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八章 和平协议(下)

第八章 和平协议(下)


  接到梅殷关于和谈搁浅的汇报后,徐辉祖召集了兵部尚书廖平、礼部尚书陈迪、吏部侍郎杨荣等人一起开会,没有叫上洪鹏,徐辉祖认为他毕竟是做特工工作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这种战略性决策肯定是看不懂的,所以他找了几个进士出身的,熟知文史的亲信过来。

  这里要提一下兵部尚书廖平的故事,廖平这人长得高大威猛,看起来凶巴巴的,其实人家是正宗洪武十八年的进士出身,比陈迪早一届,比杨荣早两届,朱元璋可能殿试的时候,对他的外形印象颇深,就把他分到兵部做郎中(正五品),他为人刚正清廉,所以十年来一直是郎中。

  直到有一次,朱元璋忽然兴致来了,在皇宫大宴群臣,皇帝在宴会时还搞了个文娱活动,他出了一个上联:流连荒亡为诸侯忧,让群臣来对。

  群臣估计是难得碰到抠门的朱元璋请客,太激动没反应过来,或者是因为感觉对联的内容似乎表现出皇帝对大臣的讥讽告诫,一时竟没人出来对下联,廖平可没想那么多,他抹抹满是油腻的嘴,站起来朗声答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于是皇帝龙颜大悦,立擢兵部侍郎。 他后来追随建文帝去武昌后,又升为兵部尚书。

  四人商议了一下,都认为朝廷不能放弃济南,但他们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让朱棣乖乖就范,于是徐辉祖想去问问朱明复有什么妙计,自从上次朱明复提出了和谈计划后,徐辉祖认为他脑瓜子似乎与众不同,可以想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奇思妙想,而这些想法还挺切实际、有奇效。

  他让王真去向朱明复禀报,徐辉祖等大臣有要事要面圣,朱明复说,让他们别来了,朕去徐辉祖家里去谈吧,因为朱明复在皇宫里实在呆厌了,想出去透透气。

  徐辉祖家就是他爸的中山王府,现代叫瞻园,太平天国时为杨秀清王府,后来搞成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朱明复读书时曾经去过。

  王府离皇宫很近,朱明复带着王真和锦衣卫很快就到了。

  朱明复进门发现徐辉祖的府第似乎比后世的瞻园略小,但是雅致却明显过之,亭台楼阁虽比皇宫中的要小,但别有韵味,庭院中的花木也布置得很优雅别致,连下人们的气质都很好,就像五星级大酒店的服务员一样,一看就知道是训练有素的样子。

  在徐辉祖的带领下,朱明复一行人穿过一条长廊,走到一座高耸的假山边,再走上去,有一座长方形的亭子,徐辉祖边走边介绍说:“皇上,这里是老臣家的最高处,叫做铜亭,因其柱子皆用白铜铸成,假山下的炭火房已经燃好大火了,里面已经是温暖如春了。”

  朱明复大感兴趣,走进屋果然如后世的中央空调一般,温度大概有十几度,大家都忙脱了外套。

  徐辉祖等四人向朱明复行礼后,就由朱明复坐了主位,开始议事了。

  “哎呀,徐越公啊,你家的花园和这铜亭真不错,看来朕以后要多来来啊。”朱明复听王真等人都用徐辉祖越国公的爵位来称呼他,也就沿用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随时可以来。”徐辉祖谦恭地回答。

  “廖尚书,陈尚书,杨侍郎,你们经常来徐府吗?”朱明复转头问他们。

  “皇上,臣等平素和越公都在衙门议事,此次因为事关机密,才来到这里。”三人有点诚惶诚恐。

  “朕随便问问,没别的意思啊,对了今天你们有什么要事啊?”朱明复纯粹是出于对徐府花园的喜爱才问的,但在廖陈杨三个老官僚看来,皇上言外之意,很是深刻。

  徐辉祖暗中也是叫苦,没想到朱明复入戏这么深。

  徐辉祖向朱明复介绍了情况。

  “越公,朝廷是不是决不能失去济南,并为此不惜一战。”朱明复对军事地理什么的一点不懂,他也没去过济南,只知道济南为山东省会,是一个水陆要冲而已,故有此一问。

  “皇上,是的,没有济南,整个山东就不安全,山东不安全,直隶就不安全。”徐辉祖以军事世家的素养答道。

  “越公,你再和朕说一下,朱棣为什么不愿意放弃济南?”

  “济南是北平的屏障,朱棣怕朝廷从济南向北平进攻。”徐辉祖作了分析。

  “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比较麻烦啊,越公,四位大人,我们要不先吃点点心再谈吧。”朱明复以前思考时一定要抽烟的,穿越以来因抽不惯旱烟,就改成吃零食点心了。

  徐辉祖出去一吩咐,马上就进来几个侍女送来了糕点、果仁、瓜子等物,朱明复见这几个侍女模样倒也不太出众,可那气质倒显出一份脱俗的气质,心中也益加佩服徐辉祖其人品味之高,很会*人。

  朱明复在这徐府铜亭里心情很舒畅,觉得相比之下皇宫里确实有点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和欢乐,怪不得明代很多皇帝的性格有点怪,原来是风水之故。

  “越公,现在朱棣的地盘有多大?”朱明复边吃东西边问。

  “朱棣早就软禁了宁王,所以他现在拥有原来燕王宁王的封地,山东济南以北现在也在他手里,另外辽东迟早也会被他吃到嘴里。”

  “辽东是怎么回事?”朱明复对这一点确实不清楚。

  “皇上,辽东接壤燕地,朱棣现有兵马二十万,他要吃掉辽东,朝廷根本没办法,兵也派不过去。”徐辉祖解释道。

  “越公,看来朱棣的地盘不小啊,依照双方的实力对比,朝廷开出的条件他应该知足了啊,廖尚书你们三位说是吗”朱明复想问一下另外三个家伙有什么想法。

  “臣也认识是这样。”“皇上所言极是。”“朝廷已经很仁厚了。”

  这三人不知是怕朱明复,还是怕徐辉祖,反正不敢多说话。

  “越公,你觉得朱棣现在地盘这么大,又养这么多兵马,是不是会缺钱什么的?”朱明复天生商人思维,想能不能用钱来解决问题。

  “皇上,朱棣应该不缺钱,他现在只是缺粮,北方兵多而粮少,向来由南方运粮过去,太祖时每年都运量四五十万石至北平、大宁。”徐辉祖对朱棣的情况也摸得很清。

  “越公,你不是已经想出让朱棣让出济南的办法了吗?”朱明复朝徐辉祖眨眨眼。

  “臣愚昧,请皇上明示···啊皇上你是说粮食····”徐辉祖正想让朱明复说清楚,但几秒钟后徐辉祖就恍然大悟了。

  “皇上,你是说用粮食换济南吗?”杨荣也马上听明白了。

  “对,大家想啊,没有济南朱棣会不安,没有粮食朱棣应该会更不安,如果让朱棣二者选一的话,他应该会选择粮食的。”朱明复一边把一块桂花糕送进嘴里,一边说出了他的主意。

  “皇上英明,臣等佩服!”四人几乎一起说道。

  廖陈杨三人忽然感到皇帝自经武昌巡幸后,不仅性格变得开朗,智慧也忽然升级了,朱明复所说的方法确实可行。

  徐辉祖也由衷佩服朱明复鬼点子多,虽然很多细节他不太懂,但他一点就透,他想起《史记》中张良评价刘邦的一句话:“沛公殆天授也!”

  难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铜亭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欢乐,兵部尚书廖平提议喝酒,朱明复欣然同意。

  于是,侍女们马上上酒和菜,菜不多但很精致,君臣五人都喝得很开心,徐辉祖让一名侍女坐在朱明复右边,给他倒酒夹菜,朱明复看她面庞姣好兼气质高雅,心中很是喜欢,酒就不知不觉多喝了点。

  半个时辰后,徐辉祖怕朱明复酒后乱说话,暴露身份,就起身说道:“皇上,前方梅殷正在等朝廷的回复,臣先回衙门布置相关事宜,就让廖尚书等陪皇上喝酒吧。”

  朱明复听出了他的意思,“越公勤于公务,乃朝廷之福,朕喝得不少了,也要回宫了。”

  一路上,朱明复脑子里都是徐辉祖府上那个侍女的身影。

  ············································

  徐辉祖酒量很好,今天这点根本算不了什么,他回都督府衙门和廖陈杨以及幕僚商议后,制定出了具体的“以粮食换济南”的方案,其要略是:朱棣让出济南,朝廷每年给他二十万石粮食,为表示诚意,在谈判答成后,朝廷先付给朱棣十万石粮食。

  杨荣还提出了一点补充建议,如果朱棣还是担心吃亏,朝廷可以把朱棣的三个儿子封在辽东,既然朱棣迟早要吃掉辽东,不如朝廷现在就大大方方给他,既显得朝廷大度,也让朱棣省力气。

  因为朱棣取辽东,等于现在某些人造违章建筑一样,不能明来,要半夜里悄悄施工,而现在朝廷让你省心省工钱,直接给你批了土地证房产证,它就是你的了,朱棣应该知道这是朝廷给他的便宜。

  徐辉祖采纳了这个建议,梅殷收到朝廷的回复后,马上把这个方案通知了朱高炽。

  西山上的姚广孝说:“朝廷果然有高人,殿下这个方案我们不仅不吃亏,还是的便宜的,老衲看就这样吧。”

  “大师,粮食我们有了,可是北平却从此不安全了。”

  “朝廷不是把辽东给我们了吗?殿下。”

  “对啊,辽东········”

  三日后,朱高炽向梅殷回复:父王深感朝廷恩德,愿意按照朝廷旨意行事。

  协议达成了,不用打仗了,和平了,开酒庆祝吧。

  梅殷去年年三十说的话应验了,梅殷大军先一部五万人进驻济南,当天朝廷军和燕军的高层就举行了盛大晚宴,并互赠礼物,大家都像兄弟一样抱在一起,以前的一切不愉快都过去了··································

  燕军退出济南后,梅殷从淮安给朱棣拨了十万石粮食,随后朝廷册封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分别为东辽公、西辽公和北辽公。

  这次和谈影响后世深远,史称“济南之盟”或“建文五年和议”。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71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