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三章 遭遇哀兵

第三章 遭遇哀兵


  朱明复这段时间一直和陈妙儿在一起,因为陈妙儿是有名分的嫔妃,他已经册封陈妙儿为选侍,这是后宫嫔妃中的倒数第二个等级。

  朱明复觉得不能一下子封得太高了,不然以后没有手段讨她欢心了,再者,人应该一步一步走,一步登天总是后患无穷的。

  陈妙儿从此有了自己的一处宅院,司礼监还分配給她两个宫女和三个太监。此时,皇宫的所有维修工程也已经顺利完工,朱明复从临时住所搬到正式的皇帝寝宫了,不过朱明复也没觉得这里特别豪华,似乎还不如后世的五星级酒店,看来真正奢侈的还是现代人啊。

  这几天,陈妙儿很开心,因为她有了名分;朱明复也很开心,因为他消除了战争。

  两个开心的人在一起常常会发生很多事情的。

  这几天,金胜淮一到夜晚就按照密道地图,一个一个的爬地道,试图寻找通往明教的入口。

  对这一点,朱明复不急,皇宫内的地道虽然复杂,但金胜淮毕竟是当年参与工程的人,假以时日,肯定能找到的。

  加上徐辉祖已经同意了朱明复的和谈计划,朱明复这几天真的是难得的轻松。

  他拉着陈妙儿的手游遍了皇宫的每个地方,这里的建筑很华丽,这里的人都很恭顺,这里的草很青,这里的花很香,身边的爱人很美,朱明复穿越以来从没过过如此舒心的日子。

  每当陈妙儿惊讶于皇帝不认识路时,朱明复只好说:“朕在武昌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导致记忆力衰退了,不过朕在武昌时,心中老是惦记我的妙儿啊!”

  “真的吗,皇上!”陈妙儿笑得无比纯真,无比惹人怜爱。

  古龙说过“笑得甜的女人,将来运气都不会太坏”,此时的朱明复正努力想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这个目标,他还有好多事情要去做,有好多坎坷要去跨越。

  这几天,朱明复不仅把皇宫的路认全了,也把皇宫内的机构和机构的主要领导差不多认全了。皇宫内的机构除了后宫就是太监,后宫在上次的火灾中死伤惨重,剩下的人都被徐辉祖送到武昌去陪两位皇子了。

  皇宫里最多的就是太监了,比朱明复想象的要多的多,庞大的太监机构简直是Q版的一个朝廷,怪不得明史上会形成宦官势力,宦官集团可以和文官集团对抗,有时还会占优势。

  庞大无比、部门众多的太监机构共有十二监四司八局,什么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惜薪司、兵仗局、银作局、混堂司。其实每个监局司最大的头才叫太监,比如司礼监太监,太监下面还有少监等十几个各种官职的领导。

  朱明复不喜欢官僚主义,他判断这里肯定存在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明争暗斗的弊病,也许自己应该在皇宫里开个工厂,让他们找点事做,这样就不会老想着干政了。

  听陈妙儿说,大多数太监领导都是徐辉祖新提拔起来的,包括皇帝身边的宫女都是新换过的。

  根据穿越前的知识,朱明复知道皇宫内最有权势的是司礼监和御马监,他特别记住了这两个部门的领导,一个叫李忠李公公,一个叫萧国萧公公。

  不过司礼监的少监叫王真的,令朱明复印象很深刻,因为王真不像一个太监,很有点霸气。朱明复问陈妙儿,竟连陈妙儿也没见过。

  “除了自己的军队王伦卫外,自己必须在太监中培植自己的亲信,虽然他们都是徐辉祖的人,但总是有漏网之鱼的吧。”朱明复确定了自己的第二步计划。

  ·············································

  徐辉祖让吏部侍郎杨荣等人起草的《奉太祖遗诏征讨不臣檄》,朱明复看过了,这篇大作真的是文思激越,大气磅礴,简直可以和骆宾王的《讨武檄文》媲美。

  所以此文一出,传播速度竟然比梅殷的军队跑的还快,听说连北平的士人都在传颂这篇文章。

  几乎天下的士人百姓一时之间都知道了杨荣,都知道了握有太祖遗诏的梅驸马,一时有“徐辉祖多兵,梅驸马多望,杨侍郎多才”的顺口溜流行开来。

  此时,梅殷统帅二十万大军已经开到山东,朱棣的主力在北平和济南,山东南部只有几个大城留有少则一二千,多则七八千的二线部队。

  虽然朱棣也没指望这些二线部队能守住城池,但是能够拖延时间总是可以的,就像当年徐辉祖让王伦所做的那样。

  可是,每当梅殷布置妥当,准备攻城之际,城内就有人举着白旗列队出来了。

  梅殷问前来投降的将领,“当年燕军与朝廷作战,虽败也不会溃散,今天你们为何不战而降,你们不怕燕王怪罪吗?”

  第一个投降的这样回答:“禀告梅驸马,我们不是向敌人投降,我们是服从太祖皇帝的遗诏,燕王知道了肯定不会怪罪。”

  另一个人的回答很聪明:“梅驸马,我们从未跟朝廷作对过,我们只是想清除离间皇室的奸臣,现在皇上已恢复藩王,我们为什么要打仗?”

  还有人回答得更直白:“朝廷现在有徐辉祖在朝,有你梅驸马带兵,又恢复了藩王,燕王已经大势已去了,我决定归顺梅驸马。”

  梅殷就这样不战而下五城,收编燕军一万余人,一直到莱州城下,梅殷等了一下,没见白旗后,就开始布置攻城。

  莱州的守将恰恰是刘荣,刘荣手下有八千人,都是原来朝廷军投降朱棣的。

  这个刘荣就是洪鹏手下师爷沈孝成的老东家,他知道自己是投降过去的,在建文帝的手下肯定没好果子吃,所以他唯一的活路就是死守。

  但是他知道他手下的人未必愿意死守,他很清楚他南边的五个城池发生了什么。

  于是他先是派人防火烧了军队家属居住的聚集区,一场大火伤亡惨重,有数百人遇难,多为妇孺,然后刘荣声称抓住放火的凶犯,不错,凶犯正是朝廷的人。

  这几个凶犯几分钟之内就被将士们的愤怒给撕碎了。

  然后刘荣又声称朝廷将严惩他们这些投降燕军的人,抓到之后一律挖心破腹,株连九族,总之是非常非常之惨。

  最后刘荣拿出一大堆金银珠宝,分给将士们,将士们在仇恨和金钱的双重刺激下,决定和朝廷军血战到底。

  梅殷从马上就感觉到这座城市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守军的士兵的眼中喷着火焰,梅殷还没攻城,就听到守军发出一阵阵虎狼一样的吼声。

  那是吃人的声音,梅殷听梅思祖说过,当军队杀红眼的时候,人会发出野兽一般低沉的吼声。

  梅思祖当年告诉梅殷,如果你碰到这样的军队,最好的办法是避其锋芒。

  梅殷果断暂停攻城,但是他不能一点都不做。

  于是他命令火器兵发射一阵火铳,城上的守军有的躲避,有的竟然仍然屹立城头,梅殷又令弓箭手射击,城上的守军也回以弓箭。

  但是奇怪的是,守军的伤亡似乎不多,而自己的弓箭手却伤亡不少。

  要知道自己的弓箭手用的都是特制的攻城箭,而且自己弓箭手都是站在普通箭的射程之外射击的啊。

  难道守军也有了射程更远的弓箭吗?

  梅殷命令军士拿来几支弓箭查看,并无异常,他让一队士兵拿燕军的弓箭回射到城中,竟然没有一只可以射到城墙,最远的一支离城墙还有十步之远。

  看来这是一支哀兵啊!

  古人云:哀兵必胜!

  这些人肯定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精神高度专一,从而激发潜力,导致普通的弓箭射出了超常规的距离。

  正如写汉朝的李广的那首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李广虽然猛,但也无法将箭射入石头里,而他在受惊的情况下却做到了,连李广自己也不明白。

  梅殷从小就受朱元璋赏识,不仅因为他的忠厚,还有他的头脑。

  梅殷立即下令大军驻扎城外十里之处,加强守备,防止敌人偷袭,同时派出细作混入城中打探,并立即展开军事会议研讨军情。

  莱州城内的刘荣正为梅殷的进攻暂停而欣喜、自己的计谋得逞而得意时,有一个人在向他冷笑,这个人注定是刘荣的克星。

  他就是沈孝成,沈孝成因为危难时投奔武昌而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因为谋划高妙,多次解决难解的难题,而受到洪鹏的重用。

  上次用美人计抓朱明复的主意就是他出的。

  当沈孝成知道莱州的守将是刘荣的时候,他知道为一个人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71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