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梦回红楼! > 第24章 惊鸿一瞥识卿面

第24章 惊鸿一瞥识卿面


  黛玉立起身子,目送水涵远去,默默出了半日神,方抖缩着手,慢慢拆开了信封。

  映入眼帘的,是林如海熟悉刚劲的字迹。厚厚一迭信笺,细细书写了扬州近况,字里行间,却无不洋溢着对爱女的深深牵挂和思念。黛玉细细看完,不由得情绪激荡,泪水潸潸而下,心中对水涵很是感激。

  家书的最后,附着林飞云的短笺:“前日京城来使,知黛妹妹与雪雁妹妹在京安好,不胜之喜。伯父身体康健,黛妹妹不必牵念,善自珍重即可。雪雁妹妹处,请代为问好致意。”

  见林飞云如此挂念一同长大的雪雁,黛玉抿起唇,将书信收进衣袖,盈盈微笑,莫非,是一段青梅竹马的美丽情缘么?

  仔细想想,林飞云幼年父母双亡,与雪雁的身世极为相似,又在一处长大,如今这般牵挂,也的确情有可原。

  待到晚间时分,黛玉将身边的人打发出房,特意唤了雪雁过来,笑道:“刚才四公子过来,给我捎了一封家书。”

  雪雁听了,浅浅一笑,瞧着黛玉道:“这几日,姑娘记挂老爷,夜里总睡不安稳,可巧四公子便送了信过来,四公子真是有心人。”

  黛玉晕红满颊,朝她唾了一唾,方笑道:“四公子怎么样,我不知道,倒是扬州那边,有人对你很是牵挂,一直都念念不忘呢。”

  雪雁听了,眼波一动,已经明白过来,低首不语,脸颊上却沁出珊瑚色一般的红晕,一副小女儿的娇羞之态。

  黛玉看在眼里,不禁轻笑出声,这般景象,大约便是郎有情,妾有意了吧?

  当下拉住雪雁的手,款款道:“你的身世,我听母亲提过的。虽然你自小儿便住在我们府里,却是收养的孤儿,本姓并不是林,你与飞云哥哥,不是一族人。将来,你们若是能在一起,我是极欢喜的。”

  雪雁更是脸红,一面服侍黛玉睡下,一面道:“姑娘说什么呢?我才多大,姑娘才多大,怎么就说起这些了?姑娘若是有闲,便多想想与四公子的事情吧。”说完,方掀开帘子,轻手轻脚地出了房。

  黛玉看着雪雁的背影,品着她的话,悚然一惊,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她与水涵的缘分,源于五岁时的邂逅。在那年的赛才会上,他用心去争蓝田玉佩,那般努力,那样认真,只为了,她的那句喜欢。这样的际遇,无论哪个女孩,都会终生难忘吧?

  久别重逢,世事变幻,她孑然一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当初意气风发的他,逐渐沉稳大气,眉宇间多了一份愁思,添了很多心事。只是,对于她,他依旧呵护有加,一如当年。

  生辰之日,一曲《百鸟朝凤》,温暖她的心,拨动她的情,那夜那人,都在她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她永生难忘。

  离别之时,他匆匆而来,赠婢之情,殷殷切切,她怎会无动于衷?

  中秋前夕,他托人送来鹦鹉,带来碧螺春,如此关切,如此用心,她岂会忘怀?

  凉风渐起,她惦记远在扬州的父亲,而他,及时送了书信过来,让她心有戚戚。

  她明白,他心中很苦,身在斗争激烈、人情淡薄的宫闱,怎能不苦?他懂得她的烦恼,一直都站在身后,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他的心事,她亦可以轻而易举地发觉,深深懂得。这,大概便是所谓的心有灵犀吧?

  可是,她凄然一叹,他与自己,他们,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负。这是世间女子所期盼、心心念念的梦,她自然不会例外。

  而身在皇室的他,终究不能只属于一个女人吧?

  窗外月光皎洁,如清水般流泻而入,映射在流光溢彩的云锦华帐上,蜿蜒曲折,犹如少女的无限心事,幽幽难诉。

  情思萦怀,柔肠百转,辗转难眠。直到二更时分,黛玉方才合上眼,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黛玉起床理好妆,步到上房里,陪韩夫人闲话家常。到了中午时分,便有人进来通报,说四皇子打发人过来,接黛玉过府赏花。黛玉少不得收拾整齐,坐上轿子,前呼后拥地去了。

  进了府门,黛玉掀帘打量,轻轻一叹,皇家气派,果然与众不同,别说贾府,便是一般的王孙贵族,想必也无法与之相比,其轩昂壮丽之处,世所罕见。府中大小殿宇错落,连绵不绝,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轿子在府中行了约一盏茶的功夫,方停在一间凉亭前。紫鹃上来打起帘子,扶黛玉下轿。

  凉亭四面,纱窗大开,设着各样桌椅器具,极是精雅幽静。水涵与汐筱端坐其中,见黛玉过来,一同起身迎接。

  黛玉正要行礼,汐筱已如兔子一般,飞快地奔过来,笑道:“林姐姐,你不必这样。”一边说,一边拉黛玉进了凉亭。

  三人一同落座,随侍的丫鬟忙上来斟茶。黛玉明眸流盼,见凉亭一面临水,水纹荡漾,碧波潋滟,四周菊花怒放,灿若云霞,灼艳辉煌。花光与水影相映成趣,尤显妩媚动人。

  黛玉赏看了一会儿,颔首道:“四公子这儿,菊花怒放,风景别致,真好看。”

  水涵扬起眉,明朗的笑意如春风拂面,轻声道:“你喜欢就好。”

  汐筱面上闪过一丝惊讶,凝眉道:“四哥向来人冷如冰,我今日才知道,原来四哥也会笑呀。”明眸流盼,目光在两人身上静静流转,笑意盈盈道:“不过,想来四哥只愿对林姐姐笑吧。”

  黛玉面颊飞红,娇颜如花,垂首不语。水涵瞪了汐筱一眼,哼道:“偏你话多,林姑娘是清雅之人,你在她面前,一点儿都不懂收敛,满口胡言乱语,真是大失体统。”

  汐筱吐吐舌头,也并不生气,侧头看着黛玉,仍笑吟吟地道:“林姐姐,刚才宫里送了几篓子极大极肥的螃蟹,我们让人蒸了,开个菊花宴吧。”

  黛玉见她兴致勃勃,便轻轻颔首,含笑应允了。水涵却微微皱眉,瞧着黛玉,含忧道:“螃蟹性寒,林姑娘身子弱,实在不易多吃。”

  见他如此细致周到,黛玉很是感动,心中生出无限温暖缱绻之意,想了一想,便道:“无妨,请四公子吩咐下去,让人取些花雕,垫着鸡蛋,与螃蟹一同蒸熟,便能中和蟹肉的寒性,且不掩盖蟹的甘香。”

  水涵点了点头,朝身侧的丫鬟挥手,嘱咐道:“采兰,依林姑娘之言,下去吩咐吧。”那丫鬟忙应允下来,盈盈一福,起身自去料理。

  汐筱怔了一下,方挽住黛玉的手,赞道:“姐姐竟精通厨艺,真了不得。”

  黛玉伸手挽了挽鬓边的长发,笑道:“略懂而已。”

  汐筱听了,“噗嗤”一笑,道:“姐姐,你真谦虚。”伸出纤纤玉手,从身侧的水晶花瓶中拈了朵初开的菊花,话语一转,又道:“听说几年前,林姐姐曾在苏州大展身手,才气横溢,诗词做得极好。林姐姐,今天这里菊花开得好,你能不能做首诗?”

  黛玉怔了片刻,心念转动,想起红楼名诗《问菊》,便道:“如此,黛玉便献丑了。”轻咳一声,起身念道:“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娓娓道来的吴侬软语,轻灵婉转,如温润的玉珠缓缓倾落玉盘,极是清脆动人。

  话音刚落,就听见亭外传来一阵拍掌声。黛玉吃了一惊,回眸看时,就见几米远的回廊里,站着三位青年男子。最前面之人身穿黄袍,手中持着极精致的白玉折扇,身材欣长,面如冠玉,丰神飘逸,看上去十五六岁的样子;其后一人穿着紫色锦袍,面容俊朗,眸中透着丝丝精光,沉着稳重,年纪约在二十四五之间;最后之人生得剑眉星目,一袭白衣,年刚及冠,风度翩翩,恰如玉树临风一般。

  三人气度不凡,长身玉立,目光却一同凝在黛玉身上,眼中透出惊艳之意。

  黛玉心中不悦,微微侧身,避开三人的目光。水涵立刻会意,举步拦在黛玉身前,方笑道:“八弟,忠王爷,北王爷,你们三位怎么有空过来?”

  身着黄衣的,便是水涵的弟弟,八皇子水澄;那紫衣男子,是忠顺王府的王爷水泓,虽然年纪轻轻,却手握兵权,位高权重,极受重视;最后一人,却是刚袭位为王的北静王水溶。

  水澄合上折扇,微笑道:“听说四哥这里菊花开得好,便与两位王爷联袂来访,顺便瞧瞧汐筱。”一面说,一面步进亭中,行到黛玉面前,仔细打量,见她面上薄施脂粉,头上挽着极常见的流云髻,斜斜插了几支珠花,简约淡雅,一袭浅碧色轻纱素罗衣裙,袖口用粉色丝线绣了几朵精致的小荷,腰间系着水蓝色纱罗丝带,益发显得细腰一束,纤如柔柳,不足盈握。浑身上下,似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烟雾中,风姿绰约,窈窕若仙。

  所谓美女,应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眼前的女子,容貌绝世,身姿袅娜,声如黄莺,气质似兰,却又才气逼人,无疑具备了所有资质,简直堪称完美!

  水澄一阵失神,不由失声道:“昔日曹植描绘洛神,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句,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黛玉微微蹙眉,虽然不悦,却也只得盈然下拜,向他福了一福,低声道:“见过八皇子。”

  水涵亦无可奈何,只得代为引见,指着黛玉道:“这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探花之女,贾府老太君的外孙女儿。”

  水澄轻轻颔首,伸手虚扶黛玉,敛容道:“林姑娘不用客气,刚才姑娘吟诗,我出声打扰,唐突了姑娘,还望姑娘见谅。”说罢,便目不转睛地瞅着黛玉,脸上隐约露出痴迷之色。

  黛玉低眉垂首,不动声色地后退一步,默然不答,耳际的蓝玉坠子却轻轻晃动,漾出海水一般的光芒,平添几分清婉娇丽之色。在场之人见了,不由为之心醉,瞧着她出神。

  一时水涵回过神来,出声将忠顺王、北静王请了进来。众人各自见了礼,方一同落座。采兰领着四个端着托盘的丫鬟,款款走了进来。众丫鬟依次上前,将菜肴果品一一摆好,方起身退了出去。

  竹案上摆了几样清淡小菜,一壶烫好的上等黄酒,中间是一个晶莹剔透的大玉盘,雕着芙蓉花形,里面盛着色香味俱全的花雕蒸蟹。红色螃蟹垫着鸡蛋,冒着丝丝的热气,金黄色的汁液在碟中浸润,极是相称。酒气浓郁,蟹香醅美,在空中弥漫氤氲,熏人欲醉,引得人食欲大动,垂涎三尺。

  众人盯着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花雕蒸蟹,都愣住了,瞧着玉盘出神。汐筱率先拍了拍手,赞道:“林姐姐只说了几句话儿,便做成这样的美食,真是蕙质兰心。”

  水澄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拈一只剥了,吃了几口,唇齿之间香气幽幽,味道极佳,便笑道:“原来这是林姑娘的心思,果然别致新雅,与众不同。”忠顺王与北静王听了,相视一笑,纷纷举筷品尝,亦都赞不绝口。

  水涵却亲自动手,剥了一个满黄的团脐螃蟹,放在黛玉跟前的小碟子上。

  这番举动,立刻引来众人的关注。水澄怔了怔,笑道:“一向清冷的四哥竟也有怜香惜玉的时候,真让我大开眼界。”忠顺王与北静王面面相觑,眼底也闪过一抹惊奇。

  水涵淡淡一笑,并不答话,转首看着黛玉,眉宇间透出一丝眷念,轻声道:“林姑娘,请用。”

  黛玉不免有些局促,柔声道了谢,低眉将碟中的螃蟹吃了,柔声道:“黛玉身子突感不适,失陪了。”站起身子,朝众人敛衽行礼,慢慢走向亭外。

  汐筱见了,起身挽住黛玉,笑道:“姐姐,我随你出去走走。”

  临出亭时,黛玉回眸瞧了瞧,见水涵正动手剥蟹,便略压低声音道:“花雕性烈,四公子不要多吃,身体要紧。”

  夕阳如醉,庭院里菊花开得连云似锦,缓缓吐露着令人闻之忘忧的香气。花香浮漾,染上她莹白如玉的面颊,如丁香凝露一般,娇美清丽,明妍不可方物。

  亭中的水澄、水泓、水溶听了这般关切的话语,都瞪大眼睛瞧着黛玉清婉娇丽的脸庞,默默出神,神情颇有些高深莫测。水涵却轻轻颔首,眼中笑意涌动,柔声道:“林姑娘的话,我记下了。”

  黛玉心中羞涩,忙拉着汐筱的手,微微屈了屈膝,转身走出凉亭,离开众人的视线。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xdzxsw.cc/book/75164/412244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