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江山万里照 > 第116章丝绸引发恐慌

第116章丝绸引发恐慌


  因为船队在海上受阻,四海商行陷入了危机。南方与北边不一样,南方自宋以来就是全国取代了北方成为了中原王朝绝对的经济中心。所谓经济中心与重心,那么商业一定是发达的。而且因为南京的特殊地位,已经让整个南方都是差不多成为了大明国中之国了。

  在这里有着六部也有五军府,几乎是在北京有的这里都有。有人就是说了南京相比于北京唯一差的就是紫禁城(南京)里少了一位皇帝,这话其中蕴含可是满满。同时也是可以看出大明朝廷对于南京甚至是整个南方管理的疏忽或者是力不从心。

  这是很不好的,所以朱厚照决定插手一下这如龙潭虎穴一般的南京。他都是要看看这南京到底是不是铜墙铁壁,南京到底是大明的南京,还是某些人的南京。

  但是要进入到南京除了在官场拼命的向南京送人派人之外,只能是融入这个纸醉金迷异常繁荣的城市氛围之中去。做生意,用钱开路。

  魏彬到南京是朱厚照拼了命干掉司礼监之后的第一大好处,因为南京守备太监由司礼监管。这是大明的规矩,地方镇守由司礼监派出,军队监军由御马监派出。这就是为什么朱厚照所必要干掉萧敬还有邓原的原因所在了。

  魏彬到了南京第一件事,朱厚照便是让他上书言及在苏、杭、嘉、湖、应天五府恢复织造局。弘治皇帝答应了,在弘治初年被罢的五府织造再次恢复。织造局恢复了当然就是要生产丝绸,宫里没有多少人所以花不了多少丝绸,朱厚照还要弘治皇帝都是抠门赏赐顶多也就一匹丝绸。

  所以多余的丝绸被卖给了在南京苦苦挣扎的九州商会还有四海商行,四海商行原先就是有几支船队。但是也不知道是谁,在运了一处丝绸去了趟南洋之后。四海商行便是大肆收购丝绸,一时间整个南京城都是知道了那个有多少收多少的四海商行。

  就这样来了半年多都是半死不活的四海商行,一夜成名。也以一己之力就是将整个南京的丝绸价格拉高了不少,成为整个南京城最耀眼的存在,业务扩大到各行各业。

  北九州,南四海,就是这个时候叫出来的。

  先不管具体是那种布料,我们都以制造局官办的织造坊出产的布料来算一笔账,首先一匹布的价格我们取整也取高定在十两。四海商行十一两从官办织坊收了来,通过自己从船队运到高丽卖十五,十八甚至是二十两。或者运到南洋旧港等地,买上个三十两。每次还带着大明特有的瓷器,酒啊其他的等等,几乎是每次都是必赚的。

  这还是人家不知道四海商行的底细所猜测的,其实实际上四海商行几乎是在无付出全程获利。船是九州商行先期付钱买或者直接从水军中买的退役的修缮的,货物是官办织坊,瓷厂以及宫庄作坊拿的。都是不用本钱的,赚了才还货款那种,这种就是挖国家墙角的模式下,四海商行要还是赚不了钱,丘聚就是该被凌迟。

  而且,整个大明唯一合法通商的广州市舶司几乎是对四海商行一路绿灯,要啥给啥。

  丝绸是暴利,因为几乎不存在卖不掉。那么瓷器就是惨无人道的暴利了,因为它的成本比桑树还要低。桑树要种蚕要养,烧瓷器的土整个大明都是。

  四海商行就是靠着这两样东西才是发展起来的,以一种几乎不要脸的方式发展起来的。他们的这种模式已然让江南商人们意识到自己之前是不是被那些西洋夷人给坑了,现在又是被四海商行坑了。四海商行因为船队方便,成为南方迅速崛起的大商户这无疑招致了许多人的碍眼。

  所以,船队被袭击了。

  在四海商行船队被袭击之后,江南商人们尤其是南京各大商户纷纷组建船队,或者以漕运为名,或者干脆暗自组建。反正就是热火朝天,谁都是想自己直接赚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但是这触及了朱厚照的利益,也触及到了朝廷的底线。

  四海商行的船不会无缘无故的被倭寇袭击,因为无缘无故怎么就是跑到琼州岛了?倭寇的船又是怎么能够近到浙江以及福建临海,准确的袭击四海商行的船只呢?

  到底是倭寇还是家寇?

  另外朝廷是禁海的,没有朝廷的允许大肆建造海船是犯法的。有广州市舶司或者是朝廷的公文吗?没有,下海就是有罪!

  如此,一场纷争就是免不了。

  应天府衙,后府府尹的住处。

  梁储,魏彬还有已经升任应天府尹的高敞三人围在一起。三人皆是脸色凝重,房间里没有一点声音只有灯芯因为高温炸裂的声音的。

  嘴边没有血泡的高敞很是帅气,坐在那里都显人高马大的。穿着红色的官服,眼睛一瞪几就是可以震慑宵小。去年万寿节过高敞就是在东宫举荐之下被天子任命为应天府尹,他的空降南京一直是让南京诸官都是很是不安。但是高敞没有让他的这些同僚失望,一来到纸醉金迷的南都百事泯然众人了。一年时间,南京人都是知道从北京来了一个喜欢听小曲的府尹。

  上班时候总会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全天玩,那样该是多舒服。但是当这事真的发生在高敞身上的时候,高敞有些害怕了。领导让你上班,就是玩,不准干实事。这怎么看都是有些古里古怪的啊。

  玩?高敞来当然不是来玩的,之所以要玩那是玩给他们看的。因为东宫在南京第一次尝试玩砸了,所以才是要他们这几个来南京。

  他们是来救火的,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南京城中暗流涌动,中官府(南京守备太监府)恢复了几府织造四海商行也是牟利颇多已经引发了多方不满。现在南直隶丝绸价格暴涨,南直隶各个大商都是囤积丝绸,致使丝绸价格还在涨!近日以来接到邸报,已经有不少商家私自组建船队私下下海!就连南京城里的勋贵家都是加入了进来,龙江提举司其下龙江船厂奉五军府(南)令大肆建造船只。并且准备组建船队运丝绸前往高丽与广州市舶司。”高敞一脸忧愁的对于面前的两人说道。

  “现在南京城内,不仅仅是丝绸紧俏奇缺就是木材也是紧缺这眼看入冬。取暖做饭且都是要。而且粮食,日用等物,还有酒粮也都是价格疯涨。已经超出了以往一倍还要多,再是如此下去南京不稳,南直隶必生乱啊。”

  要是木材等一些东西紧缺也是算了,最要命的是粮食价格。因为沈家,吴家,钱家等南直隶本地商号大量的囤积丝绸,致使各地大家都是在催促自己佃户庄户抢种桑树。同时他们又在各地船厂大肆订购船只,致使现在南直隶世面上只有木材而无有木柴!

  江南是朝廷赋税重地啊,稻田等粮食又是江南支柱。这要是到了明年春天春耕时节,春粮播不下去,秋时也收不上粮食。那时,整个江南,整个大明都是要乱!

  这就是冬天了,没有柴火取暖,又是要生一番事端!

  高敞的话,让梁储还有魏彬两个都是不说话。许久梁储说道“有人在背后古鼓动囤积丝绸,故意带动其他物价?”

  “一定是了,我是奉旨复设几府织造。可是织造局有织造局的规矩,与民间没有什么瓜葛啊。织造局要是收了民间的丝绸还能送到宫里给贵人们吗。”魏彬有些尖锐的嗓音响起。

  是了,织造局,织造局,它本身就是能够产出丝绸啊。不过织造局是没有收丝绸但是织造局收蚕丝啊,要有蚕丝必养蚕,养蚕则必须桑树。

  江南是有养蚕习惯但养蚕不是江南主要啊,江南主要的还是稻谷。可是现在许多人已经是错误的认为丝绸价格大涨,所以提前将家里的田种上了桑树,不管是地少的农家还是地广的大户都是如此。谁不想自己多赚些,反正稻谷丝绸都是要交税。

  魏彬沉默了一会,继续说道“现在织造局即便是不在收蚕丝又有何用?这些江南的商人们最是擅长这种鼓动了,他们挑起来的事他们可以不认,我可是跑不掉。无论是司礼监还是尚衣监,或者是东宫,我今年都是交不了差!”

  “四海商行船只被劫,现在他们根本就是吞不下这么多丝绸,那些本地的商人们及时趁机将价格压倒极低。到头来是百姓还有四海商行吃了苦头,官府却是要替他们背着个黑锅!”梁储看着高敞。

  “丝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寒冬说话就是到来,这个冬天,粮贵柴缺,南京人怎么过?”高敞的话很是现实,现在丝绸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因为丝绸而即将爆发的恐慌。


  (https://www.xdzxsw.cc/book/84208/439987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