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471章 四面楚歌

471章 四面楚歌


  回家的路,叶氏几乎寸步难行。

  腊月好不容易搀扶出了后门,远远地看到高玉兰,赶紧喊过来帮忙。

  高玉兰二话不说,直接把叶氏背在身上,脚下如风,一溜烟就给带进了三房大门。

  甫一转过照壁,叶氏边再也抑制不住如潮的情绪,一下子便痛哭起来。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儿,要知道,对叶氏而言,在大家的所有记忆中,她最强烈的反应不过就是只流泪、不出声。

  不管遇上多大的困难,她也许会愤怒、会焦躁、会迁怒于人,但绝对不会哭天抢地。

  她认为哭穷也好、委屈也好,有泪尽量往肚子里咽,真想哭的话,就躲到人后面去哭。

  向人示弱是一件极其羞耻的事情。

  她是如此要求自己的,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女。

  但是今天不同。

  一声声的悲鸣像是石头底下的苗木,浸淫着地狱的阴寒与绝望,在不见天日的黑暗中,一寸寸地被剥蚀掉生机和希望。

  不甘、不忿、挣扎,却又无可奈何。

  一家子全给吓呆了。

  闻讯过来的二舅妈也傻了眼儿,险些没失手将怀里的大正掉到地上去。

  “姐姐,这是真事儿?!”

  二舅火烧火燎地赶来,完全不敢置信。

  人群这一乱,叶氏倒冷静下来了。四处瞅了两眼,略微松口气后,警告众人:“都小声点儿,不许吵吵。别让你们外祖听到,暂时也不要告诉他,知道不?”

  在她心目中,儿女固然重要,但老父亲的身体也同样要紧。

  “还有,不准告诉你们老爷。他那张嘴没,没个把门的,没事儿也能咧咧出事儿来。”

  她越是如此交待,大家就越发觉得气氛紧张。

  当一家子愁眉不展的时候,倒是显出其中一人的与众不同了。

  香蒲纳罕道:“四爷莫不是有了万全之策?怎看上去一点也不着急?”

  若萤看她一眼,没做理会,却吩咐腊月,让即刻写信给莒州,通知尽快准备够稻草,随时发货。

  也不知道劫匪们打的什么鬼主意,也许是误打误撞?抑或是别有用心?居然将交易地点安排在安东卫城里。

  如此一来,倒是省了她不少的工夫了。

  常家就住在安东卫城,买卖稻草的莒州距离安东卫城不远。

  也就是说,她走这一趟,顺利的话,能办完三件事。

  只是一口气要经过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这段路程可不轻松,而且,还必须得赶在山贼规定的七月半之前,赶到交易地。

  为防止途中因困顿劳累疏忽警惕而遭到意外,她必须将一切的可能提早谋划到、安排好。

  前路,后路,少算计一步,都有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安排下草菇的事儿,若萤又问近前的若萌:“快到月底了,该准备盘点清算的事情了。”

  若萌乖巧地点头,道:“四郎放心,我记着呢,没什么问题。”

  “我不在家期间,你要看好萧哥儿的功课。娘的事情多,怕照看不到,你做姐姐的,就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

  “四郎说过,勤能补拙。我时常教给萧哥儿说这话。他虽然比不过四郎天分高,但若是不努力,差距就会更大。天底下最怕的就是那些既有天分、又用功刻苦的。”

  若萤微微笑了:“这话很是!要你来教,倒是比三娘的那一套方法管用。小孩子忘性大,有些事情就要随时耳提面命。就跟学堂里背书一样,不求甚解也无妨,背得滚瓜烂熟,一辈子忘不了,终究有一天会幡然顿悟。到那时,就会感激先生当初的谆谆教诲了。”

  “这倒是实情。”二舅忍不住插嘴,“做什么事儿,都是这样的。小的时候,爹成天在耳朵边絮,那时候觉得很烦,但不管怎么说,爹说的那些话,全都记在了心里头。后来大了,遇事儿的时候,忽然就会想起爹当初教过的,立马就觉得心头一亮,觉得原来爹才是最有远见的人。”

  “所以才会有那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二舅妈夫唱妇随。

  若萤看了看北面方桌旁犹在发愣的叶氏,道:“太太且把心放宽些。既然想不出法子,索性就不要折磨自己。太太没有主意,若萤不还好好的么?别人还没怎么动弹呢,自家倒先乱了阵脚,当家过日子哪能这般被动?是非暂且不论,取舍却是要提前盘算清楚。刀架在脖子上、火烧到眉毛,尚且还有脱困的时间呢。自己若不抛弃自己,没人能够抛弃你。萌儿在,这话你记着,回头也教给萧哥儿几个。”

  说完,若萤慢慢走出房门,边走边提醒众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你们老爷的话:听兔子叫莫非就不用种豆了?别跟我说,你们的作用就仅限于此。”

  “知道了。”

  见她神态依旧,不知怎的,所有人的心情都舒缓了很多。

  或许,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吧?

  腊月小心地跟在身后:“四爷,要准备热水沐浴不?”

  若萤应了一声,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红蓝抱着的天生身上。

  她伸出两根指头给那孩子抓着玩儿,一边询问其饮食、睡眠、游戏等事项。

  红蓝一一做了回答。

  听说近来正试着把他解手,且收效甚好,若萤嘱咐道:“没有尿,不要勉强他。把的时间太长,小心脱脱肛。空了跟黄师傅多多请教一些常识,没坏处。”

  又问天生的牛乳喂养情况。

  香蒲笑道:“这小子能吃着呢!正经粮食不怎么吃,一个蒸蛋、一个牛乳,一天也不能落下。尤其是牛乳,晚间要不吃上一碗,睡觉都不安生。”

  “就是大手有时候很干。”红蓝补充道,“按照四爷嘱咐的,也给煮了青菜水,可他好像不喜欢,每次就只能吃上三两匙,再怎么骗,也不张口,要不加点白糖里面?”

  若萤摇摇头:“不喜欢青菜,你们就给他榨黄瓜汁、水果汁,那个甜丝丝的,应该能吃进去。只是小心别凉着他的肠胃。我上次看太太煮的烂面汤他倒是喜欢?不妨试试用青菜汁煮面汤喂他。”

  “这倒是个好主意。”香蒲连连点头。

  叶氏这会儿也给吸引过来了:“只是要少放盐。咸了使不得。不是干重活、出大力、流大汗的人,用不着吃太咸。”

  转而又对若萤道:“这种事,你就别操心了。你娘养了你们姊妹这么多,你道一个二个的都是风吹大的?你才知道个面汤,岂不是他还爱吃那越冬的芋头。这小子嘴巴尖着呢。晾了一冬天的芋头,一点水分也没有,蜜甜蜜甜地。煮了好,烧了也好,俺们天生一顿能吃三个。再蘸点白糖,——真能连舌头一块儿吞下去!我已经嘱咐过了,地窖里的那小半袋芋头,谁都不许动,只给天生留着。”

  二舅妈笑了:“真是一个人一个口味。凭你们说的多好,我们大正就是不吃。使劲儿塞进去,就能给你包在嘴里,死活不肯往下咽。倒是他外祖亲手做的鱼糜稀饭,他吃得呼呼地,跟喂小猪似的。”

  叶氏道:“他那是不忘本,虽然不会说话,可是知道他娘是喝海水长大的。”

  说话间,门外腊月报告说,洗澡水已经抬进浴室了,请四郎过去。

  “四叔的事儿,娘不必太过于担心,容孩儿再想想。终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

  若萤的沉笃使得众人无话可说。

  叶氏一直送她转过夹道,方才收回目光。就势坐在檐下走廊的台阶上,长长叹了口气。

  香蒲的笑容也自若萤的背影消失的那一刹那,点滴也无。

  比起叶氏,她更多的是茫然。

  “姐姐真的相信,四郎会想出办法来?”

  要面对的可是山贼啊,以往官府都拿着没辙儿的亡命徒,凭四郎一个半大孩子就能想出两全其美的法子来么?

  “不指望她,你以为还能指望谁?”叶氏不无悲愤地低问。

  “大爷不是说,会帮忙找关系的吗?被绑架的要是我们爷的话,兴许他们会不闻不问,可那是四老爷啊,他们的财神爷呢。往后要想吃香喝辣的,还指望着四老爷呢。”

  叶氏冷冷地笑了:“你倒真是个实诚的,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要是大爷,我也说那种话,有什么难的?上下嘴皮子一吧嗒,人情天来大!有什么稀罕?有那份心,现在就去把人捞回来,这样的我才服他呢!”

  香蒲不以为然:“虽然我不喜欢他们,不过姐姐你也说的太离谱儿了。捞人……哈,那可是老虎口中拔牙呢,不是在咱们鱼塘里捞鱼捕虾。说得轻巧!姐姐你不要给他们戴高帽子了。要真有那个心眼儿,哪至于祖宗八代出不来一个举人!”

  叶氏瞪她一眼,嫌她说话难听:“我倒是想给他们一顶帽子戴,可是看看他们做的那些事,配得上那顶高帽么?”

  一听这话大有内涵,香蒲立马又靠近了一些。

  “姐姐听说了些什么?”

  叶氏懊恼不已,喃喃道:“到底还是我太天真了么……这两年两下子客客气气的,还道是转了性,不曾想心思越来越黑、胆子越来越大。我现在也只是怀疑……但愿不是我想的那样儿……”

  左右看看无人,她忧心忡忡地告诉香蒲:“大爷未必会真心帮四郎,而且老四那边,也够呛想要人回来……”

  香蒲不解道:“不要人回来是几个意思?四老爷能不能回来该大爷说了算么?四老爷为什么不能回来?姐姐这话当真没头没脑!”

  她这么一嚷嚷,倒把叶氏吓了一大跳:“你耳朵不好使、我耳朵不好使?那么大声音,唯恐外头听不见是不是?”

  香蒲这会儿也醒悟过来,一愣之下,面色陡变。

  “我明白了,姐姐的意思是——”

  叶氏咬牙点头:“但愿是我多想了……”

  香蒲呆了好半天,方才嗫嚅道:“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天底下的人,谁不爱钱?这事儿是不是应该给四郎打个招呼?”

  叶氏低头寻思了一会儿,最终下定了决心:“再等等吧,等晚间红蓝送茶点的时候,从旁透个信儿。四郎那么聪明,不会听不出来的……”

  盛夏的天气,香蒲却激灵灵打了串寒战:“姐姐,我怕……”

  “怕,就小心点儿过日子,若萤说的对。”叶氏斩钉截铁道,“就算是刀架到脖子上,也不能由着别人决定生死。从现在起,里里外外多长个眼神,小心提防。尤其是你家老爷,告诉他,少往人多的地方扎。别人打架,赶紧躲着点儿,没的溅血身上洗不掉。街上遇到生脸孔,不管对方问什么,多个心眼儿,别不认不识地就掏心掏肺。”

  “这个我省得。”香蒲点点头,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虎子留在家里看门吧。姐姐问一下,谁家有小狗,咱再要一条来养着。回头接送萧哥儿上下学的时候,有个伴儿跟着,心里头还踏实些。”

  叶氏道:“我会留心打听着。你记得跟你家爷说,让他看紧鱼塘。上次那件事儿,至今没查出个原因来,我这心里一直放不开。你知道谁眼红、谁见不得你好?知人知面不知心,小心一点总没错儿。”

  “可不是呢,幸亏那时候才开始。要搁在今天,还不知道得死多少鱼、造成多大的损失呢。”

  香蒲心有余悸道。

  “摊子扑腾的大了,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叶氏沉吟道,“尤其是山上的草菇房和高大哥那头,寻个机会跟他通个气。那里人迹罕至,万一出个事儿,一时半会儿都传不到山下来。”

  “那里距离六出寺很近,上山烧香拜佛的人,谁知道都是些什么人?依我说,大显师父那边也得说说,请他留意着,如有异常,也好及时给咱们提个醒儿。”

  香蒲继续先言献策。

  叶氏深以为然,同时疑惑道:“平时没见你这么机灵周全,今天这是怎么了?好像脑袋一下子开窍了似的。”

  香蒲讪讪笑着,哭着脸道:“兔子急了都会咬人。好日子才刚开始,我还想着多活几年呢,才不要遭人算计呢。”

  “怕,也不会露出来,明白吗?孩子们都还小,别吓着他们。”

  “我知道,怎么会呢。说得好像我是个坏心眼儿的后娘似的……”

  “你明白就好。但凡你有那坏心思,这个家岂能容你……”

  ……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40641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