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200章 亲家相见

200章 亲家相见


  很久都没看到若萤了,也不知道那孩子在忙些什么,日子过得好不好呢?

  这些放心不下,终于在母女相见的那一刻,全部消失了。

  对于这次的见面,若萤也是欢喜得很。尤其是看到母妹的形容,并不曾给这府城的人比下去,她的心里暗暗地就涌上了骄傲。

  她欣赏母亲的这份心计,精细而不做作,从容得就像是生来如此。

  看得出来,母亲是下了功夫的。

  若苏和若萌都做了新的衫裙。衫子是一水的杏花粉,裙子是水烟灰。以烟霞色的腰带作为点缀。

  腰上垂着小小巧巧的绣花香囊,垂着五彩丝穗,绝对是耐人寻味的上等绣品。

  因怕两头天凉,两人的春衫外又各加了一件萌色卷草纹通领桃花底色的素绢长比甲。

  若萌戴了一只五彩缠丝的新编项圈,挂着一把银锁,垂着几颗米粒大小的银铃。

  若苏面上没有什么插戴,但在举手之际,手腕上便会有一把五六只虾须银镯子泠泠作响,清脆悦耳。

  姐妹俩梳着一般无二的双丫髻。薄薄的额发掩着若隐若现的光洁额头,倒把待嫁之年的若苏生生地减去了好几岁。

  至于叶氏本人,也妆扮清丽。一反当下流行,未戴狄髻头面,只在脑后挽了单髻,簪了三四枝花型简洁的素银簪子。

  身穿月白色四君子地妃红掐牙的交领小袖大袄,下着素面绣彩蝶底襕的白绫马面裙。不经意间,或可见一点里面的胭脂红色素绢膝裤。

  娘儿仨坐在红云似的海棠花树下,一派天然雅致,毫无臃肿累赘之感,反倒比那些盛装浓抹的华服丽人更应景儿。

  对面的若萤看得暗暗点头,默默为母亲的聪慧叫好。

  都是以看花踏青为名,出来搞攀比、竞争的。说实话,三房在这种事情上,完全没有比拼的资格。家里甚至都不能给母亲整治起一副完整的头面。

  但是母亲却很懂得扬长避短。她避重就轻、去繁从简,以一副自然形容面世,赫然就有了鹤立鸡群的效果。

  比不了富贵,比机巧如何?

  这样的一幅形象所透露出来的“与世无争、风骨卓然”,真是能够一洗满目浮华、遍地庸俗。

  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

  是啊,比什么?再有钱有势力,在这济南城里,你还能越过鲁王府去?

  庸人自扰不自知,只会给明眼人当笑话看了去。

  看到她目露欢喜,叶氏禁不住微笑了。

  她是在一刻时前才与若萤相见的。多时不见,她觉得自己的二女儿似乎变了不少。长高了,也胖了,面皮看上去白净多了。显而易见,孩子在外头没有受苦。

  尤其是身上的那股子清冷的意味,也淡了一些,看上去倒比以前可亲多了。

  就是仍旧不修边幅,不要好。明知道这是个好日子,也不肯换身好看点儿的衣裳。离家时穿的夹袄,居然还在身上。问她热不热?说不热。还好,里头只穿了个单衫。

  可是,这都几月份了?叶氏严重怀疑,待会儿大太阳上来了,她会不会热出痱子来。

  孩子嘛,不大懂得这些事情可以理解。可她那几个老大不小的朋友,就没一个肯上心的?就不会提醒提醒她?

  想到那几个大孩子,叶氏眉心里的暖意更浓。

  要搁在以前,她很介意若萤跟些男孩子混在一起。但是,自从收下徐家的定金,再看徐家那态度,竟是毫不担心若萤会给徐家造成困扰,相反,对于她的人际交往似乎很认同。

  既然亲家都没啥意见,她自然就可以放心了。

  刚才,那几个孩子都过来拜见她了,也给若苏若萌姐妹行了礼。

  穿绛红道袍的是李知府的二公子,活泼泼像阳光里的葵花,能给他暖化掉。性格也爽快,却不粗鲁。夸了为娘的她“竟然这么年轻”,夸若苏“我怎就没有这样一个妹子”,夸若萌“像小仙女一样”。

  嘴巴甜,人真诚,怪不得听说他的朋友乌泱乌泱的。世上的人,谁不爱听好话?俗话不都说了吗?“伸手不打笑脸人”。

  穿柳青色道袍的陈艾清,据见过陈指挥使大人的若萤说,爷儿俩无论是长相、外形、还是气质上,都如出一炉。

  叶氏自问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可在面对陈公子的时候,仍不免有些心虚。

  也不知道为什么若萤为什么没感觉到,反倒将那个冷面冷清的陈公子觑得跟浮云微风似的。时不时地还要刺一下、撩一下。

  叶氏担心的是,陈公子的脾气或许不怎么好,若萤这么个挑衅法,哪天会不会激怒他,挨一顿揍?

  不比不知道,这陈公子的话,直是比柳静言的话还少。

  可是这两个人又有所不同。并肩站着,一个冷,一个暖;都像是高高的山顶,一个积满白雪,一个堆满白云。

  但不可否认,俱是赏心悦目的好儿郎。

  叶氏是有想法的。

  随着若苏的年纪渐长,而若萌也到了该议亲的岁数了,如何能选个乘龙快婿,这事儿比经营鱼塘还重要。

  要是都能赶若萤这么省心,就好了。不用费心,自有大户人家找上门来,这种事情,以前叶氏做梦都不曾梦到过,而今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自家。

  要不说,若萤这孩子最是体贴父母。有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做爹娘的上辈子烧高香拜对了神仙,这辈子就跟着孩子吃香的喝辣的就行了。

  虽说造化这东西不能照搬照抄,但有若萤在那儿比着,若苏和若萌的亲事,就没办法将就。

  这种心思,在叶氏跟若萤打听李、陈二人的婚姻时,若萤就明白了。

  “不是不行,”若萤摇头,“只是时间不等人。”

  在她的计划中,要用五年的时间,让自家闻名一方。只要积蓄够了名望和银钱,门当自然就有了户对,而不是如眼下这般,与李、陈二姓相差悬殊。

  但是五年哪,就算花信依然好,但是否檀郎仍有抱柱信?

  因此,若苏和若萌的良人人选,尚需多方筛选。

  “娘怎么就没看好朴时敏?多文静清秀的小伙子……”见母亲怅然若失,若萤不禁打趣道,“年纪也相当,估计真要等的话,他行。”

  叶氏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可不能让闺女跑去千里万里之外去,一辈子见不上一面半面。”

  说到这里,叶氏压低了声音,迟疑道:“朴公子是不是身子骨不大结实?”

  这才是她最关切的。

  若萤不由得暗中怜惜那少年。

  不光是母亲,世间的人,大抵都是这么看的吧?

  “生来就那样儿,也不用吃药什么的。骑马、射箭,都不妨碍。心思单纯其实是个极忠诚可靠的。”

  说着,猝然询问边上正跟红蓝玩儿翻绳的若苏:“大姐觉得呢?”

  若苏怔了一下,倏地满面通红:“你跟娘聊天,不用拉上我们的。”

  “既见过面,糙好心里就没个评判?莫非以后大街上走个对面,想假装不认识人家?这样岂不是太无礼了?”若萤一本正经道。

  看到大家的目光全集中自己身上,若苏窘得不知道该往哪儿看了:“你的朋友,不好,你肯跟他们交往?……认得就认得,好不好又不是光靠看就能知道的……”

  “行了,别逗她了。”叶氏笑了,“你以为都跟你似的,这么厚脸皮。”

  说着,递过来一块奶酪千层酥:“这个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倒是好吃。咬一口,满口奶香。”

  若萤伸长脖子,直接用嘴接了,点点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养一头奶牛,什么就都有了。娘既喜欢,回去之前,再去街上转一转,多买几包回去。难得出趟远门,就别心疼那几个钱了。看看喜欢什么特产,买一些带回去,自用或者送人,都好。”

  “这次出来,还真没怎么花钱。”叶氏感慨道,“都是徐家张罗着,车马是他们出的,这一路上的吃喝也都是他们负责。到了地儿,住的是他家的大房子,拾掇得干干净净,被褥铺盖全都是崭新的。丫头婆子也全都给安排上了。……”

  一日三餐外加茶点,全按时按点给送到跟前。

  徐夫人陪着,把整个园子都观赏了一遍,什么花什么树,全都讲解得清清楚楚,完全没当成外人来对待。

  也见过徐家的老太君了,恁有威风和主见的一个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脑子清楚。

  听说不认得几个字,但胜在明白事理,识大体。徐家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跟她的勤勉持家不无关系。

  上上下下,没有不敬爱她的。

  看到叶氏,一迭声让请坐。一手一个,牵了若苏和若萌的手,直道比自己的亲孙女儿长的还好看。当即就派出了见面礼:若苏的是一盒子的百色丝线外加一只精美的袖套。

  袖套有点陈旧,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东西来历不凡。

  老太君说,那是她当年的婆母送的一对袖套,出自一位宫廷绣娘之手。因为做工太过巧靡,没办法拿来使用,在箱子里压了几十年。

  听说若苏在刺绣上颇为用功,这才想着拿出一只来给她做学习钻研。剩下的一只,仍旧压在箱里作纪念。

  若苏收下这宝贵的礼物,感激万分地给老太君磕了头。

  瞧着孩子的眼泪花,老太君感慨了好半天,直说好东西找到了好主人,物尽其用才不会寂寞。

  送给若萌的礼物就更加有趣了,居然是一只小算盘,约莫有两只手掌那么长,但用料却极不寻常:用的是女儿香打磨的珠子,珠心嵌着银星。触手凉滑,香气绵绵。

  叶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46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