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刑凶手札 > 第二百七十二章谁也违抗不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谁也违抗不了


  “当有一天,北京不再是北京。”杨芜若有所思的说着。

  杨芜最近好像突然发达了,不但是穿着上面一改往日的邋遢随意,穿戴上了一身颇为讲究的居士服,坐在敞亮的大院子里,高大的梧桐树下,树荫遮盖住烈日阳光,黄梨木的躺椅上一坐,旁边的紫砂壶里是来客从河南带来的信阳毛尖。旁边还有一只懒惰的大黄狗,趴在地上,眼睛滴溜溜的乱转。

  这宅子是他新买的,地处北京顺义,周边是几个北京城的定级别墅区,一套房子动辄几个亿。杨芜的这个宅子也是个小别墅,三百多平,独门独院,但是算不上定级别墅,是周边村子的自建房子,但是也很讲究,远远看去,颇有山野民宿的韵味。门前有个小河沟子,以前是一条臭水沟,经过几年顺义区人民政府的对于环境方面的投资改造,颇有成效,曾经的臭水沟已经变得清澈,甚至能够看到水草和小鱼苗,晚上还会有青蛙和癞蛤蟆此起彼伏的争鸣,杨芜喜欢这样的环境,每天悠闲自得,除了接待一些远方来探寻的客人,也就没有什么别的事情了。

  杨芜算是个神棍,一直都很有钱,只是不漏财。现在年近四十了,也想放下身段,享受享受生活了。美色是不能少的,当然这别有情调的乡间宅墅更是必不可少。门口还停着一辆陆地巡洋舰,据说也是来求他办事的人送的。

  杨芜近些年来积攒的名气已经在北京城都传遍了。能够来到他这里摆放的人,非富即贵。人家杨芜也会挑地方,专门挑这种富人区居住,很多富人,都比较信风水,甚至说有些迷信,有了杨芜在他们身边,就好像虚弱多病的人有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好朋友。

  而且,很多富人来拜访杨芜,就好像是虔诚的教徒来供奉朝拜一样,不一定要让他去办什么事情,只是来跟他聊聊天,聊聊天,杨芜的一些话似乎就能够道出一些玄机,让这些富人们感觉受益匪浅。

  此时,院子里的访客,就是一位富商,做房地产,四五年前,环境地区房价异军突起,曾经有过半年翻一倍的辉煌历史,那段时期,此人赚了不少钱,一举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首付。后来大量的在环京地区拿下地皮,准备大刀阔斧的施展自己的房地产事业,日后可以和恒大、万科、万达这种顶级地产集团一决高下。

  但是天算不如人算,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环境地区下大了史上最严格的限购令。他的房子全都是在限购令的区域,眼瞅着白花花的银两扔出去了,但是房价在国家的调控之下,趋于稳定,炒房的人群迅速撤离,能套现的赶紧套现,不能套现的也立刻止损。房地产市场这个大泡沫没有了炒房的人群之后,光靠着一些刚需,是很难赚到钱的,大片大片的楼盘成了空楼,导致他整个房地产集团的资金链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每天都在发愁,每天都在想着自己何去何从。国家政策什么时候能够放开口子。

  看着他每天发愁,身边的人也都很替他担心,于是推荐他来杨芜这里找一找答案。这个人是不信什么风水迷信的,一开始非常的拒绝,但是在身边的人不断的吹耳边风的情况下,他还是来拜访杨芜,在这里也不想找什么解决的方案,只想聊聊天,疏解一下压抑的心情。

  一开始,这老板对杨芜是有所戒堤的,但是聊着聊着,觉得杨芜博学多才,通古博今。他了北京城,从远古时代一直聊到现在,把北京城的理事变迁讲的比历史课本都全面,还讲了很多北京城以及周边地区成名的富商门,从古代的说到现在的,分析他们的共同性,也会将一些他们失败的案例。

  讲来讲去,最后讲到了北京城未来发展的方向,杨芜就说出了刚才说的那番话“当北京不再是北京。”

  这句话乍一听,有点难理解,但是杨芜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北京城发展成现在的规模,这放在世界来说,都是很罕见的,短短二十几年的功夫,大量的外地人在这里崛起,大量的外地企业在这里扎根。北京城靠着这些外地的精英们发展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由于发展过于快速,让这个城市出现了一些弊端,而且是急需要解决的弊端。首先就是交通,交通拥堵,让人在路程上会浪费很多时间,对于一

  个飞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时间比金钱还要宝贵,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城市就会陷入危机。除了交通,还有紧缺的医疗,紧缺的教育。随着大批外地人的涌入,有的成了精英,而大多数都是碌碌无为,会占用这里的资源。这时候,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就成了这个城市最为稀缺的都东西。很多人看个病,可能要去大医院里排队排一天一夜,有的人为了让自己孩子上一个好学校,不惜一切代价买一套学区房,但所付出的成本,可能是自己一辈子的还款压力。和教育医疗资源比起来,住房更是正城市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了。还有多少年轻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还有多少人因为房子要负担起这一辈子的贷款。这相当于是在透支年青一代,而让这个泡沫继续维持。通过透支年轻人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维持这个泡沫经济,这对于一个城市也好,对于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也好,是极为严重的信号。

  所以,现在的背景,还是北京,而当泡沫爆炸,一切都浮现原型的时候,北京还是北京吗?

  人们说的北京,代表的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结构完善,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尖端地域的象征,去北京打拼,相当于是在朝着一个更好的生活层次努力,但这些建立在泡沫上的美丽彻底现了原形之后,这些人的奋斗,还有意义吗?抛开这泡沫,抛开这满地黄金的虚假,剩下那些透支二三十年的经济压力,剩下那些人满为患看病都困难的紧缺的医疗资源,剩下那些把孩子头都削尖了也进不了的普通学校,剩下那些拥堵的交通和肮脏的胡同,那么北京,还是北京吗?

  “您觉得,北京这个状态,还会维持多久呢?”老板问了一句,问完之后,自己都想笑。可笑他一个作用几百亿房地产集团的董事长,竟然问一个乡野村民,问他北京还能维持多久。

  杨芜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说道:“年轻人,一茬接着一茬。割韭菜也是一茬割了还有下一茬。至少现在的北京还是北京。而且,国家新政,在那边建立特区,分担北京非首都功能,大量的外地人会移走,大量的资金也会投入到那边。这似乎是一个缓解泡沫经济的办法,现在就看国家会怎么玩这个新特区,怎么能够实现顺利的转移。这个国家级别的大项目真要是能够顺利实施了,你们这些靠炒作发家的企业,也会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我们怎么叫靠炒作起来的产业呢?”老板有些生气。

  杨芜笑了,说道:“我知道,你们企业是在廊坪市发家的。不说十几年前了,就说几年前,你们在廊坪市销售楼盘的时候,一平米多少钱?普通板楼,只要五千多六千,好点的洋房别墅,也就是八千左右。三年后的今天呢?板楼都长到两万了吧,而人民的工资呢?你们房价,翻了三四倍,人民的工资,又涨了多少?大多数,都他妈的没有涨,就算是涨了,也是杯水车薪的一两百块钱而已。你们这不是炒作起来的经济,是什么?难不成是人们欢天喜地的喜迎房价上涨的结果?炒作什么不好,非得炒作人们类以生存的房子。不管是哪个国家,不管是哪套社会体系,房子都不应该成为炒作的商品!看着房价蹭蹭蹭的往上窜,我都心惊胆战,从上到下,还他妈的有点良心吗?”

  “师傅,你这么说,就有点不讲道理了。我们只是遵循市场规律。”

  “遵循市场规律?好啊,那我倒要看看,这个市场规律你们可以怎么搞,怎么玩?最近几年,一直在说,国家强大昌盛,说什么国家有钱了,到哪都不怂,导致了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充满了一种暴发户的土鳖心态,真觉得自己财大气粗,天下无敌了。我们走着瞧,看看这次和大洋彼岸,那个真正的发达国家的贸易战能打成什么样?还有,我不妨在告诉你一句话,你们这种靠着炒作起来的企业,在现在这个阶段,国家已经无暇管你们了,有本事的自己转型,自己化解这巨大的泡沫,没本事的话,等着自生自灭吧!”

  杨芜说完这句话,老板气得站起身,甩手就走。杨芜看着他,摇了摇头。

  最近因为这种事情找他的人太多了,他根本就懒得搭理这些人,说实在的了,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上升的时候,但不会一直都上升,这个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这是上天的命运,谁也违抗不了……

  还在找"刑凶手札"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 "速阅阁" 速度阅读不等待!

  ( = )


  (https://www.xdzxsw.cc/book/76091/395860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