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麻衣相士 > 第二百九十六章地龙封仙阵

第二百九十六章地龙封仙阵


  清尘一脸慎重的说道:“引龙子兄,里面的哪位不好惹啊。”

  仅仅只是泄露出的气息,就让清尘感觉到惊颤。

  引龙子也知道这狐仙不好惹,不过嘴上却是说道:“清尘兄,你以为里面的哪位狐仙比之兰陵王如何?”

  “兰陵王?”清尘的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

  兰陵王,兰陵王。

  这个名字就如同是一个魔咒。

  只要是提起这个名字,清尘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

  这种恐惧感仿佛是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灵魂之中,无法消散。

  与兰陵王相比,里面的狐仙只是让他感到惊颤,未曾感到恐惧。

  于是清尘便说道:“兰陵王乃是能够匹敌绝世大宗师的大魔,这狐仙自然是不能与兰陵王相比。”

  引龙子幽幽说道:“那就对了。兰陵王我都不惧,还会惧怕区区一个狐仙吗?”

  张天师闻言却是笑道:“小友倒是好心态。”

  说完,张天师的神情逐渐变的严肃,又继续说道:“狐仙虽然不能与兰陵王相比,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小觑了这狐仙的实力。”

  引龙子肃然道:“请天师放心,晚辈还是有分寸的。”

  引龙子向来都是如此。

  嘴上贬低对手,但是在心里边却从来都不会小觑任何一个敌人。

  ”请跟老道进去吧。“张天师说着就打了前锋率先走进了狐仙堂内。

  刚一走进去狐仙堂,就见内设神堂,神堂之上挂着一幅狐狸报恩的古画。

  堂内,灯火通明香火缭绕。

  不过刚一入内,引龙子和清尘二人就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小友,可瞧出什么来了吗?”张天师一脸慈祥地看着引龙子。

  引龙子在狐仙堂内到处转悠,狐仙堂内部赫然是按照八卦图的样式来装饰。

  在其上他还发现,这狐仙堂内处处充盈着灵气。

  这些灵气共有三十二道。

  这三十二道灵气各有空缺,按照一种奇异的方式排列着。

  “八卦图?”这三十四道灵气的位置,在引龙子的眼中很像是八卦图上的方位。

  只是如果是八卦图的话,应该是六十四道灵气才对,而不应该是三十二道。

  也就是说,这个八卦图是残缺的。

  引龙子想到这儿,突然想起来,之前张天师说过,龙虎山地龙翻动,风水阵法残缺。

  想到这儿,引龙子就认出了这阵法的来历了。

  引龙子说道:“前辈,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贵派的前辈应该是在此设下了地龙封仙阵吧?”

  张天师点头承认道:“不错,正是地龙封仙阵。”

  说完顿了顿,张天师遗憾地说道:“如果阵法还在倒是能够镇压狐仙,只可惜,阵法残缺。我龙虎山也丢失了地龙封仙阵的传承,无人修补阵法,才让狐仙有了可趁之机。”

  “小友可有办法补全阵法吗?”张天师期盼的看着引龙子。

  引龙子道:“这个倒是不难。”

  的确是不难。

  所谓的地龙封仙阵,无非就是以八卦引龙脉之龙气,以及虚空之灵气,形成的一个风水阵法。

  现在只有灵气,缺了龙气,八卦图残缺,只要再用秘法将龙气引出填补八卦图就能够重新修补阵法。

  张天师郑重地说道:“小友,那就拜托你了,此事若是成了,我龙虎山必有重谢。”

  引龙子笑道:“小事儿。”

  ......

  ”咔!“

  恰在此时,一阵微风刮来,狐仙堂大门赫然关闭。

  几人来不及探查情况,就见斗转星移,空间转换,好似是来到了另一个新天地。

  ”这是怎么回事?“

  ”咱们怎么会在空中?”

  引龙子和清尘就见,他们三个原本是在狐仙堂内,不知怎么的,一转眼就仿佛是换了一个天地一般,突然出现在了天空之中。

  张天师却很是淡定的说道:“幻术!”

  “幻术?”

  引龙子和清尘面面相觑,也就说,他们几个中了狐仙的幻术。

  很快引龙子和清尘便了然,在传说当中,狐仙的确是精通幻术。

  只是,这狐仙的幻术未免也太过高明了一些吧?

  他们几个刚刚才进入狐仙堂,就在不知不觉中着了道。

  同时,引龙子和清尘也知道,这狐仙要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强大。

  清尘将目光转向张天师,问道:“天师,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该如何才能破了狐仙的幻术?”

  “不急,咱们且先看看这狐仙究竟在玩什么把戏。”

  “这是天师府?“张天师皱眉。

  就在这时,引龙子、清尘、张天师的脑中突然接收到一股信息。

  转而他们就明白,环境中是北宋崇宁年间的阳春三月。

  虽然知道这是狐仙的幻术,不过他们倒是想要瞧瞧,这狐仙究竟是在玩什么把戏。

  ......

  此时,天师府内百花吐艳,千树竞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十代天师虚靖公起了个大早,按照日常惯例,每天必在“三省堂“打坐运气,然后漱洗用膳。

  这天他刚运气结束,突然听到一声巨雷掠过天空,接着电光闪闪,雷声阵阵,顿时升起一片乌云,颇有雷雨来临之势。

  虚靖天师步出“三省堂“,仰望天空,觉得今天有点异常,便掐指一算:唔,必有妖魔出现。正在思忖时,忽见一身穿黄衫的青年美女气喘吁吁地跪在天师面前,叩头跪拜说:“天师真人,请救救我“,边说边流着眼泪。

  “你是什么人?老老实实交代!“虚靖天师板着脸问。

  黄衫美女哆哆嗦嗦地向天师禀告:“我,我是狐狸精,已修炼两千年,即将修成正果,所以历此大劫。天庭命雷公,雷婆要劈死我,请天师慈悲为怀,救我一命“。狐狸精一边说一边叩头。

  “凡是妖魔,一律要斩除,我救你不是养痈遗患吗?“虚靖天师严词斥责。

  “天师真人,我死不足惜,但我有孕在身,很快就要分娩。天庭劈死我,可我胎内的婴儿是无辜的啊!”狐狸精泣不成声地哭诉。

  听完狐狸精的哭诉,虚靖天师颇有怜悯之意,心想:“天生万物,都有生灵。尽管狐狸精令人厌恶,但她腹中狐婴不能受到株连。如果狐狸精能改恶从善,不也是一件义举吗?“

  于是,指着狐狸精说道:“你要本天师搭救可以,但要依从三件事。“

  狐狸精叩头问道:“请问哪三件事?“

  虚靖天师答道:“第一要持斋,不许残害其他动物;第二要择地隐居,不得骚扰百姓。

  第三要受戒人道,早晚诵经,改恶从善,为民做好事“。

  狐狸精拱手立誓说:“一定做到,决不违犯。如有违抗,甘愿受死“。

  虚靖天师见她有悔改之心,便叫起立受戒。

  然后带领几名道徒前往祖天师殿焚香点烛,向天庭发文申奏,奏明赦免狐狸精的原委。

  玉皇大帝接到天师的《禀告文书》便命令雷公、雷婆收兵回府,不必寻找狐狸精了。

  不一会,天空又恢复晴朗。呈现出一派碧空万里,春意盎然的景象。

  狐狸精干恩万谢地辞别天师,从此隐居在耳口的云台山中,以山果为食,潜心修道。

  不久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孩,取名:“小白仙“。

  引龙子、清尘、张天师等人目睹了这一切,同时根据脑中的信息,他们也知道,自己等人看到的人物是何人。

  虽然身处环境之中,但由于被之前的故事吸引,几人倒想看看,后面的剧情会如何发展。

  ......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虚靖天师救狐狸精的事已被世人淡忘。

  南宋绍定年间,江西发大水,水患之后又起瘟疫。资溪、黎川、安仁(今余江)三县很多人得瘟疫死去,闹得人心惶惶。

  有很多老百姓便成群结队来到天师府,请张天师“辟邪“。

  当时,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在位。

  这位天师道行高深。曾以雷霆劈大蛇。他带着几位法师四处查看。发现并非妖魔作怪,而是“山疹之气“(又名瘴气)扩散引起的。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会蔓延开来,更不知要死多少人。

  张可大天师深谙医道,知道治疗此病最佳妙药就是“吊兰“。

  然而“吊兰“生长在悬崖绝壁洞穴,很难攀登采摘。尽管派了很多人去摘“吊兰“,一天也摘不了几斤,远远扑灭不了瘟疫。张可大天师也无计可施。

  第二天,当众人还在继续摘“吊兰“时,忽见一大群狐狸纵跳如飞,口悬“吊兰“送到天师脚下,不一会儿就送来了几麻袋“吊兰“。

  当地的老百姓都以为是天师显灵。

  其实,张可大天师也感到很困惑。

  后来仔细一想:听祖上说过,虚靖天师曾救过一个狐狸精,猜想可能是狐仙报恩吧。

  他立即派人将“吊兰“煎成药水送给病人服用,果然药到病除。

  后来有人题诗赞曰:“天师显灵有奇功,一剂丹方病疴除,赈济灾民发银钱,真人功德永世存“。

  其实,狐狸报恩的事只有张可大天师及少数几位法师知道。

  .......

  随着剧情发展,引龙子和清尘以及张天师便知道,这其中的狐仙应该就是被镇压在狐仙楼中的内哪位。

  引龙子和清尘疑惑,他们所看到的,与张天师所讲的故事貌似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同时张天师也在疑惑,自己所看到的剧情,为何与历代祖师所口口相传的故事有很大的不同呢?

  只是几人再次也不好多言,只好继续看了下去。

  ......

  又过了四十余年,改朝换代,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了国家。

  有一年,北方大旱,颗粒无收,据说地处北方的“大都“还有热死人的事发生,连皇太后,太子都因暑气而得病。

  百官奏请皇上,都说是“妖孽“作怪,必须请张天师到来才能消灭妖邪。

  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接到圣旨,火速进京。

  但四处查看之后,除了炎热难当,却一点儿也闻不到妖气。

  找不到“妖“,张天师就不能施“法“。

  而皇命又不能违拗,张宗演天师急得愁眉不展,心惊胆战。

  驿馆内,夜已三更,月明星稀,万里无云,张天师无法入睡,一个人在小花园冥思苦想。

  忽然,见一中年妇女和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双双来到天师面前向天师行礼。

  “你们是何方人氏,不知有何见教?“张天师问。

  “启禀天师,我母女俩是专程来为你解难的。你是否因为找不妖气而犯愁呢?“中年妇女问。

  “正是,不知贤母女有何妙策?“

  “这次大旱不是妖魔作怪,所以您无法可施。原因是文天祥兵败退人海边时,曾祭拜过东海龙王。

  元世祖杀了文天祥,龙王震怒,所以有此灾难。天师可启奏皇上御祭文天祥消除怨气。

  我母女当潜入东海哀求龙王降雨,以报天师恩德“。母女说完,即刻变成一对狐狸飞速而去。

  张宗演天师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忙拱手向狐仙飞去的方向拜谢。

  正因这样,才有了元世祖三祭文天祥的故事。

  不说张天师启奏皇上御祭文天祥。

  却说狐狸精来到东海,打扮成道士,手执张天师的恳求信,请求龙王发水。

  龙王说:“我们在兴建龙宫,无暇顾及此事。你可向南海龙王求救。“

  狐仙无奈,只好万里迢迢求见南海龙王。

  而南海龙王却说:“京津一带不是我管辖的范围,不能发水,你还是去找东海龙王吧。“

  边说边挥手,表示拒绝。

  狐仙母女虽遭冷遇,仍不灰心,再次奔波踏进东海龙宫,情真意切地向龙王诉说干旱之事,恳求龙王以天下众生为念,不可因元世祖枉杀忠直的文天祥而株连到广大百姓。

  龙王被感动了,也醒悟了,于是拔出一柄降雨牌并指示九太子协助天师降雨。

  由于张天师祈雨有功,元朝一百年都对天师道推崇礼遇,封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主管三山(茅山、阁皂山、龙虎山)符箓。

  由于张宗演天师的至诚邀请,狐仙母女便常到天师府做客,张天师还专门把女儿的绣花楼空出来给狐仙母女居住。从那时起,便有了“狐仙楼“。


  (https://www.xdzxsw.cc/book/91550/530509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