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三国之墨香 > 145 袁本初佯动 意不在此 上

145 袁本初佯动 意不在此 上


  南阳郡位于荆州北部,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南有桐柏山、大别山,中间沃野数千里,多有水流分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光武帝刘秀以此作为基业,十数年间,东征西讨,一统天下。

  杜诗出任太守之后,发明冶铁水排,辅助铸造农具,又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南阳郡由此富庶,堪称百郡之首。

  此后,经过一百五十余年的持续发展,南阳郡已有人口二百四十来万,虽曾经历黄巾战乱,根基却未受到损害。

  董卓入京不久,后将军袁术出逃,来到南阳,得到当地勋贵士族的庇护。

  关东群雄酸枣会盟,长沙太守孙坚挥师北上,斩杀南阳太守张咨,并领兵投效袁术,后者得以成为南阳之主。

  作为回报,袁术以后将军的身份,表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此时另有泰山鲍信,早被袁绍表为破虏将军,群雄内部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南阳,郡治宛城。

  郡府之中,后将军袁术与一名男子相邻而坐,把酒谈话。

  那人三十左右,身材高大,器宇轩昂,正是幽州牧刘虞之子、侍中刘和,刚从长安潜逃出来,携有天子刘协密令。

  “董贼残暴无道,自关东诸君兴兵以来,天子百官全都翘首期盼。”刘和沉声道,“袁太傅有心力挽狂澜,却惨遭董贼毒手,令人扼腕叹息”

  “圣主聪睿,有周成王之资。”袁术慨然道,“叔父为了天下大义,虽死犹生本将虽然不才,却也不甘其后,定要讨平董贼,迎回天子”

  周成王,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年幼即位,刚柔并济,实为一代贤君。

  刘和被袁术感染,当即道出此行使命,“诸君踌躇不前,天子有感于此,特令刘某东归,引幽燕精骑南下相助”

  “孟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袁术叹息道,“河内、酸枣诸将,不但按兵不动,近日更图谋另立天子,本将实在有心无力,独木难支啊”

  刘和,字孟泰。

  “竟有此事”刘和震惊道。

  河东、河南均布有董卓重兵,刘和逃出长安后,取道东南方向的武关,是以首先抵达南阳,对河内、酸枣等地的情况,自然一无所知。

  “说起来,此事还与孟泰有关。”袁术肃然道,“袁绍、韩馥等人,污蔑天子非孝灵帝血脉,欲立令尊刘使君为帝本将手中有书信为凭”

  说罢,他取出袁绍来信,递给刘和。

  “袁本初、韩文节太过荒唐”刘和仔细看过书信,愤然而起,“两人这般做法,岂非陷家父于不仁不义”

  “刘使君宽厚仁义,自然不会与此辈为伍”袁术语气慷慨道,“本将但知讨平董贼,不识其他,已经回书驳斥,并与此辈断然决裂”

  刘和冒着生命危险出逃,在崇山峻岭之间跋涉千里,好不容易抵达南阳,却得到这样的消息,一时之间,完全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来回踱步。

  “本将已派孙文台进驻鲁阳。”袁术眼底精光一闪,叹息道,“只是西凉军多为骑兵,难有斩获。若有幽燕突骑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袁将军此言有理”刘和渐渐冷静下来,“刘某这就兼程北上,将此间情况呈报家父,早日引兵南下”

  “何须劳烦孟泰”袁术摇头道,“关东州郡不和,屡有相互攻伐之举,且黄巾余孽未绝,沿途战火不断,安危难保,由本将遣人前去即可”

  刘和转头望去,但见袁术似笑非笑,眼神决绝,顿时恍然大悟。

  平皋,盟军大营。

  袁绍接到冀州传来的一个讯息,当即招来麾下众多文武,只有新近投效的张杨、于夫罗被排除在外。

  “沮授、田丰派使者来告,麴义起兵叛乱,韩文节不敌而败。”袁绍神色振奋道,“二人有感韩馥黯弱,盼望本将出兵,以保冀州百姓平安”

  河内紧邻冀州魏郡,消息往来,不过旬日之间。

  “韩馥本为董卓所举,此前运送粮草不济,致使酸枣诸将不战而散。”逢纪愤然道,“冀州强盛富足,韩馥却不堪其职,主公理当取而代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近来青州黄巾肆虐,州郡之间无人能制。”许攸不甘寂寞,接过话题道,“韩馥、臧洪均自顾不暇,只怕渤海不久将为他人所有主公岂能坐视”

  渤海郡极为富庶,又与青州相邻,很容易遭受青州黄巾侵掠。

  颜良、文丑对视一眼,出列道,“还请主公发兵,我等愿为前锋”

  “欲取冀州,或许无须劳师征伐。”逢纪悠然道,“韩馥不过一介庸才,可一面联结麴义,一面遣人为其陈述祸福,定可不战而得之”

  “元图此计虽妙,却还远远不够”许攸摇头晃脑道,“可借讨董为由,邀请公孙瓒挥师南下,同时我军进逼魏郡,数管齐下,方可奏效”

  逢纪,字元图。

  听到这里,袁绍喜忧参半。数月之前,他得张成提示,已经派人前去联络公孙瓒出兵,却一直没有得到答复。

  “元图、子远所言甚是”袁绍颌首道,“如今董贼在侧,冀州之事,确实不宜诉诸武力。至于公孙瓒,本将早已派人联络,却不得结果”

  许攸,字子远。

  “此一时,彼一时。”许攸自告奋勇道,“如今天时、人和俱备,属下愿意前往幽州,替主公说服公孙瓒南下”

  既然袁绍也有此意,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他又岂能不抓住良机

  “能得子远前去,本将当可无忧”袁绍一听,欣慰道。

  逢纪见状,不甘落后道,“麴义那边,不如就请主公交给属下”

  “甚好”袁绍自然不会拒绝,随即目视众人,悠然道,“游说韩文节之事,可有谁情愿自告奋勇”

  “颍川辛评、荀谌、郭图,俱为冀州从事,素得韩馥亲善。”高干出列道,“甥儿与三人相交已久,情投意合,邺城之行,非甥儿莫属”

  眼见许攸、逢纪竭心尽力,他身为袁绍的外甥,自然不甘落后。

  “哈哈哈”袁绍忍不住纵声大笑,心怀大慰道,“元才既然请令,本将岂有不准之理”

  高干,字元才。

  “颜良、文丑听令”袁绍蓦地大喝道,“你二人自领五千人马,先行赶往延津,安营扎寨,静待大军前来”

  “诺”颜良、文丑领命而去。

  “传我号令”袁绍继续道,“张杨、于夫罗北上荡阴,整军备战;王匡、杨奉退守怀县,严防董贼”

  荡阴,位于河内、魏郡交界处,与冀州治所邺城,相聚不过百余里。

  袁绍大手一挥道,“其余人等,各自整顿兵马,随本将择日出发”

  众人霍然起身,轰然应诺。


  (https://www.xdzxsw.cc/book/84732/464556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