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 番外:尹线娘 一

番外:尹线娘 一


  [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一

  沧州自古有习武的名声,各种各样的武馆扎堆。

  一沧州的人也都或多或少会几招,便街上买菜时女人们吵起来,定不得也会有人高喊一声:“白鹤亮翅!”那边就会回一句:“黑虎掏心!”

  所以若是有重大的仗要打时,军上招兵的都喜欢往沧州走一趟。

  这个时候的户籍严,军户上的一个都逃不掉。

  加上大唐打仗时,伤亡其实不算太大,军户们也乐意出征。搞不好还挣个军功回来,那样的话,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过很多。

  不过招兵的招的不是这种军户,而是尚武的义从——就是临时招募的佣兵一样。

  这些人的单兵作战能力强,有些斥候的工作、偷袭的活计或者需要以一敌百的长途奔袭,会用人的将军们也都十分乐意用他们。

  这一年昭宗征西南,就想到了当地的气候地形都不熟悉,还是雇些武人们当先锋的好,于是招兵的就跑了一趟沧州。

  ……

  二

  沧州有一家尹氏武馆。

  小小的一座,连带教师、杂役、厨娘、门房,都是自家的人。

  生意一直不算很好,只够糊口。

  不过,因为一家子习武,所以倒也平安。

  小小的尹线娘就出生在这个家里。

  她的母亲一家子逃荒都没了,孤身嫁给了她父亲,婚后反而学了几式拳脚。

  武馆的馆主是她大伯,大伯母早年生二堂兄时难产死了,所以二堂兄其实是尹线娘的母亲帮忙养大的。

  下头还有一个叔叔,叔叔家的婶婶很善于生养,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可惜损了身子,老三两岁的时候夭折,婶婶一伤心,也跟着去了。

  这样一来,一大家子人,就只剩了尹线娘的母亲一个女人操劳,没奈何,只好雇了个老妈子帮忙。

  待到尹线娘出生时,大伯、父亲、叔叔一起望天祈祷:可别再生儿子了!养不起了!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四个半大小子,从二十岁排着下来,到最小的一个十四,个顶个能吃,一顿十个窝头还不够,每人再来一大碗白菜豆腐,还饿得天天到野外去打鸟逮兔子。

  等尹线娘落了地,一家子喜出望外:终于有个女娃娃了!

  唯有尹线娘的母亲哭个不停:“娃他爹,我对不起你,都没能给你留条根。”

  大伯和叔叔听了这话,二话不说,一人一个儿子记到了尹线娘的父亲名下:“老二家的劳苦功高,不能让你有这个瞎念头!你们夫妻俩现在有两个儿子养老,你放一万个心!他们俩谁敢不孝顺你,打断他们的狗腿!”

  小小的尹线娘转着大大的黑眼珠,笑呵呵地看着大伯和叔叔凶神恶煞的样子,嘎嘎地乐,小手伸出来去够他俩的胡子。

  尹线娘的父亲高兴得不行,围着闺女转来转去地眼馋:“孩子娘,是闺女呢,你来起名字啊?”

  尹线娘的母亲擦了泪,脑子就好用了不少,笑道:“我前些日子听村口茶馆里的人说书,说前头大乱的时候,有两个女侠很有本事,一个叫聂隐娘,一个叫薛红线。名儿都怪好听。咱们家正好姓尹,跟隐娘的隐字一个音儿,不如叫线娘?”

  尹线娘的大伯高兴得胡子一翘一翘:“好好,这个名字好!尹线娘,俩女侠的大名儿都在咱这一个娃身上了!”

  尹线娘的叔叔也美得不行不行的:“就是就是!还是二嫂斯文人懂得多。咱们家开武馆,就算个女娃娃,也不能跟着外头一样,什么珍儿玲儿的,这个好!线娘好!”

  尹线娘的母亲被夸得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儿,往后去,带娃做家务,都更加有了精神。

  ……

  三

  尹线娘从小的日子就过得十分惬意。

  四个哥哥都比她大得多,最小的一个都比她大十岁。

  所以四个半大小伙子疼这个女娃娃,就跟疼自己家闺女一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偷偷给她留起来。

  等到尹线娘咿咿呀呀地会爬了会走了,四个哥哥就偷偷带着她去武馆前院儿玩,看学徒们扎马、站桩、对练。

  等到尹线娘两岁会跑了,已经知道自己跑到前院去,躲在大树后头,看着人家练一式,她也跟着学一式。举手投足,似模似样,笑煞人。

  被学徒们发现之后,大家伙儿都善意地笑,有胆子大的,不敢惹三位师父,就跑去调侃尹线娘的四个哥哥:“你家妹子实在是个练武的奇才,不如以后站在队伍前头,跟着我们一起打拳好了!”

  不料四个哥哥都当了真,还真的让尹线娘站到最前头,跟着伯叔三个人学拳。

  被尹线娘的母亲发现,气得操起擀面杖追着四个人打:“两岁的女娃儿学拳,传出去我线娘还要不要嫁人了?你们四个小混球,一天不收拾你们一顿,就皮痒得上了房了!”

  反倒是尹线娘的父亲啧啧称奇,虽然被媳妇河东狮吼着不敢真的让尹线娘每天都跟着学拳,却会每天抽空亲手抱着女儿去前院里玩耍。

  这样,到了尹线娘三岁半的时候,别的小娘子还在哭着找阿娘要花儿戴,尹线娘已经能够打出来一整套的尹家拳来。

  这样一来,连尹线娘的母亲也放松了对她的管制,不再要求她学女红、学贞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尹线娘的父亲叔伯带着她每天去打拳罢了。

  这一来,尹家的名声大噪。

  沧州城里纷纷传说,说尹家有个明日的女侠客,如今才三岁。

  就有人来找尹家,问:“你家女儿愿不愿意去大户人家?”

  尹线娘的四个哥哥年轻,还傻愣愣地问:“去做什么?”

  但爷叔三个是老江湖了,立时便怒了:“我家好好的女娃娃,练个武,强身健体,家风而已,不给别人家女眷当保镖!你再大户人家,也没用!”

  对方也恼了,恨恨地警告:“那你们的武馆就最好小心了!”

  尹家四个哥哥明白了过来,一声喊,把来人打了个鼻青脸肿扔了出去。

  然后,尹家的生意,一落千丈。

  招兵的到了沧州时,尹家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

  ……

  四

  尹线娘懵懵懂懂的,天天还跟着大伯阿爷小叔叔打拳,然后去洗澡,然后去找阿娘吃东西。

  四个哥哥却明白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心中恨意滔天之余,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连人家到底是哪个大户人家,都没问啊……

  尹线娘的大伯听说来了招兵的,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脸上有了笑影,拉着自家兄弟们一合计,第二天早上叫齐了家人宣布:“裘大将军带着自家的儿子和皇帝老儿的儿子一起去南疆打仗。这一仗肯定轻松,能吃饱还能挣功劳回来。尤其对咱们家一家子好身手来说,这个机会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我跟老二老三带着大的哥儿仨去,小四留在家里支应着,万一有事儿也有个男人。”

  尹线娘的四哥气得拍桌子摔板凳,被叔叔一个大窝脖儿就扔回屋了。

  没几天,老弟兄三个和小弟兄三个就都兴冲冲地跟着招兵的走了。

  尹线娘的母亲擦着泪抱着尹线娘回到家,却发现小四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信也走了!

  尹线娘的母亲恨得放声大哭:“都走了,剩我们娘儿俩怎么过?!”

  开武馆就这点儿好,徒弟多,所以照应这个家的人也多。

  不过,因为都知道有大户人家盯上了尹线娘,所以大家都是偷偷地接济,让娘儿两个能活下去就好。

  加上尹线娘的母亲本来就勤快,手脚也利索,家里街上的活计都来得——没了七个大老爷们的肚子要喂、衣裳要洗,不过是顾着小闺女和自己,太轻松了!

  尹线娘又没了人接着教习拳术,渐渐得变得就是个普通小娘子。

  那个大户人家也就悻悻地对她们不理不睬了。

  这样一来,因祸得福,尹家的日子还好起来了,尹线娘的母亲连那个帮忙的老妈子都没辞退,还是一天一回地打扫着自家的武馆庭院,单等着那爷儿七个回来好踏实过日子。

  但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半之后,噩耗传来,尹线娘的母亲当场就吐了血——

  爷儿七个,无一生还!

  无,一,生,还!

  而且,尸骨无存。

  尸,骨,无,存。

  尹家的天,塌了。

  等尹线娘的母亲醒过来,嚎啕大哭。

  邻居也擦着泪来劝:“他婶儿,要往前看啊,还得顾着线娘啊,你倒下了,线娘这样一丁点儿的年纪,可咋办啊?”

  尹线娘的母亲哭着一脚踢开尹线娘:“不是因为她,她爷兄叔伯能全都跑去了打仗吗?我还顾着她?!丧门星!”

  当天夜里尹线娘的母亲就投了井。

  刚刚七岁的尹线娘哭得眼睛几乎要流了血。

  ……

  五

  大军回来了。

  尹线娘求着以前的师兄们,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然后背起所有的细软,上京,找爷兄的同袍去了。

  七岁的小娘子,清清秀秀的,见人就磕头,问:“沧州尹家兄弟叔伯七个人,求知道的大爷大叔给指点指点。”

  找了足足有两个月,终于有人不忍心,悄悄地把她带到了一个地方,指着一堆即将焚化的人头,问:“认得么?!”

  尹线娘一眼就看到了自家的阿爷!

  阿爷走时小娘子刚四岁,但四岁的孩子,天天跟阿娘一起说起阿爷,想他的眉毛眼睛,想他的鼻子嘴巴,想得难过了,娘儿两个抱头痛哭。

  所以,哪怕叔伯哥哥们的面貌都模糊了,但阿爷却记得牢牢的!

  尹线娘脸色煞白,小胳膊小腿儿抖得不能动,但是还知道哭:“那是我阿爷……”

  话没说完便被好心人一把捂住了嘴,低声在她耳边道:“说不得啊傻孩子!”接着,默默地指点她:“这个,这两个,那边那个,还有两个,哦,在另一堆里……”

  尹线娘的眼泪淌得像小河一样,哭得抽抽噎噎,死死地咬住嘴唇不再嚷嚷,却把七个人的头颅都睁大了眼睛看了个一清二楚。

  她忍不住问那好心人:“我爷兄叔伯为甚么会在这里?为甚么不发还给我家?”

  战场上牺牲的兵士的遗体,若是带回来了,自然应该发还本家,至少该通知本家去认尸才对。

  好心人摇头不让她问,带着她离了那地方,悄悄地走了很远,在一个脏破的茶馆里,才告诉她:“刚才带你去的,是太庙,献俘的地方。那些,是宝王殿下的军功。”

  尹线娘不明白:“什么叫献俘?什么是军功?”

  好心人看着她,怜惜地拍了拍小娘子的头,方低声道:“你不知道就算了吧。反正这个仇你是报不了的。”

  尹线娘跳了起来,连哭带嚷:“为了我爷兄叔伯都死在战场上,我娘嫌我是丧门星,入夜就跳了井。一家子就剩了我一个,我不报这个仇,谁来报?沧州武馆从来没有白死的男人!我虽是个女娃,却也是沧州的人,却也姓尹!你说,你说,你今天不说出来我仇人是谁,我就不让你走!”

  好心人看着她急得都敢威胁自己了,先失声哭了出来,一把抱住尹线娘,哭道:“好孩子!好孩子!尹兄他们一直说家里有个神童女娃,天生是个侠义中人,我还不信!好孩子,阿叔教你怎么办!”

  好心人是尹家老弟兄三个的同袍,生死兄弟。

  好心人给尹线娘出了个主意:宝王这样争夺军功,却也没能入了当今的眼。太子惊马死了,当今病势沉重,却立了英王为太子。现在当今的皇帝只是拖日子,就等英王一即位,接着就要立皇后。而宝王这样行径,早晚有一天会是英王的对头,那皇后身边的人,就有机会把自己的冤屈上达天听。所以,好心人让尹线娘准备准备,等着宫里要人,然后就把她送进去。

  尹线娘哪里懂得这些?只问得“这样能报仇”五个字,就死心塌地地跟着好心人回了家。

  好心人看来是有不少袍泽死在了宝王手里,竟令自己的女人教尹线娘认字,自己重新教尹线娘打拳,平常无事,便将宫里的规矩礼仪说给她听。又道:“虽说你进了宫还有人教,但多知道一些,总没坏处!”

  待到英王即位,大赦天下,接着又换了一批宫人。好心人趁机把尹线娘送进了宫。临行前仔细嘱咐:“进去之后,万万不能着急,也不能相信任何人。至少要等个十年八年的,你混到了皇后身边,当了二等宫女,才能说这件事。另外,你进去之后,我就申请外调。报仇的事儿,不能再指望我了。宫廷里的事情乱,你是女娃娃家,心细,还能琢磨琢磨,若是我再跟着出主意,一定会坏了大事。”

  尹线娘双膝跪倒,砰砰砰狠狠地磕了三个响头,发誓:“不论事情成与不成,我要是有一个字泄露了叔叔的身份,教我下辈子还孤身一个人!”

  ……

  六

  尹线娘勤快,爽利,宫里是个姑姑就喜欢她喜欢得不行。一来二去,还真让她混进了清宁宫。

  这时候的邹皇后正是倒行逆施、浅薄无知的时候,尹线娘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位皇后不靠谱。悄悄一打听,就发现现在的皇帝对这位皇后也看不上眼。

  尹线娘想了想,这样似乎也好。

  自己就这样安静地在清宁宫熬资历。反正年纪小,十年八年自己也等得起。等什么时候这位皇后娘娘像个皇后了,自己再跟着她不迟。若是这位皇后娘娘始终这样,那被废是早晚的事儿,自己等着下一位皇后主子再看,也是一样的。

  就这样,尹线娘默不出声地在清宁宫当了两年的粗使小宫女。

  直到贤妃来闹,清宁宫封宫,邹皇后为了一殿奴婢的生死跟裘太后说了自请退位,尹线娘终于动容。

  不论这一位到底还能不能复位,能为了下人们不要皇后宝座,邹娘娘就是个女中的巾帼!

  习武的人,遇到了这般豪情的大事,怎么可能放得过?!

  所以,当余姑姑奉命来遣散众人时,尹线娘追着问了一句:“余姑姑,我想跟去掖庭给充仪娘娘继续洒扫庭院,可使得的?”

  余姑姑的脚步立时一顿,刚要看清这个小丫头,就又有几个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对啊,我们也想去呢!娘娘待我们这样好,总要知恩图报才对。”

  另一个小宫女举手道:“我会做饭的,我去给邹娘娘做饭!”

  便又有一个举手:“我,我会梳头!”

  余姑姑的脸上笑成了花儿:“好,好。我本来也要挑几个跟着去的。就你们几个吧!”说着,挨个儿点了过去。

  尹线娘是头一个。

  但这之后,尹线娘又恢复了平常不言不语的习惯。

  那个说自己会做饭的小宫女走了过来,颧骨上的几点雀斑很是俏皮:“我叫邴阿舍,你呢?”

  尹线娘看了她一眼,低下头去:“我叫尹线娘。”

  邴阿舍努力地回想,念叨,但还是放弃了,无奈地摊手一笑:“我就这样使劲儿想,也没想起来,你以前到底归哪位姐姐管的。”

  尹线娘还了个微笑,一言不发。

  ……


  (https://www.xdzxsw.cc/book/80242/417903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