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20章 大集巧遇

20章 大集巧遇


  五天一集。

  合欢镇中心的合欢大街远近闻名。东西长约四百余丈,阔四十余步,笔直如矢。

  两侧修建有排水沟,沟上铺着条石,条石之间的间隙,约二指宽。既能有效地排水,也能够防止小孩子的脚陷落进去。

  水沟边每隔几步就有一株合欢树。都是有些年头的,树干粗如怀抱。眼下即将进入盛花期,已见红红白白如云如霞,香气氤氲,颇显壮丽。

  临街的道路两侧,各色铺子鳞次栉比,一直蔓延到蜈蚣腿一般的各条岔路里去。什么打铁的、卖豆腐的、胭脂铺、粮店、弹棉花的、香油坊、磨坊、客店、糕点铺……

  逢着开集,十里八村的民众咸集于此,其中,更不乏来自县城的商户和赶热闹的。

  赶集的人摩肩接踵、联袂成云,把大街挤得水泄不通。除了两条腿的,其余如车马牲口,一旦进了集市,就甭指望能转悠出来。

  集市上的分类十分明白,各个类别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卖布的跟卖衣服的在一处,卖农具的紧挨着卖种子的和卖牲畜家禽的,卖水果的和卖菜的是邻居,卖锅碗瓢盆的和卖粮食的不拆伴儿,卖绣活儿的自然离不开卖针头线脑的……

  若萤亦步亦趋地跟在母亲身后,先去农具市场守候了半个时辰,把两个蒲团卖掉,然后去成衣铺子出售若苏的绣片。

  掌柜的是认得叶氏的,也爱极了若苏的手工。因为是早先预订好的活计,所以,几乎没费什么唇舌,就银货两讫了。

  “这对鸳鸯喜庆!六月二十二鲁王世子大婚,这种活计再多也不嫌少。”

  掌柜的对着绣片赞不绝口。

  之后,叶氏又替若苏领了新活儿:一方丝绸,一把彩线,以及花样子。

  前前后后,就进了二十多个钱。

  接下来就该去买五天内需要的东西了。

  经过炸果摊,很多人坐在大油锅旁边吃饭。油条、油饼,金灿灿、油汪汪,香气勾魂。

  若萤早已不记得上次吃这个东西是在什么时候了,但却能清晰地记得那种酥脆松软,配上热乎乎的豆浆、茶叶蛋和咸菜,真可谓是人间美味!

  但是,叶氏是从来不会朝这种东西看一眼的。

  生意人哪能不赚钱?家里又不是没饭吃,为什么要把钱丢到这种地方?买一根油条的钱,能买一瓢面,做成疙瘩汤,满家子能吃好几顿呢。

  过日子若不精打细算,迟早要败家。

  往前经过汪氏的猪肉摊子,叶氏只用眼角扫了一眼,发现汪屠低头切肉,并没有留意这边。

  混在人潮中的叶氏,快速离开了。

  若萤回头瞅了一眼,那是汪大胖的爹,四婶的亲哥哥,合欢镇有名的惹不起。跟谁说话手里都握着杀猪刀,别说人,就连牲口们看到他,都会害怕得直叫唤。

  此人品行不好,之前有传闻,说他倒卖死猪肉,结果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得到的消息,硬是抓到了其中一个传话儿,当街就是一顿好打,差点没把人打残废了。

  种老太爷作的评判,最后狠狠判罚了他一笔钱给受害者医治,并在“申明亭”张贴出布告予以谴责。

  换作一般人,这样被指名道姓地责斥,早羞死了,可汪屠似乎要的就是这种轰动效果。

  恶名一旦传出去,自此,他就成了惹不起的代名词。大街上,要是给他瞅上,既然打过招呼,就得买他的肉,不然就是瞧不起他。

  那把锋利的剔骨刀就会在肉皮上拍得啪啪响,听到的人就会不由得心头发紧、浑身害冷,似乎下一刻自己就会跟那头死猪一般,横在汪屠的肉案上。

  大概是碍于亲戚关系,他对叶氏倒还客气。每次见面,瞧见了,都会叫声“三嫂子”,也会招呼叶氏买肉。

  却不是真心期待叶氏真会光顾他的生意。

  三房条件拮据,吃顿肉就跟过年一样,而且,每次都只买一点,指望着这种客户发财,简直比没脑子的猪还笨。

  叶氏停在了钱屠的肉摊前。

  若萤就朝那人多看了几眼。

  这就是母亲经常接济的钱屠,家里有九个孩子,清一色都是赔钱货。其中还有几个,因为养不起,只好卖掉了。

  这是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有些腼腆。干活儿倒是利索,起码,看着比父亲扎实、有章法。

  同样都是杀猪的,汪屠杀出了家财万贯,而钱屠却只能一个接一个地靠卖闺女养活一家子。

  有汪屠那样的同行在,钱屠的生意始终没有起色。往往是汪屠的猪肉卖完了,才轮得到钱屠动刀子。

  而到了这个时候,刁钻的买家就会对钱屠挑三拣四,一会儿说时间久了,肉质不新鲜了,一会儿又说太肥或太瘦了。更有些厚颜无耻的,直接攀交情、套近乎,胁迫钱屠看在熟人的份儿上,多切一两二两。

  于是,你要占一两的便宜,他也占一两的便宜,积少成多,钱屠这生意也就没了什么赚头。

  叶氏不止一次跟他说过这个问题,做生意就要锱铢必较。又不是做善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哪就有那么为难。

  奈何钱屠太老实了,听得进去、却做不出来。

  一时间也不知道干什么能赚钱,暂时也只好继续维持着眼下的行当。

  叶氏站在摊子前,说了一会儿话。

  钱屠轻轻点着头,眼中满含感激。

  若萤知道,定是母亲又给他分担了什么困难。

  唉,难怪人常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钱屠这个样子,还真是可惜又可怜。

  钱屠给叶氏割了最好的一点五花,完了,从条案下层拎出来一幅猪肺。用草绳拴着,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

  叶氏不肯要,拉了女儿就走。

  钱屠则拽紧若萤的胳膊,又急又气地嚷道:“大姐,你这是不认我这个兄弟了吗?”

  他是按照叶家的排行唤的叶氏,只是因为他不认可钟家人的做法,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叶氏、对三房的同情与支持。

  叶氏见他坚持得紧,怕这么扯下去,一来会影响他的生意,二来当着一街人,实在不好看,无奈只好接了,面色有几分难过。

  “我这儿帮都帮不到你什么,还要你贴补……”

  钱屠高兴地咧开嘴,露出一口整齐白净的好牙。

  若萤暗中点头,心想这人倒比钟家的那些亲戚加起来还可亲。

  再往前走,又买了几颗蒜、两块姜、一把粉条和一块肉脂渣。

  这东西是炼制猪板油后的产物,又干又硬。但是拿来炖菜吃却是极好的。碎渣渣下去,煮开了,就能发成满口货。价钱也不贵,很能解馋。

  这个季节,豆角刚刚好,胡瓜刚开花,茄子更是要等到下个月了。

  叶氏折去水产市场,几乎看完了整条街,才买了两根相比之下还算新鲜的带鱼。

  带鱼汤蘸馒头,那叫一个香!

  但是,再香也香不过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蚬子。

  那是东面黑龙河的特产,大小如指甲盖,青壳白肉,味道极为鲜美,价钱也很便宜。

  若萤最爱这东西。只要家里买了这个,她最期待的不是吃肉喝汤,而是抱着淘出来的一盆壳子,找个安静的地方靠坐着,一个壳子一个壳子地翻,找出没淘净的蚬子肉。

  这种像是土里刨金的活儿,她做的一丝不苟、津津有味。

  那个充满期待的过程,以及那种必有收获的结果,让她倍儿有成就感。

  叶氏也知道她这个小小的爱好,偷眼看去,果然见她看着那一牛车蚬子的眼神有些发直、发亮。

  叶氏禁不住心酸:这孩子从不把喜好表露出来,倒是让爹娘省心了,可她这么小,就这么隐忍克制,实在叫人心疼。

  想起之前她为姐妹们讨公道,豁出脸皮去得了四房的三个银丁儿。若是拿去化了,也值三十来个钱。又从她姑姑那里得了礼物,拆拆卖了,又是几十文。

  吃一顿蚬子不过几文钱。再说了,吃不起肉,多煮碗汤还不行吗?

  想到这儿,叶氏的心肠立马就硬了。打怀里摸出手帕,一层层揭开,取出两文钱,称了三斤,心想这孩子今天大概能过个瘾吧?

  若萤赶忙接过沉重的提兜,好像慢一步,蚬子就会没了似的。

  叶氏难得见她这么小心眼儿,不由得微笑道:“有水,别弄湿了衣裳。这个娘来拿。”

  若萤这才收回手。

  眉梢嘴角的轻笑看得叶氏差点没留下眼泪来。

  这就是她的好孩子,这么一点点东西,就打发满足了。

  终于挤出了汹涌的人潮,整个人都觉得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脚步跟着心情一同变得轻盈快活起来。

  娘儿俩经过了“四郎饭庄”,连排八间大瓦房,带着后院驻马住宿,煞是阔气排场。

  门前洒扫爽洁,一溜数根旗杆上,彩旗飘飘,下端拴着两匹马正在吃草,空气中有些马尿味儿,地上却没有马粪,可见活计勤快。

  正值吃饭时间,大开着的门窗里,阵阵酒香肉香扑面而来,勾得人饥肠辘辘、垂涎三尺。

  叶氏目不斜视地径直往前。

  这是她标志性的动作,据说幼时经过严训,能够头顶一碗水,一口气走上一里路,那碗里的水都不会溅出来一滴。

  这种气质就跟合欢镇上的女人们很不一样,也包括她的几个妯娌。

  很多人背后说她傲气,趾高气昂地,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家庭什么情况。

  傲?当自己是名门闺秀还是世族千金?

  若萤觉得,这些人纯粹是拿天鹅比鸭子。难不成倚门调笑、一步三晃就好看了?

  井底之蛙怎么会明白天空的辽阔。

  “那个谁,你等等。”

  一个人影忽然从四郎饭庄里冲出来,几个蹦跳就到了跟前。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28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