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一一章 新旧内阁

第八一一章 新旧内阁


  谁也不傻。就在时论刊登署名文章之后的几天,那些在位的阁老,也开始署名赞颂官家减免农税的英明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道高一丈。不予争论,直接将问题的指向,转移到了官家的名头上。

  说白了,就是告诉黎民,内阁如何,臣工如何,都是官家的。

  而做这事的第一人,是富弼,内阁首相。

  富弼明白了,真正揣摩透官家心思了。他怀疑,这一次农税之争,就是官家精心设计的,然后由自己一步步的把臣工带进去。

  这出戏,是基于官家对所有朝廷重臣熟悉的基础上,官家导演的。把此事看做一副汤药,他富弼就是那一味药引

  果然,就在内阁大臣准备集中彦博、韩琦,虽然七八十岁了,从身体状况而言,还真有些不服老。

  张方平认老,陈升之认老,就是王珪也认老。

  至于韩绛,人家无所谓,他韩家又有一个韩稹入阁了。别说还有个阁老院可去,即便是真的致仕回乡,他韩绛也无所谓。

  不得不说,官家做事地道。老六家,文武臣工,每每重要职位,都会有老六家的人。

  可以说是信任,也可以说这是官家对他们老六家一如既往支持的一种汇报。

  想当年,虽然官家是先帝的独苗,在明面上确实是大统的唯一继承人。

  可事实上呢汝南王两代备胎,几十年经营,几乎整个大宋的朝廷,除了先帝不死心,几乎所有的臣工都认可了汝南王世子继承人的身份。

  即便是官家都已经代父祭祖了,朝臣中一样有汝南王世子的拥趸者

  当时的皇宫内,怪事连连,即便是心知肚明的臣工,也都睁眼闭眼的看热闹。

  唯有老六家,一心一意的尊官家,为官家。

  最后再说司马光,自从朝廷新政实行,他就仅仅是挂名头了。

  或许,若没有阁老院,官家还会继续让他挂名头吧

  甚至怀疑这阁老院的说法,就是为司马光而专门设定的这个不对了。

  赵曦之所以设立阁老院,确实是从安置这些老臣。不仅仅是内阁大臣,还有那些声名远播的武将。

  狄青、郭逵、种鄂、熊本,包括高遵裕,向太尉,折继闵,种诊等等。

  倒不是赵曦要提防老将,不是担心他们因为长久领军树立的威信,而导致国朝大的动荡。

  不是这样,都不是。

  赵曦这样做,更多的是对武将的一种保护。

  说真的,国朝南征北战,这些年打下偌大的疆域,这对于这些领军的老将而言,如何赏赐,加官进爵都不为过。

  但不能那样做!

  国朝以文御武,并不是赵曦这十几年就能让整个风气改变的如今的朝堂,从内阁到议政参政,还都是在文武差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而文臣,乃至整个士族阶层对于武将的提防,越是功高,越是会被关注。

  别以为取消了御史台谏就没有弹劾了。

  若不是每到战事结束,赵曦便把诸位老将收归到讲武堂,他敢肯定,到时候内参的弹章,能把诸位老将参加饮宴的仪态都撰文了

  或许,从这一届内阁开始,国朝该有些改变了。

  赵曦认为,这一届内阁是一个军事、经济和科技合力的内阁。用后世的话,这是一届强势的鹰派内阁。x

  可未必都这样看。

  “王介甫无祖宗,吕吉甫无底线,章子厚无规矩,薛师正有钱眼,苏子容钻技巧彦国兄,官家这是组什么样的内阁呀”

  韩琦眼里,王安石不尊祖宗,吕惠卿小人一个,薛向顶大了做个掌柜,而苏颂,韩琦看来就会点奇淫巧术。

  他实在不理解官家如此提名的目的,真不知道这样的内阁将把大宋带到怎样的境地。

  多好的中兴之相呀!难不成就这样昙花一现的结束吗

  “不是还有我等阁老院吗”

  富弼真不知道怎样跟韩琦说。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ickdividdiv

  我成了仁宗之子 </p>


  (https://www.xdzxsw.cc/book/83011/559317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