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盗艺江湖 > 第401话 救援队

第401话 救援队


  张春来不会那么轻易被改变。

  我料定他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路,告诉他这么多,沒指望有什么收效,只要他今后的路上能被我说的东西影响,凡事留一线那就OK。

  “你真的决定让他去北京?”阿约问道。

  “当然”张春来慢慢说道:“去东家那一个,我在马恒那里就是孤家寡人了,安全着呢!”。张春来瞧出阿约想和我一起,但从两方面考虑还是留下。阿约必须看紧点,216的线也要掌握在手上,千万不能碰地,再者不要耽误我当灯泡,也难为张春来了,这时候还有闲心。

  相比我还是清醒许多。

  这里事情做完去北京,那不回来可好,若是回来,别想看马家人好脸色。不过话说回来,就是不演这一出,马家人也没啥好脸不是,跟前这俩二货不就是嘛!

  马恒老奸巨滑,我们一旦分开,大班那些愣头很难说不会干出点儿什么事,马恒当然不会不清楚,所以别被人家再利用了这空档,搞得咱们四分五裂,那就麻烦了。我认为这十分不妥,论计谋与马恒差十万八千里,不止马恒,马家的人里也有精明的,咱们太危险了。

  “再那儿眼神儿,我削你啊!”我怒道。

  张春来听我分析,好像很反感一般。

  “把你家的事搞清楚吧先!”张春来道。

  说到底他还是想照自己方法走,至于他是出于自信还是什么,我琢磨不透。但看现在的张春来,我更相信他是在装,已经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表现得歇斯底里了,火堆旁把枪扔给我,叫我自己选择,树林里问我情况告诉东家会怎样。

  一出出滴!

  你太不自信了。

  我说过了,那晚树林中王修五给的信息不多,而且从已知的情况来看,清中期的时代,知识多元,对传承下来的东西保留基本完好,这就构成挖掘那些远古秘闻的先决条件。再者,那时期中国版图辽阔,四海臣服国力富庶,又是时机绝佳,所以那时候是最好的时间段。乾隆老爷子的方略摆在那,他是决不会错失良机的。

  如果你还是不信,我再找机会补全那晚王修五的话,只不过那些不仅是乾隆老爷子的智慧体现其中,更多的是整起事件的核心关健,告诉你们确实不妥。

  那神秘的东西看似与人类世界格格不入,但不能不相信它真实,真实得肉眼可见。六个人的眼睛都见到了,那就是一团肉似的,紫色的光雾中,一团肉时隐时现,形态与人脑无二。在卫生站里见到彩图,太爷神情惶恐不安很久,可是为时己晚,已将王修五交代的事情和盘告诉我爷。

  至于那团肉到底是什么,我真一无所知。

  我本人也希望找到另外五人的后代,太爷也说早年找到分散的几人就好了,有些东西也许能再拼凑起来,但总感觉还是找不到最好。

  “不是这个”张春来道:“别忘了明哥说的,进入我们的角色”。

  张春来叫我事成之后去北京,更贴切一点是去李博生那里,东家还是少接触的好,当然去李博生那里也有用意。以内讧的方式离开,才更像散贼的路数,不会招非议,谁让马家人在我们面前那么不可一世。至于分兵之后的安危,应该没什么事。

  “你考虑清楚就好”。

  不管张春来胜算几何,我都要考虑未知的事物,怎样都要提前做点什么。大半宿的倾诉收效多少判定不了,至少他不会把我们全押上牌局了。阿约也消极的很,张春来这么决定让他提不起气来,看我的目光也不对劲。

  十点不到,阳光却毒得很,就在头顶欲把人烤焦,似乎这种热力的太阳应是下午才对,时区效应。浅水礁石区域此时一片汪洋,根本不见礁石,只能按来时的路摸回去,这貌似叫泄湖,但这种程度是开不进来船的,非搁浅不可。

  呵呵,昨天居然叫不出来。

  向南就要拐个大弯才能到明哥他俩走的方向,再往东追赶,也不知他们去了哪里。登岛的位置少了几条橡皮艇,不是另一艘船的人回去,就是后来的船员带走了。

  往东方向只有平坦的中部,植被却茂密,走进树丛可与昨天看这边景色大不相同。几乎一人高上下,一撮撮地抱在一起,根部都多少有点黄草,从泄湖边少量泥沙到现在泥泞的红土,环境变化好快。

  空气中总能闻到一丝细细的臭味,紧张了一小下,那应该是冲到岸上的鱼,泄湖就在身后,这一丝丝咸臭味,那死鱼的个头应该不小,但放眼回头却看不到。应该是个大家伙,估计也差不多是海里扁扁的大鱼,不然早看见了。

  三个人分成三条路线,余冬梅的人应该走出去很远了,没那么紧张。脑子里盘算如何弄一支雷明顿,那东西只有在自己手里才踏实,就一把小手枪难堪大任。

  走出挺老远听见李立明的喊声,在北面坡上。绿叶密林,但李立明的地方不远就能看到一个被树枝杂草盖着的庞然大物,十分明显突兀,硕大的木方胡乱支楞几个杈出来,看不出那是什么,个头大得出奇。外面被泥土覆盖,硕大体积与斜坡格格不入,目光一扫就能发现。李立明正向上爬,马上聚向北坡方向,想上去瞧瞧。

  邵军的声音也喊起来,离我们不远。“小宏哥,快来看飞机”。

  转了一大圈才找到邵军,人高的小树枝加上一块块高低不平,离得不远也没看到。

  哪里有飞机,逗我呢!

  “在我脚下”。

  邵军的脚边有个大洞,就在地上。侧身一看里面,还真是架飞机,洞下方就是空洞眼一片的仪表盘壳子,当中的地面缺失了块很大的方家伙,应该是控制系统。后方是正副驾驶座位,烂得比马札都可怜,隔板密密麻麻全是洞,不像是弹孔,倒更象腐蚀的斑块,中间过道空空如也,密封门不见了。

  这洞口是机头上的一面玻璃罩,驾驶室这么宽敞,不是小家伙。这么大的东西就趴在泥土层里,上面一点看不出来,着实让我有点小惊讶,应该是下沉的结果。这片较平坦地面红土层很厚,土质略发油腻,这就是太阳毒辣地面也不干的原因。也正是油腻稀松,才让飞机沉入土层。进机舱就发觉里面没有过多的设施,不是后来原因,而是原本就啥也没有。

  只有螺旋桨动力的飞机才这样。

  进到驾驶室,才知道机头前方几乎破碎无踪,玻璃罩不止上方有,而是机头全部都是,推测整流罩四周应该是全部由玻璃构成,金属边框架构还能看出来,深嵌土中。隔板后方堆满了破破烂烂的杂物,只有不多的金属部件裸露其中还算完好,光泽说明材料和做工绝对精湛,略显方形的一大堆,应该是老式通信系统。

  “我们昨晚在下面睡的”邵军道。

  “你们胆真肥!”我也只能叹息。机舱高度宽度,应该属于中型运输机,穿过隔板空间宽敞更多,太平洋战争这种中型飞机很普遍,双方都是大户。但了解那段鏖战史的都知道,那时候的运输机不仅仅是运输,个个都塞满枪炮炸弹,随时可以玩命滴。‘大炮鸟’在西太平洋书写过一段传奇,那是英雄创造的历史,直到今天都在影响各国的顶极军备,大型飞机里的轰炸机和运输机。这些,古灰级军迷才会知道。枪炮炸弹没有还好,若是存在我真不敢想象那画面。

  飞机出现得太突然,李立明那边就抛在了脑后,阿约跟我下来了。进到机舱邵军就神秘兮兮地问,张春来开窍了没?对于他的神之问我几乎是懵逼的。注意力都在机舱内,有几块灰质岩石划开下方机体,在机身下半部伸进舱内,机翼的位置居然是机身下方,这不合乎印象中的大型飞机,虽然不懂,但却知道有气动这么个词汇。

  从岩石划开的方位来推断,这架飞机应该在岩石上拖行了9米远,囗子在那呢。

  “你研究它干什么?”邵军极不耐烦说道:“明哥早就分析过了。我们现在应该关心下张春来了,你们是逼宫让他离开马家,还是KAO边站去他蛋”。

  邵军的意思我明白,他想知道我和阿约是打算生拉死扯弄走张春来,还是打包闪人,留张春来老哥一个。但我更好奇邵军为什么如此上心我们的动向,没有处理过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知道怎么回答,这里结束我还要走,不能现在告诉他。

  疑虑在眼中一闪就被邵军捕捉到,他觉察出我有顾虑不便回答,也可能是发觉自己过于关心我们目前状况被我防犯,立刻低头后退。等发现我和阿约都一动不动盯着他,浑身不自然。

  “我,我是想知道这次之后,去不去马家了!要是不去了,咱们直接搅黄了这趟活儿得嘞”邵军的狡辩细想也成立。张春来此时别说是去是留,哪怕意志不坚都好办,我们私下动手断了张春来的路就完了。当然断了的意思是绝了他对马家的指望,怎么断?禚贺徐如林。

  邵军不可能有这略狠计谋,也不太可能是明哥意思,至少即使是,明哥也不能让邵军来说。我也不会替禚贺徐如林惋惜,我们几个若出手,他俩死透透的,更多的是希望,希望张春来能占据优势一点,在马家得不到威信也落得个诚信。

  李立明和邵军,也一定谋划了什么!

  组织组织语言,对我来说,邵军在苏文的人里不同其他。只有邵军和我在一起让我最轻松,关健时刻只有邵军为我挡刀子,不管张春来说他如何有问题,我都相信邵军。这时候不能一语道破,也不能含乎其词,两样都不好。投靠马家,想不到弄出这么多岔子,分崩离兮了快。

  “邵军呐”我道:“我们都多久了!彼此太了解。你放心,赔本的买卖谁也不干,这时候我们决定什么都太早,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不想看看吗!无论对谁咱们都多留一些余地总是好事”。

  不能说多,打消一点他不安的情绪就好。

  飞机细长,应当属于兵力投送的机型。李立明他俩昨夜是在机腹后部的舱口下睡的,开放的舱口在正下方,怎么都不像原有的舱口,尺寸很大几乎开到机身同宽了,两人睡足够,一定是人为改装的,适应投放武器或物资。边上点了一点碳火,虽灭了还有烟尘味儿。尾翼齐刷刷掉了,一绺绺根须水泄下来,上面还透光,难怪敢点火,通风还不错,宿营在里面感觉一定很酷。

  “明哥早就推测过了”。

  隔板后的一堆杂物就直接说明了问题,其余位置光秃秃地,能有这样的特征,只能是一种力量,水。这飞机原本沉入海底,是台风海啸把它冲上岸,当然不是东面的泄湖,是距离更远的深海。飞机在泄湖的礁盘上滑行冲上这边的岸边,它是一头扎在红土层上,直到冲开土层,沙质岩刮住机腹才停住,位置正好与地表相当,所以才从地面很难发现,被植被盖住了。

  唯一缺少的佐证是海中的东西,也许这飞机在水里时间不长,没有贝壳珊瑚啥的,所见形态大致可以说分析对路。那堆杂物下边肯定是有固定,不然乱糟的肯定卡不住其它东西,一团团黑乎乎的东西是橡胶,早期通迅系统橡胶部件应用广泛,分析得完全正确。

  我们到之前邵军和明哥才出来不久,昨晚来到这就发现北坡上有个庞然大物,只因天色暗下来才没上去。

  “走,去看看”我道。

  红土质的土壤黏性大,虽是烈日当头但雨水仍未干,十分泥泞。庞然大物圆滚滚躺在半坡上,越近越难判断究竟是什么,大小几乎压住半个山坡,李立明他俩暴力破开的洞口,大块碎木方虽有原样,抓在手里稀酥如土坷。

  然而一路走来,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海鸥白云,树丛花草,这些是主要元素,似乎在身处的这海岛上,并不是鸟类的栖息地。但凡如此的海洋岛屿,海蛇应该非常多见,连杂志上常看到的毒蛙也沒有。

  找不到这些东西是好事,但没有让我觉得很怪。

  “船底?”阿约也极不确定。

  若是船底,这么大又这么圆可以说不合原理,目测长度近百米,虽说造大船几百年前根本就不是难事,但如此圆就不对了,近乎长宽的高度,可以想象这船底水下部分确确实实是个大肚子。直径两米多的桅杆斜插在船体内上方,桅杆是断的,船是倒过来的,只能爬着进入。

  舱内隔板十分厚重,左右位置对称,中间空场都采用直角,水密舱。从这样的设计,无法判断究竟是哪一时期的工艺,水密舱早已有之,但从如此厚重严密来看,应该是大航海时代早期,西欧的风格。大肚子船体,承重力自不必说肯定超强,排水量在那摆着,但大肚子过高,速度和抗倾覆性差远去了。

  战船,肯定不是。商船,恐怕也不恰当。趸船,嗯!绝对正确。

  欧洲,私掠船那可是创造历史的壮举,都是奉国王女王之命出航,满载而归。资本原始积累,使得发展领先世界两百年,到现在人家都领先。

  钻进内部,汗马上出来,贝壳腐泥糊了一脸,味儿恶心着呢。上方的泥土并不密实,数缕光线打进舱内,上面船底有开裂,正说明龙骨铺设的工艺很成熟,不然早散架了。木板桅杆满满都是,与船壳脱开形成大堆,好在有桅杆支撑,桅杆不只一条,在稍前一点的地方还有一根略细的有如圆木正好横在中间,与前方同样巨大的主桅交叉在一起,上面缠着烂成土样的绳索,绳索胳膊一样粗。

  李立明他俩只能听见声音,离我们挺远,稀里哗啦叮叮铛铛地响,应该是金属器皿。

  船舱里楼梯倒悬在头顶,上去很容易。十分小心地向上,因为在木板木墙上,发现很多玻璃碎片。阿约施展不开,那姿势比树懒都磕碜,狗屎运弄到个圆墩墩的瓶子,里面长了霉菌,瓶口上的盖子是银质,很大的圆球盖沉甸甸地,上面跟瓶体有条手指粗链子相连,不用擦洗干净就能知道这瓶子有多漂亮。说啥不给我看,只摸了一下,表面并不平整,土窑吹制的东西,玻璃体内发黄,一指厚说明制作工坊的规模不小,烧制用的炉子小了吹不出这大。

  老TM值钱了,恨得我牙根疼。

  阿约从舱内爬出来,邵军就钻进去不出来。那瓶盖表面包包楞楞的,缝里糊着泥,一看就是倒模倒出来的东西。欧洲风格,但玻璃工艺却是中亚特有,哪个时期用脚趾头想都知道。

  拜占庭。

  它在这船上的人手里时,已经是件古物了。

  “阿约,我是不对你最好”。

  “滚”。

  往下爬才能钻过桅杆,但被一把刀挡住,奇弯刀身卡进木方里,刀把是马头单手,锈迹斑斑刃却锋利,是落下的土灰盖住,才减缓了腐蚀,铬的使用也有千年。阿拉伯的圆月勇士,这都是见证辉煌的圣物。带走是不可能了,只需处理好别划伤就行。

  单从一把刀不能说与船有什么联系,和瓶子一样,来到船上之前也可能是件古物。这船只有两百年左右,两百年前,欧洲航海时代前期,那里的工业水平,生产资料,都比亚洲差太多,与我天朝更是天壤之别。想到这里,尤其埋怨乾隆老爷子和马戛尔尼,没一个思想活洛的,哪怕一个免了外邦使节的礼仪,或者一个遵守外邦礼仪跪下磕个头,百年屈辱可以避免,小本子永远踩在脚下。

  呼隆一声,崩塌从头顶开始,神情一紧本能往上望去。

  爬行在狭窄环境中是不可能反应过来,没处躲避,只能尽量蜷缩起身体,抱住脑袋。巨大的桅木上了发条一般卷动起来,把身边一层舱板拧得稀碎,木屑雨点般落下,糊住了口鼻,气都喘不出。阿约在我身后,但木桅拧动之时,一个大家伙被抡起来横扫周围舱板,很近却不至于砸到他,崩开的木屑残渣也够他受得。

  真够悬的,睁眼第一件事就去找阿约,可那把圆月就在脑袋上面,厚重的舱板压下一点都能把头切了。阿约的骂声首先传来,在他不远的地方还是叮当乱响,邵军被困住了,得下去帮他。

  破船舱还真不是想进就进的,这态势只有上去才稳妥。

  刚到手的瓶子没捂热乎就碎了,阿约把所有能想到的都骂了一遍,剩条链子瓶盖也舍不得扔。

  真气够呛,从没见过阿约骂街耍泼。

  “就不能消停点是不?”张春来气喘吁吁蹲在上面。

  “是我弄的”明哥也在不远外趴着,这里实在太闷潮湿。

  这时候都想出去。

  然而李立明却不走,他的想法要多弄点东西,藏在外面,走的时候带上,绝佳的藏宝地是那架飞机。

  从邵军的位置拖出他,爬到上面费了番周折。船底龙骨就在两人多高的上方。更加闷得慌,后背汗水淌成流儿,气味剌激肺。取平层的木板大片掉落,只剩不多几处,龙骨上布满锈迹却也保持着清晰的框架。大肚子船的龙骨虽是弯的,但在我们的角度居然是三条平行,铁水浇筑出三条主干中的三角布局连接,稳固结实,光是龙骨安放可想就不是小工程,这工艺非小国可成。

  “下面那么多断的雕像,是两边船舷的护手,咱们对航海的知识太少,不然绝对能估算这船年代和制造国”李立明道。

  明哥所说的雕像,大多是狮子和猴,从外型很难判断是商船还是战船,快虽然是风帆战舰先决条件,但人类海战不也是从不断取舍中进步的嘛!大肚子船体,明哥认为两者都不太像。一是没发现进攻性武器,战船肯定不是,二是商船这大肚子船胜任不了,大洋上遇风浪就难受,航速慢周期长。

  刚才栀木抡的东西是个绞盘,大小来看不像是拉锚用的,可能是拉帆缆用,有六个扶手,底座微微泛黄,究竟什么原因在这环境中没生锈让所有人理解不了,显然是沉入海底被台风海啸冲上岸的,船体上半部不见了,绝对是冲击摔掉。但明哥可不认可我估计的两百年左右,要更早。

  明哥弄到十多把餐刀勺子,银质上面黑锈斑驳,勺把上都打着家族徽记,双狮造型很多,又是古代欧洲习俗。先前听到的果然是餐盘器具,形状各异很难找出相同的,大多是有盘必有盖,一摞摞没少整。

  当发现第四根粗桅木,才发现这船的前方应该还有一根平的,那个才叫艏桅,风帆时代的船大多如此,艏桅下面应该有大点的雕像,船名刻在那里。这桅木横插进船舱,足以说明这船是滚到土坡上的。

  从最下面爬过,大量贝壳多于泥土。我就奇怪邵军怎么啥也不忌讳,直接就翻,那气味儿靠近就呕,不是怕恶心,是不可能有啥收获。

  金币的诅咒,只存在故事里。

  张春来也不住抱憾,没发现人类遗骸,人身上的东西才值钱。这玩意拿去比白菜价强不了多少,除非是金质或者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好在多,起量呵呵。明哥却开心不少,因为他可是发现遗骸了,虽是几块尸骨散落在一个舱室里,但他还是弄到一枚吊坠,好顿炫耀。

  镶嵌工艺个头不小,半个鸡蛋大粉灵灵地,估计是碧玺。

  牙根又疼了。

  阿约还在叹息那个瓶子。张春来也替阿约惋惜,玻璃器皿年代、工艺和种类是估价前提,越是具体有所指的东西越值钱。比如魏玛时期波斯地区卖去的酒具,个顶个贵得吓人,那些东西做工真不精细,玻璃体内也无法去除杂质,多用染色工艺,那要整到一套,够你死了再活死了再活也花不完。

  吹NB吧!

  “你懂个屁”阿约怒了。

  “美中不足沒搞到航海器材类的东西,要是完整的船肯定能收获。”李立明口气他还挺满意。

  邵军待不住了,不停催促,晓东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拖起一摞餐盘就爬出去,几个人意犹未尽也不得不起身,时间充裕非搂它个干干净净不可,一定能找到尸骸和宝贝。

  藏好刚淘到的海货,抓紧赶路,身上一股酸臭味不顾,顶着烈日出发,正事要紧。丁晓东有伤在身,不会大动干戈我相信,但他可是去做掉安润根,别搞出意外,雷明登可在人家手里。

  明哥哼着小曲那叫美,可我心里感觉怪怪的。那么大的船在坡上就没人进去,远了不说,光是先前船上的人也来过,怎么就没人去发掘一下?难道是海员对沉船有避讳?

  明哥说有这可能,好奇心谁都有,但要考虑什么情况下可以有。余冬梅是谁!她来干什么!普通船员不会想太多,船长和大副神马的不明白吗!啥该做啥不该做,人家更清楚。

  貌似我懂了。

  “哈哈,刘宏想到了”。

  明哥十分高兴。

  对于余冬梅此行直到目前咱们知道的情况来看,明哥脑袋里想出很多版本。但哪个版本里,南美救援队的出现都显得略微牵强,明哥不想去深究,只是怕影响了我们的思路。

  现在想起明哥那天问余冬梅救援队的情况,我说怎么有些像分不清主次一样,原来问题最多的就是那支救援队。请的价格就不是小数目,又不像是余冬梅做主,这就说明问题了!

  “昨天船到这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结合一下那恩叔说的,你们再联系一下另一条船上不见影的船员。南美救援队,有没有问题?”。


  (https://www.xdzxsw.cc/book/53197/315542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