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七章 和平协议(上)

第七章 和平协议(上)


  在经历了四年战争后,朝中上上下下只有今年这个年过的比较温馨,尤其是那些新近被徐辉祖提拔的人。

  徐辉祖在收复南京后的几个月里,就颁布了很多有利民生和社会安定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减免了被战争波及的山东、直隶等州县的三成税负,还赦免了罪责较轻的罪犯,并对在朱棣占领京城期间虽表现暧昧,但只要没有确凿罪证的大小官员一律既往不咎。

  朝廷也重新审查了自建文元年以来的“削藩政策”,把确实对朝廷不敬和有作风问题的几个,移交宗人府看管,等其反省悔过后,找一个小县让他还是做王爷。

  对那几个对朝廷忠心耿耿又很规矩的王爷,他们的待遇也是不错的,辽王改封在长沙,称湘王,河间王改封在福州,改称为福王,东平王封在广州,称为粤王,并按照汉朝“推恩令”模式,允许王爷的儿子们以后瓜分老爸的封地。

  徐辉祖的意图在于迅速安顿人心,明年他就要大干一场了,他心中积聚了太多治国良策,准备一举释放出来,他要迅速改进洪武三十年的许多弊政,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明盛世。

  此时济南城外的梅殷大军内,也是一片喜气洋洋,徐辉祖给梅殷军解送了八十万两的赏赐,梅殷治军严格,将领们都比较规矩,因此每个士兵都可以拿到几两银子,加上攻城略地总会有一些缴获,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军营里到处都是颂扬朝廷的声音。

  但这时,士兵们都在议论一件奇怪的事情,原来在大年三十的早上,营门守卫汇报济南城中不知何故派人送来了几百头牛羊和十几车米面,送是给朝廷大军过年增点喜气。

  “既然朱棣这么客气,那就替我谢了,全部收下,给兄弟们添菜吧。”梅殷大手一挥,下了命令。

  “大帅,其中会不会有诈,要不要让军医查看一下,不要下毒了啊。”身边有个部将提醒。

  “不用!过完年我们还要和城里的人一起喝酒呢,哈哈。”梅殷笑得很爽朗,身边的部将十分不解,怎么敌对的双方一下子就和亲戚一样了呢,但他又不敢多问。

  “殿下,济南回报,梅殷毫不迟疑收下了我们的礼物。”一名传令军士向朱棣汇报。

  “好,你先下去吧。”

  “大师,果然和你预料的一样。”朱棣转头对身边的姚广孝说道。

  姚广孝不语,似乎在沉思。

  “依大师之见,朝廷果真准备和我们和谈吗?”朱棣等不及,又追问了一句。

  “殿下,老衲估计朝廷不久之后就会派人来和谈的,而且开出的条件会很不错,殿下你想,徐辉祖和梅殷真想和你死战的话,为何在济南城下就停了呢,谁说过年不能打战,而且朝廷此次只出兵二十万,徐辉祖手里还留了二十万呢,加上朝廷公布遗诏后,人心都被他们收走了,徐辉祖再征召天下卫所的话,起码可以出动五十万大军。”姚广孝缓缓说道。

  “大师的意思是朝廷从出兵的一开始就没打算和我真打,而是为了让我坐到谈判桌上。”朱棣面生喜色。

  “不错,如果朝廷真要打的话,也不应该是现在啊,起码两三年后,等他们的骑兵壮大之后再说,如果现在打,即使朝廷五十万大军能够取胜,他徐辉祖就不怕旷日持久和伤亡巨大吗?”

  “大师所言极是。徐辉祖是聪明人,这些他肯定都想到了。那么大师我们应该接受和谈吗?”

  “殿下,老衲问你一句,你本来就是太祖封的燕王,却为何起兵对抗朝廷呢?”

  “那还用说,是因为建文要削藩,我为了自保才干的。”

  “那现在朝廷已经恢复了藩王封地,殿下还现在控制了宁王的地盘和山东的几个城池(宁王在靖难一开始,就被朱棣用计软禁并吞并了他的地盘和军队),麾下兵马二十万,这场赌局咱们已经是小胜了。”  “是啊上次一击不中,本王以后再也无法南下了,能够做一个强藩,也可以满足了啊。”朱棣叹了口气道。

  “殿下,我们不应该等朝廷的使者来,我们应该主动派人去谈和,才能赢得人心,才能争取更好的条件啊。”

  姚广孝做事一向有礼貌,朱棣对他这点一直很佩服。

  ·····································

  建文五年大年初八,燕王朱棣向朝廷发出请罪文书,文书中说,他受小人蒙蔽,没有约束好自己的部下,在前往南京“谒陵”过程中和朝廷起了冲突,内心深感不安,现已处置了身边几个人,正式向朝廷谢罪。

  徐辉祖收到文书后,也感叹朱棣和姚广孝见机之快之准,朱明复说的对,和这两个对手作战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按他原来的方案的话,起码还要打五年内战,而且还要冒蒙古趁机入侵的风险。

  徐辉祖内心升起一个奇怪的想法,他一个人对付朱棣和姚广孝也许有点吃力,如果他和朱明复两人对付他俩,兴许就略胜一筹了。

  要是朱明复是真的建文帝该多好啊,我俩加起来可以做千古君相之典范,将来比之于齐桓管仲还要获得史家的青睐。

  徐辉祖在知会梅殷及朝中其他大臣后,再经朱明复盖章,朝廷的旨意就下来了,表示接受朱棣的谢罪,并让他派人到梅殷军中商谈相关善后事宜。

  朱棣派出的使臣是世子朱高炽,朱棣的这个儿子和他父亲性格不一样,为人仁厚,类似于建文帝的性格吧,所以他来做谈判代表是比较合适的。

  朱棣还派了一位副代表,就是洪鹏的兄长洪鲲,朱棣派他来主要是因为洪鲲和梅殷有交情,谈起来气氛会好点,再者可能是为了震慑徐辉祖的亲信洪鹏,当然也可能纯粹是为了表示天下一家,不分彼此。

  朝廷的使臣自然就一事不烦二主,由驸马都尉、征讨大将军梅殷来担任。

  谁实力强就到谁的地盘上来谈判,这大概是历史上不易之法则,当年朱棣兵临城下时,朱明复就在燕营谈判,现在梅殷大军强势袭来,自然应该在梅殷这里谈判了。

  燕王世子带来了满满几车礼物,梅殷都笑纳了。

  朱高炽首先向梅殷行了子侄之礼,叫了一声:“姑丈。”因为梅殷之妻宁国公主乃朱棣之妹。

  “老夫首先要谢谢燕王和世子上次送来的牛羊啊,兄弟们这几天大吃大喝,人都胖了一圈,我看仗也打不动了哦。”梅殷用一句玩笑话开场。

  “姑丈说笑了,两军从此再无战事了。”

  “世子,今日我们是为公而来,先不要用家里的称呼,还是叫老夫官称吧。”梅殷这人很有精忠报国、六亲不认的精神,怪不得当年朱元璋那么喜欢他。

  “是,大将军。”朱高炽是个老实人。

  “那好,我们就谈谈条件吧。”梅殷迅速进入了正题。

  朱棣和姚广孝的条件是两家以实际控制领域划分势力范围,即朱棣控制原来燕王、宁王属地加上包括济南在内的山东部分城池。

  徐辉祖和梅殷的条件是同意朱棣保留燕王和宁王的地盘,但是要让出山东。

  谈判这种事情,和菜市场买菜差不多,总要给人还价的空间的,不过朱棣开出的价码倒是实价,因为他只控制了这些地盘。

  梅殷说要朱棣让出山东之类的话,就是让对方来砍价的,无非是想让对方觉得他后面的价格很实惠而已。

  最后,几经拉扯,在朱高炽和洪鲲跑了好几趟后,梅殷开出了他的实价,鉴于燕王诚心向朝廷谢罪,朝廷特别宽大,只要求朱棣让出济南就可以了。

  接到梅殷的报价后,朱棣没有同意,他无法同意,他当初回师时之所以一定要攻下济南,就是为了保障北平的安全,如果济南丢失,他在北平就会天天失眠。

  济南南阻泰山,北襟渤海,是山东要冲,古人所谓“南不得齐州(济南)则无以问河、济,北不得齐州则不敢窥淮、泗”。

  朱棣不愿意放弃,徐辉祖也不愿意放弃,原因和朱棣一样,朱棣占据济南就给他日后南侵提供了方便。

  谈判陷入了僵局。

  朱棣在发出谢罪文书后,装模做样把朱能、丘福等人免职并发配边疆了,他们的新工作是统帅朵颜三卫去大宁防备蒙古人,谁说这不是发配边疆呢?

  姚广孝由于靖难时太出名了,也被“处分”了,朱棣在北平西山给他建了座庙,让他疗养去了。

  谈判搁浅后,朱棣专门上西山向他问计,姚广孝只回答了一句:朝廷现在的行事似乎要比老衲高明,等朝廷的回复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71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