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江山万里照 > 第142章羽翼丰下狠手

第142章羽翼丰下狠手


  要是按照朱厚照的一贯思维,要封海那么就是直接封封彻底。以后大明的外海之上除了专营司船只,一只其他船只都是不能有。但是现实是不太可能的,以大明现在这个行政效率,朝廷有怎么的好的政策到了地方上那都是一纸空文。

  与其最后被逼着妥协,不如就是现在就是将政策制定的松弛有度。制度就是用来违反的,这句话虽然可笑但也是现实。大明海禁要是都被遵守,那么现在朝廷又何需重申这是祖制加以监管呢?

  人都是有私心了,现在在场的几个人都是同意了。那么朝廷之上呢,所以最后朝廷接着乱党的名义封了广东的海,但是这封的不会长久。

  因为鞭长莫及!

  文华殿的商议结果送到乾清宫之后,乾清宫只是回了一句话。

  就是四个字“自行斟酌”,同时表达了弘治皇帝的同意以及不同意。按照着后来的话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保留态度。本来朱厚照可以自行决定的,毕竟他现在监国有着国家的一切权力,但是这里面涉及到军队朱厚照不愿意冒险。现在看来弘治皇帝对于此是不反对的。

  既然不反对,那么就是干起来吧。

  空谈误国,实干才是真理。说干就是干,朝会上内阁提出来了严格海禁,因为近来海上不断有倭寇海盗袭扰大明沿海各地。朱厚照假装的询问了群臣意见,最后拍板同意了。但是海贸专营的事,朱厚照却是绝口不提了。朱厚照不说底下的周经也是不能自己上,他知道他要是说了这事,恐怕走不出文华殿就是要被那些科道眼官给弹劾。

  不说其他,借着祖制与民争利的大帽子扣下来,他这个户部尚书就是当到头了。但是严格海禁却是朝会通过的,既然是朝会通过的那么就是要被至执行。由此一个新的职位就是被创造出来溜溜,大明海禁巡察使,首任巡察使就是一直赋闲的刘大夏。

  至于剩下来的安排,西暖阁廷议!

  这次弘治皇帝很是彻底,虽然生病了但是乾清宫一直是皇帝的象征之一。一般情况下皇帝会一直待在乾清宫,这不是什么小的问题。皇宫的一砖一瓦从来都是附带着极为强烈的政治色彩与权力色彩,但是这次弘治皇帝不知怎的就是燕居在了坤宁宫,这也就是说此次朱厚照的监国是真的代天子而治,这是弘治皇帝给朱厚照的支持,也是最大的支持。

  西暖阁,现在也显然是大明最高的权利中心。因为自西暖阁议事以来,所有的大明正式朝廷法令命令无论军政都是出自西暖阁,没有经过西暖阁的都是不会被承认。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都是成为了承办单位,票拟还有朱批都是成为了一个过程。

  看起来能够参加西暖阁廷议的人很多,大九卿小九卿甚至是顺天府也是可以参加。但是人多了权力的蛋糕就是分的多了,分多了也就是小了,对于皇权的制衡就又是小了。

  内阁不喜欢,但是朱厚照喜欢。

  人多好办事,人多也办不了事。

  即便是不愿意但是在羽翼渐丰的朱厚照的命令下,没有人敢不遵守这个新的游戏规矩。虽然这个规则是新出现,但是大小九卿都是有份创立。自己的定下的规矩就是自觉遵守,不然就是会被踢出局。

  照例,大家对空着的御座行了礼,然后按照各自座位坐下,只要朱厚照说一声开始,这关乎大明施政方向以及沿海各省大大小小势力以及利益集团前途的会议便是开始了。

  “开始!”朱厚照说了一声开始,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有些让他陶醉,但是他还是有些头脑的没有让自己陷进去。

  今天参会的人有内阁,五军府还有大九卿全员,以及小九卿中的太仆寺,鸿胪寺以及詹事府,另外包括锦衣卫东厂都是在,不过他们没有座位。游铭还有罗祥就是坐在朱厚照身边。所以这算是西暖阁廷议的第一次扩大会议。西暖阁小有些拥挤,但是秩序井然无人做声,很是安静。大家都是分次相对而坐,朱厚照则是坐在御座旁边。他面前有一堆公文,其他人面前桌子也是一堆公文。

  左右是一位位内阁的中书舍人,还有随时支应的太监宫女。

  开始了,第一个发言当然是朱厚照,所以他说道“五军府请现在将京营整顿的相关公文呈上来。”大家没有想到的太子第一个发难的是五军府,但是提到京营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你想想这是太子第一次监国提出来的事,现在都是第二次监国了。中间可是隔了一年的时间,本来京营这种事由兵部还有五军府去处理也就是了,没有什么拿到这规模的廷议上来说。

  但是朱厚照就是有这个气在,前端是时间他没有了这个过问的权利。现在朱厚照一定要好好整整他们。不然为什么拉这么人来,不就是借力打力嘛、

  以文制武,这不是老祖宗的规矩嘛。

  谭祐现在是五军府的中心,,但是他做事态度就是让朱厚照很不舒服。今天主要治的就是他!当他将公文呈上一份给朱厚照的时候,又是将另外一份同样的公文在在场人等手中传阅。

  他说道“五军府负责的京营三大营整顿已接近尾声,但是还需要时间。”

  这是废话,因为上次他就是这么说的。其实谭祐很想对朱厚照直接说“太子殿下,要不您自己来整顿?”他很想骂街,这什么狗屁京营清理整顿的一年,连个毛都是没有清理出来。为什么呢?一句话总结“都是亲戚”,不是那个候的小舅子,就是那个藩王的远方大舅子,这个伯的侄子,那个指挥使的儿子。怎么清理你告诉我怎么清理,一下全裁了那是放屁!

  你太子做事一环套一个环,这京营士兵的关系是一个换套着七八百个环,所以谭祐很是干脆辞职了。发正他们这些人五军府还有军中的官职都是轮着来的,过一段时间再是出来便是了。

  当然,朱厚照也是很是体谅人心,同意了。没什么三推三就的,不相干就滚蛋。谭祐第一个退出了西暖阁廷议,接下来朱厚照又是看向了兵部。

  兵部对于京营的回答是,年底之前完成清理。

  朱厚照表示赞赏,因为谭祐实在不开窍!这所谓的京营,十二团营,还有亲军其实你稍微捋一下就是明白了。首先你要明白京营三大营一直就不是正规的部队番号,可以理解成三个训练基地。而后是十二个团营他也不是正经的番号,乃是训练基地内的训练队伍划分,这个十二个团营分散在三个训练基地之内。

  其下面真正统领的是原来上直的二十六卫以及其他的一些杂七杂八的士兵军队在里面,但是现在呢亲军都督府早就是恢复设立了,也就是说这上直二十六个位就是需要回到亲军的建制中去。

  这样一来亲军的人要你五军府兵部查什么?查天子还有太子吗?

  你要查的就会剩下来那些杂七杂八的人,那些人有什么好查的又有什么好烦恼的?谭祐还是没有理解朱厚照的心思,所以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但是有人了解了啊。比如马文升还有镇远候顾溥!他们知道太子相仿太祖太宗,所以他们就是很机灵说了,将京营三大营实质补充不就是完了嘛。那些杂七杂八的不好查就不查了呗,一张调令就是全部归了兵部屯边卫。

  有什么查的?这样的玩意打包全部送走!

  太子说他要整顿就是要整顿京营?京营代表的太多,就像大明皇帝也有很多!

  所以当堂就是定下来,三大营划归亲军都督府管辖,实际招募人员。

  有些账目查不清了,就不查了,查多了容易出大事故。

  这下子许进高兴了,终于是有人了。但是周经不高兴了,又得花钱了,还是花大价钱,所以他有些不依!

  其他人更多多的是心中有想法,也不敢再脸上表现出来。这太子什么意思啊,实补三大营?大明要这么多兵干什么?

  你说干什么呢?


  (https://www.xdzxsw.cc/book/84208/508468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