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江山万里照 > 第4章一定亲自去看

第4章一定亲自去看


  一场堪称闹剧的讨赈风波在突然之间而起,又是在突然之间消失。甚至都察院还有六科的官员还没有到户部衙门前,这场风波就是以詹事府司经局太子洗马梁储被请进户部大堂结束,至于接下来的会发生什么大家就是不得而知了。

  毕竟,户部平常和其他部门关系也不是很好。

  当这件事被东厂报道弘治皇帝的案头的时候,弘治皇帝看了也是一笑而过。他知道周经是个不错的官员,但是每次都是这样却是让弘治皇帝有点不高兴,你说你户部守着国库该用的该花的,为什么就是不批呢?也好这次就是让照儿好好教训他们一下,同时也分化一下各部之间关系。

  一个皇帝,需要的是听话的朝堂,不是和谐的朝廷。自古臣子不吵,皇帝就睡不着觉啊。弘治朝多君子,史官还有文官们自己喜欢,大家一团和气多好。但是对于弘治皇帝来说,却总是有那么一种大家都是串通起来的感觉!有句话怎么说的,叫君子虽好,但不能太多。君子一多就是一群废物。

  东林党不就是嘛,够“君子”吧,也够废物的。

  朱厚照愿意去做那个朝堂的搅屎棍,而弘治皇帝也一定会支持他的,不然为什么弄个两路赈灾出来啊。防着官员们也防着朱厚照!

  太子倒是没有像弘治皇帝那般勤政,领了赈灾使的差事,又是在户部大闹一通之后,竟然说自己“旧伤复发”不能上朝了。躲在了东宫就是不出来了,不过这几日詹事府的事都是不少,詹事府的相关官员除了詹事谢迁之外,少詹事王华以下的几个官员都是被太子书房召见。

  朱厚照当然不愿意上朝了,他是太子又是不是朝官,现在又是领了赈灾的差事,但是不想去上朝了每天其那么早,而且他身上的伤可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要养伤。

  但是目前朱厚照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弘治皇帝让他赈灾,可是他没有可用的人啊。虽然弘治皇帝以徐贯为副,但是朱厚照可不敢真的将徐贯当成副手,徐贯虽然只是六部中最为清闲的工部尚书,但是人家与刑部尚书白昂是这个时代大明最顶尖的灾害治理专家,尤其是对付水灾这两位老兄,一个敢直面江南多如牛毛的河道沟渠,一个是敢硬刚黄河的人。在他们面前关于救灾朱厚照是弟弟中的弟弟的弟弟,虽然还没有见过徐贯但是朱厚照已经收到了徐贯的笺书。询问朱厚照救灾该是如何进行,并言及灾害几日不宜再拖。

  朱厚照则是回书,说明自己会在近期召见他在文华殿议事。

  朱厚照不是故意拖延而是在做自己的安排,灾情虽然凶猛但是朝堂上的变化却是灾害来的更加凶猛,朱厚照也害怕。所以朱厚照在等,等自己将詹事府的是理清,也在等周太后那边对与李广之事处理结果。

  詹事府,是太祖皇帝是设立的,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培养,训导,以及辅助太子。

  其中以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少詹事为詹事之副贰。太祖皇帝对太子的教育很重视,既不随便付之以重任,所以特设一套较前代完备的东宫官,以训导太子。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詹事府就是属于东宫小型预备朝廷,是陪着太子熟悉,学习以后成为天子之后怎样统治天下的。现在的詹事是谢迁,但是朱厚照对于这个人不喜欢,因为谢迁并没有更多的心思放在詹事府的实事务之上,他只是借着詹事的官职来为自己正式进入内阁做铺垫而已,所以谢迁一般只在内阁不来詹事府。

  所以朱厚照准备踢开谢迁,自己控制詹事府。但是控制詹事府就是要取的几个人支持,少詹事王华也就是王阳明的父亲,主溥程敏德,司经局太子洗马梁储,侍读学士杨廷和这四个人是必须在听命与朱厚照的。如果他们不听命与朱厚照,那么朱厚照也是踢不开谢迁,也掌控不了詹事府。这四个中除了王华还有程敏德,杨廷和还有梁储都不是简单的人物,这两个可都是做过首辅的人!尤其是杨廷和,那可是后来独掌朝政达三十八天的绝对狠人!即便是王华还有程敏徳两人也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王华状元出身,程敏徳也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朱厚照面对他们没有一点的信心。

  所以朱厚照想了一个最好的方式,那就是全部调走。最直接最简单最不费力气,所以朱厚照上奏弘治皇帝,说因为灾情不明故以巡灾使之名命杨廷和还有梁储前去大同查明灾情,王华还有程敏德到顺天府各县及保安延庆两州查明灾情。而对此,弘治皇帝同意了。朱厚照便是分别召见四人,向他们说明了一下任务以及自己所需要知道的情况之后,就是让他们各自带了五百石粮食,各自两千五百两银子出发了。

  当四人说要回家收拾一番之后,才是发现太子根本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因为他们每人身边都是有人随行,谁啊,当然是东宫太监了。上次的守门有功被直接升为东宫长随的马永成,李厉陪同王程前去顺天府各地,而谷大用与齐开则是陪同前去大同!

  就这样刚刚领了太子令旨的四人在四个东宫太监的陪同之下,出了皇城又直接直接出了京城一刻也没有停留。

  处理完他们,朱厚照就是开始思索福生局的事了。所谓福生就是造福百姓的福利机构,只是将之前的大明已经有的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归到一起,不在各自为政也不再不受重视。

  福生局建立的首要一点就是,这个福生局局令要谁来做。因为朱厚照手边没有认识以及了解的人,所以他就用了一个笨方法,那就是拿着詹事府的官员名单一个个找,看看能不能大海中捞到一根金针。

  苍天不负有心人,熬夜爆肝有奇迹。

  还真就是让朱厚照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这个叫蒋冕!

  蒋冕现在是司经局正九品校书,乃是一个真正的芝麻绿豆官。但是蒋冕这个人为人敦厚老实,做事又是无比认真。听说之前朱厚照没有住进东宫的时候,司经局也没有什么作。蒋冕自己就是开始整理东宫司经局的所收藏的典籍,以供太子随时查阅需要。这也是朱厚照能够注意到他的最主要原因,要是没这件事诸侯朱厚照也想起来他。

  本来朱厚照想着直接以蒋冕为福生局令的,但是一下子让一个九品官连升三品好像也不是光靠着朱厚照一人之喜好就是能够决定,吏部那边也不会答应啊。所以朱厚照想了个办法就是在目前福生局令就是空着,让蒋冕以福生局从七品主溥司正的身份暂代福生局事,这样一且就都是迎刃而解了。从九品到从七品也就是两级而已,也不会落外人闲话说起来也是蒋冕的正常升迁速度,顶多算一个小爆发。

  晚上,云儿给朱厚照换过药又是服侍朱厚照用了晚膳之后。朱厚照便是来到了书房,而书房里刚刚升官的蒋冕也是早早就是等待在哪里了。一见朱厚照进来就是起身行礼,朱厚照笑着让他免礼之后就是开门见山的说道:“孤原本想直接以你为福生局令的,但是官员升迁变动都是有着一定之规的,所以孤也不好擅自去改。即便是孤认为你是福生局最合适的人也不行,所以孤以你为福生局主溥司正,命你代掌福生局事。孤把这个位子空着,等你!”

  “微臣谢太子殿下赏识!”看着太子走进来,又是听着太子颇为发自肺腑府话,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下层官员中的蒋冕心无疑是震动的。

  “你不必谢孤,孤只是认可你的人品,更加认可你的才能与官品,不想你才能用在简单的校书之上,你应该是为君为国为社稷而处事,所以你且暂时屈居与此吧。”朱厚照不是一个能够循规蹈矩的人,跳脱就是他的性子。所以在与蒋冕说话的时候,也是没有一点太子的样子。

  “既然你领了福生局的事,那么有一点孤还是要告诉你的,孤不喜欢说着大话而不干正事的人。所以你在福生局就是专注你的事,不要你参与这个参合那个。”朱厚照说着就是命人赐座给蒋冕,继续说道“你目前有两件事,一是将福生局尽快搭建起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顺天府的养济院,漏泽园以及惠民药局都是整顿起来。既然衙门名字叫个福生局,那就是要福泽万民。”

  “第二,就是福生局要马上着养济院收容灾区来到京城的流民,灾民,以及难民,惠民药局要提供诊治与药物,漏泽园也是要处理好哪些死去之人的遗体,尽量让他们在生时没有享福,身后得个安稳,也算是我大明朝廷的恕罪了。灾祸无情,苦了这些百姓了。”

  朱厚照没有给蒋冕多少说话的时间,现在时间紧任务重,朱厚照没有多少时间去浪费所以尽量做到从速从快,同时也是先安排下去,有差误的后面再补充。没有办法事情赶着事情到这里,朱厚照也是一个人。

  “这个是孤熬夜写出来对于福生局到底该干什么,怎么组织的一些想法,最好福生局近期要做的事孤也是写在上面了。你拿回去看看,最近就是辛苦一些,等事情完成了孤定会好好犒赏与你。”朱厚照坐在书桌上,不断翻着太监张永从内阁还有通政司搬来的最近大同还有顺天府各地的奏疏,没有办法现在的朱厚照手里没有锦衣卫也是没有东厂只有用最原始的方法了。

  看着六岁的太子带着伤,还在不停的忙活着,蒋冕心中职也是不好受。身为东宫属官子啊东宫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竟然是一点忙都是帮不上。这让一直一根筋的蒋冕觉得自己有些失败,手里拿着太子给册子蒋冕也是悄悄告退。

  可是,他还没有出的内院门就是被一个小太监叫住,随后云儿就是带着几个太监宫女来到蒋冕跟前。蒋冕认出是太子身边贴身的女官,忙行了一礼。云儿也是福福身子还了礼后说道“蒋大人,太子殿下知你素净,为官多年在京城还未有屋田,加之大人长子幼女又是多病,家中光阴颇艰。所以殿下命我将这五十两银子赐于你,还还有一根人参一根灵芝,还有贡药几味赐于你。”

  “这......”蒋冕愣在原地,不知如何作答,手伸出想接却又是不知道怎么张开,只是保持一个拳头的姿势。

  “蒋大人,大可收下,这些都是殿下赏赐,殿下也说了你为官清廉,所以这五十两只做你子女医药,这些东西也是太后太后赐下给殿下的。殿下只说自己伤势无碍又怕这些东西放置久了,知你家中有需所以算是借花献佛了。”云儿宛然一笑,如此说道。

  话都是说道这里,蒋冕也是不在说什么。只是跪下对着书房大礼后,高声说道“臣,蒋冕定不负殿下期望!”

  三十五岁的蒋冕背着太子的赏赐出了东宫,在宫门口向着刚刚书房里那个小小的身影,蒋冕不觉得眼角有泪。到了他这个年纪经历进士的风光,又是经历了官场的城府终是看见了一些曙光。蒋冕感动的不是太子这些赏赐,而是对于太子殿下这封关怀丝毫不能抗拒。

  人嘛,最害怕的就是突然而来的关怀,任谁都是会乱了心境。

  尤其是蒋冕这样的人!这招永远是最管用的。

  随着蒋冕出东宫的脚步,一个来自清宁宫手持着朱厚照给周木兮的东宫宫牌来到东宫,进了朱厚照书房。

  朱厚照虽然不是什么实干家,但是也是知道亲眼所见亲耳听到的重要性。即便是他对于各地关于灾情的奏疏看到在多,也是一叶障目不知道背后是怎么样的。

  所以朱厚照决定,出宫!

  不然朱厚照在东宫怎么安排,救灾方略写的在怎么详细也是没有什么用。

  所以第二天朱厚照就是借着去查看灾情的由头想弘治皇帝请求出宫。但是第一次弘治皇帝拒绝了朱厚照的要求,毕竟朱厚照刚刚才是遇到行刺之事,弘治皇帝不答应他出去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朱厚照是何许人,他在乾清宫整整待了一晚上,死缠烂打好说歹说弘治皇帝这才是同意了请求。不过弘治皇帝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出宫时间只有两个时辰,并且还要给朱厚照派三百人随行保护。府军前卫一个百户,锦衣卫一个百户,东厂再来一个百户。

  对此,朱厚照当然是答应了。想不到弘治皇帝竟然给了他一个百户的锦衣卫又是给一个百户的东厂番子,让再就是对厂为趋之若鹜的朱厚照兴奋了好久。

  上午,带着人朱厚照就是直接出了宫,既然是身为赈灾使那么就是要到灾情的最前线去,到灾民中去这样才是能够了解到灾情及灾民第一手情况。进而才是能够做出更加合理的安排,所以朱厚照这才决定先出宫了解一些情况不然就是待在宫里闭门造车根本就是不能有任何的是用处。

  既然是视察巡视灾情,朱厚照也没有大打太子的行头仪仗。只是带着人乘着马车直接是从东安门出了皇宫,虽然朱厚照想的是不要那么大的动静,但是太子的身份让朱厚照基本上没有什么微服私访的可能,弘治皇帝虽然是答应了他出宫,但也是弘治皇帝却是并没有答应他可以随便独自行动。所以他出宫但是是必须带着护卫的,明面上的护卫也是不少,一个府军前卫的百户还有锦衣卫的一百力士与东厂的一百番子加起来也是有着三百多人。至于暗地里,锦衣卫还有东厂布置了多少人朱厚照就是不知道了。

  反正作为那个被偏爱的人,朱厚照是出了宫。

  朝阳门大街,朱厚照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带着人在朝阳门大街上随意走着。不过朱厚照后面可不是带着三百人,虽然是安全需要但是也不能到哪里都是三百人跟在在屁股后面啊。所以只让府军前卫还有锦衣卫东厂三方皆是留五人紧紧跟在他身边,然后就是还有伤势刚刚好一点的刘瑾和张永两个东宫的内侍,其他人朱厚照让他们远远跟着或者是在距离他远处一点等着。

  朝阳门大街作为京城中几个比较繁华的街道之一,在区域上是属于大兴县的。而且周围重要的是街道尽头就是保大坊,而东厂总部就在保大坊一旦是有事东厂的人马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

  好在,这时候雪已经是停下来了。而雪停后朝阳门大街很长也很繁华同时也是很美的,走在大街上穿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身边走过的什么人都是有。衣着光鲜的公子哥,穿着长衫直缀头带书生巾的书生,也有穿着短打粗衣的,有货郎打扮在挑着担子在人流来回穿梭叫卖的。街边商铺林立旌旗招展,酒楼饭馆,客栈茶馆,粮店布庄,书铺货店,赌坊还有青楼都是人声鼎沸。虽然是一场雪后屋顶上还有路边都是不少的积雪,但是这都是不能消除街上行人的热情,人们来来往往忙着自己的事。

  街边店中酒客食客们的谈闹声还有街边小贩的叫卖声都是一股脑的冲进朱厚照耳朵里,朱厚照漫步其中一时都是有些醉了,脑海都是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繁华是好的,这世间没有一个人是不喜的。无论是当朝天子还是升斗小民都是一样的,谁人都是不能免俗。何时的世间,人们都是期望着自己能够活在自己的一个好的时代里。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慈祥的父母高堂以及温柔贤惠的妻子围绕膝前的可爱子女,这样的生活人人都想。

  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在朱厚照看来不是这样的。

  现在的大明有着中兴的名头,但是朱厚照心里却是明白的很,现在的大明无论是朝廷经济还是社会民生亦或是国防军事,那都是与大明开国时都是不能够相比的。太祖太宗时候再是怎么说,在与对待外敌之上都是一往无前的。后来的时候虽然国家是有些底子,但是因为外敌的原因国家确是颇为的风雨缥缈了。弘治年间天灾人祸是一样不少,大明是不是回光返照谁都是不知道。

  与当下大明中兴名头与当下这朝阳门大街上的热闹繁华尤为讽刺对比的是,大街上那些在人群中那些来来回回追着人可怜兮兮哀求的灾民们,这就是对于大明最大的讽刺。朱厚照从朝阳门大街的西头慢慢行着,还未到走到朝阳门大街就是已经看见了不少的灾民了。单独一人的或者是拖家带口的,反正是老是少的病的弱的什么样的都有。

  朱厚照一边走着着一边四处仔细的看着,同时脸上的表情也是一边不停的变换着,什么样的时代都是有着恶人的,流民的乞讨也不是会被所有人接受的。不太讨厌的人会给上一个两个的铜钱或者便是不理会的,但是有做歹的不但是言语上极尽辱骂,更甚的就是拳脚相加的。

  朱厚照本身就不是一个圣母心怀的人,但是有些人的作为却是实在让他有些看不下去的。远处一家粮行前面的门口,正是停着好几辆的马车,车上装着许多的大麻袋。看样子应该是粮行新到的粮食,力夫们正是在快速的搬运着,但是在搬运的途中因为封口的不严实或者是麻袋的破损漏洞,难免就是会有些粮米会洒出来。

  所以在粮行的门口同时也是有着不少的流民在捡漏在地上的粮米,虽然是一粒两粒的捡,但是洒的多了捡的不就是多了嘛。所以一些流民就是在地上捡着,运气好的可能是捡上个半天或许能够捡上一碗稀粥。

  有人说捡能捡上多少?有什么用?

  这个只有你真的身临其境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那种似乎一粒米就是能够活命的感觉。一分钱会难道英雄汉,那么一粒米也可能救上一条卑微到极点的性命了。

  “你个老东西,能不能不要在这里捡了,行不行,耽误了我们这里生意你的这条烂命能担当的起吗。”正当一个一身褴褛几乎只是着件单衣的老妇人趴在地上捡着粮米的时候,从粮行里走出一个穿着绸长缀戴着东坡巾,应该是个管事的中年男子从粮行里走出来了,照着正在地上摸索的老妇人的肩膀上就是一脚。只一下,本就是老弱体瘦的老妇人便是被踹的人仰马翻。

  “唉哟唉哟”的叫了起来,这是一旁捡米的一个瘦弱青年看见老妇人被人给踹倒了,一下子飞快跑到老妇人跟前扶着老妇人说道“祖母,祖母,您没事吧。”

  “你凭什么打人?”安抚了自己的祖母,男孩指着那管事的就是吼道。

  “凭什么?凭你们毁了老子的心情,挡住了老子的财路。”那管事恶狠狠的回道,并且同时又是要抬脚去踹那瘦弱青年。管事生的胖乎乎的又是高大,而那青年显然是营养不良且生的瘦弱要是被管家一脚下去,恐怕不死也得落个骨折内伤什么的。

  见此,朱厚照大喊道“刘七!”

  朱厚照话音刚落,在他身边一身青衣小厮打扮的刘七便是猛的窜了出去。来至管事跟前掏出随身携带的腰刀,不过没有抽出刀来,而就是用刀鞘对着管事已经踹出去的脚上狠狠的砸了一下,然后又是照着那管事的脸上抽了一巴掌。刘七是府军前卫的禁军生的同样高大,但是他比那个胖管事可威猛凶横多了。

  这下轮到胖管事躺在地上叫哎哟了,一边哎哟一边捂着立马就是肿起来的左脸颊。疼的脸直抽抽的,也是,刘七刚才那一巴掌实在是抽的狠,朱厚照听了声音都是下意思牙一酸。

  “你是谁,凭什么打我?”胖管事缓了一会儿指着刘七问道。

  “凭什么?”这是朱厚照从后面的走了出来,先是命一旁刘瑾将拿祖孙两扶起来然后才是看着胖管事说道“凭你坏了你爷爷的我心情,挡了爷爷我的路。”朱厚照笑着很是天真但是眼神却是极为冷漠。

  “这个理由不知道你可满意?”朱厚照一笑,脸上尽是嘲讽。

  “好啊,你个小鬼实在故意闹事啊。”胖管事被朱厚照盯着,在看看跟在朱厚照后面围上来的一众护卫。心里是发虚的,但是他却是咽不下这口气。这京城上上下下打扮讲究带这护卫的公子不知道有多少,他也是见过不少。但是敢这么当街打他不够还嘲讽他的还真是不多,所以当下他就是指着朱厚照大吼“好小子,你给我等着。”

  说着话那胖管事就是挣扎着站起来就是想走,但是朱厚照哪有那么容易就是放他走。“慢着,我让你走了吗?”说着就是一招手,而他身后刘七就是一脚用力的踹在胖管事的脚上对着脸又是两巴掌,一巴掌让右脸颊也肿起来了,另外一巴掌让左脸颊更肿了。这下嘴角就是直接出血了,鼻子上也有血迹。

  “还顶嘴不顶嘴,走不走?”朱厚照问,胖管事摇头。

  “来,给老人家赔罪道歉。”朱厚照还是笑吟吟的,但是胖管事看着一旁全程黑脸刘七却是只有对着老妇人赔罪有道歉,难道胖管事就没有一个帮手吗?这个其实无所谓,因为那些赶来帮忙的人,他们也是每个人被砍了一刀鞘,然后结结实实吃了两巴掌。现在每个人都是躺在地上,不是脸肿就是口鼻出血。


  (https://www.xdzxsw.cc/book/84208/439976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