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江山万里照 > 第122章父子夜话大明

第122章父子夜话大明


  ps:对不起,操作失误,重复章节,已改!

  “无论有无人可用,规矩不能轻改!要是朝堂以此说项,又是一番麻烦!”弘治皇帝在说道。

  “大明上下改过的规矩太多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同时,祖宗立下规矩乃是为了让我大明皇家长治久安,而不是立下规矩来掣肘我们的!”朱厚照说道,“历来被文官们篡改的规矩制度还少,父皇,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放纵他们。他们是臣子,而您才是君是大明的主人。”

  “吏部侵夺的官员的任命,户部将国家财物一揽无余,礼部将宗人府事随意处理,兵部竟然公然将上直卫归于兵部,刑部不杀人,工部不修路根本就是不像朝廷的部堂。”

  “父皇,大明百年不该老朽而要历久弥新,有的制度是要遵守但是也是所有人一体遵守。朝廷诸员不能以怎样对他们本身好就是怎样要求天家,此不是为臣之道!”朱厚照说的很是平静,他知道弘治皇帝都明白。但是就是缺少一个向他全部挑明的人,朱厚照愿意做这个人。

  监国与协理政务这些日子,通过哪些奏疏朱厚照还是能够看的出来大明现在根本就是没有达到‘中兴’的实质。这只是一个被文人们吹嘘起来的而已,所为的目的最大部分其实不是称颂弘治皇帝,而是为了给自己加上一个辅佐中兴的好名声而已。李东阳谢迁还有现在东宫的王鏊皆此类人,这些人能够锦上添花都是绝没有雪中送炭的能力与觉悟。

  所以,朱厚照不喜欢他们。

  “你说的这些朕都是知道,但是正所谓牵一发动全身不是什么都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弘治皇帝话语中带着些许哀怅,更多的是无奈。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有破而后立,现在的大明实在就是想是一位病中的人,有病却是没有医治以至于病情越来越严重!”

  “依你看,由何处改呢?”

  “军中!”

  “为何是军中而不是朝中?”

  “因为朝中一定是支持的,他们不愿意打仗但是他们愿意享福!”

  “如何改?”

  “一切按照祖制来改?”朱厚照脸上忽然浮现了笑容,让弘治皇帝都是看了一愣。心想这个臭小子兴许又是要出什么幺蛾子,但弘治皇帝不会反对。现在的他对于朱厚照的教育与磨练已经是转到了完全放手的地步,要不是朱厚照年纪实在太小现在他都是有了禅位的念头。

  这里千万不用你的想法来度一位贤明君王的心,因为这十年他真的是太累了。

  朱厚照一直想向弘治皇帝传达的一种思想就是政务通畅,通俗下来叫就是动员能力。这可以理解很多种但是最为直接的解释就是天子的旨意还有朝廷的决议是否能够从军政最高中心,一路顺畅的到达两方最低指出。

  俗话说政通人和,现在朝廷的命令都是不能被彻底的执行,如何人和?

  也就是说朱厚照无论怎样的改动都是为了保证大明朝廷的高动员能力,就拿眼前的几个例子来说。第一是恩旨,已经是发下不短日子了吧。但是根据礼部的奏报,到了现在还有些地方还是没有开始着手此事,甚至是很多地方的地方官府都是没有去说这件事。

  起码,收到了朝廷的政策你官府没有向百姓通告的义务,也是要就自身情况结合恩旨施行的困难向上面放映一下吧?通政司现在就是没有几个省发来的关于恩旨的奏疏,顺天府因为地理位置就是不用说了。但是南京身为大明南都,其恩旨施行也是无比缓慢,学制改革更是寸步难行!

  焦芳到时保持着五天一份奏疏,但是有什么用?没有地方官府的配合,他就是推行不下去。

  在说京营整顿以及刚刚结束不久的西北之战,京营即便是死了刘佶依旧是改不动,一个若即若离的兵部还有一个本身无甚大用的五军府,还有整个京营庞大,年久,涉及无数人的烂账。让经京营整顿几乎是雷声震耳欲聋,但是一滴雨水也是没有。

  西北之战呢?张安郝善部如此伤亡,难道真的没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诸如,救援不力?

  朱厚照的意思,弘治皇帝很是咀嚼了一番之后便是有所领悟。所以朱厚照刚刚说的将按照祖制改,弘治皇帝马上就是会意了。以祖制为名,压过朝堂诸官一头。既然是允许你们每日里祖宗制度,难道就是我不准我父子守护祖宗制度?

  当然是可行的,所以这晚之后。内阁连续接到了好几道圣旨,第一道圣旨就是以太祖旧制恢复亲军都督府,例如五军都督府,专职掌上直二十六卫。并且以寿宁候领左都督,许宁为左副都督,掌府事。以张安为右亲军都督,协理府事。

  这道圣旨再到大内阁时候没有多少阻力,但在兵部的时候却是受到了兵部上下的反对。并且兵部以五府具备再是另设徒耗花费,但是乾清宫这次很是坚决直接说亲军都督府不归兵部五府之列,乃是是天子亲军由公众内库担负花销。

  如此,兵部不能说什么?户部还会笑出来。

  反复几月,对于亲军的整顿终于是有了一个动作。

  乾清宫的第二道旨意则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天子以太子总神机营事,最后还加上四个字叫做便宜行事!

  兵部,马文升,还有许进以及秦紘很是难得齐聚一堂。作为由南京回流的官员,秦紘这段时间在兵部能够做的其实就是老老实实上班,应为刚来他并不能够马上就是跟上兵部的节奏。现在的兵部首要的事有两件,一件事是由许进负责的屯边卫事,另外一件事就是现在马文生自己亲自抓的京营整顿事。

  不过,两人的进度都是很差。

  现在河东还有大同外都是有着大片土地处于空置,但是兵部确实派不出屯边的人了。屯边卫目前已经是组建了七个,三万五千余人,但是还是不够!

  许进这些日子已经是忙的很少待在兵部衙门了,每天就是在顺天府转悠不是在宛平就是通州,不是找顺天府要人就是找福生局要人。

  但是不灾不害的太平日子里,哪里有什么流民难民呢?京城都是快见不到乞丐了,全部都是兵部编入屯边卫中送到边境。这种事是处理京城那些无处不在的乞丐还有青皮的最好方式,近来京城治安可是好的不行。


  (https://www.xdzxsw.cc/book/84208/439987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