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重生纣王 > 第252章 罗宣马善来相助

第252章 罗宣马善来相助


  帝辛笑看向那个口称不服的人,“难道你还想要找我要个交代?”

  “当然。帝辛,你不要以为你是截教的二师兄,就能够一手遮天,这是大家的截教,不是你的截教。”

  “好,说的好,这不是我的截教。可我是截教的二师兄,奉师尊之命主持此事,你又算是什么东西?

  “五位评委,没有一位举荐你入教,你又凭什么录名花名册之上?

  “还想要交代,我就给你个交代。”

  说罢,帝辛手一指,背后龙魂金鞭飞出,当即就朝那人头顶落下。

  那人显然没料到帝辛如此果决,出手就要杀他。

  不过看他出手狠辣的样子,也是经常与人厮杀的,此刻虽惊不乱,伸手抽出背后双剑,就朝天一架。

  可惜,他太低估帝辛龙魂金鞭的重量了,就听“咔咔”两声,长剑断裂,金鞭去势不减,砸在那人顶门之上。

  “噗”一声,脑浆迸裂,连个姓名也没留下,就这样死于非命。

  其余众人“嗡”一声,又开始议论,有惊诧于帝辛实力强大的,有不满帝辛残暴的,帝辛也没有阻止。

  自己定下的门规,又没有自己杀人还不让人说这一条,就让他们议论去吧。

  “帝辛,你这,也太不讲理了,他只是想要个交代,你就杀人。”

  帝辛转头,看向那个直接点名自己的人,长耳定光仙。

  “什么时候,你开始站在肉食妖怪那一边了?

  “况且,他未上名册,就不算我截教之人,你身为随侍七仙之一,帮着外人质问我这个截教二师兄,我倒要问问你,你意欲何为?”

  “你~”长耳定光仙说不出话来,拂袖转身而去。

  帝辛也没管他,转身去寻赵公明,“公明道兄,遣人查查刚才被我所杀之人的根底,我总觉得他与我争锋相对,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赵公明还以为帝辛的相面之术又看出了什么,点头答应。

  帝辛则等着所有事尘埃落定,就辞别通天教主,准备返回燕城。

  “见过二师兄。”

  就在帝辛临走之时,有人前来拜会。

  循声看去,就见一道人,头戴鱼尾冠,面色如重枣般红,颌下赤须红发,长有三目,穿大红八卦服,身边跟着一匹赤烟驹。

  “有礼了。”帝辛冲来人打一稽首,“敢问道长何人?”

  帝辛这个二师兄当的,连截教的自己人都认不全。

  那道人倒是也没有不满,“贫道乃火龙岛罗宣是也,本来受申公豹道友相邀,早要去西岐相助二师兄。

  “可前段时日听闻我截教要办武道大会,实乃自教主建立碧游宫之后的头一遭,又闻得二师兄连番大胜,想来相助也不急于一时,故此偷懒,先来看这武道会来了。

  “刚刚我已在花名册上录名,我和二师兄,可是真正的同门了。”

  罗宣一边解释,一边还开了个小玩笑。

  他刚刚说自己录名册上,不过就是相当于补一道手续,求个名分而已。

  罗宣本身就有金仙修为,修行上又没有听说过什么劣迹,还是申公豹举荐,若是连这等人都拒之门外,不让录名截教,这才是傻。

  “道兄客气了,道兄原本就是我截教挂名之人,与那些只是来听讲,就打截教招牌之人截然不同。

  “既然道兄前来相助,我这里先行谢过,这就启程如何?”

  二人寒暄完毕,罗宣也没上赤烟驹,就那样脚踩青莲,与帝辛一起赶赴西岐。

  许是两人边飞边聊,青莲飘的较低的缘故,在路经一座高山之时,帝辛忽听得一座高山之中,隐隐约约有喊杀声传来。

  “道兄,我等下去看上一看?”帝辛提议道。

  “既是二师兄开口,自无不可。”

  说完,二人落在山上,正在山巅探看之时,就听得林内一声锣响。

  再转眼看,就见一人面如蓝靛,发似朱砂,身穿金甲红袍,同样是三只眼,手中拎两根狼牙棒,胯下骑一匹红砂马,如飞奔上山来。

  “来者何人,在我山前探看?”

  这人倒不像是上次的庞刘苟毕四人一样莽撞,没有直接动手,先问了一声。

  “我乃帝辛,你是何人?”

  那人忙下马,拜伏在地,口称:“不知大王驾临,望乞恕罪。”

  “不知者不怪,起来吧。”

  帝辛面上淡然吩咐,心中则泛出喜气,我也终于到了虎躯一震,来人纳头就拜的这一天了?

  不对,震都不用震,只报一个名号,就达到相同效果了。

  还未等这蓝脸将起身,又有一人骑白龙马奔上山来,就见来人头戴扇云盔,身穿淡黄袍,手中一杆丈长点钢枪,面如傅粉,三绺长髯,同样是三只眼。

  见到蓝脸将规规矩矩跪倒在地,白面将吃惊大喊:“此是何人?”

  蓝脸将慌忙说道:“快快下马,拜见大王帝辛。”

  等白脸将滚鞍下马,行礼完毕,帝辛这才开口:“起身吧,你还未说你二人姓名来历?”

  那蓝脸的应曰:“末将姓温,名良;那白脸的姓马,名善。”

  原来是他们,马善是燃灯道人洞府中灵鹫灯的灯芯,善使火行法术,只是不知温良到底是何根脚。

  不过,刚一见面就追根究底也是不妥,还是留待以后再问吧。

  “你二人相貌堂堂,为何在此为寇?”

  温良小心翼翼地看了帝辛一眼,“前些时日大王破了西岐八十万大军布下的八卦阵,却没有放那些士卒回来,此处便是一处村落,村中少壮随军,尽被大王擒获。

  “单只剩下一些老弱,无力生存,我二人闲游发现此处,心中不忍,故此将这些人收拢起来,聊作生计。”

  说完,温良低头,心中忐忑,也不知帝辛会如何处理。

  “哦,那你二人就带着他们一起,去燕城安置。”

  “多谢大王。”温良抬起头来,急声感谢,心里还颇有些不敢置信。

  在他想来,这是都是帝辛的敌人,还害怕帝辛会把这些人都杀了呢。

  “都是我大商百姓,不必谢我。不过,你也不必替他们狡辩,尽说些好话。

  “闻仲收拢流民,广贴告示,为何他们东躲西藏,就是不肯前去?

  “我擒了八十万西岐士卒,虽没有将他们放归,也已经下令,只要士卒的亲族举家投奔,我可以既往不咎,还会为他们盖新房,予以安置,为何他们不去?

  “还不是因为心念故主?

  “你去告诉他们,愿意归我王化的,这是最后一次机会。若是乖乖前去还好,若是不去,我连他们在这里自生自灭都不允,今日就送他们去见阎王。”

  “大王~”

  温良目瞪口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说帝辛残暴吧,他愿意安置这些老弱,说帝辛仁慈吧,他又动不动就要杀人。

  “道兄,就按照大王说的去做吧。听有的百姓说起,大王是天降的圣君,前番接连躲藏,也是因为诸侯阻拦,并不是所有人都抗拒王化。

  “现在大王新建城池安置百姓,我二人前去劝说一番,想必他们也愿意举族迁移。”

  一旁的马善反倒劝说起温良来。

  帝辛没再开口,其实在他的心里,真的不在乎这一个村落的人,是愿意归于自己治下,还是继续效忠姬发。

  自己只是要尽快将西岐纳入秩序,不允许山野有遗民存在而已,若是他们不愿去燕城,那就是姬发的死忠,自己的敌人,对于这样的人,杀了就是。

  过了没多长时间,温良马善二人返回,“回禀大王,他们愿意迁移。”

  “恩,毕竟相比于故土难离、姬昌旧恩来说,还是性命比较重要。你二人带着这些百姓,随后返回燕城,我与罗宣道兄先行。”

  “是,大王。”

  此时的燕城,内部的房屋全都已经建设完成,优先安置那些拖家带口前来投奔的西岐百姓,次先安排如李大壮这类真心归附的西岐降兵。

  外部新建了十数个小县城,则用来分散安置剩下的西岐士卒,管他是不是真心归附,全部安置在临时军营之中。

  有闻仲、邬文化在,他们就算想造反,也翻不出个浪花来。

  放眼看去,燕城百姓各个喜气,士卒各个安心,崭新的房屋,整齐的营舍,透着一股子朝气蓬勃的劲儿。

  小县城则如一串珍珠项链,将燕城围绕起来。

  唯一有点不和谐的,就是燕城城门上挂着的几具尸首,都是试图造反、逃跑,联络西岐之人,被闻仲按照帝辛的意思杀了,悬首示众。

  “大王,现在燕城一切步入正轨,何时开始继续西征?”刚看到帝辛,闻仲就开口问道。

  帝辛不答反问:“姜子牙最近可有异动?”

  “只是扎营岐山,未见其他异常。”

  不应该啊?帝辛沉吟,自己都把他逼到这份上了,按理说他应该求助元始天尊才对,没有异常,他就不怕自己再次打破岐山,攻到西岐城下去?

  “太师,广布探马,让辛环去天上看看,我总觉得姜子牙另有阴谋。”

  被帝辛一说,闻仲也不由加倍提起小心,派遣辛环带着探马,四处查看。

  可过了一天,辛环回报,天上地下看遍了,只见军营芦篷,不见其他异常。

  芦篷?

  帝辛看了辛环一眼:“再探,不必深入,就在岐山周围,一寸一寸的查看,没有其他异常,芦篷就是异常。”

  “对呀。”闻仲也反应了过来。

  “既搭芦篷,必有仙人,修道人不会跟普通军士杂居在军营帐篷之中,再不讲排场,也必会搭设芦篷打坐休息。只是,不知来的是何人?”

  帝辛摇摇头,也猜不到。

  算术被自己两度破了八卦阵,合击之术也没有建功,想必是不会再出手了,那会是谁来呢?

  三日后,辛环再度来报,还是没有发现异常,也没见芦篷中有人出来。

  帝辛和闻仲对视一眼,脸色凝重,岐山之上必有诡异,可辛环却没有发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这次藏的很深。

  像前几次,燃灯等人前来助阵,都是毫不掩饰的,明明白白的让你知道,我们来了。

  可这次,他们却一反常态,内中必有阴谋。

  正好,此时温良马善到了,帝辛也不点破马善的身份,而是以一起参详的名义,叫他二人一起议事。

  “我料定,阐教中人必来相助姜子牙,只是不知采取何种手段,你等都猜测一番,我也好提前做些准备。”

  说完,帝辛有意无意地看了马善一眼。

  其他人在那里瞎猜,只有马善面色挣扎。

  过了一阵,马善才开口说道:“大王,其他人我不知道,燃灯道人此时,必不在他灵鹫山中。”

  废话,燃灯道人若在,你就跑不出来了。

  帝辛见马善没有说出自己根脚来历,也不深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况且,刚才他那一句话说出,说明他对帝辛等人也没有隐瞒之心,这就够了。

  没有追问他为何会知道燃灯道人的动向,帝辛温言问道:“你再努力想想,有没有听见过燃灯道人提及,有关他去处的只言片语?”

  马善抬头,微带诧异,帝辛如此说法,就表明帝辛即便不知道他根脚,也已知道他是燃灯道人身边之人。

  不过帝辛没有点破,马善也就没有细说,而是努力回想燃灯道人走之前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

  “似乎,他提到了五方旗这个词。”马善有些不确定地向帝辛回复道。

  “五方旗?”

  帝辛很是吃了一惊,这段时间自己接连大胜,确实有些轻敌了,把五方旗这个大杀器给忘得一干二净。

  不过,五方旗之中只有一杆中央戊己杏黄旗属于玉虚宫,现下在姜子牙手里。

  其余的几杆,除了不知所踪的北方旗,分别在老子、西方教、瑶池金母的手里。

  难道,他们联手了?

  或者说,因为自己的强势,使得姜子牙求助到他们头上了?

  一边想着,帝辛一边看了罗宣一眼,这家伙还真是倒霉,好像龙吉公主就是专克他的一样。

  既然四杆五方旗齐聚,那龙吉公主一定也在。

  他不出山,龙吉公主也不出现,他一来相助,龙吉公主就已经在这等着了。

  不过,自己又该如何破法?


  (https://www.xdzxsw.cc/book/86408/456923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