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轻

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轻


  这些西军,对战马的热情真感人。

  就这种惊马的状态下,居然被他们收拢了百匹战马,也是拼了命了。

  路过朗颂而不攻,赵曦纯粹是来了以后才临时起意的。现在,围点打援也打了,下一步该怎样?

  赵曦顾不得搭理这群为马疯狂的军卒,他在考虑下一步怎样搅和。

  “追击吧,只需要缀在后面,任何人不得脱离队伍太远。有战马的,可超前里,注意警戒!”

  赵曦的这命令有些含糊,说白了几乎是没目的的。

  几个意思?连狄青也愣了,不过他没开口。

  杨文广已经被数落过了,没含糊,太子殿下这么说的,他就这么去传令了。

  狄青看着赵曦,等着他解释。因为狄青疑惑。

  这时候打退了援军,如今的朗颂孤立无援,也就是不足千人的守卫,应该很容易打下来。他搞不清殿下为什么会让追击。

  追击会遭遇什么,殿下应该清楚的,将是面对近三倍的安南队伍,还是全副装备,带淄重的。

  那怕是与广源城的国朝军卒合击,即便胜,也是惨胜。

  该不是殿下以为有huo yào弹就百无禁忌,所向披靡了吧?

  “狄帅,吾无意打遭遇战,也不会觉得huo yào弹就横扫一切。吾想打高邦!”

  高邦?这……狄青不得不佩服太子殿下的想法,这真不是常人想的。

  就是他狄青,也只会想着打个回马qiāng,杀回朗颂去,占据朗颂这个据点,以国朝军卒守城的能力,在安南境内插一根钉子。

  况且,朗颂离永平寨很近,这万数军卒不归深入敌后,孤立无援的。

  而殿下这样……

  “这次打援的结果,应该会从广源方向引来更多的援军。因为朗颂是他们与国朝边境的关键点,不容有失。”

  “趁此间隙,万数军卒有可能偷袭高邦成功!”

  再往下怎样安排,赵曦没说。这得走着看,看对方反应来决定己方的行动。

  战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决胜于千里之外,纯粹扯淡。

  就是祖上的那些阵图,在赵曦看来,只是好看些,作用除了坑死人,没一点用。

  偷袭高邦呀!若狄青有绝对的自主权,有太子殿下这般临机决断的权限。他想,或许他也会这样做。

  毋容置疑,高邦应该是整个安南北部,也就是准备祸害国朝广南这几万人的补给点,是粮草淄重点。

  说是追击,又是缀在后面,跟跟踪差不多。

  大伙几乎是溜溜哒哒的在往广源方向走,甚至还有兴致支火造饭。

  至于那些被战马踩踏受伤安南军卒,太子殿下说了,那不是咱们打伤的,没有理由管人家,就那么丟那儿了……

  伤员比死人更能搅乱军心!

  收拢到战马的,这时候还是很有用的。赵曦把他们分成几拔,作为前哨,任务是侦查广源方向的安南军,但绝不可接触。

  ……

  “殿下,自广源方向来军,步骑混合,约万数。”

  赵曦还在这担心呢,担心安南那个大太子,会不会也突发奇想,直接向广源那边发动。

  毕竟倘若那样的话,就现在留在广源的队伍,未必真能扛得住人家冲击。

  最后结果是他们在广源祸害,自己在安南折腾,半斤八两,谁也占不到便宜。

  不过现在好了,剧情完全是按照自己预想的来了。

  “进山,隐蔽!若不能看好战马,一律杀掉,不得暴露!”

  赵曦陪着狄青,查看完地图,直接下达了命令。

  没办法,去往高邦,必须再往西北前行二三十里,然后直接向西。

  本来给安南这个大太子留了考虑的时间,没想到人家这样着急。

  就这样趴在山林中,听着山下千军万马的通过……心是真痒痒,几次都有发射几颗huo yào弹的念头。

  不过这时候杨文广心里踏实了,跟一帮副将在一起,也算是轻松了。

  他们几个议论过,都以为太子殿下这是要来一场硬战,没想到太子殿下就这样把援军又放过去了。

  到底要干嘛?这广源方向还有近两万安南军卒,若是与广源州的王师勾连,两厢夹击,这应该也是一场大胜。

  都是将领,都有自己对战况的判断,也有对战局的评估。

  然而……

  在放过安南支援朗颂的援军后,又前行二十里,没想到太子殿下却让护卫营开路,全军向西转,越山岭……

  这是要打高邦了!这些将领顿时恍然了。

  太子殿下的用兵,没一次是实打实的,一直就在避重就轻,攻其不备……

  余靖是看着对面再次调走援军的。被埋伏仓惶逃窜回来的他看不到,所以,心事重重。

  第一次五千,这一次近万,还是步骑混合……殿下,狄帅,难不成尔等要死守朗颂不成?

  他只是个文人,几次都有心下令冲击敌营!可是不成呀。

  不说许以钱粮的侬人,就说募兵,也不是冲锋的料,唯有那万数西军……可敌方是两倍之数。

  唉……这种心焦,唯有孙沔与他感同身受了。

  “学士,继续这般对峙吗?”

  说是对峙,更像是各过各的日子。

  双方就这样陈兵边境,没谁越边境一次,别说打战了。都是投鼠忌器,谨慎的维持着现状。

  安南是兵力减少,不敢与这边叫嚣,而余靖是自己知道自家事。

  “太子,狄帅,自有计较。吾等照旧吧!”

  现在双方就像箭在弦上,只要不放手,始终是威胁,可一旦把箭放出去,就代表着露底牌了。

  这道理余靖窥的很清楚,孙沔自己也明白,只不过是这样耗着,心里忧着……不是个滋味。

  每天都这样随便谈几句,两人相互鼓鼓劲,打打气,然后装作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开始巡营。

  高邦可不是朗颂,这是离广源最近的城池。

  这时候安南北部军卒几乎全集中在广源,所以,整个高邦现在就是个粮库。

  安南的大太子并不是那种长在深宫里的,而是经过征战的,军略并不差。

  比如现在的高邦,他就部署了至少五千军卒守卫。

  关键是整个安南军卒的军纪一点不松懈,那怕是在大军后方,人家的巡逻一样很规范严谨。

  p我成了仁宗之子 60028dexhtlp


  (https://www.xdzxsw.cc/book/83011/471146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