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江山万里照 > 第20章锦衣现大同变

第20章锦衣现大同变


  大明门左,锦衣卫后街。

  让整个大明官员百姓都是闻之色变的锦衣卫衙门,就是坐落在此。

  根据太祖定都南京时候的建造一样,在太宗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在大明门左侧的衙门是五军都督府以及行人司和太常寺通政司衙署,而在右侧则是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及兵部工部鸿胪寺并钦天监太医院还有翰林院与会同馆的衙署。

  与对面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的通政司衙门不一样的是,这边锦衣卫衙门几乎是人迹罕至,除了戴着大帽身穿圆领甲,手持着长枪守门护卫的力士之外,就是不时在衙门口经过的一队队身穿蓝色面罩甲手中持刀的巡逻力士了,他们在各自小旗总旗的带领下不间断的巡逻着,不管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见到他们那都是会自动的退避三舍。

  锦衣卫衙门的正堂上,当任大明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身穿着一身大红飞鱼服,头戴着一顶乌纱帽坐在堂上主位上,一脸阴沉的看着自己面前皆是低头肃立的一众锦衣卫堂上官及各千户。

  “我刚刚从宫里面见陛下回来,陛下给了我们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的时间若是我们没有把大同的那些贪官们人以及他们的罪证拿到京城,各位,便是准备脱下这身袍服卸下腰间绣春宝刀发配辽东苦寒之地吧。”

  牟斌的话语中虽然没有带什么情绪,但是所在场的所有人其实都是知道,锦衣卫已经是走到了一个分水岭了。这次要是大家将大同案办好那么就是皆大欢喜,无论在天子还是太子哪里都是留下个好印象。但是要是大家这次办砸了,那么就是没有然后了。自从当今登基以来指挥使牟斌执掌锦衣亲军,锦衣卫就是像是一只冬眠的大熊完全就是没有以往的那般狰狞的样子,反而是像极了一直温顺的绵羊。

  自弘治三年以来,锦衣卫竟然是一件一件大案都是没有办过。这,正常吗?

  当然是不正常的,所以不但是弘治皇帝有些不满锦衣卫,就是朱厚照也是对待牟斌执掌下的锦衣卫有着巨大的不满。这次大同如此大案,锦衣卫竟然是一点都是没有察觉。

  尤为重要的是上次太子遇刺事件,给整个锦衣卫上下敲响了一个警钟。

  就是牟斌自己这次也是感觉到了恐惧,虽然他奉行不行冤狱的治卫理念,并与文官们亲近搞好关系。但是在此刻他也是好像突然记起了锦衣卫是天子亲军的事,何为亲军?亲军,爪牙也!

  牟斌脑海中回想着弘治皇帝刚刚在乾清宫书房里对他说的话,同时也是回想着刚刚就在一旁太子殿下的表情。牟斌可以从太子太子殿下的表情,清楚看出太子殿下对他的不满甚至是厌恶之意。这才让牟斌诚惶诚恐的原因所在,当今只有太子一个儿子,太子殿下也是妥妥的下一任天子。现在太子就是对他变现出如此的不满以及厌恶,那么未来呢。牟斌自己都是不敢去想。

  “有人愿意自愿前去大同!”因为顶着天子的的压力以及太子隐形的压力,牟斌也是不想多言。所以直接就在对着所有人问道。

  “大人,卑职愿望大同!”

  就在牟斌说完之后,一个器宇轩昂的青年人便是站出来,对着上首牟斌一礼之后坚定说道。牟斌一看就是看出了这青年乃是副千户游铭,虽然高兴有人主动站了出来但是一看是游铭,牟斌确是面露踌躇。

  这个游铭不是别人乃是隆庆公主与驸马都尉游泰的长子,说起来乃是当今天子的表弟。而正是因为这样牟斌这才是面露难色,这次大同之行谁都是知道乃是凶多吉少。而这边游铭见牟斌似乎不愿自己前去,就又是跪下请命到“大人,卑职愿往大同,一定将大同之贪官枉法谋反之人尽数缉拿京城。卑职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不成一切后果卑职一人承担。”

  与比人不同的是,身为大明公主之子。游铭不可能继承自己父亲的爵位,能够得到也是只有锦衣卫的世职而已。而游铭从小又不是一个愿意在锦衣卫林领着虚职苟且一身的人,所以他在锦衣卫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给自己给自己的家族博一个爵位出身,所以他也是锦衣卫中众多挂职勋贵子弟中,唯一一个真正愿意做事的人。入锦衣卫近十年他一直从百户的位置走到今天副千户的位置上,就是因为他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今天,也是一样。

  大同城,位于知府衙门内的刑厅这几天一直就是大门紧闭。并且任谁叫门都是不开,即便是大同知府亲自来墙门来敲门都是没有。里面刑厅的捕快就是不开门,这几个捕快原本就是朱厚照从弘治皇帝拨给自己的那一百府军前卫禁军中派给刘泽的,而刘泽也是知道这是太子殿下在保护自己。所以他在到达大同接过大同府的推官大印之后,就是将这几个人编入到大同府的捕快班去,也在这是这样的安排才是让刘泽初到推官任上就是能够非常快的掌控刑厅。

  听着外面的敲门声,已经是刑厅班头的老李就是对着外面的喊道“知府大人,推官大人现在不在府中,早上天未亮时候就是下去体察民情了。”然后又是说道“大人,现在府中只有我家夫人在,还望大人饶恕小人不便请大人进内。”

  而在外面的敲门好一会儿的大同知府闾钲,在听了里面的话之后,那支正准备再次敲下去的手生生的就是停在了空中。对着刑厅大门怒目瞪着,然后狠狠哼了一声一甩手就是带着人就是转身而去。

  而与此同时在刑厅后堂的书房里,刚刚守门的老李就是来到了刘泽面前,拱手说道“老爷,知府大人走了。”

  “嗯,我知道了,你去忙吧。正在认真写着什么的刘泽没有抬头,只是淡然说着让老李下去忙。

  老李答了是之后,便是转身下去了,可是在走到门边之后老李确是在停下脚步,快步回到书桌前并说道“老爷,请您恕罪,实在是因为属下心中有话不说不快。”

  放下手中笔然后这才是抬起来,目光中并没有什么惊讶,只有一种意料之中。说道“你说吧!”

  “老爷,那毕竟是知府大人,是您的顶头上司。这样不好吧,要是他们暗中使坏老爷您......”老爷欲言又止。

  而刘泽则是在听完老的话之后,刘泽微笑起来然后将从书椅上站起来,然后走到那边拿出一封信递给老李,然后就是说“我是大明的官员,乃是朝廷命官。要是没有当今皇上的旨意,没有能够对我怎么样。”

  “即便是知府也是不行,他们终究与我们不同道路上的人,老李,我与你还有老张他们之所以来大同,所为就是成为一把剑一把刀,刺进这大同官场的肉体之中,砍掉这大同官府的大同广场的腐肉。所以我并惧怕与他们,只要是太子还是太子那么你你我永远就是安全的。”

  刘泽说完就是走了,回去卧房中,而留在书房的老李则是看着信封上的殿下亲启四个字的时候,也是尽去心中所有之疑虑走出了书房。

  就在游铭怀揣几封圣旨带着一个百户的人马,乘着夜色驰骋在前去了大同的管道上的时候。在紫禁城中的乾清宫中,朱厚照一脸严肃的站着,而弘治皇帝也是没有平日里仁厚慈爱模样,面色微怒且严肃。

  此时的乾清宫只有弘治皇帝还有朱厚照两个人,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都是被弘治皇帝屏退,就是连今日当值的戴义也是被弘治皇帝命令退下。

  “你认为鞑子会在近期再次犯边?”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言语平淡且严肃。

  “对,大同受灾朝廷在这里赈灾,鞑子不会不知道。本来儿臣还是有些不确定但是从刘泽奏折来看,大同不仅仅是商人私下向关外走私禁货就是大同的官府中也是有着鞑子的奸细,而在大同民间各处又是藏着多是鞑子的细作就是更是不得而知了。”说着朱厚照便是走到龙案旁边,从怀中将几封交给了弘治皇帝。

  说道“这是大同右卫县丞魏李的信,信中有大同右卫县令吴能卖官贪污以及枉法并私通关外鞑子倒卖盐铁及粮食的证据。”

  “另外,儿臣之前派遣前去大同巡灾使梁储,也是将大同左卫以及右卫地区的灾情上报,并有十几家与关外有着私下来往的商家及官员名单交上来了。”

  弘治皇帝沉默这看着这些信,心中怒火在不断翻腾,难怪这些年来鞑子每次犯边都是来自己大院一样。轻车熟路的来潇洒的去,一点就是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边军边官边民边防边地都是到不得不整顿的时候,在不整顿大明之万里江山就是毁于这些蛀虫!”朱厚照退回远处,躬身请命到。

  “你在朝上说了增设两边总督,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么你一定是有了人选来了,说来看看。”弘治很快将信看完,然就是对朱厚照说道。

  朱厚照也是没有躲什么,对于弘治的这样的皇帝什么都是摆在明面才是最大忠诚以及孝顺。所以他不见思索的就是将自己心中说出来了。“两边总督就是仿照三边总制之设,大同以及宣府是九边之中最为重之地。因为无论鞑子还是瓦剌,只要是想对我大明有着任何动作,就会想到顺天府毕竟顺天府乃是大明之心,同时大明天子与朝廷就是顺天府。而大同还有宣府之后就是顺天府,两地之重要可想而知。如此儿臣才会建议增设两边总督以镇守之,一是全面统领两边防务,二是好好整顿一些已经成了筛子的两边。最重要的是这大明九边之地都是好好整顿一下,无论是九边之地还是两边大同宣府之地是边防重地不错,但却也不是军队武将一手遮天之地,大明只能我皇家说了算!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只能听命与皇家,忠心与大明,除此皆是可诛!”

  “所以儿臣以为以威宁伯王越最为合适,而大同巡抚应该马上起复王恕任之,命其共巡大同宣府两地。大同总兵神英贪生怕生只知酒色当押解京程审判,其家人全部收监;副总兵赵昶当满门抄斩诛九族。大同镇之总兵及副总兵父皇当另选能者任之,而山西行都司也当予以撤销!”

  弘治皇帝听完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看了朱厚照一回儿才是说道“三边总制与大同又是有何相关?你为何提及恢复三边总制,不怕失控?”

  “现在大同的事已经发生,即便是朝廷要追责也不过是将那些尸位素餐者尽数拿下而已。此事,儿臣想王尚书一定会是完成的,相信父皇您其实已经在心中有了安排。而今朝廷最重要的就是要严防鞑靼以及瓦剌的犯边,所以不止大同一镇。大同要整顿,三边也是要防备,而且不止这几处其他几镇也是要防备。”朱厚照嘴上说着是防备但是弘治皇帝却是清晰的感觉自己儿子眼神里的不甘,就是那种不甘被打了还只能防备不能还手的不甘。弘治皇帝知道防御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但是以后朱厚照会是怎样,现在的他似乎也是有些知道了。

  正如现在弘治皇帝所预料,在未来的时候,朱厚照刚刚登上皇位就是开始大明王朝对于关外鞑子的疯狂报复,大明王朝的新皇就像是被压抑很久的恶魔一样,不断的指挥与驱使着他军队进军草原,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即便是首辅以辞官为由请求皇帝暂停对草原用兵,皇帝依旧是像一块顽石一样不理会也不理睬。常常是嘴上答应着暗地里却还是通过圣旨指挥着他的军队,向草原更深处突击。走一步看一人也杀一人,在行百里再筑一城。皇帝不准备给那些曾经给大明带来巨大伤害的鞑子一点恕罪的机会,要么下马跪在地上举高双手,要么在马背上被一炮轰杀。

  后来的人们都是说,在正德二十年以前,皇帝陛下就是一头恶龙!

  “王越,王恕皆是可以复用。你建议的以王恕为大同巡抚,巡抚大同宣府两地也是可以。但是两边总督却是不能设立,所以朕准备以王越为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总大同宣府两地。”弘治皇帝看着自己的儿子,他明白朱厚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曾经的他也是如此,毕竟作为大明的主人他从来对于边外的鞑子厌恶的到极点。

  但是,弘治皇帝不想自己的儿子这么小就是被一种说起来并不是直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仇恨而蒙蔽了双眼,毕竟大明太子所需要承受的东西远不止这一点。

  任命一个两边总督很简单,但是要撤销一个两边总督的编制却是无比的困难的。所以两边总督不能设立,三边总制也是不能恢复。就像朱厚照自己所说的一样,这些地方决不能掌握在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手里。

  三月里的大明,有些不快乐。

  自从大同府推官的惊天连劾之后,朝堂上一片轰动。所有人都是被这刘泽震惊到无以复加,一时间大家的目光都是被吸引到大同去。

  锦衣卫衙门后面,通政司衙门。

  虽然是已经是放衙,但是此刻的通政司衙门却依旧是灯火通明。衙门之内书吏们也是来来往往怀中抱着各种奏疏文书接着灯火在衙中四处穿梭,就在通政使司掌司事元守道的公房之内,通政使沈禄,左右通政还有左右参议都是在此。

  公房之中六人都是不说话,静静的坐着互相也是没有眼神交流。

  许久,这公房之中颇有些诡异的沉寂被一声喊声打破。直到外面有人喊道“到了”顿时在公房中的人都是齐齐站了起来,随后在元守道的带领下出了公房。

  一出公房,元守道便是问道“可是大同来的奏疏?”

  有人回道“是,加急送来了。”

  “快快拿来我看!”元守道忙命道。

  将刚刚到的这份奏疏接过来,元守道一看上面臣徐贯的署名。马上就是说道“快,前去安排,本官要入宫面圣。”

  与此同时在里文华殿不远的文渊阁之中,并不宽大的正堂之内,内阁首辅,次辅刘瑾以及准阁员李东阳还有谢迁都是一脸严肃,都不说话大家都是不约而同的盯着门口,等待着。

  他们也在等待徐贯的奏疏,刘泽的惊天一奏已经是让太多的人太多天没有睡着了。

  如果你有那个机会可以在这时候,登上承天门的城楼之上。你会发现就在前面诸府部衙此刻都是灯火通明,但是很安静似乎大家都是在等待那份会打破这份安静的奏疏的到来。

  按照时间推算,今天徐贯的奏疏应该马上就是会到。所以徐溥还有刘健等人都是在等待着,因为这份这份奏疏关系着大同上下近百人的性命!所以每个人都是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即便是现在已经是快到放衙时候,但是内阁几位都是没有离开。

  不过,没有想几位阁员想的那样。奏疏是到了,但是通政司并没有将奏疏送来内阁,而是直接送到天子的案头。因为这样一份足以掀起巨大浪涌的奏疏,出来天子谁都是没有资格去接。

  事实上元守道送来的奏疏不是一份奏疏,也不是徐贯的奏疏。而已以徐贯名义总概,由徐贯,杨廷和,梁储,以及魏李共同上奏的。魏李只是个县令原本没有资格和徐贯这样大员一起上书,但是徐贯考虑到他是太子的人而且而且耶斯有着一个赈灾的名义在哪里,所以特别允许了魏李一起上书。

  弘治皇帝拿着这些奏疏看了很久,而朱厚照还有前来送奏疏的元守道也是一直等着。

  终于弘治皇帝很是疲倦的合上奏疏,叹息了一声后说道“拟旨,着起王恕为大同巡抚加左都御史,巡抚大同宣府两地。命王越为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暂领大同总兵事。着锦衣卫立即派人前往大同,押大同总兵,巡抚及知府回京受审!”

  司礼监很快就是拟好圣旨,同时这份圣旨也是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往内阁。当内阁几人见到这份圣旨时候,心中皆是轻松同时更多的是担忧。

  朝堂的风,又要起了。


  (https://www.xdzxsw.cc/book/84208/439977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