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太一仙道 > 第381章 英雄退步

第381章 英雄退步


  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即今天的陕西褒城。

  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

  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

  刘邦依计而行,烧掉了沿途所有的栈道。

  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

  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

  张良早已料到这一点,于是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

  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意在将楚军注意力引向东部。

  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

  张良的书信从侧面加强了明修栈道,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久,项羽于彭城杀死了韩王成,使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

  同年冬天,张良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终于回到刘邦的身边,受封为成信侯,此后便朝夕相随汉王左右,成为画策之臣。”

  “咱们看看汉初三杰的下场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

  燕玄龙说:“萧何向吕后献计把韩信引入后宫,韩信被御林军抓获。

  刘邦曾给韩信不死的承诺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兵器不死!

  吕后要杀韩信,最后还是萧何献计与吕后用麻袋捆住韩信于长乐宫悬锤之室,把竹竿削尖了,乱枪把韩信扎死,其死状是残忍至极、惨目忍睹。

  也算是实现了所谓的: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兵器不死!

  公元前195年4月,汉高祖刘邦驾崩,汉惠帝刘盈即位。

  刘盈人为仁弱,朝廷实权操在吕后手里。

  吕后设盛宴把张良召进宫来,希望张良出山辅佐惠帝,起衰振懦,扶上正道。

  并逼着张良喝美酒,吃山珍海味。

  张良回去后,上吐下泻。

  他对吕后太了解了,岂能不会预见到日益壮大的吕氏集团与根深蒂固的刘氏集团将会有一场流血拼杀!

  对吕后请他出山扶持惠帝之举,他不敢当面拒绝,可是张良回去后就立即人间蒸发了。

  吕后多次派人进山搜索,都毫无结果。

  韩信被杀,彭越被烹,萧何被下狱后又放出,不久病死,张良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古训,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轻身成仙。

  朱敬则:神人无功,达人无迹。

  张子房元机孤映,清识独流。

  践若发机,应同急箭;优游澹泊,神交太虚,非诸人所及。至若陈平、荀彧、贾翊、荀攸、刘煜、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可谓天下之菁英。

  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於周隋。正所谓:英雄退步即神仙。”

  燕玄飞逐慨叹道:“今日汉中留坝县的紫柏山,作为汉中盆地的北部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张良送刘邦入汉中,返回时烧毁了距此不远的古栈道来麻痹项羽,可以说用心良苦。

  也许早在那时侯,身世飘零、久经沙场的张良,面对白云封顶、雾霭沉沉的紫柏山,已经隐隐约约听见了云端里召唤他的声音。”

  三人正说得起劲,忽从头顶上传来一个声音: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三只乌鸦呱呱叫(暗指他们是暴跌三杰,意思是三只扫帚星)。”

  抬头一瞧,竟是那位无名的神奇道人。

  燕玄虎便说:“howareyou?howoldareyou?(暗指: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未料那道人竟回答:“youmeyoume(彼此彼此)。”

  燕玄虎怔了,不得不拱手抱拳笑道:“yousurehavetwodownson(你确实有两下子。)”

  无名道人却未笑,而是正色道:

  “你等号称全真弟子,行走坐卧却一如俗人!”

  说着,摇摇头,准备走开。

  “前辈请留步!”

  燕玄龙上前拦住去路,问道:

  “请前辈指教。”

  “没啥可说的,你们去武侯祠吧,我要在此修炼了。”

  说完,纵身跃上树,转眼消失了。

  三位年青的道人翻开本子,上面正写着行走线路,通往武侯祠。

  从留坝到长坝的武侯祠有许多路,可是他们选择了古栈道。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发明、世界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

  先民们在下有急流的山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凌空铺架道路的孔穴,孔**插入石桩或木桩,在桩上方铺木板、木棒或石板,谓之栈。

  为了防止栈道因风雨侵蚀而腐烂,又在栈道上建起房亭,谓之“阁”。

  《读史方舆纪要》载:“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

  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

  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踩踏出穿山越岭的七条主要道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穿越秦岭,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历史上统称为蜀道。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台区北1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235公里。

  褒斜道是穿越秦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便捷的一条蜀道。

  三人已从宝鸡界进入汉中界。汉中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巴山,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走千里栈道更是感觉非同寻常。

  由于下雨,他们用了两天的功夫从庙台子到留坝,经马道,到褒河,西走勉县再西走4公里,在川陕公路边上的武侯祠。

  武侯祠与武侯墓隔汉江遥遥相峙。

  公元236年,即诸葛亮死后第2年,刘禅才下诏立祠。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其它武侯祠,即湖北襄樊古隆中、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等。


  (https://www.xdzxsw.cc/book/85275/489117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