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耕种满田园 > 第 44 章

第 44 章


  “三叔!”林秀贞喊了一声,林君辉更是兴奋,自打看见林叔皓,就挣开林秀贞的手跌跌撞撞的冲过去,林秀贞赶忙跟着,一边小跑着,一边张开手护在林君辉两边。

  “爹,爹,我想你了!”林君辉小炮弹一样,林叔皓忙踩住了轱辘上的绳子,弯腰将小胖墩接住,抱起来颠了颠:“在家乖不乖?”

  “乖,我可乖了,爹爹说让我跟着姐姐,我今天一直都跟着姐姐呢。”林君辉笑呵呵的,伸手捧着林叔皓的脸颊亲了亲:“我就是可想爹爹了,爹爹你什么时候回家?”

  林叔皓也侧头亲了亲林君辉的脸颊,父子两个腻歪的不行,林秀贞看着都觉得有些牙酸,不过林君辉自打出生就是林叔皓带着的,除了喝奶,其余时候几乎是形影不离,自是感情深厚的。

  “吃午饭的时候就能回家了,你在家要乖乖听话,好好吃饭,肚子吃的圆圆的,这样才能长大,长更大了,就能跟着爹爹出门了。”林叔皓笑眯眯的揉了揉林君辉的小肚子,林君辉抱着他的大手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三叔,怎么样,浇了多少了?”林秀贞往地里看了看,说到这个,林叔皓的眉头就有些皱了:“才不到三成,这还是忙活了两天了,浇的水也不多,过两天若是还不下雨,得继续浇。”

  一场雨下下来,和一桶水泼下去,那效果可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润了土地,一个是湿了地皮,若是不下雨,还想要收这麦子,就得三天两头的过来浇水。

  “才三成啊。”林秀贞叹气,林叔皓点点头:“咱们这边还是挨着定河的,一时半会儿的,这水井里还能打出水来,若是再过一段时间还不下雨,怕是水井里的水也不好打出来了。”

  从三月到现在,都已经两个月没下过一场雨了,怕是今年,真要遭了旱灾了。

  “我见有人已经开始种红薯了。”红薯耐寒,比麦子和玉米强些,就是有旱灾,红薯也是能接出不少来的,大旱之年,最怕没水,再就是怕没粮食了。

  一般红薯都是二月到四月春末的期间栽种的,那地都是专门留出来的。现在再去种红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将之前地里的作物给拔掉,换上红薯苗。

  这都五月了,六月就要收麦子了,若是这时候拔掉麦子,那损失可就大了。而且,万一要下雨了呢?这会儿不下,过两天说不定就下了呢?

  林叔皓也皱了眉:“这会儿怕是没有红薯苗卖吧?”

  村子里有两户人家,常年家里备着养红薯苗的地方,每年都发很多的红薯苗,一些用来自己种,一些用来卖。这个时候,怕是早就没有红薯苗卖了。

  “要不然买些红薯藤?”林秀贞仰头问道,红薯藤掐了一段儿也能栽,还省事儿。林叔皓摇摇头:“你别操心这个了,这地里的事情,回头我和你爹商量商量,不一定就非得换了红薯。你呀,在家多做些点心就好了。”

  林秀贞郁闷,小时候没有发言权,长大了还是没有发言权。

  “中午三叔想吃什么?我一会儿回去了让毛大娘做。”顿了顿,既然三叔不和自己说,那就不问了,反正回家他都是要找爷爷和爹爹商量的,到时候自己旁听一下算了。再者,林家不缺吃不缺穿的,真要遇上了旱灾,也不至于到吃树皮的地步。

  就是可惜了这几十亩地,精心伺候了两年多,这第三年总算是肥力跟上了,又遇上了旱灾。前两年没赚多少,今年怕是又赚不了钱了。

  她领着林君辉回家,正好看见刘珍珠从马车上下来,高大嫂怀里抱着一匹布,笑呵呵的说话:“不管怎么样,孩子自己喜欢,咱们这当爹娘的,那不成还能硬扯着不让喜欢?我瞧着那家的姑娘也挺不错的,白白净净的,又利落又大方,这聘礼虽然要的不少,咱们也不能委屈了孩子是不是?”

  刘珍珠点头应道:“我瞧着那姑娘也不错,落落大方的,是个能干的,大牛能娶这么个媳妇,你们两口子将来也享福了,你呀,赶紧选了好日子将人领回来吧,将来可就享儿媳的福了。”

  高大嫂笑的见牙不见眼:“回头就选日子,这吉时得好好选一番才行,你快进去吧,眼瞅着要晌午了,哎,那不秀贞吗?秀贞,领着君辉去学堂送点心了?”

  林秀贞笑着点点头,给高大嫂行礼,高大嫂又赞道:“到底是你们家的姑娘,这一走一站的,好看的很,又懂礼又好看,我有时候就真恨不得抱我们家养活去。”

  “你们家杏花也不错啊,温柔大方的,这才十来岁,就有人上门说亲了。”刘珍珠笑着说道,杏花比林秀贞大四岁,林秀贞刚跟着林家到田家庄的时候,杏花就已经十岁了,这会儿,都已经是十三了。

  十五及笄,十七嫁人,十三就有人相看了。

  提起杏花,高大嫂的笑容就又灿烂了几分:“说起来还要多谢你呢,若不是你收了她当徒弟,现在又开了绣庄,杏花哪儿能有现在这样出息。”

  李淑贤过世之后,刘珍珠就接过了管教林秀贞的事情。正好打听了镇上没有绣庄,就开了个绣庄,从之前去过的那家布庄低价买了布匹进来,绣庄的人绣好了再卖出去。

  生意不说是红红火火,却也是有盈利的。

  开了绣庄就需要绣娘,镇上招了一些,不太够,刘珍珠索性就收了杏花当徒弟,现在在绣庄里干着,以后哪怕是成亲了,都还能继续留在绣庄。

  “那也是杏花自己聪明,杏花若是个蠢笨的,我怎么教都教不会,不照样是没出息吗?”刘珍珠笑着说道,揉了揉林君辉的脑袋,笑着对高大嫂摆摆手:“行了,你也快回去做饭吧,时候不早了,下午你不还得浇地去吗?”

  回了家,将买回来的菜送到厨房,交代了毛大娘准备午饭。林秀贞就扒着刘珍珠问起来了:“镇上的粮食涨价没有?今年指不定真是要大旱了,我刚刚问了三叔要不要改种红薯,三叔都不和我说,对了,爹呢?刚才还在家呢,我去学堂送了点心回来就不在了?”

  刘珍珠伸手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姑娘家家的,怎么这么多话?地里的事情,有你爹和你三叔,你不用瞎操心,有那个功夫,不如多做些点心。”

  林秀贞眨眨眼,无语了,到底什么岁数才能算是长大?

  “珍珠。”门帘掀开,林仲修进来,瞧见林秀贞,也没避着她,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一壶茶:“我去县里问过了,县东那边也是旱的厉害,说起修沟渠的事情,县太爷也没说个准话儿。”

  定河将怀县一分为二,县东和县西都出现旱灾的话,要修沟渠,就得两边都修。县里自己是没那么多的银子的,要么是等朝廷拨款,要么是县里自己筹集。

  知县以前也并未遇见过这样的旱灾,心下就有些犹豫,万一给朝廷报灾了,回头又下雨了,那不成了谎报灾情吗?一旦查实,他这个县官就当到头了。

  再拖一段时间,等旱灾落实了,他这边也好往朝廷上报。但这样做的话,百姓们的损失就大了,没修沟渠,地里庄稼若是颗粒无收,哪怕是又救灾的银子,能分到手里的又有多少?

  “那怎么办?就看着这天旱下去?”刘珍珠皱了皱眉,顿了顿又问道:“你看,咱们是不是给我爹写封信什么的?”

  “不能给岳父写信。”林仲修却摇头:“一来岳父现在不是户部的,不好管这边的事情,二来,知县当初曾给过咱们人情,咱们也不好越过他做这样的事情。”

  若是越过知县,直接让刘老太爷插手了,追究起来,知县还是个失职的大罪,而刘老太爷就属于手伸太长了。两面不落好,所以不到最后时刻,写信这个事情,就不能提。

  “那咱们就眼睁睁的瞧着这旱灾,不做点儿什么事情?”刘珍珠揉了揉帕子:“爹之前说让你到县里看看,让咱们打听一下,不就是想管管这事情的吗?”

  林仲修摆摆手:“别着急,定河水位下降,知县不是个愚笨的,这事情,迟早是要解决的,等会儿我去地里替了老三,让他先回来吃饭,我刚才让毛大娘做了一碗面条吃了,爹回来要是问起来,你就将我说的话给爹说一遍。”

  刘珍珠点点头,又详详细细的问了几句,这才送了林仲修出门。现在他们家的收入是来自三方面,种地是小头,绣庄占一半,另外一半是之前开的书局。

  林仲修种地不在行,但是写个文章,做个点评,批个注语什么的,还是相当在行的,哪怕在京城,他的水平也是数一数二的。书局一开起来,只奔着林仲修的名字,生意蒸蒸日上,每个月也有几十两银子入手了。

  所以,他们家是不怕旱灾的,大不了就带着一家老小继续换地方。可到底是在村子里住了三年,这一遭灾,可不是一两个人受罪的事情,能帮衬点儿,他们就帮衬点儿。

  邻里邻居的,做了好事儿留了功德,将来也好重振门庭。

  转眼就是端午节,天不亮,林秀贞就被刘珍珠给叫醒了,林带着林君安兄弟几个,还有小胖墩林君辉,几个人坐在客厅里,一边听刘珍珠嘀嘀咕咕的念一些吉祥话,一边扯了各色的丝线搓成花绳挨个儿给他们系上。

  年纪大些的,比如林君安,就只在手腕上系一个就行。中间的,不如林秀贞,手腕上脚腕上都得有,到最小的林君辉的时候,脖子上也得系一个。

  系上花绳,还得配上香囊,里面装的是刘珍珠前几天就去镇上买来的辟邪符。林君辉还额外多了个小老虎的挂饰,和小香囊系在一起,都挂在腰上。

  最后是用雄黄酒画手足心,林君安他们年纪大了,这个就免了。到最后,又是只有林君辉一个人画,顺带在额头中间写个王字。装备齐全了,吃了早饭,才放他们出门,上学的上学,不上学的也得回屋练字念书。

  林仲修他们都忙,所以给林君辉启蒙的事情就交给了林秀贞。虽然林秀贞是个女孩子家,但家里人也都知道,他聪明的很,跟着老太爷念书,念一遍就能记个差不离。

  若非是她自己在读书方面不是很在意,怕是比同胞兄长林君清强多了。

  “今天是端午节,姐姐给你将端午节的故事好不好?”领了林君辉回屋,林秀贞就翻了一本书,搂着林君辉坐在桌边,一个字一个字的点着读:“屈原……”

  “意思就是说,古代的时候,有个叫屈原的人……”读一遍,再解释一遍,林君辉乖巧的很,奶声奶气的跟着念:“大姐,这个是什么字?”

  “蒲,菖蒲,蒲公英,都是这个蒲字。”林秀贞笑眯眯的解释,林君辉大眼睛圆溜溜的:“菖蒲是什么呀?蒲公英是什么呀?能吃吗?”

  “你个小吃货,就记得吃,菖蒲呢,就是长在水田边的一种草,下次我带你去地里瞧瞧,蒲公英也是一种草,上面毛绒绒的,风一吹,蒲公英上面的花就会散开,被风吹着落到各个地方去,来年春天就又长成蒲公英了。”

  小学时候学的蒲公英的文章是怎么说的来着?

  “他们很是顽强,不管落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根发芽,一代代的长下去……”林秀贞绞尽脑汁的给林君辉将里面的寓意,林君辉小手捏着林秀贞的手指:“姐姐不说蒲公英也是一种野草吗?那野草长在地里,就会抢庄稼的肥料,庄稼就长不好了,那么多的蒲公英,飞来飞去的,都占了庄稼的地方,那以后庄稼长在哪儿呢?”

  “蒲公英也不是野草啊,它还是一种药材,能清热解毒……”林秀贞有些心虚的顿住,蒲公英的功效是这个吧?糟糕,不是学医的,早些年也没看过什么关于中药的书,这会儿有点儿扯不下去了,万一误导了孩子怎么办?

  “姐姐的意思就是,蒲公英也是有作用的,可是,得分长在哪儿,长在庄稼地里,它就是野草,长在有需要的地方,它就是草药,对不对?”

  林秀贞忙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人呢,也是要找好自己的位置的,你适合一个位置,那你就有用,你不适合一个位置,那你就是拖后腿的。”

  都没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说的清楚,这真是……是这些年太安逸,所以自己的智商下降了?还是小孩子太聪明,自己竟是被一个小孩子给提点了?

  “我知道!爷爷之前说过这个故事!”林君辉拍着手笑:“爷爷说,橘子树长在南边就是橘子树,长在北边就是杂树,接出来的果子一点儿都不好吃。”

  好像这两个故事不是很一样啊,这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长的好了就能吃,长的不对就不能吃。”林君辉笑嘻嘻的下结论,林秀贞又将之前心心里关于小孩子太聪明的想法给摁下去了,明明这小子就是个吃货,只要是能入口的,他都能记得特别清楚,不能吃的,就和普通小孩子一样了。

  “好了,那现在咱们就将这篇文章再读一遍好不好?”这古代识字的过程就是特别艰难,先认识一部分简单的字,等后来遇见复杂的,就用前头认识的字来做批注标读音,难怪这通假字别字什么的,一抓一大把。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清亮的声音里带着奶声奶气的童音,林叔皓从房门前路过,探头往里面瞧了一眼,笑眯眯的往厨房去了,毛大娘正在准备中午要做的菜,见他进来,忙问道:“三老爷是要吃些点心吗?昨儿秀贞做的点心还有,我给您拿来?”

  林叔皓摆摆手:“不是,你等会儿蒸一锅的肉包子,一会儿和王大娘给我送到地里去,今儿还要浇地,午饭我和二哥就不回来吃了。”

  说起浇地,毛大娘也有些愁眉苦脸:“这再不下雨,麦子可就真不行了。”

  林叔皓也没接话,出了厨房,到工具房又找了两个水桶,拎着就往地里去了。一路瞧见又不少人家在浇地,还有些人家已经将麦子给拔了,大太阳底下的,蹲在那里栽红薯苗。

  到了地里,就见林仲修已经开始往上提水了,站在井边往下看了看,忍不住皱眉:“这水,比之前可深了许多,二哥,你说,会不会真是要大旱了?咱们家这地里……”

  林仲修也皱眉,好一会儿才说道:“再过三天,若是再不行,咱们就先将这一块儿的麦子给拔了。”也幸好他们家种地是一块儿这一块儿那的,这边是麦子,那边是花生,另外还有一部分今年春天种了山药。只是真旱了,不管多少样,怕是都要减产了。

  “那红薯苗从哪儿弄?”林叔皓忙问道,林仲修皱了皱眉:“咱们自己生……”

  “二哥你傻了吧?生红薯苗可得一个月呢,等咱们生出来,这麦子也该割了。”林叔皓嘴角抽了抽,英明神武运筹帷幄的二哥竟然也会犯糊涂?

  若是三四月的时候,自己生红薯苗还能勉勉强强赶得上,这都五月了,发红薯苗什么的,白日做梦呢。

  “那换成山药吧。”林仲修盘算了一下时间,山药也是初春的时候种的,这都春末夏初了,或许,能将就一下?林叔皓撇撇嘴:“二哥,我看你真是急傻了,这天都要大旱了,你还想着种山药呢,那个一种下去就得浇水,咱们家现在从哪儿弄水?”

  林仲修白他一眼:“你有主意,你说说要种什么?”

  “要我说,咱们索性就不要管这一块儿麦子了,咱们赶紧的想办法修沟渠,大旱之后说不定就有水灾,修了沟渠,不管哪边都得利。”林叔皓一边将水桶甩进水井,一边絮絮叨叨的和林仲修商量。

  林仲修皱着眉:“你说的倒是轻巧,沟渠是能随便修的吗?这都得有朝廷的公文,起码得知县应下来了才能修,若是没灾,那就成了劳民伤财了。”

  林仲修也无奈,知县的顾忌多,虽说这会儿人人说是怕是要旱了,但没到最后的时刻,谁心里没点儿侥幸,还想着说不定明天就下雨了。

  兄弟俩都是从官场上下来的,也多多少少能摸到知县的一些想法,两个人就有些沉默了。

  林秀贞教着林君辉念了一会儿书,林君辉就有些坐不住了,小屁股左挪挪右挪挪,就跟下面长了钉子一样,时不时的要喝水,要上茅房,要吃点心。

  林秀贞索性就带他出门去玩儿,站在门口想了一会儿,不知道去哪儿,就站在隔壁门口喊:“杏花姐,在家吗?”

  “在家。”里面立马传来回话声,没多久杏花就拉开了门,笑眯眯的将人拉进去,伸手揉了揉林君辉的脑袋:“我还想着一会儿过去找你呢,没想到你倒是先过来了,君辉吃不吃粽子?”

  林君辉抬头看林秀贞,没等林秀贞说话,杏花就笑着说道:“你可别说不许他吃啊,我们家刚包的粽子,这会儿还热着呢,我一起床就弄的,尝尝味道,你也指点指点我。”

  说着,转身就去了厨房,半点儿不给林秀贞反驳的机会。

  怀县这边吃的粽子都是甜味儿的,蜜枣,豆沙,花生什么的,蘸着白砂糖吃,软糯香甜,从嘴里能一直甜到心里去,林君辉吃的嘴边都是白糖,笑的眉眼弯弯的。

  杏花又端了茶水过来:“君辉长的越发的可爱了,对了,你今天去县城吗?”

  林秀贞摇摇头:“不去啊,眼看着都快中午了,这会儿去,到县城都差不多晚上了,赶不及回来,怎么,你要去?”

  “我也不去,今儿不是端午吗?我想着县城说不定有很多好玩儿的,你要是去的话,咱们一起去,你要不去,我也不去,那咱们下午去镇上玩儿吧?今儿是初五,镇上也有集市呢。”

  杏花笑着说道,难得一次休息日,又是端午节,逛逛街指不定能买一些好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们,我回来了,和大家讲讲花开这次的旅游经历,前几天是去的开封,但天公不作美,到了之后开始下雨……原本去清明上河园就是为了看表演,结果,人烟稀少,花开和朋友包园了!瞬间有一种我是武则天的感觉~大家若是有去的,可千万挑好时间,要不然,就只能去看建筑物了……这几天是周边游,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吃吃玩玩逛逛~~~

  最最最郁闷的就是,花开的脸皮是纸做的,到了开封第二天就过敏了,又红又肿又痒,一直到现在都没养好,哎,容易过敏的皮肤可真烦人……

  嘿嘿,明天开始回复亲爱的们的评论,下个月开始送积分,大家努力让留言超过二十五个字呀~~~么么哒,花开爱你们~~。.。


  (https://www.xdzxsw.cc/book/68497/355978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