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31章 小苗才露尖尖角

第31章 小苗才露尖尖角


  瑞雪兆丰年,王匡平常很喜欢下雪,但现在却有点讨厌下雪。

  讨厌的原因很简单,温度太低了,山上的路全部被积雪堆满,就算天晴出太阳,那厚厚的积雪化作屏障,将山上和山下分为两个部分。

  与王匡恰恰相反的是,家里的女眷却喜欢这么冷的天气,尤其徐徐和老姐,完全充当着小姐头的作用,在院子里堆积了很多的雪人,奇形怪状,甚至还有的如同熊猫。

  “小郎,按照你的要求,现在铜管全部做好了,家里已经全部弄上山了。”宋山这个健壮的青年蹲在地上,搓了搓手,然后也伸到火炉上靠着。

  王家庄子几乎全都安上了这种炉子,直到十二月中旬,天气越来越冷,在王匡的设计下,这种古怪的炉子终于是出现了。

  它比普通的炉子多了排烟设施,甚至在烤火的时候,还可以烧水,可谓是一炉多用。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炉子可以卖钱!生意更是超乎想象的火爆!

  “炉子买的怎么样?其他商铺是不是已经仿造出来了?我让你打听的买家怎么样了?”王匡合上了手中的《尔雅》,点了点头。

  看了眼门外跑来跑去,脸蛋冻得红彤彤的陈小妹,然后把水壶从炉子上拿下来,给宋山倒了一杯热水。

  宋山双手接过,犹豫道:“全卖完了,有些商家确实造出来了,买家也正在接洽,但您真的要把我们的图纸卖出去吗?”

  在宋山甚至很多庄子里的少年看来,小郎把图纸卖出去了。

  毕竟,王家庄子,恰巧在不久钱形成了自己的炼铜和炼铁作坊,第一批炉子出手后,利润巨大,庄子的少年们自然忙的不可开交,越干越有劲,一个炉子就可以卖到十贯左右,毕竟物以稀为贵!

  “我们的优势并不能保持多久,你太小看他们的模仿能力,甚至到了最后他们会比我们打造的更好,而且,作为一个小作坊而言,生产的速度太慢,靠虎子和他新教的徒弟,任务太重。工具包括原材料正如你昨天所说的,很难找到……另外,我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另一方面,正如王匡现在所说的,有打铁基础的还是太少,供不应求,等到一些商铺完全破解后,这种优势也将完全消失,还不如把这个专利卖出去,趁机大赚一笔。

  王匡其实还有一种想法,个人的垄断是一时的,不容让全天下都知道,这样才能造福大汉的普通民众。

  比如现在,这种买卖只是做给长安城里的富贵人家,至于普通人还用不起,像临近的安洛村村民,他们大多是朝廷刚刚安置的流民,能得到土地并居住,能解决住的已经不错了。

  王匡披上家里女眷做的外衣,虽然外面并不是多么的美观,但胜在保暖,他幽幽的看向远方的北山。

  暖棚的搭建材料全部准备完成,今天只要安装完,并将温泉水引流,在测试无误后,那些得到的玉米种子就可下地,至于会不会长出了,他足以九成把握!

  长大的关键在于,每个阶段的温度要控制后,一百三十多天的生长周期,每一天都是重点!

  如果试种成功,明年的四月份,这种新型的物种将在大汉的土地上生长,并最终造福大汉人民!

  “小郎,朝廷放粮了,老邢家已经领了,大部分过年都能吃上白面馍馍了!”老李头见王匡朝后院走来,连忙杵着木管站了起来。

  放粮这件事,王匡早有耳闻。

  长安城,包括全国各个地方都在慢慢放粮,毕竟岁旦快到,维护稳定,每家每户能吃到饭才是重中之重。

  南边还好些,听母亲说,南阳包括新野今年的收成不错,饿死的比往年少些,只是青州……即使有朝廷的支援,依然杯水车薪。

  他感叹了一句:“朝廷里还算有点良心,灾荒的时候里,百姓能吃上一口饭就不错了。”

  “这段时间,听他们说,您在教他们兵书?”王匡接着问道,心里有些惊奇。

  “什么兵书,您别听他们胡说,不过是行军打仗的一些常识,老汉和我的兄弟们,可不想把这些东西带到土里,反正下着大雪,闲着也是闲着,您不会因这事责罚他们吧!这些都是好孩子,要是主家想要惩罚,尽管怪我老汉就是……”老李头两眼一瞪,居然耍起了无赖。

  王匡哑然失笑:“您能教我很高兴,我巴不得他们每个人都学有所识,将来成为国之栋梁,王家庄子,到底还是太小了!”

  中午吃过饭,王匡背着小包上山了,太阳很大,地势低的地方的雪已经渐渐开始融化,但自从半山腰之上,依然是冰雪的世界。

  路上遇到好几次闲情,尤其在土壤松动的情况下,总会有山石滚下来,王匡他们走的很慢。

  值得幸运的是,他们安全的抵达了目的地。

  温泉边,一个大约一百二十平米的砖房基本建设完毕,光是这砖,就找人背了小半个月。

  房屋盖的很结实,王匡专门留了天窗,这样方便太阳进来,还开了几个窗户,玉米的生长需要阳光,苦于没有玻璃,他只能依靠丝织物上的透明缝隙。

  但这足够了,他的目的是种出更多的种子,来年好进行扩种,另外,实验的同时也是为了现实考量。

  相信只要证明成功,用不了几年,依照玉米的成长速度,几年后就会种满大汉,解决更多人的温饱。

  “铜管安放好了,上下左右布置的很均匀,做的非常不错!到时候再根据温泉水的水温进行控制,我们现在可以放水了!”

  王匡一声令下,几个小伙子忙把铜管口接到了温泉边,从温泉口出来的热水,依他看大约有八十度,算上中间的散热,真正到达室内后,也有五十度左右。

  加上空气里的冷气流,真实的室内温度,差不多到达了二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地面的冻土已经在慢慢的解冻。

  “暖棚,其实叫暖气棚更合适些。”

  洒在地上的土壤里有背上山的小粪,见土壤完全松散湿润,王匡迫不及待的背上要有准备的玉米种子种了下去。

  之后的几天,王匡一直呆在山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距离岁旦还有五天的时候,玉米种子终于冒出了头,出苗率甚至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这是大汉的希望……


  (https://www.xdzxsw.cc/book/157998/867150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