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锦绣农门 > 28.第028章

28.第028章


  第028章

  真不是温氏没见过世面, 而是王香芹太吓人了。

  早先刚接到这个所谓的趣味任务时, 她还是挺抹不开面子的。上辈子,她是背着人哼哼唧唧的录了一首山歌, 之后到时候就播放给猪崽子们听, 就这样给糊弄过去了。可眼下, 没了旁的助力的她只能每天亲自上阵, 每天都要在固定时间来到猪舍里开演唱会。

  这事儿得这么看,甭管再怎么羞耻难堪的事儿,做多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再说了, 老朱家住得离其他人家挺远的, 家里人也不太爱来这边。早先水井还没打好前,四郎倒是一天要往这边跑七八趟,谁让王香芹用水厉害呢。可如今水井就在离猪舍不远的地儿,王香芹只让四郎没事儿的多打些猪草也好, 倒是不必老往这边跑。

  如此这边,猪舍这边也就没什么人过来了。

  王香芹唱了几天山歌, 从一开始的小声哼唧满面羞红, 没两天就放开了,到了今个儿,她不单早已将羞耻抛到了脑后, 还能唱得格外投入, 再配合手上的动作,真就跟开演唱会似的。

  还真别说,确实像演唱会, 猪舍又不是普通的民居,在里头唱歌天然具备环绕音,所谓的绕梁三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只这般,王香芹高高兴兴的唱着山歌分着猪食

  “哟”

  “大山的子孙哟”

  “哟哟哟哟哟哟哟哟哟”

  猪栏的小猪猪们听着歌声纷纷凑到食槽边来,等王香芹倒了猪食,它们吭哧吭哧的开吃着,一看就是好胃口。不单胃口极好,还边吃边摇头晃脑的,尤其等王香芹唱到高音时,能吃得一头栽进食槽里,半晌都不抬头。

  就是吧,王香芹到底没学过声乐,有些音她实在是唱不上去。不过没关系,小猪猪们又不嫌弃她,她吊不上去就咳嗽两声再继续唱,就算一不小心唱破音了,也没人听到不是吗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弯弯弯弯弯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环环环环环环”

  唱着喂着,等眼看着所有小猪猪都开心不已的吃上了,王香芹这才满意的转身,打算去打些清水来。结果一个转身,她懵了。

  懵的何止是王香芹啊温氏受到的伤害才是最大的

  从表面上看,温氏是顶着一脸难以言喻的表情,懵圈的望着王香芹。可实际上,她的脑内在疯狂的弹屏。

  四弟妹她这是疯了哟是疯了对的吧哟一定是疯了哟哟哟哟哟大山的子孙哟

  “大嫂,您找我有什么吗”这么羞耻的一幕被人撞见了,王香芹的内心在呐喊,可明面上还要故作淡定的问道。她想得很美,兴许大嫂才刚过来呢。

  温氏特地来猪舍这边找王香芹,当然是有要紧事儿。问题在于,方才温氏受到的刺激太大了,她这会儿已经彻底忘了自己来这里有什么事儿。事实上,在王香芹问了这话后,温氏脑内的弹屏就瞬间被清空了,取而代之的就是

  我是谁哟我在哪里哟我来这里干啥哟哟哟哟哟大山的子孙哟

  就算王香芹不会读心术,可温氏这副如同被雷劈了一般的表情,实在是让她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了,明显温氏不是刚来的,而是站在门口好一会儿了。

  事实就是如此,温氏倒不是想听壁角,仅仅是单纯的被王香芹的歌声给震住了。

  “那个大嫂,事情是这样的。你知道我为什么非要养猪吗还一口气养那么多猪那是因为我知道一个秘方,不传之秘哦,我告诉了你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

  温氏猛的回神,下意识的道:“什么秘方”

  “就是啊,得每天给猪们唱山歌,这样猪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心情一好就胃口大开,吃得多了身子骨就壮实了,不单多长肉还不生病。”王香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也是真的没办法,毕竟这是每天都要做的任务,而且还是个循环任务,只要她的猪舍里有三到五个月的猪,系统就会自动开启这个任务。

  当然,任何任务都不是强制性的,王香芹可以无视。可这么一来,她就失去了她最大的优势,跟普通农户养猪又有什么区别呢

  两害取其轻,唱山歌就唱山歌呗

  王香芹还火速的回忆了一下方才唱的山歌里的歌词,确定没有出格或者不符合当下情况的词儿后,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可她不知道的是,温氏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后续的歌词,而是只听了前面就被震住了。而且吧,她唱的歌词是不出格,却相当得洗脑。

  温氏脑内无限循环的那句“大山的子孙哟”,又听到王香芹一脸严肃认真的解释,狐疑了一下后,探出头去看猪栏后头的猪们。

  还真别说,这些猪吃得可真香呢,知道的说它们在吃猪食,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吃啥山珍海味呢。再就是,哪怕没看到猪们的表情,温氏也能从它们的肢体动作里清晰的感受到,那发自内心深处的愉悦之情。

  好像是挺快乐幸福的

  回想起去年朱母养的那两头猪,肥是挺肥的,就是终日里蔫不拉几的,没事儿就瘫在猪圈里晒太阳睡大觉,看着就蠢得可以。再仔细想想自己出嫁前,娘家也养过猪,似乎情况都差不多,猪们要么浑身上下透着不高兴和懒散,要么就索性凶巴巴的。

  似乎别人养的猪确实没王香芹养的那么活泼开朗

  温氏还是太年轻了,轻信了王香芹的话,尽管还是觉得对着猪唱山歌挺傻的,可那是为了让猪更快的长大长肥,那就可以理解了。

  最终,温氏还是离开了,没说为了啥事儿过来的,因为惊吓被安抚住了,她这一时半会儿的也确实想不起过来干哈来的。

  经了这个事儿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温氏看王香芹的眼神都透着一股子纠结的意味。还有另外一个后遗症,她不是老朱家的长媳吗朱母平时喊她温氏,其他妯娌们都是喊她大嫂的。每当有人喊“大嫂”时,温氏的脑内就忍不住开启了自动循环。

  大、大、大山的子孙哟哟哟哟哟

  自打入夏以后,老朱家的人就发现打了水井以后,生活确实方便了不少。要知道,就算先前村子里到处都是水源,可离得到底不是那么近,再说了,那些是公用的井水,有时候碰巧了,能有好些人堵在井边上,排着队轮流打水。这要是不急着用水倒是无所谓,可一旦有急用,就特别容易上火。再就是,自家有了水井以后,就可以将瓜果啥的往水桶里一放,搁在井水冰着,回头提上来吃时,那叫一个冰爽舒坦。

  今年,因为二郎和三郎没外出打零工,家里干活的人多了,朱母就让多收拾出了一亩地,专门种些瓜果蔬菜。要知道,种粮食容易,也就春耕和秋收忙活点儿,平常只需要浇点儿水就成。因为秀水村多溪水,浇水方便得很。可要是种菜就麻烦多了,时不时的就得有人归整,还要防虫害,累倒是不算太累,就是繁琐得很。

  以前老朱家就一个不大的小菜园子,一贯都是二嫂在管着的。从开春后,朱母就将菜园子的事情,包括挪出来种菜的那亩地,也都交给了二郎管着。二郎干活利索,往往小半日就干活了,闲下来的时间他全耗在了山上,跟一群小孩崽子一起打猪草,当然四郎也在。

  三郎也不得闲,他得帮着做午饭,本来这事儿是三嫂的事儿,可她做饭太难吃了,跟王香芹简直不分上下,三郎怕媳妇被娘骂,就索性接过了这档子事儿。还真别说,三郎做饭哪怕谈不上有多好吃,起码比三嫂做得强多了。

  四郎的主要任务是打猪草和收猪草,王香芹给了他一匣子的铜板,让他在村里收猪草。最早,因为王香芹养的小猪崽子还太小了,哪怕胃口再开,也吃不了多少的,朱家隔房几个半大小子打的猪草就够用了。后来,小猪猪们越长越壮实,猪草的消耗也越来越夸张,这活儿就慢慢的传开了,如今可不止朱家隔房,村子里不少孩子都愿意赚这个钱。

  乡下地头来钱难,小孩子就更难了,可如今只要上山打个半天猪草,回头就能看到现钱。秀水村离镇子又不算远,再说附近也常有赶集的,花个几文钱就能买上一大块麦芽糖了,慢慢吃能甜一整天嘴呢。

  五郎也没闲着,他主要还是跟大郎一起忙活庄稼地,当然朱父和其他人也跟着一道儿浇水施肥。累是累的,可盘算着今年比往年入账不少,再加上朱母越来越大方,家里的饭桌上常能见到荤腥,朱家男丁们那叫一个乐开怀。

  六郎的心情也不错,他虽然还是得每日里跑账房先生那头学账,但因为他已经入门了,基础的记账、算账都学会了,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不少。至于更深入的知识,像盘账、清算陈年旧账、做漂亮的假账,甚至一些从账本数据窥探商业机密之类的事情就别提了。

  总之,男丁们高兴了,女眷们的情况也差不多。

  就连一贯喜欢把不高兴摆在脸上大嫂温氏,最近也有了不少的变化。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养的鸡大获成功了。

  温氏当初咬死了非要一口气养上五十只鸡崽子,朱母很是不看好,在她看来,干啥都不应该一下子把摊子铺得那么大。可因为早先朱母并未阻止王香芹养猪,之后再拦着温氏,就显得不是那么合适。想着鸡崽子也不值当什么,朱母就没再插手,由着温氏瞎折腾去。

  不曾想,温氏居然把鸡崽子养得很不错,这段时间更是吹着气般的长大。前些日子就有母鸡开始下蛋了,眼下更是所有的母鸡都比赛似的拼命下蛋。她养的那五十只鸡里头,除了三只光吃不下蛋的公鸡外,母鸡们都特别争气,她一天能捡几十只鸡蛋,喜得她见天的笑。

  只是温氏的好心情也没持续太久,因为她很快就发现了,鸡蛋的销路打不开。

  要知道,乡下地头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鸡呢。像以前,老朱家养了十来只鸡,每天一般能捡个七八枚鸡蛋,多的时候十枚也是有的。朱母对家里人还是很不错的,像猪毛和灶台经常能得到一个水煮蛋,其他人就算没这个待遇,隔三差五的还是能吃到蛋羹、蒸蛋之类的菜。

  家里人口多,养的鸡就多,当然吃的鸡蛋也多。这么算下来,其实结余不是很多。每回攒到了四五十枚鸡蛋的时候,朱母就会用一个竹篮子,里头铺上厚厚的稻草,小心翼翼的将鸡蛋搁到里头,提到镇上去卖掉。对了,当时六郎还在镇上的学塾念书,朱母还会给先生送一些去,实际上卖掉换钱的应该会更少一些。

  可那是以前啊

  早以前,扣除自家吃掉的鸡蛋,朱母差不多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攒下一篮子鸡蛋。可眼下,温氏每天都能捡一篮子

  当初,说好的买小鸡崽子的钱是跟朱母借的,要算利息的,而且养的鸡还得交公一半,当然鸡蛋也算在内。可实际上,朱母忙着跟二儿媳妇支摊儿呢,哪里还记得这些个琐事。家里做饭缺鸡蛋了,她倒是会去鸡窝里摸,平常却是不放在心上的。

  朱母倒是要回了借出去的钱,连本带利要的,温氏没给现钱,依着集市上鸡蛋的价格,拿了好几篮子的鸡蛋给朱母。

  撇开当初花的成本,温氏又扣扣索索的,轻易不给家里人添菜。这么精打细算下来,这才刚到初夏时节,温氏住的那屋里就堆了不少鸡蛋。

  她拿了两个大竹筐子装鸡蛋,有样学样的拿稻草垫底,再小心翼翼的往里头放鸡蛋,放一层铺一层稻草,很快两个竹筐就都装满了。

  乡下地头别的东西少,像竹筐子还是很多的。就算家里没有,朱家几兄弟也都会编,肯定不好看,也编不了太细致的东西,但最最简单的竹筐、竹篓、竹簸箕都没问题。

  问题在哪里呢鸡蛋是放不久的。

  要是寒冬腊月的,那放上个两三个月都没太大问题。可如今都已经入夏了,接下来天气只会越来越热,真到了三伏天时,鸡蛋只怕得放馊了。

  温氏也想过让母鸡抱窝,但受精鸡蛋又不多,她倒是特地捡出来了,无奈家里的母鸡都还小,完全没有当母鸡的心思,压根就不理会她盼着母鸡抱窝的心情,每日里就高高兴兴的捉虫子吃。无奈之下,她只能将那些受精鸡蛋单独放起来,人工开始孵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只小鸡出壳。

  撇开被拎出来单独放的受精鸡蛋,剩下的鸡蛋还有很多。她倒是舍得给猪毛吃,可猪毛一个小孩儿能吃多少最多一天两个,再多他还不乐意吃了。

  她还想过去卖鸡蛋,可要是一篮子鸡蛋,随便拎着就去镇上了。可她的鸡蛋太多了,牛车肯定不能用,背着去也怕蹭坏,而且就算她愿意每天大清早起来去镇上,那家里的活儿怎么办一来一去路上就要花不少时间,更别提摆摊卖鸡蛋根本就是碰运气的事情。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看着屋子角落里越堆越多的鸡蛋,温氏差点儿愁秃了头。

  不得已,这天晚饭桌上,温氏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朱母道:“吃不完你不知道搁在灶屋里做饭的时候多搁些啊,正好家里可以省下买肉的钱,挺好的。”

  二嫂也跟着点头:“你别堆在你自己那屋啊,拿到堂屋里放着也好,回头我看看能带走多少。放心,有多少我都给你用了。”

  鲷鱼烧里头也是要用鸡蛋啊

  温氏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又犯蠢了。好在如今知道了也不迟:“那我卖给你啊,按着集市上的价格来。”

  二嫂一脸“你当我傻”的表情:“集市上买两斤鸡蛋的钱我能买三斤呢你要我收也成,就按着这个来。”

  “不成,就按着集市上的价格收。”

  “那算了,我不要了。收你的鸡蛋贵不说,你的鸡那么脏,满院坝都是鸡屎,走路不看着点儿能踩得一脚都是。回头你卖我鸡蛋,肯定不会洗干净的,我不光要洗干净鸡蛋上沾的鸡屎,还得自个儿想法子背到镇上去,路上磕了碰了你肯定不会赔我,我何苦哩”

  温氏:

  信息量太大,她有点儿懵。

  她养的鸡太脏不是,谁家的鸡还能是干干净净的得有多傻才会吃饱了撑着给鸡洗澡四弟妹都干不出这种事情来

  鸡蛋上有鸡屎不是很正常吗还要叫她洗干净再送到镇上去那咋不干脆叫她帮着喂到嘴里呢

  “等等二弟妹,你的意思是早先就有人帮你洗干净鸡蛋送到镇上去给你价格还比集市上便宜不少这怎么可能呢谁会那么傻”温氏急了,她好不容易找到个销路,这还没卖掉呢,就被人截胡了

  哪儿来的大傻砸

  朱母和二嫂又齐齐的看了过来,目光里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温氏想不通,又问了一遍。哪怕秀水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着鸡,可谁不知道老朱家的鲷鱼烧生意红火呢鸡蛋虽不是最主要的材料,可为了口感更好,面糊里都会打个蛋的,还有人很喜欢鸡蛋口味的鲷鱼烧,林林总总的算下来,每天的需求应该不小才对。

  有些事情就不能深想,一往深处想了,就会发现哪哪儿都不对劲儿。

  譬如说,过年前后卖五色汤圆时,全家都跟着忙得脚不沾地,怎么从春耕后做起了鲷鱼烧生意了,反而家里人又闲下来了呢也不是完全闲了,隔三差五的,二郎还是会去隔房推磨,除此之外呢怎么没人帮忙,俩人就能把个生意红火的摊子搞定了

  越想越感觉不对劲儿,可这档口,温氏也顾不得思考别的问题,她一心只想卖鸡蛋:“你说啊到底是谁那么傻说啊你倒是跟我说说啊”

  眼见温氏是真的急了,二嫂宁氏尽管很是迟疑,可最终还是开了口:“你娘家人呗”

  “啥”

  “我说是你娘家人你娘家那个村子养鸡的人家比咱们这边多了不少,还有你姑姑,好像家里养的鸡比你还多。反正他们每天送一百枚鸡蛋,都是洗得干干净净后送到我手上的。”顿了顿,二嫂又添了一句,“早先天气还不热的时候,鲷鱼烧的生意特别好,他们上午给我送一百枚鸡蛋,下午又送一百枚,价格便宜不说,关键是方便啊”

  温氏整个人都不好了,大热天的,她如坠冰窟。

  半晌,她才气若游丝的问:“你、你为啥会跟我娘家人熟他们啥时候来过咱们村了不就是我嫁过来那次吗可那时你又没进门”

  二嫂缩了缩脑袋,怂怂的咽了咽口水:“他们没来过咱们村,我去过他们村子啊”

  “什么时候”

  “捉偷菜贼不不,是我想知道你到底有没有拿菜回娘家,就就就娘呀”二嫂迅速起身拔腿就跑,几息之间就跑了个无影无踪。

  温氏气到升天。

  好嘛,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她二弟妹居然跟她娘家人就这么勾搭上了二弟妹也就算了,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了,谁不知道那货鸡贼得要命,可她的娘家人呢就这么瞒着她干了大事儿从春耕到如今,就没人想起要支会她一声

  其实这是温氏冤枉了她娘家人,主要吧,温家那头的人对二嫂宁氏还是不够了解,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宁氏一点儿都没跟温氏提。

  不过,就算知道了真相也没用,对于敢截胡她买卖的人,温氏是不会原谅的。哪怕那是她的娘家人

  “娘啊你也不管管二弟妹,就由着她花钱买别人家的鸡蛋,也不要我的鸡蛋”温氏急了,她倒是没追出去,反正也追不上,再说这不是还有朱母吗

  朱母想了想,道:“你不说我都给忘了,你养的鸡还有我的一半。这样好了,把你屋里的鸡蛋分我一半,让大郎提到我那屋去,明个儿出摊先不带上,回头跟亲家母说一声,让他们缓两天,先将自家的鸡蛋用了。”

  温氏:

  不是,她这就损失了一半鸡蛋

  肝肠寸断都不足以形容温氏此时此刻的心情,偏生她还没办法辩驳。当初,朱母是说了儿媳们干私活必须上交公中一半,这当然是既包括鸡也包括鸡蛋的。就好像王香芹养的猪,回头要是下了猪崽子,也该上交公中一半。

  王香芹倒是无所谓,她回头是要育种的,又不打算全部卖掉。最多也就是卖掉几头淘汰品,大不了卖的钱给朱母一半,别的继续养着就成。

  可温氏太无助了太难受了太绝望了,她整个人仿佛被烈火焚烧,差不多就心如死灰了。

  屋里的鸡蛋分出去一半后,看着倒是少了很多。大郎还挺高兴的,觉得这样看起来顺眼多了,又劝温氏降价,哪里有赚自家人钱的道理不求她比温家人卖得便宜,起码也要一样嘛。

  道理谁都懂,可温氏太难受了,她没办法把心态调整过来。

  天气却不等人,不过更可恶的还是朱母。

  朱母原先是没想到,她早出晚归的,再说鸡一直都是温氏在管着,没有直观的感受到每日的下蛋量。等她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停止了买肉,天天变着法子烧跟蛋有关的菜。这下,温氏的鸡蛋耗费倒是大了,蒸鸡蛋炒鸡蛋煮鸡蛋蛋包饭

  二嫂也发现了这一点,不单帮着朱母出主意增加菜谱,还在一旁说风凉话:“不就是个蛋吗你每天捡那么多蛋,少一个两个有啥呢”

  温氏心痛到窒息。

  兴许是太难受,在辗转反侧无数日子后,她终于聪明了一回,去寻了王香芹:“难道就没有鸡蛋的小吃”

  “有啊”王香芹脑海里蹦出了鸡蛋仔,当然还有鸡蛋饼之类的,鸡蛋类的小吃可以说是最多了,就连西点里,鸡蛋也是不可或缺的。

  “那我可以跟二弟妹合作支小食摊儿,卖鸡蛋小吃吧”

  王香芹想啊想,最后摇了摇头:“我觉得二嫂不能同意这个事儿。”

  这话没错温氏咬咬牙,恨恨的道:“那我就自己做”顿了顿,她又问,“要是我自己一个人支小食摊儿,要做哪些准备”

  到底是自家大嫂,王香芹还是很想做个人的,可问题在于,温氏不让她做人啊“要打个小食摊儿,要借辆牛车,要收购做小吃的原料,要准备一定的闲钱,要大嫂你要不要先跟二嫂拜个师,练个五六年再说还有,你去支小食摊儿了,你那五十只鸡该怎么办”

  问得好

  王香芹每说一句话都是在温氏心头扎一刀,等她说完了,温氏的心也已经鲜血淋漓了。

  “难道我就只能用我娘家人给的价钱,卖鸡蛋给二弟妹”

  现实太残忍了,可惜王香芹没办法昧着良心骗她,只能一脸沉痛的点了点头,还提醒她:“夏天鸡蛋放不久的,二嫂这人吧,她对食材的要求特别高,你要是再放下去,万一真的变味儿了,我敢说她一定不收。”

  温氏偏不信邪,因为被朱母拿走了一半存货,之后每天的鸡蛋,朱母都会麻利的收走一半,说什么会让六郎算钱给公中。算倒是真的算了,可温氏并不关心这个,她只关心剩下来的那些鸡蛋。

  数量少了一半,家里人又陆陆续续的吃了不少,温氏感觉自己要是再不作为就真的要凉了,索性咬咬牙,每天早起半个时辰干活,然后背着竹篓子去镇上卖鸡蛋。

  一开始几天还挺顺利的,当然她人是累得不轻,大夏天的来回奔波啊,就算她出发时天色很早,可回头却是顶着大太阳回来的。再加上家里的事儿还不能丢下,她原先人工孵蛋的小鸡也陆续出了壳,事情越来越多,可她愣是咬牙坚持着。

  偏生,老天爷好似非要跟她作对似的,这才过了没几天,就下起了雨来。

  夏日里雨水多,可以前多是在半夜里下雨,并不耽搁第二天的活计。偏就在温氏起意卖鸡蛋后,连着下了一夜的暴雨不说,到了天明后,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

  朱母瞅着这天气觉得不大对劲儿,就扭头说今个儿不做买卖了,正好累了这几个月,好生歇一歇。又让大郎往温氏的娘家跑一趟,跟他们说今天别送鸡蛋了。

  等温氏循声出来时,大郎已经跑了,气得她直瞪眼。要她说,就该让他们白跑一趟,最好别插手这买卖了,她的鸡蛋才能卖出去。

  这场雨其实下得不算大,却一直断断续续的下着,眼见停了一会儿,温氏都打算出门了,又下雨了。温氏还不信邪了,拿了把凳子坐在檐下,身边是早就整理出来的一竹篓子鸡蛋。

  她在这儿烦着呢,王香芹那头也不好受。

  猪猪们不喜欢下雨天。

  确切的说,人家不管夜里下不下雨,可白天得开太阳啊虽说夏日里外头是热得很,可它们的猪舍里有通风设备,哪怕称不上凉快,起码一点儿都不闷热。可自打外头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后,猪猪们就难受了,说不上哪里不舒坦,反正就是不高兴。

  王香芹纳闷的发现,猪猪们的胃口减了。

  那就唱首山歌

  清了清嗓子,王香芹提了提气,开始了新一轮的唱山歌。这回,倒是没碰上之前那么凑巧的事儿,她顺顺利利的唱完了整首歌,不想效果却不明显。看着无精打采的猪猪们,她有点儿懵。

  打开系统界面仔细的看了起来,该怎么说呢猪的身体状态是好的,各项数值都是标准以上的。既然不是生理上的问题,那就只能是心理问题了。

  系统:请玩家多一些创新意识,始终重复同一首歌,猪没听烦系统君都听烦了。

  王香芹:

  噢,她听懂了,这是让她换一首歌呢。可她会唱的歌不多啊,仔细的搜索了一下脑内曲库,王香芹再度清了清嗓子,唱道:“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系统:难听。

  王香芹一脸冷漠的停止了歌唱,稍片刻后,她又重新开嗓:“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系统:闭嘴。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王香芹总觉得在穿越以后,她的系统变了。明明还没穿越的时候,系统是各种严肃正经,除了发布任务的时候会出现外,别的时候就算呼唤也没用的,整个基调就是老干部风格的高冷。可自打穿越后,哦不,确切的说是在版本更新以后,系统总给她一种怪怪的感觉。

  踟蹰再三,王香芹还是问出了心头的疑惑:“系统你是中毒了吗”

  系统:吐了。

  王香芹深呼吸一口气,可就算她把猪舍打扫得再干净,猪舍里还是存在一股子特殊的味道。平常,她有注意均匀呼吸,猛的吸了一大口后,她被呛住了。

  系统倒是没再发话,可在这诡异的沉默中,王香芹清楚的感受到了系统对她浓浓的嘲讽。

  沉默,再沉默,王香芹又一次屈服于恶势力,再度切歌。可再怎么样都没用,系统不间断的给她打击,最终跳出了一张歌单。可没等王香芹看清楚歌单上的歌,系统就自动切出了其中的一首歌,并告诉她,这是猪猪们点的歌。

  猪猪点的歌

  王香芹深深的震撼了,她的猪啊,原来建国以后不许成精的规定是真的。这不,她上辈子养了那么多年的猪,从来没见过这种事情,可眼下她才养了几个月的小猪,就学会点歌了

  它们以为这是ktv包厢吗还兴点歌的

  其实,点歌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被切出来的那首歌太考验王香芹了。

  灵魂出窍般的盯着眼前的歌名许久许久,久到王香芹都忍不住想一头撞死看看能不能穿越回现代去。要知道,她在穿越之初都没兴起过这个念头,可如今

  系统:请玩家带上情绪,用心歌唱。这样你的猪才能体会到玩家的心意,玩家希望它们长大长肥的心意。

  道理她都懂,哪怕猪会点歌这个事情她都可以不计较,可是能不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的猪要点这首歌呢

  系统界面上赫然写着:

  忐忑

  王香芹用一种仿佛能将系统界面盯穿的炽热眼神看着歌名,不多会儿后,她提出抗议:“系统你觉得我能记住这首歌的歌词吗太为难我了吧”

  几乎是她的话音刚落,界面迅速变化,出现了一整页的歌词。

  看着满屏“aoaoeasediasedo”王香芹发现,自己居然看得懂最可怕的是,她脑海里已经自动开始播放起了曾经格外熟悉的旋律。没办法,这歌太洗脑了,隔了那么多年,她居然还记得

  等等

  王香芹咬着牙根儿挤出一句话:“系统”

  系统:原唱者演唱现场视频开始播放,ic

  原来,这根本就不是她的臆想,而是系统真的放了伴奏,还特地帮她打开了原唱者的现场视频,方便她模范学习。当然,这一切都只有王香芹一个人能听到看到,无需担心别人发现。真要是出现了像上回被温氏瞧了个正着的情况,最多也就是被怀疑王香芹疯了,系统是不会暴露的。

  在系统的解说下,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洗脑之下,王香芹从一开始的懵逼,很快就逐渐放开了。

  很多事儿吧,一旦想开了接受了就会很享受的。反正她崩溃着崩溃着,就投入进去了,仿佛回到了上辈子跟许久不见的友人k歌一样,慢慢的就嗨了起来。现场的观众还给了不少反应,哼哼唧唧的样子让王香芹觉得,其实猪们也能听到伴奏吧总觉得自己的歌声应该没那么大的感染力。

  系统:请玩家集中注意力,用心唱。

  王香芹还是认为系统就是在故意搞她,帮她选个忐忑非要她唱,唱完再给猪们开个buff,这不就开心了,吃嘛嘛香了可她也没别的办法了,在系统给出的伴奏下,卖力开嗓,放声歌唱。

  系统:请玩家歌唱时注意表情管理,这是一首通过演唱者的表情动作以及歌声三合一去传递意义的曲子。

  王香芹:

  你赢了我认栽

  几步开外的老朱家院坝上,在外头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停下来后,温氏长吁了一口气,又耐心的多等待了片刻后,确定这雨是真的停了而不是在驴她后,这才小心翼翼的背上了竹篓子,目光坚定脚步稳健的走到院坝上。

  当然,离家之前还是要跟朱母说一声。这会儿朱母正在堂屋里看六郎算账,听到温氏的唤声,走到檐下无语的看了她一眼,可到底还是允了。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传来一阵吓死人不偿命的歌勉强算是歌声吧。

  “啊哦啊哦诶唉呀呦唉呀呦呔卟啲呔卟啲”

  堂屋里,六郎一个手抖,毛笔在账本上划下了一道墨印,当下脑海里一片空白。

  而正准备出门的温氏一个晃神,迈出去的脚在雨水淋得湿透了的院坝上一个打滑,整个人直挺挺的往前扑了出去。幸好她反应快,及时用手撑住了地,没让自己的脸跟院坝亲密接触。可就算这样,她的鼻尖还是差点儿碰到了一坨湿哒哒的鸡屎,真的,就差这么一点点,最多也就是一巴掌的距离。

  尽管她本人没事儿,可她背后竹篓里的鸡蛋们,却跟着飞了出去。鸡蛋们混合着干燥的稻草,在力的作用下齐齐的离家出走,飞出去一小段路后,又重重的砸在了地上。

  朱母: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她,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这画面太美,她不敢看。

  作者有话要说:

  万字更大肥章哟哟哟哟哟

  v


  (https://www.xdzxsw.cc/book/76645/425591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