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将军谋之译宛情深 >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一拍脑袋,顾贞鸣叹道:“怨不得我,今日嫣儿许是心情不大好,有些心不在焉呢。你说,她是不是在找你啊?”

  “噗,”罗译一口酒水喷出,好友的心思罗译明白,幼时见了骆嫣儿便一见倾心,这么多年初衷不改。好笑地看顾贞鸣懊恼道:“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带自家女孩儿来的目的。嫣儿平日多么素净的一个人,今日打扮得这么华美,肯定是为了你。”

  “我不管别人为了什么,总之你今日的美人图大失水准!”罗译折身下山,留顾贞鸣继续遥望心中佳人。行至拐角处,池塘边一抹淡蓝色身影让罗译驻足:“那是沈小姐?”徐哲手搭在额前看了一眼道:“是沈小姐,今日王司业也来了,跟公子就在前后脚。”

  罗译怒目而视:“怎么不早说?”

  “这······”徐哲瞠目结舌,见罗译大步往男宾处行去。

  护国公府以武力称世,罗译考上的却是博学鸿词科,是以今日朝中文武官员云集。罗译复返之时,几名文官对其称赞不已,言道罗译之作不仅辞藻华美,典故应用亦是信手拈来,可见翻阅过的书籍甚多。罗译谦道:“几位大人谬赞,若说博览群书,王司业才是真的实至名归。”

  王琎僔抚须道:“呵呵,博览群书只需要时间,融通为己用方能见真才实学。成德之作日渐贴近民生,可见心怀天下。须知用之于民,一身才学方不算辜负。”

  罗译抱拳长身一礼:“先生良言,成德定将牢记于心!”

  场中诸人皆是有心与护国公府交好的人家,有适龄女孩儿的在家中与各人夫人皆通过气,今日见罗译容貌俊美气质优雅,心中暗自点头。不一时听见侍女来报,道是大长公主车驾已经到达门外。罗译父子二人亲自出门相迎,袍饰精美的郦阳侯将大长公主扶下马车,互相见过礼后,罗译父子二人引郦阳侯前去花园,卢氏陪着大长公主上了暖轿径直向内院行去。

  大长公主身份尊贵,素日又颇喜欢罗译的诗才。之前卢氏前去送请帖之时已经答应要亲自过来,是以卢氏精心布置了府中花厅,大长公主驾临之后便在那里赏花吃酒。陪伴的皆是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家眷,与众位夫人说了会儿闲话,大长公主笑道:“今日大家都是为了成德而来,不知前院诗赋做得如何了。成德也应该来应付一下我们女眷这边哦。”

  卢氏笑道:“今日内花园中还有许多小姐,小叔在前院陪着侯爷与各位大人,要不晚辈遣人将诗画送进来?”

  “这样啊,也好。”大长公主颔首,卢氏忙让心腹侍婢前去前院。不一时罗译却亲自前来,朝众位夫人长身行礼,笑道:“父亲命成德前来向众位夫人请安。”

  大长公主笑道:“呵呵,国公爷果真想得周到。只是却不能请完安就马上离开,今日必须为我们赋诗一首!”

  “正是,状元郎今日必得留下大作才能离开!”

  “恭敬不如从命,”罗译抱拳,凤眸往庭中一扫,缓缓吟道:“各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着眼前。”

  “好。果真是才思敏捷!”大长公主抚掌。卢氏忙吩咐侍婢捧上笔墨,罗译薄唇微抿,持笔将诗句写下,比划如钩墨透纸背,又得了诸人大加赞美。

  “这幅墨宝就收到本宫的湖心亭去。”大长公主品茗轻笑:“说起来,成德上次在花会上一举夺魁,与崔家小子一起送了诗画到湖心亭,隔现在才不过一月呢。”

  “正是,成德谢大长公主厚爱!”

  “说起那日之事,王司业已经入朝为官多日,本宫没有合适的机会见他。听说今日王司业也前来于此,不知成德是否可以引见?”

  “成德遵命!”罗译抱拳,亲自将王琎僔引进花园中取名翠微的凉亭中。大长公主款款来到,见王琎僔罗译二人正在亭中等候,而两名少女少男在阶下亲密地谈话。

  沈宛本来与子晴二人在池边喂鱼,忽然有侍女来唤说是大长公主召见。印证过侍女确实是卢氏的贴身侍婢后,虽是疑惑为何不是大长公主的随侍前来传见,沈宛静静随侍女来到翠微亭。彼时严承正随王琎僔来到亭子,沈宛笑吟吟与罗译打了招呼,王琎僔吩咐二人就在亭外等候。两人便在阶下树荫下说话,罗译歉意地笑笑,为王琎僔斟上一杯热茶,又吩咐侍女为二人在树荫下摆了小几,依照亭中水果放了一份。

  没想到罗译想得这般周到,沈宛朝罗译一笑,招呼正抱拳行礼的严承跪坐。捻了一颗葡萄放进嘴里问道:“今日又见了哪些大人,有没有人让你作诗?”

  “我一直跟在老师后面,难免有人询问到我。老师说我现在潜心学习时文,没有钻研诗词,替我挡了回去。”沈宛明白王琎僔深意,严承少年而闻名于并州,京城有人听过他的名气也未为可知。可是少年最忌浮躁,若是严承心生骄矜,日后才学一事必定要受影响。

  “多学学是好的,你还年轻,等到金榜题名之后再吟诗作画,到时候那就是价值千金的宝贝。说回来,你闲暇时所作我好生收着呢,日后能当传家宝也说不定。呵呵······”

  “传家宝?那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吧。莫非你已经······”严承眯眼坏笑,沈宛落了个大红脸:“咦,你这小孩子说的什么话?”

  “呵呵······”

  两人说得起劲,没有注意到一道目光正在悄悄打量他们。罗译与王琎僔喝茶谈天,不动声色地将沈宛一颦一笑刻在眼中。见她忽地红了脸,明眸含羞,心中一阵晃神。遥遥见大长公主带人往这边行来,与王琎僔低声说了一句之后二人前后出了凉亭。沈宛二人站起身,王琎僔微微一笑:“你们二人守礼即可。”

  “是!”

  大长公主已至近前,众人行礼。得知沈宛与严承是罗译遣人传来,大长公主笑道:“成德果真是体贴人意。沈姑娘本宫已经见过了,听说王司业身边有一个小弟子,年纪尚幼就已经得中秀才,是并州神童呢。”

  王琎僔道:“下官弟子还算聪颖,只是还需时日方能有所成就,不敢当殿下神童之赞。”

  “王司业不必过谦,本宫素喜有才华的晚辈。这孩子眉眼生得好,有似曾相似之感呢。”大长公主打量了一遍严承,吩咐侍女送上表礼,沈宛严承二人恭敬致谢。见二人并未畏首畏尾,王琎僔抚须颔首示意二人退下。罗译朗声道:“殿下爱才世人皆知,几上已经备有鲜果茶酒,二位不妨一边用些一边慢慢聊。”

  “正是,殿下请!”王琎僔以茶代酒敬了大长公主一杯。大长公主轻抿一口,叹道:“说起来,文德皇帝驾崩已有多年。月前花会上沈姑娘墨下先生所作诗文,本宫这些日子就常常想起父皇当年音容笑貌。时光如水,本宫这些人已经老了,当年的一切,记得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大长公主无须太过伤怀。文德皇帝陛下励精图治,百姓生活安宁。如今民间多有百姓建祠供奉,可见治世之功并非时间可以磨灭。”

  “是么?”

  罗译抱拳道:“王先生说得没错,当年文德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击退北凉,加固通江两岸堤坝,使得大靖国富民强。民间尤其北方多有文德皇帝庙,香火鼎盛。可见在百姓心中,文德皇帝陛下功在千秋,是一代明君。”

  “嗯,父皇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一生呕心沥血为了大靖国祚千秋万代,希望后人能继承他的遗志。”

  这话有些敏感,罗译浓眉微蹙,不知大长公主何意。王琎僔却道:“大长公主请放心,当今圣上亦是明君,大靖必将国富民强。”

  大长公主颔首,“嗯,王司业说的是。”忽地没有了再谈下去的欲望,大长公主斜倚在座上,笑对罗译说道:“多时没有听过成德抚琴了,不知今日可能大饱耳福?”

  “殿下有令,成德莫敢不从。”走出凉亭将徐哲召唤到近前,罗译低声吩咐两句后便见侍女捧了清水前来。细细将双手洗净,徐哲已经将古琴取来,盘膝而坐,修长手指按上琴弦,琴声如水流出,罗译宽袍长袖静坐如玉,口中吟哦而出:“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琴声悠扬,大长公主抚掌轻击,王琎僔抚须颔首。沈宛二人停下窃窃低语,严承满眼放光。一曲奏毕,大长公主朗声笑道:“好。若不是知道成德尚无心上人,本宫就要以为这是在表述心意了!男儿壮志四方,本宫深以为喜。”

  “谢长公主,成德之心意,确在琴音之中。”罗译起身施礼,有意无意间,寒星般的双眸扫过亭外。沈宛佩服地看向这位才华横溢的贵公子,心中叹道:造化果真神奇,世间竟有这般优秀的人。二人目光相接,沈宛毫不避忌大方一笑。罗译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这般神情,就像刚欣赏完一朵鲜花的欣喜,全不似一个动心的少女所应有的呢。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75/7107516.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