有同僚和底下百姓的意见。官员们想要怠政懒政,都不可能了。

  这样好的考成法却险些推行不下去,先是吏部出来打擂台,说这样下去,他们吏部的人就要累死了。全国那么多的官员,那么大的地方,一个个考核下去,有的官员来一次长安,要一年的路程,考核之后再回去,就要两年。这样的话,什么都不用做了。

  就算是吏部叫人去审查,也一样是困难重重。在没有飞机高铁的年代,一切都靠着两条腿啊!吏部就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把全国官员都考察一遍呢?

  接着地方上官员又开始对考核成绩的量化提出异议了,有的甚至说自己所在的地方很穷,肯定考核不过,既然横竖都不能过关,干脆不干了。不少的官员,吵吵的着要辞官。这些难题一下子都堆到了杨玉环面前。

  看着李适之那些人不死不活的样子,杨玉环就知道这些人指不定在心里怎么等着看她笑话呢。但是她不能退缩,要是这件事没办成,将下来她就是兵败如山,在朝堂上无法立足了。

  这个时候李隆基表示,他愿意提供下小小的帮助。但是杨玉环想了想还是谢绝了,总要学会自己走路,永远靠着别人不现实。

  “我那个小目标已经完成了,其实我的要求不高,现在户部和京畿这几个县推行考成法。现在已经是初见成效了。户部的工作成效是六部里面最高的,而且官员们各个勤奋认真,没有以前互相推诿,拖拉的迹象了。长安附近这几个县,也都政治清明,官员们再也没有玩忽职守,办公的时候不见人的事情了。”杨玉环长长的舒口气,有些得意的说:“我真该亲眼看看李适之当时是什么表情。他当初可是跟我说娘子的心意是好的,但是各级官员,无数的政务,纷繁复杂,娘子不知道地方上的事情,也不知道三省六部运行程序,这么一上来就考核,可是不行的。哼,好像我是个胡闹的孩子一样。”杨玉环和李隆基抱怨起来那些老油条了。

  “其实李适之还算是个能臣,但是有的时候过于迂腐了。不过有的人则是被触动了,因此在后边煽动官员们反对娘子的考成法。朕知道,你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他们自然要反对了。”李隆基拉着杨玉环的手,给她讲起来如何驾驭群臣的技巧了。

  安禄山悄悄地回到了长安的住处,他有些心神不宁。本来他悄悄写信给杨国忠,但是杨国忠却叫人传话说叫他先去见虢国夫人。还按时安禄山所求的事情,还是求虢国夫人比较管用。

  今天总算是见到了虢国夫人,她竟然是一口答应下来了。但是安禄山的心一点也没轻松——陛下虽然宠爱虢国夫人,但是陛下没糊涂,边镇军政分开,募兵府兵合一是国家大政,陛下决心很大,他未必会听一个女人的。

  想着虢国夫人那张美丽的脸和骄横浅薄的样子,安禄山内没底了。他只是拿着分给虢国夫人那些互市关税来说事,可是虢国夫人不差钱啊。皇帝没准会额外赐给她一些封地或者是金钱,那个女人见钱眼开,肯定不会再插手了。那个时候自己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禄山忐忑不安的过了几天,因为担心被人发现安禄山也不敢出门,但是手下陆陆续续的打听了消息回来。

  现在长安都说是皇后娘娘插手政务,颇有当年武后的情景,但是不管臣子们如何劝谏,奈何皇帝根本不理会,反而是狠狠地惩治了那些闹得狠的御史。现在的御史再也不是以前了,当初被李林甫清洗了一番,早都不是什么直言进谏的铮臣,他们上疏不过是按例行事,见着皇帝生气,也就再也不敢发声了。

  皇后已经不是刚开始的时候,对着皇帝 亦步亦趋的了,现在朝中最有权势的不是宰相杨国忠,而是皇后了。安禄山眨巴着眼睛:“打听出来皇后娘娘对着边镇改革是什么立场吗?她和寿王之间关系如何?”

  “好像皇后娘娘只关心民政,她不喜欢处理军务。因此都是宰相杨国忠在处理。至于皇后和寿王的关系,倒是没听说什么。”听着手下的报告,安禄山立刻不满的叫起来:“真是个废物,皇后怎么能和寿王和平相处?难道就没什么立太子的风声吗?再去打听!”

  见着安禄山语气不好,那个打听消息的人顿时露出害怕的样子,忙着唯唯诺诺的出去了。刘骆谷这个时候站出来,对着安禄山拱手:“主公不要焦急,册立太子是大事,那些人只听到的是市井传言,根本不能作数的。主公的计策妙极了,皇后就算是寿王关系很好,但是太子之位只有一个。我就不相信谁肯放下天大的富贵。不如主公亲自到虢国夫人的府上……”刘骆谷在安禄山的耳边低声的嘀咕一番。

  “好,我竟然忘记了。我这就去虢国夫人的府上去。她是个见钱眼开,怎么能放弃接着荣华富贵的机会。你也跟着我去。”说着安禄山忙着叫人给自己换上胡商的衣裳,带着丰盛的礼物到虢国夫人的府上去了。

  但是很可惜,看门的人说虢国夫人昨天晚上入宫,现在还没回来呢。看样子是要在宫里住几天了。安禄山吃个闭门羹,但是却没生气,反而是笑呵呵的谢了门吏,就转身到韩国夫人的府上去了。谁知韩国夫人也是没在家,进宫去了。安禄山只能留下了丰盛的礼物和名帖,有些扫兴的走了。

  一路上安禄山的心情七上八下,他是不是应该进宫去见见皇后呢?不过想着平卢节度使的仪仗队还在路上,安禄山只能叹口气:“我们到曲江散散心。”

  “主公那边都是豪门显贵的宅院,要是我们过去了被人看见,可要生出很多麻烦的。还是等几天吧。”正说着就见着一队人马过来,那些仆人们都是衣着锦绣,一个个得意洋洋的,骑着名贵的骏马,簇拥着一辆装饰豪华的车子,那上面镶嵌满了各色珠宝,一阵香味扑面而来,安禄山惊讶的发现整辆车子竟然使用珍贵的俄沉香木雕刻出来的。

  再仔细看看,防腐蚀韩国夫人的仪仗队!安禄山立刻眼前一亮,跟着车队又回韩国夫人的府上去了。

  韩国夫人的脸上还带着微醺的神色,安禄山就知道昨天晚上皇帝肯定和杨氏姐妹一起畅饮呢。“安将军来了,昨天三妹说起来将军,我还不相信呢。怎么你一个节度使,竟然穿着商人的衣裳。莫非是什么新时尚吗?现在娘子也没心思开发新时尚了,真是无趣得很。或者安将军想要引领风潮吗?”韩国夫人接过来侍女递上的茶杯,不紧不慢的说。

  “夫人只是会说笑在下,想来虢国夫人应该和夫人说了,我是为什么来的。我要不是没办法,也不会求到夫人跟前……”安禄山知道韩国夫人心软,预示可怜兮兮的从自己悲惨身世说起来。什么生下来就不知道爹是谁啊,怎么跟着母亲在草原上讨生活啊。先说了一顿艰苦奋斗史,接着又委屈得的抱怨起来:“陛下都是被那些人蒙蔽了,将士们在边境上餐风卧雪,奋勇杀敌。但是他们多半都是平卢当地的人,忽然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那么他们的妻儿老小谁来保护……”

  安禄山说了一堆改革的坏话,说到伤心的地方还捂着脸哭起来。韩国夫人脸上也露出来不忍:“真是可怜,这样小的孩子就去当兵,还要远走他乡。”

  听着韩国夫人的语气松动了,安禄山忙着提出要求:“我只求夫人帮着我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叫我的士兵不要离开平卢太远。只在隔壁的范阳就好。”安禄山知道狮子大战口,会把一切路都堵死了。他要徐徐图之,先要求不要把自己的军队调离平卢太远,看看情势如何,接着再进行下一步。

  “这个,只怕是难了。昨天晚上三妹和陛下说了一句。谁知陛下却一口回绝了,连着娘子也说三妹不懂事。其实这也不能怪三妹,更不能怪娘子。你一直在外面,不知道这长安的事情。”韩国夫人为难的叹口气:“我劝你还是算了。你看别的藩镇节度使,他们何尝不是一肚子的不满。但是陛下的旨意,也只能如此了。”

  安禄山似乎听出来些端倪,忙着问:“还请夫人指教。”

  “其实也没什么,单丝难成线,孤木不成林。只要节度使们一起上疏,和陛下说明情况,陛下肯定会酌情斟酌的。你要知道,寿王虽然远在范阳,但是陛下对寿王确实越来越宠信了,娘子的身份到底不一样了。她身为皇后,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韩国夫人很隐晦的看一眼安禄山,随即转开话题:“你这么偷偷摸摸的,叫陛下知道了怎么办?”

  安禄山心里一动,但是随即有些为难,韩国夫人按时他去串联别的节度使,和朝廷里面的大臣。可是买通大臣还可以,但是剩下的那些节度使,不管是李光弼还是哥舒翰,都是王忠嗣的人,他们都看不起自己。这叫自己如何跟他们联络,共谋大事呢。

  而且被陛下知道,边镇节度使们互相串联,这是板上钉钉的罪状啊。平卢边上就是范阳,只要有什么异动,李瑁就能带着大兵南下,他立刻被碾压成渣渣。

  可是不动手就束手待毙吗?安禄山心里七上八下的,他还想找虢国夫人问问:“多谢夫人的指点,不知道虢国夫人什么时候回来啊。”

  “你还是别等了,她已经跟着陛下和娘子到华清宫去了!我收拾下也该动身了。”韩国夫人对着安禄山点点头,叫来管事的:“你陪着这位先生吃饭,要丰盛的。我去更衣了,车马都齐备了?”

  安禄山立刻站起来:“多谢夫人赐饭,夫人忙就不打搅了。我这就去活动下!”说着安禄山就告辞走了。

  骊山上,杨玉环泡在温泉里面,享受着泉水抚慰:“安禄山真去串联臣子了?我倒是看看,那些节度使们是忠心战胜了私利呢。还是——要是那样的话,陛下就要出手了。”杨玉环露出个冷笑,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可不是,昨天杨国忠就收到了安禄山送来的十万钱,还有骏马一百匹,羊一千只。没准这会安禄山又到别人家送礼了。”韩国夫人有些担心的看着杨玉环:“要是陛下知道这都是你背后挑唆的,迁怒到你怎么办呢?”

  “要是安禄山真的说动了哥舒翰他们一起出来反对改革,陛下就没时间和我生气。脓包总要挤掉,与其等着尾大不掉,不如先下手为强。”杨玉环狠狠地一拍水面,溅起无数涟漪。

  李隆基悠闲的听着伎乐们演奏新曲,高力士则是担心的站在一边,等着皇帝发话。“没想到尾巴就露出来了,叫他闹去。朕很想看看都是谁拿了人家的钱帮着人家说话。娘子此时在做什么?”李隆基却不以为然,根本不理会。


  (https://www.xdzxsw.cc/book/62212/409902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