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制裘 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制裘 下


  孙德福把明宗的旨意迅速地传出去,然后才折回来小心地问明宗:“圣人不是一直没下定决心让裘大郎回京么?”

  明宗靠在软榻上,怡然自得,面上带了些骄傲的笑容:“你家邹娘娘是个再难得不过的妻子。[燃^文^书库][www].[774][buy].[com]朕之福,亦是社稷之福。”

  孙德福听这话,知道邹充仪在明宗心目中的地位又重三分,不由得五味杂陈。

  午后。

  横翠来换了桑九的班,也好奇地探问:“娘娘,昨儿夜里圣人走的时候脚下都生着风呢。您又出了什么好主意吧?我看圣人回头看您屋子那一眼,一副美得找不到北的表情。”

  邹充仪便笑:“你瞧瞧你瞧瞧,你那表情,跟桑九一模一样。我到幽隐一年半,别的没有,包打听培养出来俩!”

  横翠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边躲避邹充仪犀利的目光,一边红着脸嘟囔:“我承认我比较婆妈……上回老太爷交代让您小心裘昭仪,如今裘老将军又病危,婢子是有些好奇……”

  邹充仪看着她,眼中的探究变了赞许,点着头,道:“横翠这是学会动脑子了,好事情。”

  横翠正要岔开话题,却听见邹充仪的赞扬,又惊又喜,抬起头来,眼睛亮亮地看着邹充仪,嘿嘿地乐:“那娘娘乐意告诉我啦?”

  邹充仪听着横翠的话,发现她对自己的位置,摆得比桑九要正得多,心下欣慰,便笑着让她在一边坐下,给自己捶腿,边轻声给横翠解释:

  “在裘家,裘老将军这位辅国大将军是最大的依仗。如今,这座最大的山要倒,不论是裘家,还是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都会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

  “最有可能闹的,或者说,必然要闹的,就是裘昭仪。她自小听多了裘太后的事迹,以为只要有皇帝的宠爱,便什么荣光都能给家族挣下。是以,她自进宫来便心心念念的位置,根本不是什么九嫔什么三夫人,而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现在,她不过是个九嫔之首,离后位还差着三妃,她必是不甘心的。所以,她必是要借着最后这一次趁手的机会,至少拿下一个三夫人——德妃不是空着吗?这样一来,等以后咱们这位皇后出了错,她才有可能一举登上后位。”

  “可是这样一来,裘家就是两代外戚,满手军权了。就算没有入了中枢,这样的血脉侵染,对于李唐来说,裘家也成了必须连根拔起的一个家族。否则,对后代子孙来说,展眼便是李与裘、共天下的情势。虽然李家一向宽大,但这种威胁到椅子的事儿,恐怕还是无法容忍的。”

  “但是,先帝用了三十年竖起来的裘家,又怎么可能会被那样轻易被拔除呢?一个处置不当,天下便是风雨飘摇。何况,那毕竟是圣人的母族,裘老将军又一直待圣人极好。所以圣人也于心不忍。”

  “同时,现在的军方,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顶替裘家的天然威望。就算想要取而代之,也需要十年二十年的缓慢渗透。所以,裘家的军权也削不得。”

  “所以,裘昭仪不可能晋等,裘家的职司也不会变。”

  “可这样一来,事情就进入了僵局。老将军戎马倥偬一生,为大唐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又是皇太后的父亲。此时仙去,竟没有荫及家人,这无论走到哪里,也是说不过去的。圣人伤脑筋的,也就是这里——总不能让裘大郎拿着辅国大将军的职位去兰州接着当刺史吧?!”

  “所以,我给了圣人另一条思路:裘家不止一个裘大郎能出仕,裘家也未必一定要裘大郎来当这面旗。”

  “裘三郎一直在京里,和圣人的感情最好。而且,也最能够体贴圣意。上回说裘昭仪的小心思,就是裘三郎放的话:裘家不管,不问,不知道。由此可以看出,裘三郎其实是个最聪明不过的人,在京城官场混迹多年,也更加知道分寸进退。所以,裘大郎可以回京,回京给个虚衔在家里养老;同时,”

  邹充仪说到这里,眼中闪过自己都掩不住的得意,这就是她的神来之笔:“裘三郎调去兰州,甚至可以领陇右道,成为裘家在军中新的旗帜!”

  “这样一来,裘大郎回归官场,以他在军中一辈子养成的直脾气,恐怕需要圣人和太后****为他挡箭,他自然不好意思再多作要求。裘三郎出守边关,一则圆了他多年的壮志;二则,裘家内部也有派系,他需要重新培养自己的派系,整合裘大郎旧部;三则,他年轻,只要他不伤不死,他裘家就能再风光三十年!”

  “而裘昭仪,因为裘家已这样风光无限,那么就决然没有再晋封她的道理。这样的理由,她也就只好全盘接受,还得强颜欢笑谢主隆恩,而且,从裘家到太后,都会为了裘家一家子的平安,逼着她收起自己的野心!”

  “对于圣人来说,裘家在军、在朝、在后宫,就完全平定下来了,再无一丝后患!”

  邹充仪说得志得意满。

  横翠听得目眩神迷:“娘娘,您真了不起……婢子都,没太听懂……”

  邹充仪白了她一眼,没好气地在她脑门上戳一指头:“白白浪费我那么多感情!去!给我倒茶去!”

  横翠挠着脑门嘿嘿地笑,果然倒了一盏茶来,仰头看着邹充仪,笑道:“不过,婢子听懂了一件事。”

  邹充仪一边吃茶,一边看她:“哪一件?”

  横翠冲着她挤挤眼:“娘娘顺手就把那位裘昭仪摁在了昭仪的位置上了,而且,恐怕,一摁就是三十年!”

  邹充仪嗤地一声,一口茶喷了出去,咳嗽老半天,才一把推开上来手忙脚乱给自己擦嘴抹衣的横翠:“滚!我费劲巴拉地给你解释这么半天军政天下,你倒好,那两只小眼睛只会看后宫这么巴掌大点儿的地方了!滚滚滚!”

  横翠一边嘻嘻地笑,一边又舔着脸凑上来,嘟囔:“婢子一个下人,懂那么多干嘛?这年头儿,知道得多了,要么短命,要么多心,哪一个都不是好下场。婢子就这么笨着,多用点儿心思琢磨着身边的人是不是好人,让咱们主仆的日子过得平平安安的,就挺好。”

  邹充仪听这话,心里熨帖得如同寒冬腊月吃了一碗浓浓的桂圆阿胶茶,嘴角一扬,看着横翠,随手把明宗的玉佩递给她:“我记性不好,回头又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你替我收着。”

  横翠大讶,不过却没有多问,嘟了嘟嘴,点点头,接过来,珍而重之地放到自己怀里,还拍了拍,转身去给邹充仪拿水果了。

  邹充仪看着她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声音细不可闻:“不论怎么用,都是自己的人舒服啊……”

  @


  (https://www.xdzxsw.cc/book/80242/417879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