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邻家有女名貂蝉 > 第123章 当务之急

第123章 当务之急


  郭嘉没有一官半职在身,可是他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局势的走向,今天他听到有人带着五六百人马来了阳翟,就猜到了一个大概,才会那么巧赶到司马徽的府上。

  他看得出来韦尤这人有能力、有野心、有气魄、也有手段,而且看人看事都有独到之处,丝毫没有将袁绍、袁术甚至是董卓放在心上,更重要的是韦尤断言势如破竹的各路诸侯很快会分崩离析,这和郭嘉的推测十分的相似。虽然每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可得出的结果显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徐庶若有所思道:“渤海郡太守袁绍对冀州心存觊觎,北平太守公孙瓒也是对冀州虎视眈眈,而韩冀州又败于叛将麴义,若有强敌入侵,很有可能会重用韦尤,如此一来,韦公子确实很可能赢得冀州。”

  他停顿一下,接着道:“以韦公子对付黑山军的能耐,扫灭黑山军只是早晚的问题。若有冀州之兵粮,拿下整个并州亦非难事,而幽州牧刘虞与公孙瓒向来不睦,幽州也是旦夕可图……”

  徐庶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常以仁侠自居,188年他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后被官兵捕获,但他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外逃。从此徐庶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近日才刚回到故地。

  司马徽一怔,惊诧地道:“元直想得太简单了吧!”

  他怎么也没想到郭嘉和徐庶竟然都这么看好韦尤,很是有点出乎意料。

  徐庶笑着点头道:“要实现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可还是有那个机会。”

  他自然知道韦尤要占据冀、幽、并三州,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轻易做到,不过至少比其他人的机会要大很多。

  一连好几天,郭嘉、徐庶和石韬在驿站内与韦尤一起谈论了解,颇有相逢恨晚之势。

  郭嘉三人对韦尤的卓识远见、气度胸襟心悦诚服,韦尤也是对三人的才智谋略感到大为赞赏。

  正在这时候,典韦带着一个人走进来道:“大人,咱们所剩下的粮草已经不足两日!”

  他们此行从冀州带的粮草钱财都不多,最多也就能够用上十天半个月,这一路上他们对各郡县都秋毫无犯,怎么解决粮草补给就成了当务之急。

  徐庶笑道:“此事很好办,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与袁绍不和,必然会乐意帮助公子,庶愿代公子前往南阳一行。”

  袁术是司空袁逢的嫡子,向来都看不起庶兄袁绍,今年年初的时候袁绍韩馥等人想立太傅幽州牧刘虞为帝,遭到了袁术和曹操的反对;当袁术派孙坚去攻打董卓未归之时,袁绍却改派周昂为豫州刺史,率兵袭取曾作为孙坚豫州刺史治所的阳城,兄弟两人彻底地翻脸决裂。

  徐庶料定袁术不会坐视袁绍据有冀州,凭借着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以及袁氏的名望在北方坐大。

  “些许粮草,怎能让元直你以身犯险?”

  韦尤摇摇头,显然不太认可这个提议。

  通过这些天的接触了解,韦尤对徐庶十分的看重,担心他被袁术扣留。毕竟袁术现在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可他手下却没有多少真正的人才。要是见到徐庶的能耐,到时候不肯放人,岂不是亏大了?

  徐庶怔了怔,笑道:“庶只是凡俗之人,如今有幸得公子看重,又有何险?”

  他看得出韦尤确实是担心他发生意外,才会不同意他前往南阳去求粮,不禁暗自感激,也更坚定了他去南阳的决心。

  若是连这么一丁点小事,他都做不到,又何谈其他的大事,如何对得起韦尤对他的信任和依重?

  “奉孝依你之见呢?”

  韦尤不想让徐庶去冒险,一时又找不到好的理由,就想看看郭嘉有什么提议没有。

  郭嘉琢磨道:“应该无碍,如元直所说,如今袁术最忌惮的人还是袁绍,公子又能在冀州牵制袁绍,纵使袁术不愿帮助公子,也必然会乐见公子与袁绍为难,因此绝计不会在此时留难公子的人才是。”

  韦尤对徐庶的信任看重,郭嘉此刻也是感同身受,他心里难免有一点激动的情绪。

  韦尤在颍川郡呆了几天,也知道了荆州最近的一些事情。

  去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也是其中之一,他带兵到了荆州,逼死了荆州牧王睿;兵到南阳,又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

  董卓为了拉拢袁术,于是上表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逃往南阳。先是屯于鲁阳,后来孙坚带兵投靠于他,成为了南阳太守。

  董卓又派刘表到荆州继任荆州牧,刘表到达荆州之后,单人匹马入宜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逐渐地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

  “南阳郡人口二百三四十万,为全国各郡之冠,可惜袁术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姿无厌,百姓深以为患……”

  韦尤不由叹息一声,道:“现在袁术正想着图谋荆州,应该顾不上我,不如一起去南阳走走。”

  南阳郡此行必须去,不仅是为了给中山郡的幽州骑兵和幽州牧刘虞有一个合理的交代,而且也是他忠于汉室的一个姿态。

  郭嘉略一琢磨道:“公子曾经多次率麾下大败黑山军,韩冀州却没有任何表示,何不借此机会请袁术上表天子为公子求一个将军封号,成为一郡太守?”

  韦尤的职位虽然是中山郡都尉,可是实际上跟太守没什么区别,不过成为一方太守之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徐庶点点头道:“董卓和袁术一样都不希望袁绍坐大,此事大有可能,对公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若能成功自然最好,即使退上一两步韦尤成为中郎将,也是聊胜于无,对提高韦尤的身份地位和名声影响还是有着很大的帮助。


  (https://www.xdzxsw.cc/book/92129/474830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