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江山万里照 > 第154章朝堂势力突显2

第154章朝堂势力突显2


  真正的统治者或者说是领导者,他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单一,有些问题高深到你不能够企及,而有些问题却也低端到你并不愿意浪费时间去了解。像朱厚照此刻一样,这南北之争的问题他很是简单,原来以为当皇帝或者监国只是需要加紧手中的权力,然后吩咐别人去做就是可以了;或者干脆就是压着不问给躲掉,但是现在这种想法变的很是可笑。

  南北之争,其实所述求的不同也是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地域之争我们了可以单纯的理解成‘我爱我的家乡,并不愿意你们去说它的不好’,这是护犊子的行为。是好的,因为谁也是不愿意自己的家乡被人家贬低,但是这没有上升到现在这样的情况。

  现在的南北之争从简单的士林之争,上升到民族以及国家利益以及大明社稷安全的高度上。这是朱厚照所始料未及的,所以一时显得很是手忙脚乱。毕竟朱厚照也不是神人,不是一个什么都是知晓的人,他只有些别人没有的便利而已。

  但是真正到了这种问题的危机关头,朱厚照也是需要帮助的,也是去绞尽脑汁的。如果都是那么简单就是能够挥斥方遒,指点江山,那就是对古来伟人们的侮辱了,更是对于太祖皇帝的侮辱。

  因为那么简单,太祖皇帝又何必历经那么多磨难才是建立大明呢?

  现在在士林官场甚至是在民间都是甚嚣尘上的南北之争,他们不是‘我的家乡好不好’的争论,而是我的利益!无论官民还是读书人都是如此,所以朱厚照必须要马上拿出一套可行的方略来。不然一定会造成很大的问题的,甚至是引起民乱。这不是在夸大其词,这是有很大可能的。

  第一点,南北之争历来就是有,宋朝时候就是有甚至更加早。但是大明的南北之争总体还是前元遗留下来的,与前元施行的黑暗的民族与地域歧视政策是有着直接联系的。

  南北之所以会有一个对立的可能,不仅仅是广义的地理与区域的划分了,因为不管是黄河还是长江它在宽在广,它们从来没有将这片土地上的人隔断。这个问题除了是人性人心的原因之外,还是前元为更好的统治人为故意造就的。这一点早就是被太祖皇帝以及大明历代的先皇所注意到了,而现在朱厚照必须要打破这个人为的历史遗留下来的隐患。

  但是谈何容易?

  文华殿的偏殿书房。

  詹事府的几个人王华,詹事府还有内阁六部都察院以及刚刚回来的王越都是在。

  朱厚照面上阴沉,一看就是很不高兴的那种。刘健等人被朱厚照赐座,也都是个个脸上阴霾。

  “事情出了既然是已经是出了,就是要解决,一直是这么压着也是没有办法。刚刚孤从父皇哪里回来,父皇已经是很不悦了。命孤还有你们诸位要立即拿出一套方案来,可行可为的方案。”

  众人无言,尤其是李东阳,此刻他简直想自己是隐形的,身为科举的主考官他现在朝堂之上简直就是想隐形人一样,尴尬的很。要不是东宫力保现在他根本就是不会出现在这里,应该是与程敏政一样在家待着。

  “说话啊!”朱厚照早就是不淡定了,这个时候再怎么云淡风轻都是装的,还不如以真面目示人。他这个‘皇帝’急了,在座的再是不急就是真的太监了。

  “科举已经是过了,有天子圣旨在一切都是不容更改!科举是国家大事,是国之选才重器,不容易一点轻视。所以臣不同意举子们提出的恩科以及更改科举结果的说法,此绝无可能!”刘健的说法很是坚决,而且首辅有着一项几乎是天然的义务,那就是无条件的维护天子以及圣旨的权威!

  即便现在是北方的举子提出诉求,同样身为北方人的他也是不能同意。因为他是首辅,是大明的首辅是不容一丝丝偏颇的。

  尤其是在涉及这种南北之争的情况下,他更是不能答应了。

  开玩笑,科举是民间游戏吗,说改结果就是改结果?你们这些读书人把朝廷当成什么了,本来就是刚刚接任首辅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事,已经是让刘健很是愤怒。现在又是将南北问题重提,真当我刘健毫无根基是浮萍吗?我脾气很好吗?

  “臣认为元辅之言乃是老臣谋国之言,科举乃是国家大计,绝不容一点轻视。臣是绝不会同意的,谁要是再提此事臣一定革除起功名!”在座谁最急?当时主管着科举事的礼部了,这已经是危及到徐琼的官位了,所以此刻他一改之前在朝堂有些软弱的姿态,露出心底的狠。

  一下子就是将话说道最决绝,意思是谁在提此事老夫一定和他过不去。俨然是一个科举的捍卫者,你们拿我开玩笑我都是能忍,但是你们谁要是拿科举开玩笑我一定拼命!

  其实不止是徐琼,在座的哪一位能够逃过干系?

  “礼部或是怕担责吧?此事闹到现在这个样子难道就是不是礼部的问题吗,礼部组织不力以至于出现这样的问题,礼部至今就是没有给我们一个正式的答复,是在躲避什么?”刑部尚书白昂很是意外的说了这么一句,徐琼顿时就是看着他,眼神狠狠。

  工部本来与这件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有人却是说起了贡院设施的问题了,所以工部也是陷入进来。

  “白工部这是什么意思,想要将所有责任全部归到礼部的头上吗。当初天子垂询考官任谁的时候,你白工部好像就是属意程大人的吧,此刻再是在这里说什么礼部的问题,那你告诉我你刑部查到现在对于泄题案有什么进展?”

  徐琼的回及是那么准那么狠,让白昂都是有些语结。是的,刑部到现在不管是泄题案还是故衣社案都是一点头绪没有!

  “欲加之罪!”白昂狠狠甩了一下袖子。

  “现在还是将那些滞留京城的举子还有读书人安排好吧!如果朝廷对于这举子读书人的诉求一直视而不见,好像也是说不过去。”谢迁说道。

  “这是的确紧要,但是那些举子的诉求朝廷不能答应。科举,官职都是国家重器,岂有他们自身的一点不满就是改了。大明朝廷颜面何在,国体何在?”吏部这次也是所有矛头的承受点之一,因为举子们要两个要求,一是要去朝廷更改科举结果,或者加开恩科;二就是也给予他们这些参加殿试的人以官职安排。

  如此,你以为吏部会答应?

  吏部肯定不会不答应啊,你们这些人以为我吏部是什么地方,书店还有纸店?你要什么就是给什么。吏部没有回复也没有理会,举子还有读书人就是说吏部行事不公,并且朝中一些本身能力不怎么样,多年不升官的人就是附和到一起,对于吏部大加指摘。

  屠墉最近也是饱受各方议论,朱厚照关于屠墉的弹劾就是收到了好几封。好在屠墉本人一直还是官声不错,所以一直都是顶着。

  “那就是将那些举子的诉求置之不理?”谢迁又问。

  “当然要过问,朝廷不过问谁过问?”一直心里嘀咕的朱厚照说道,他刚刚猛然就是发现从始至终这个谢迁好像一直都是在风暴的外面,虽就在风暴外一步的位置但是他一点都是没有波及。

  这正常吗,他可是内阁阁员啊!

  “对于那些滞留的举子,福生局还有福生书院先是好生安排。”朱厚照说完,蒋冕便是立马站出来答了是,然后朱厚照又是说到“目前来看,举子们或许对于科举制结果并不反对,他们只是对于朝廷对于北方文治的不重视而不满。毕竟朝廷对于北方文治文教的重视不够,所以导致北方文教衰败。读书人不多这是一点,朝廷重视不够这是其二,不然科举又是何须有这种情况?”朱厚照说完之后再是对于众人问道“诸位以为?”

  “殿下所言不错,因为边患所以北方乃是朝廷防御重点,朝廷就未免对于北方文教重视不够。再是加上北方普遍没有南方富庶,所以文教不兴。但是文风不弱,只要朝廷对于北方文教加以重视,给予直接支持或许可以改变目前的情况。”王越也是看着朱厚照说道,虽然就他而言已经是属于武将的行列了。但是他自己还有朱厚照都是不想他单纯进入到武将的行列之中,朱厚照对于他的定义是文武兼备可以随时充任封疆大员的官员。与此,也是区别的文官的。

  “王副院所言不假,礼部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所以礼部已经有了方案,以三恩旨为基础准备加大对于北方的学校整顿,官办官督!而且礼部已经在做了,校舍建造诸事,还有所需花费礼部已经具文给工部还有户部。”

  徐琼说完,朱厚照看向周经还有徐贯,两人都是点头。然后周经说道“户部的确是收到了礼部行文,但是户部认为花销太大,现在户部正是在与吏部在具体商议。不过前期花费户部已经同意,修缮修建已经在进行了。”

  朱厚照看向徐贯,徐贯说道“是的,现在工部已经分别在大同,宣府,以及在河南几府修缮修建校舍了。”

  “只是现在吏部对于天下学官还没有整顿清楚,还有刑部还会没有将新的学律以及学规拿出来!”徐琼说道这里有事面露难色的说道“现在吏部没有那么先生夫子可以派遣。”


  (https://www.xdzxsw.cc/book/84208/519340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