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13章 阖家团圆

13章 阖家团圆


  赶在晚饭前,若萤回到了家。

  远远瞧见门前人影幢幢,叶氏和香蒲都在门首的梧桐树下,三个衣衫褴褛的半大小子,一人捧着一个豆腐皮粉丝大包子,吃得头不抬、眼不睁。

  香蒲手中端着一碗菜汤,一迭声地提醒着:“慢点儿,慢点儿,没人跟你抢。吃太急了,小心肚子疼。”

  叶氏正跟几个农作归来的街坊说话儿。

  若萤站在墙拐角处仔细听着。

  说起这三个乞丐,在镇子上流浪了也有些日子了。仨都是男孩儿,大约十一二岁,一个身上还长疮,稍稍靠近了,就能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

  据说,他们仨是从昌阳县城的“养济院”跑出来的,泥鳅一般地滑,抓都抓不着。

  起先,大家还担心他们会偷鸡摸狗为乱一方,少不得见了就要骂几句、恫吓几声。

  后来发现,除了有些滑头贫嘴,这仨孩子手脚竟还算干净。白天转悠着吃百家饭,一擦黑就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究竟栖身在哪个犄角旮旯里。

  等那三个孩子吃喝完了,叶氏跟街坊的闲聊也暂告一段落。

  那仨小子就给叶氏和香蒲磕了个响头,训练有素地说:“小人腊月(小芒)(丑瓜)愿三娘、香姨娘青春永驻长生不老,愿三大爷家红红火火财源滚滚。”

  叶氏忍不住笑骂:“油嘴滑舌的,不是好东西!”

  香蒲眉开眼笑:“承你们的吉言。你家三老爷要真是发达了,姨娘天天管你们饭吃。”

  “要能有饭吃有地方住,小人们愿意给三娘三老爷当牛做马!”

  “行了行了,天晚了,赶紧回去吧,别在大街上溜达了。”

  叶氏挥挥手,那三小子便一溜烟往西而去。

  入夜后,镇上的巡逻很严密。一个打更的,一个巡夜的,会走遍大街小巷。

  在一些僻静的小巷里,都建有高大的栅栏,朝开暮闭,以防不测。

  基本上没有什么空置房,腊月他们想要在镇子里混上一晚,几乎很难。

  叶氏估摸着,他们有可能是去漫坡地里的那些荒置的看瓜棚了。

  手搭凉棚看看西边的晚霞,叶氏不禁喃喃:“二嫚怎么还不回来?”

  “快了吧?姐姐别担心,现在合欢大街上,哪个敢欺负咱家二姑娘?”香蒲嬉笑着,扶了她的手臂一同进了院子。

  盏茶工夫,若萤慢吞吞进了家门,手里拎着一捆从西边菜园地头剜的野菜。

  叶氏从厨房出来,上下打量她几眼:“没事么?”

  “嗯。”

  这个千篇一律仿佛亘古不变的应诺,很大程度上安慰了叶氏。她转身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若萤走到西净旁边。

  鸡舍里的五六只鸡是极为熟悉她的,一起上蹿下跳聒噪起来。

  若萤放倒菜板,稍微择了择野菜,用一把满口牙的菜刀剁成菜碎。然后去东厢面缸里抓了几把麦麸子,拌成粉状,投到鸡食槽里。

  世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一直跟在屁股后头的若萌这才得了开口的机会:“二姐,家里来客人了,你知道不?”

  这个“家”可不是指三房,而是前头老太太那里。

  若萤在山上,故而不知道山下的状况,其实,这一个白天,整个合欢镇都处在热议中:钟家五姑奶奶衣锦还乡了!

  “……好几辆马车,好多的箱子,好多的丫头婆子小厮,等了好久才看到。五姑姑就跟仙女一样,他们都说比做姑娘的时候还好……”

  若萌激动得呼吸急促。

  正就着夕阳绣花的若苏也有几分憧憬:“大伯母家的一个侄女儿也来了,明天我们一起过去,你不要到处跑。”

  “二姐一定要去,姑姑肯定会送我们礼物。”

  难怪她刚才一直按捺着雀跃,原来如此。

  钟家老五?

  若萤也很好奇,这个当年忽然失踪的五姑姑到底是个啥模样?

  曾经有小道消息说,她跟着一个有妇之夫私奔了。钟家为这事儿没少忧郁过,仗着势力,钟老太爷很是打压了一些异样的声音和异样的人,无论如何也要维护宝贝闺女的名誉。

  对外只说是被一个做大官的远房亲戚要去陪伴老太太了,彼此有书信往来。只等到那边老太太归了天,女儿就会回来。

  算起来,这都是五年前的事儿了。

  走的时候悄无声息,回来时却声势浩大,老太爷和老太太这回面子上可是大大地有光彩了。

  一夜如一年。

  翌日早饭后,叶氏领着四个孩子往前头去给老太太请安。

  紧赶慢赶,过来的还是晚了。

  还在二门上,就听见了大花厅里的欢声笑语。

  锦绣罗列、花团锦簇,几乎淹没了老太太的身影。

  一个富贵逼人的少妇坐在老太太身边,两个人手拉着手儿,老太太的眼圈儿有些红,分明是刚才哭过了。少妇一边拿帕子给她拭泪,一边低声安慰着什么。

  老太太的另一只手边,一向都是个很敏感的位置。平时基本上都是二房的若芝坐在那里,因为她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孙女。

  可是今天,坐在那张榆木官帽椅上的人,却换成了四房的宝贝若莲。

  正在裹脚的若莲动弹不得,进来出去都需要婆子抱着。裹脚这期间,母亲汪氏教给了她不少的道理,她看上去要比素日沉稳懂事得多。

  老太太的四个大丫头:春和、清夏、满秋、小暖,鹄立在侧。清一色的高顶髻,插着珠花。身上穿的是柳色绢布交领衫子,腰带扎束出细腰袅袅。湖蓝色褶子长裙,一眼望去,宛若临水杨柳,春意盎然。

  再往后,则是几个跑腿做杂务的小丫头,梳着双髻,穿短衣长裙。

  榆木美人形花几上,文松腾烟、蕙兰葱郁。荷叶式六足香几上,莲花铜香炉里,檀香隐隐。

  摩天接地的博物架上,似乎又添了几样玩物。

  那都是老四钟德略孝敬的。

  朝南的花窗,新糊了轻纱,如同一泓春水,清明透彻,能将外头的人看的清清楚楚。

  青砖地面新打磨过,光鲜如鉴。

  但这些都不如五姑奶奶带回来的那三口大箱子惹眼。

  一个婆子正对着打开的箱子清点礼品。有时新的布匹,龙山小米、北园蒲菜、明水稻米、平阴玫瑰……

  大抵都是些土特产,对于孩子们来说,很多根本听都不曾听说过。

  而这三个大箱子,还不如五姑奶奶钟德良耐看。

  要看一个女人的身份,看她的头面就知道。

  银丝狄髻上,钿儿、分心、挑心、满冠、掩鬓、花簪一应俱全,样子都是应季的虫草花卉。

  耳戴丁香,杂佩在领。端茶之际,露出纤纤素指上的两枚戒指,红红绿绿的宝石有指肚大小,光彩熠熠,令人目眩神迷。

  穿着海棠红蜂赶菊长袄,下着花鸟绣纹白绫马面。

  别人倒还好,若苏一看到这条裙子,眼睛就有些异样地光亮。

  “绣工真好!”

  她的自言自语落在若萤耳朵里,便也跟着去看。可惜她于女红上一窍不通,糙好浑看不明白。

  五姑奶奶这次带来了一个婆子、四个丫头,俱是气度不凡的。

  同样都是站着伺候人的,可是感觉上,姑奶奶的人就是要高上那么一截,落入人群中,也更容易被一眼辨识出来。

  济南府下来的,到底是不一样。

  叶氏的到来令热闹的场面稍稍有些冷。

  五姑奶奶目光如炬,只一刹那,就把几个孩子打量了个遍。

  “三姑娘这么高了啊,”五姑奶奶的微笑含着审视的味道,“我记得六姑娘和莲儿是一年生的?”

  “可不。”汪氏在老太太跟前还是很有些分量的,“我们这个要大半年。”

  五姑奶奶的视线再度在若萌和若莲之间走了一趟,感觉前者像是亭前新竹,而后者则宛若案头宝树,各有千秋,倒也没法儿相提并论。

  若萧年纪太小,说话都要人教,自然地就容易被忽略。

  他也知道今天情况特殊,从昨天到方才出门前,母亲就没断过叮嘱:少说话,勿乱动。

  因此,他便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像个被束住手脚的小猴子,只两只眼睛不解地东看西看。

  五姑奶奶想必是听说过了四姑娘钟若萤的故事,看着她的眼神就有几分犀利,脸上也没了什么笑意。

  这么明显的不待见,若是若萤还看不出来,那她可真就是个傻子了。

  好在她从没指望过要得到老太太等人的恩惠,因此,这屋里的人是好是坏,跟她没有太多关系。只要别惹到她,一切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五姑奶奶的世界她进不去,也没那闲心去揣摩,可是,对面若芝的所思所想,倒是很能排遣她此刻的无聊。

  事实上,若芝很不爽。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五姑奶奶拉去了,她不嫉妒,也没有任何的意见。可是,那个象征身份荣宠的位置,怎么可以换人坐呢?

  钟若莲算什么?小毛孩子一个,人事儿不懂。

  就因为小姑姑对她多说了几句话、多笑了一会儿?

  老太太宠爱小女儿,连带着小女儿看中的若莲也成了香饽饽?

  还是说,之前对她钟若芝的疼爱,都是假的?因为她没有娘,所以才要做出格外怜惜的样子来,以证明自己的慈祥善良?

  听说,老太太不是善茬儿,不然老太爷身边怎么会一个姨娘也没留下?以前她还不信这话,照今天的情势看,老太太根本就是个嫌贫爱富的。

  明面上是五姑奶奶喜欢若莲,实际上呢?也许,老太太老早就想让若莲坐到那里,也好表达出自己对最有孝心的四儿子的器重。

  一定是这样的!

  看看那个博物架,近段时间来新添了好几样东西,全都是四婶娘送的。晨省昏定,老太太总能跟四房说上好一阵子的话。

  倒把她这个一向最顾惜的孙女儿闲置起来了。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28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