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唐纵横 > 第一百零七章 逃离渝州

第一百零七章 逃离渝州


  七月二十八日,郭英诚率碎叶镇军一部抵达于阗附近山中。

  杜暹同时发布安西都护府令。

  令称:“”于阗王尉迟眺,上承皇恩,下依阗民,然,不思忠君护民,阴结联盟,图谋叛乱。此行只诛首恶,望各部勿要资敌,以免自悟。”

  至此,于阗之乱拉开序幕。

  。。

  同一时间,李华和清歌两人,昼伏夜行,沿东河,终于逃出渝州境内,进入涪州。

  寻一处渡口登岸,李华不由松了口气。

  “清歌姐姐,这一路可真够惊险的。”

  “是啊,想不到李华弟弟你人小,本事却不小。”

  “我哪里小了,我都已经十一岁了。”

  “我记得你才十岁吧?”

  “我生辰在不久前。”

  “不久前,在我俩逃亡途中?”

  “嗯,是的。”

  “你当时怎么不告诉姐姐,姐姐好给你过生辰。”

  “当时,随时可能有追兵赶来,我怕我俩去除了警惕,掉以轻心之下,被逮捕,所以没有说。”

  李华心道。

  当时确实是很紧张,这会儿才想起原主生日已经过了。

  清歌道:“现在说也不晚,姐姐好给你过生辰。不过你生辰什么时候?”

  “七月十七。”

  “七月十七?当时我俩刚做好竹筏,白天躲在山中,晚上乘竹筏前行吧?”

  “嗯!”

  “好,今日七月二十八,姐姐给你过生日。”

  两人出了渡口,小心观察一阵,发现此地并未了追兵踪迹,这才放心下来。

  又走路前行十来里地,来到一个小镇。

  清歌道:“李华弟弟,姐姐在此陪你过生日吧?”

  李华道:“啊……好……”

  同时心中想着。

  不知道,古代人过生日是怎样的?

  两人走在小镇上,看着两侧稀稀落落的来往行人,两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清歌面色笑颜不再。

  李华却是又想起自己穿越这件事。

  都已经大半年了,对我失踪这件事,不知父母缓过来没有,接受没有。

  俄而,两人转首相望,都看到对方面有悲戚。

  清歌没有说话。

  李华见清歌没有说话,等了会,道:“清歌姐姐这是怎么了?”

  清歌道:“没怎么啊!姐姐今天陪你过生日哩!”

  李华心道。

  哪有陪人过生日还哭丧着脸的?

  不过,他又一想,可能是她见我也一脸悲戚之色吧。

  李华花了一段时间,收敛了悲戚。

  正好,两人这时来到一家客栈门口,清歌也收敛了悲戚,道:“咋们找间客栈住下来吧!”

  李华抬头一看。

  客栈名,有间客栈。

  李华心中一奇,不会是哪位以前的穿越者开的吧?

  来到柜台,只见客栈掌柜是一个小老头。

  清歌道:“可有客栈?”

  掌柜道:“有间客栈。”

  清歌道:“我知道你这叫有间客栈,我是问有没有客房?”

  掌柜道:“有有,通房五文一晚,中房二十文一晚,上房六十文一晚。”

  清歌道:“通房如何,中房如何,上房又如何?”

  掌柜道:“客官,通房就是大通铺,八人间,和其他房客合住;中房和上房都是单人间,中房稍简陋,上房最好。”

  清歌道:“可否看看中房和上房?”

  掌柜道:“好呢,小二,带路。”

  两人随小二走向二楼。

  清歌一边走,一边盘算着两人身上盘缠。

  “李华弟弟,咋俩还剩多少钱?”

  李华道:“二十来文。”

  “什么?只有二十来文,那不只能住一晚中房。”

  李华道:“是啊!”

  两人看过客房,上房颇大,卧室和门口相距较远,中间分出一间小隔厅;中房颇小,卧室和门口相距较近,屋内设施也较为简陋。

  看过客房,走向一楼。

  李华道:“要不咋们去看看其他客栈吧?”

  这话却被小二听见了,他有些不悦:“好叫客官知道,咋们镇子也只有寥寥两三家客栈,别的客栈价钱也不会比我们低,环境不见得比我们好。”

  李华讪笑道:“我俩却只够住一间中房。”

  小二道:“小郎君和你哥哥住一间中房,也可以啊!”

  李华讪笑一下,却没有回答。

  李华一看两人一身打扮,却是明了。

  原来清歌此时也是一身男装打扮。

  来到楼下,掌柜处,清歌道:“老板,我俩准备住上房的,盘缠有些不够,准备去筹措一些,请稍待。”

  掌柜笑道:“好说……好说,不过,就今日客源情况,上房只能为两位客官留到正午了。”

  清歌抱拳道谢,两人转身离开客栈。

  李华道:“清歌姐姐,一间中房,就一间中房,我打地铺也行的。”

  清歌道:“这怎么行,上次还是你用自己的绢布衣服换的咋俩这身粗麻衣服呢!我看看我有什么东西可以当的。”

  清歌摸索了一阵包裹,里面有自己当初的绸缎衣服,还有一根银钗、一个玉镯。

  到底要当什么呢?

  清歌有些犹豫不定。

  李华也稍微检查了下,自己盘缠。

  当日落水,身上带的银钱却是丢了。后来,用自己绢布衣服,换的两身麻布衣服,还余了几铜钱。

  一路上餐风饮露的,多在野外,食物也多是靠摸鱼和挖野菜,到也无甚花费。反而到渡口,用自制的竹筏换了十来文钱。

  身上其他的东西,小刀已借给了李白,倒是还剩下一本《浑天机关术》用油纸包了,一个玉佩,上书“北海”二字。

  李华一直捉摸不透,这“北海”二字用意。

  似乎记忆中,原身也问过类似问题,却没有答案,只知道此物很重要,不能有失。

  再有,就是自己这段时间,无聊之下,根据《浑天机关术》暗器篇所制袖箭。

  因材料有限,袖箭底座、机括、箭身都为竹制,箭头没有铁器,只能无奈代之以打磨锋利的石片。

  这些日子,自己用袖箭也打过山中狍子和水中游鱼,不过狍子大多受伤后逃遁,倒是游鱼打过之后,要么受伤浮上水面,要么速度减慢,更易捕捉,不用再辛苦摸鱼了。

  书册和玉佩不能当,袖箭但是可以当,不过,这多少是自己现在可以倚仗的武器了,也不容有失。

  李华正为无物可当发愁,清歌已拿出她的银钗。


  (https://www.xdzxsw.cc/book/81949/485506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