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梦回红楼! > 第3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3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再回到京城,黛玉便有恍若隔世之感。进了贾府,见到外祖母,免不得又哭了一场。待安静下来,黛玉方与众人见礼,又看向王夫人,客套一番,说了些元春进封贺喜的话。

  王夫人面上虽然不说,神色却颇为得意,一脸的喜气洋洋。心念一转,又想着贾琏去之前,自己嘱咐了一番,让他留心,将林家的财物都带回来。岂料贾琏进府,却并未带什么银钱。想到这里,王夫人不由有些不豫,看向黛玉的目光中添了一丝清冷和厌恶。

  贾母素来机敏,极擅察言观色,看在眼里,也并不说话,只细细打量着黛玉,见她亭亭玉立,出落得越发标致婉丽,心中自是又怜又爱。

  这是她唯一的外孙女儿,一年不见,身量渐渐长大,娉婷如柳,身上更萦绕着一股淡淡的书卷味儿,幽雅贞静。这份清雅高贵、与众不同的气质,是出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才能拥有的,常人自是难以企及。

  她心似明镜,自然清楚地知道,王夫人心里,一直都惦记着金玉联姻。若是让王夫人如了愿,将来,这偌大的贾府,便是王家和薛家的天下了。她是贾府的老太君,岂能让这个家的大权旁落?让贾府看王家人的眼色行事?

  何况,宝玉心里,时时都念叨着黛玉。若能两玉联姻,将黛玉许给宝玉,不但玉儿终生有靠,她的事情也完了。将来九泉之下,亦能见得女儿女婿了。

  只是,两次求聘,林如海都没有应允,这未免让贾母有些不悦。如今,林如海去了,她是黛玉唯一的亲人,那么,将来黛玉的婚事,自然也该由她做主了。宝玉是她的孙子,虽说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但她仍旧有决策权的。

  想到这儿,贾母心中一阵安定,抬头看着黛玉,柔声道:“可怜的玉儿,你父母都没了,以后,外祖母这里就是你的家。凡事有我呢,必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黛玉听了,不由得有些泫然欲泣,静了一下,见房中众人都在,便朝紫鹃使了个眼色。

  紫鹃立刻会意,起身出去,片刻后拿了一个紫檀木盒子,送到黛玉面前。黛玉伸手接了,起身行到贾母面前,款款道:“这几年,黛玉住在这里,让外祖母和各位舅母嫂子姐妹操心了。这里有白银二十万两,是父亲留给黛玉的,今儿个便交给老太太保管,算是今后黛玉的吃用花费。”

  王夫人听了,自是大喜过望,换了一脸灿烂的笑容,却依旧默然不语。贾母却吃了一惊,搂着黛玉,怜惜地道:“好玉儿,你住在这里,万事自然有我照应,哪里还要花用你的银子?那些都是你父亲给你的嫁妆,你还是自己收起来罢。”

  黛玉摇了摇头,看着贾母,婉声道:“老太太素来疼爱玉儿,放在老太太身边,也是一样的。”

  王夫人听了,忙走了过来,和颜悦色地劝道:“大姑娘这话在理,大姑娘年纪到底还小,素来又极清高,怎么能管这些银钱的事情?还是老太太收着,到底是一家人,将来再还给大姑娘就是了。”

  黛玉淡淡一笑,如水的眼波缓缓掠过王夫人,也并不答话,将盒子递给贾母,柔声道:“老太太,请代玉儿收着吧。”

  贾母见状,也不再推辞,唤了鸳鸯过来,让她代为收好。当下黛玉又将林飞云的事情回了,让林飞云进来拜见。贾母见飞云生得温文尔雅,自是喜欢得了不得,说了一会子的话,便让宝玉领着,去拜见贾政,忙乱了好长时间,方才转回上房。

  一时贾政让人过来传话,说是飞云才学极好,深得林如海真传,想留飞云在府里住一段时间,教导宝玉、贾环、贾兰三人。贾母听了,忙应允下来,命人将厢房收拾整齐,预备飞云的住处。飞云此时并无别事,又想着在这儿能见到雪雁,也就答应了。

  众人寒暄一阵后,因着黛玉刚回,贾母便吩咐人准备几桌上等席面,给黛玉洗尘。众人依言坐了,用罢酒席,方才各自散了。

  回到闺房,春纤带着几个小丫头,含笑迎了出来。黛玉见房中窗明几净,心中喜欢,拉着她的手,夸赞了几句,又让人将自己的器具箱笼等物安插好。

  紫鹃也领着丫鬟,将带回来的土仪礼物一一分送各处。除府里的主子外,众位丫鬟亦有表礼,俱是些女孩子喜欢的团扇、珠花、苏州名点,新巧淡雅。礼物均是一模一样,不偏不倚。

  众丫鬟见了这些新鲜的玩意儿,自是喜不自胜,晴雯亲自到黛玉房中,连声道谢。惟独袭人,见自己的东西与旁人的一样,心中十分不悦,却也并不露出来,只自己在心中暗暗算计罢了。

  次日起来,黛玉梳洗整齐,唤了采薇与采蘋过来,打点了两分笔墨纸砚,及一些苏州土仪和器具,分送给水涵与水润。又准备了一些苏绣、首饰、胭脂水粉,转赠给汐筱。采薇与采蘋立刻领命,带着东西,起身出了贾府。

  送走两人,黛玉又叫来雪雁,打发她去厢房,照看林飞云。雪雁免不得一阵面红,带着春纤,低头含羞去了。

  忙完这些事情,紫鹃端了一盏梨汁燕窝粥进来,笑道:“一大清早的,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姑娘还没用膳呢,快喝点粥补一补吧。”

  黛玉笑了一笑,依言接过玉碗,刚用了半盏,却见宝玉挑起珠帘,含笑走了进来。

  黛玉见了,只得站起身子,让紫鹃将早膳撤了,泡一壶清茶送上来,又含笑让座。

  宝玉抬起头,暗自品度黛玉,因在孝里,黛玉打扮得极其素雅,一袭月白色烟霞长衫,搭配着同色细绫水波裙,头上佩着白玉珍珠长簪,出落得越发超逸秀丽,宛若凌波仙子。再一细看,便见她眉心深蹙,眸含秋水,凝着一丝轻愁,似江南二月柔柳上那最温柔清新的一抹春色,当真是楚楚动人,我见犹怜。

  宝玉不觉心生怜惜,凑近黛玉,笑道:“一年不见,妹妹出落得越发好了。”

  黛玉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退后一步,瞧着宝玉,慢慢问道:“二哥哥近来可好?”

  见她言词和婉,态度亲切,宝玉自是高兴不已,笑容满面地点了点头,道:“我很好,只是不时想妹妹,常常茶饭不思呢。”

  黛玉打量着他,见他一身华服,神采奕奕,面容俊秀,心中自是不信,便淡淡地“哦”了一声,也并不答话,端起茶杯,轻轻抿了起来。

  宝玉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黛玉清丽如画的容颜,柔声道:“好妹妹,我得了个新鲜玩意儿,特意给你留着。”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串香念珠,笑意盈盈道:“这是北王爷送的,据他说,是皇上赏赐的,很是贵重。妹妹,你收着罢。”

  见他一脸郑重,黛玉“扑哧”一笑,瞧着他道:“素日里,二哥哥最厌功名权贵,如今见了御赐之物,怎么这样喜欢珍视?”

  宝玉听了这话,不免有些局促,将念珠放在案几上,面上一红,低头不语。正尴尬之际,小丫鬟在窗外道:“宝姑娘来了,快请进。”说着便打起帘子,引薛宝钗和侍女莺儿进来。

  黛玉抬起头,见薛宝钗一身嫣红色云锦宫装,头上珠花耀目,戴了一对银手镯,耳际挂着紫玉镶宝坠子,行动间但闻环佩玲珑之声,极是雍容华贵。

  薛宝钗眼眸流转,缓缓扫过宝玉,笑靥如花地道:“林妹妹,你这儿可真热闹。”

  紫鹃走进房中,一面斟茶,一面看着宝钗,也笑道:“可不是,每次二爷前脚刚到一会儿,宝姑娘便也过来了,所以,我们这里,倒常比别处热闹些呢。”

  宝钗听了,面上笑意略僵,黛玉回苏州的这段日子,宝玉时常外出,常常十天半个月都见不了一面。但因黛玉不在,她也并不担心。如今,黛玉回来了,她自然不敢怠慢,这才出来周旋,却不料,竟被紫鹃这般嘲弄。

  当下,宝钗心中难受不已,脸上却仍旧若无其事,沉稳地道:“妹妹常常生病,我不过是惦记着妹妹的身子,才常常过来的。再者,昨儿个妹妹送了东西给我,也该说声谢谢。”

  话音刚落,莺儿便侧头看向紫鹃,亦含笑道:“紫鹃,你这个小蹄子,怎么混说起主子了?我记得你原来的名字是鹦哥儿,如今看,你可真是个多嘴的鹦鹉!”

  听了这暗含讥讽的话,紫鹃身子轻轻一颤,泪水在眼中打转,忙低头掩住了。黛玉心生怜惜,静了一下,瞧着莺儿,嘴唇勾出优美的弧度,慢条斯理地道:“紫鹃素来粗苯,哪里比得莺儿姐姐,一张嘴巴,能说会道,忠心护主,你又姓黄,确是一只名副其实的黄莺儿呢!”

  莺儿面色大变,瞧了瞧宝钗,见她一脸镇定,便默默垂首不语。紫鹃自是高兴,收了眼泪,唇边溢出一抹微笑。

  以前,黛玉曾经说过,将她看作姐妹,与她相依为命。现在看来,黛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受了委屈,黛玉一定会代她出头的。有这样一个好姑娘,她怎么会不高兴呢?

  莺儿与紫鹃的神情,宝钗看在眼里,勉强掩下心中的怒气,依旧一脸笑意,侧头瞧着案几上的念珠,话语一转,赞道:“好精巧的珠子,是谁的?”

  宝玉听了,面上转了一抹灿烂的笑容,眉飞色舞地道:“这是北静王送的,姐姐不知道,这北静王爷是个极清雅的人物,长得俊朗飘逸,虽然身居高位,却不为官俗国体所缚,一脸和气,谈吐不俗,与当世须眉浊物迥然不同,真真如出水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极是出众呢!”

  宝钗眼中闪过一抹亮光,瞧着宝玉,静了片刻,笑吟吟地道:“瞧你说得这般活灵活现,你与北静王很熟吗?”

  宝玉连连颔首,笑答道:“这是自然,蓉哥儿媳妇出殡那天,北静王亲自来拜祭,与我谈了一会儿话,又让我常去他那儿玩,亲热又和善。便是这念珠,也是圣上亲赐的,极为贵重呢。”

  宝钗听了,拿起念珠,细看了几眼,“啧啧”了两声,赞道:“原来是皇家之物,果然非同寻常。”说着,转头瞧着宝玉,含笑问道:“这北静王的家世背景,宝兄弟可清楚吗?”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xdzxsw.cc/book/75164/412245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