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玉环不做宠妃 > 130.佛系贵妃

130.佛系贵妃


  杜有邻受尽了酷刑,但是依旧不肯承认罪行, 已经有很多牵涉在案子里面的人熬不住审讯死的死, 疯的疯掉了。柳勣则是在大刑伺候下承认了自己开始的时候只听见杜有邻的儿子杜之远和一个道士很得很近额, 热切这个道士曾经被杜之远引荐给太子。柳勣想着平日杜有邻这个老丈人对自己不怎么看得上眼, 还曾经和别人说过柳勣行事太招摇,总有一天会惹出来祸事。

  在柳勣看来这根本是岳父嫌弃自己, 两个女儿, 一个嫁给了柳勣,一个则是太子的杜良娣, 今后太子成了皇帝,在岳父的眼里自己岂不是更没地位了。柳勣越想越生气, 他悄悄地打听了丁春秋的来历, 听着不少的人说丁春秋别看这年纪不怎么大,但是却有些神通的。而且这个丁春秋最善于占卜,扶乩,会驱魔捉鬼。

  而且自己曾经亲耳听见杜之远说过, 太子最近心神不宁, 怕是邪祟作乱, 叫他帮着找个道士做个法事。于是柳勣加上些自己的臆想,告发可自己的岳父和小舅子。柳勣表示自己只是想着吓唬下杜有邻出出气罢了。谁也没规定太子请道士做法事是犯法的不是。他只是想杜有邻看看,他一直以来当成宝贝的太子也不过如此。

  “陛下,这个柳勣看起来没有说假话。现在案件基本上已经审查清楚了, 最后一切都集中在了丁春秋身上, 他到底是有没有帮着太子魇镇, 现在丁春秋已经死了,当初追杀丁春秋的侍卫们都被抓起来,但是他们都说是奉命行事,至于丁春秋到底做了什么他们就不知道了。、自然东宫一干人等都详加审问过,他们自然都是说丁春秋没有和太子有任何交集的。”李林甫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听着叫人昏昏欲睡。但是王忠嗣却是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宰相对着皇帝汇报案情。

  “这个案子竟然成了悬案不成?太子怎么说,你们把太子身边的人抓起来审问清楚。哼,和丁春秋素不相识,既然是素不相识怎么能叫侍卫们在长安大街上,明目张胆的杀人灭口?不认识?算起来丁春秋早就在事发之前到了长安他一直住在东宫里面,竟然说不认识这个人。什么时候东宫成了集市了,随便什么人都能随便来往?接着审问清楚!”李隆基听着宰相的汇报,一脸的不满意。

  李林甫感觉到皇帝的不满,也不敢再辩解什么,忙着低头称是。李林甫沉吟了下,先悄悄地观察下皇帝的脸色,试探着说:“陛下,这个事情臣的意思是还是不要大张旗鼓,闹得尽人皆知,这样不仅有损陛下的英明,更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想。虽然没有确实的证据来证明太子参与了这件事。不如含混的放过,倒是能免去很多无端的猜忌。”

  “陛下,李侍郎说的在理,请陛下三思。”王忠嗣立刻跳出来符合这李林甫的话。李隆基被忽然跳出来的王忠嗣吓一跳,皇帝淡淡的扫一眼王忠嗣,半天才慢悠悠的说:“原来是忠嗣来了,朕和宰相议事竟然没看见你进来了。”

  皇帝的语气明显的带着不悦,王忠嗣这才是惊觉自己刚才忘形了。他忙着跪下来,对着皇帝恭恭敬敬的说:“我承蒙圣恩,从小长在宫中,而且和太子交好。这个案子关系到太子,因此就忘形了。”

  李林甫竟然也帮着王忠嗣向皇帝解释:“王将军是性情中人,虽然现在一个人执掌四处边镇,可是率直的个性还是没变啊。不过王将军刚来洛阳,很多事情不知道。在陛下跟前还是谨言慎行的好。”李林甫一脸诚恳,拿着过来人的姿态教导着王忠嗣。

  王忠嗣对李林甫没什么好印象,听着李林甫的话,只觉得这个人依仗着皇帝宠信,在自己跟前装好人。哼,老子稀罕你假惺惺的的。王忠嗣心里想着,脸上难免带出来些轻蔑和鄙视,他睁眼也不看李林甫,很傲娇的哼了一声:“哼,我是个带兵打仗的粗人,没那些弯弯绕绕的。”言下之意是李林甫心机深沉。

  对于王忠嗣的傲慢,李林甫没有生气,反而是很好脾气的一笑,转脸对着皇帝说:“本来接下来的事情牵扯到太子内院,想请王将军回避的。既然王将军说他从小和太子结识,关系非同一般。我想王将军就不用回避了。”王忠嗣哼了一声,眼巴巴的看着皇帝,那个意思很明显,他也要留下来听案件的详细汇报。

  李隆基忽然觉得眼前这个王忠嗣很陌生,当初那个整天跟在自己身边,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直爽少年,竟然变得有些面目全非了。李隆基脸上没有任何的不满,宽容的笑着说:“自然忠嗣不是外人,你就留下来听听吧。本来,朕想着先见见你,然后叫你去见贵妃。既然你关心太子,就留下来吧!”

  听着皇帝提起来见贵妃,王忠嗣露出不满,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可是都被李隆基看在眼里了。

  李林甫清清嗓子,接着毫无波澜起伏的说:“杜良娣承认,是她见太子整天精神不振,神思恍惚,想叫太子振作起来,因此叫自己的弟弟找个道士,说要那个道士对太子说些鼓励的话。谁知却发生了这些事情。杜良娣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把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只求放了太子。”说着李林甫从袖子里面拿出一封密封起来的上疏,放在皇帝面前。

  王忠嗣一双眼睛全在皇帝身上了。他恨不得直接拿过来李林甫放在皇帝面前的东西看个究竟。这里面到底是写了什么,是杜良娣的认罪书,还是李林甫诬陷太子的新罪名?

  就在王忠嗣想的入神的时候,忽然听着耳边有人叫自己,高力士笑嘻嘻的说:“陛下叫老奴带着王将军去拜见娘子。”王忠嗣不舍的看着皇帝桌子上的东西,勉强的答应了。看着王忠嗣恋恋不舍的走开,李隆基眼神越发冷冽了。

  李林甫上前担心的说:“陛下保重。看样子杜良娣和杜之远都是被丁春秋给蒙骗了。这个道士心怀异志,从丁春秋修炼的地方查抄出来不少的图谶书籍和符篆。他先在杜之远面前卖弄法术,杜良娣担心太子,杜之远就此推荐了丁春秋。陛下,看起来杜良娣也是被骗的。杜家父子不过是识人不明,误交匪类。柳勣虽然不算是诬告,但是他动机不纯。至于太子,还请陛下看在父子情分上网开一面。”

  李隆基无奈的叹息一声;“杜有邻父子和柳勣按律治罪,太子——”李隆基眼前浮现出来刚才王忠嗣的种种,皇帝半天才悠悠的来了一句:“羽翼已丰成,难动矣。”李林甫忙着说:“陛下何必做此叹息?!太子储位稳固,贵妃又是个最与世无争的人,何况朝廷中不少的臣子都拥护太子。现在怎么能和当年赵王刘如意和吕后争夺储君之位相比呢?”

  当年刘邦想要立戚夫人省的皇子刘如意做太子,废掉吕后的儿子刘盈,吕后请来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刘邦见此对着戚夫人叹息说:“羽翼已成,难动矣。”表示自己再也无法废掉吕后的儿子叫刘如意做太子了。刚才李隆基感慨,就是担心硬要废掉太子,王忠嗣会率兵逼宫,因此才发出这样的叹息。李林甫看似在劝慰皇帝,其实却点中皇帝的心病,太子外有领兵将领拥护,内有不少朝臣拥戴,东宫已经威胁到了皇权了。要是还这么放任下去,可就真的成了横绝四海,可当奈何了。

  等着李林甫告退出去,李隆基站起来说:“去看看娘子,这个时候王忠嗣应该还在娘子那边吧。”

  谁知到了贵妃的昭阳宫,李隆基却发现正殿里面冷冷清清的,只有几个小宫女在擦地板。见着皇帝来了,她们伏在地上。“王忠嗣不是来拜见娘子,怎么人到哪里去了?”李隆基皱着眉,尽管心里有可答案,可还是抱着最后一点幻想。

  几个小宫女迟疑了下,吞吞吐吐的说:“王将军已经走了,他来的时候,只是对着贵妃行礼问好,连坐都没坐,没等着娘子发话就说军务繁忙要告辞了。”

  听着杨玉环被如此轻视,李隆基心里升起一片怒火,正在这个时候高力士进来,皇帝想起来自己叫高力士亲自带着王忠嗣去拜见贵妃的,皇帝的一腔怒火全倾泻到了高力士头上了:“朕叫你亲自去带着王忠嗣来拜见贵妃,你就看着王忠嗣在贵妃面前如此无礼?你这个可恨的奴才,难道也想要投靠个新主子不成?”

  皇帝这话太诛心了,高力士忙着跪在地上:“陛下息怒,——”谁知话没说完,就狠狠挨了一脚,高力士被皇帝的怒火吓住了,再也不敢解释,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挨骂了。

  就在高力士被皇帝骂的面如死灰生无可恋的时候,就听着杨玉环轻快的声音响起来:“三郎,他们说三郎在对着阿翁发脾气,我还不相信呢。莫不是阿翁你偷吃了花糕惹得三郎生气了?”

  杨玉环带着几个侍女,轻盈的进来,看着跪在地上的高力士有些惊讶的张大眼,满是疑惑不敢置信的看看皇帝。

  李隆基紧张的上下打量下杨玉环,并没发现什么被忽视怠慢之后气恼的样子,皇帝的心稍微松口气,缓和了口气,李隆基笑着说:“朕是个孩子吗,为了一点花糕生气。只高力士这个奴婢,越发的不会办事了,叫娘子受委屈!”

  原来是为了王忠嗣的事情,杨玉环善解人意的一笑,对着身边的侍女说:“你们扶着阿翁起来,上了年纪,别动不动的跪在地上。王将军事情多,我为什么没眼色的非要他留下来说话呢。他是带兵的人说的话我也听不明白,大家都不自在,还是各自走开的好。”

  李隆基看看杨玉环,悠悠的说:“还是娘子宽宏大量,识大体啊。”

  杨玉环露出个得意的笑容:“当然,鄱阳湖送来的大螃蟹,就要送到了。等着螃蟹到了,我们赏菊,观桂花,吃螃蟹好不好?”

  鄱阳湖送来的螃蟹五天之后才到了洛阳,杨玉环早就对着红楼梦里面的螃蟹宴眼馋很久了。现在她终于有自己的园子了,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呢?

  于是在“虢国夫人”园子里面一场宴会开始了。


  (https://www.xdzxsw.cc/book/62212/386350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