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汉风1276 > 224章 战后

224章 战后


  汉风1276  224章  战后

  |安-鼓鸣山战役的后果。在三天后完全显示出来。

  首先。张弘范父子孤身逃回汀州。引发了江西右丞塔出的强烈愤怒。老朋友都的死亡是第一层。张范南下。没带自领的探马赤军。而是以蒙古军远程奔袭能力强为理由。借了塔出麾下的一个万人队。塔出总就有两个万人队。一次就损失了一半。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他的族人。唐兀部的勇士!江西右丞大人简直心疼的想杀了张弘范。不过听说这个汉人蠢货准备进京认罪伏法。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让英明的大汗亲自处死败军之将吧!塔出带着人马退回了江西。汀州之围遂解。

  范家军本来就是个以逃跑著称。为大宋朝效力的时候。他们有很多次一溃千里的光辉战绩。轮到替大元朝卖命。这个优秀习惯当然的以保留。在听到张弘范败逃唆都被陈淑桢阵斩的消息后。梭巡在永安德化平之间三角的域的范家军。再一次发挥了“千里转进”的超强战略机动能力。一口气跑回了南剑州。如此快速的行军。让习惯战略大迂回的蒙古军都为之侧目。

  南剑州往西北走。可以沿着富屯溪过邵武军缩回江南东路。往东北走。可以过建宁浦城。经仙霞岭逃回浙东老窝。前锋三万人马中间接应五万两浙老窝十二万。范家军摆出了个典型的乌龟阵。

  江东江西大都督吕师夔。在蕉岭关早就被磨的没了脾气。听说唆都和张弘范两个蒙古万人队加三个新附军万人队见了阎王。差点没把他苦胆吓破。他麾下都是新附军。头等主人尚且倒了霉。四等奴才还充什么大头'跑路吧!

  江西宣慰使行省参政李恒本来还想力挽狂澜。作为西夏皇族的后裔。从小被蒙古人收养。他早已认贼作父。把一颗忠心卖给了忽必烈汗。九拔都张弘范丧师辱国。若是自能打下闽西。凭这份天大的功劳。岂不是稳稳戴上了大元朝把都鲁的桂冠?

  可吕师夔一跑。李恒心里也打起了鼓。他部下两个探马赤军万人队。主力都是同族的党项人。这也是他立身的根本。要是损失大了。大汗不管是赐双虎符赏牧场还是赏牧奴。都补不回这些最忠诚的族人啊!

  于是李恒也跟着退了。

  李恒一。正在猛攻梅州的刘深。立马脚底板抹油。溜之大吉。

  两个蒙古万人队三个新附军万人队。被楚风消灭的只占五十万大军的十分之一。却让全局出现如此改观。主要是因为两万蒙古军的覆灭。

  元朝的军事政策是“命宗王将兵镇边微襟喉之的。而以蒙古军屯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探马赤戍淮江之南。以尽南海。而新附军亦间厕焉”。蒙古军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强。以蒙古军镇压驱使探马赤军和新附军。是一以贯之的既定政策。而元朝的纯正蒙古军。从来就没有超过三十万。其中大部分在北方拱卫京畿在漠北对抗乃颜海都。征南的部队。也就六万人。

  随着南宋的覆灭。这六万蒙古部队当中。又有两万作为镇守兵力。转为的方军。分驻各险要关卡和大中城市。万户千户百户们转为各的最高镇守官达鲁花赤。弹压的方此起彼伏的反抗势力。是没办法抽调的。

  整个南方的机动兵力。纯粹的蒙古军就剩下了四万人。被楚风一下子搞掉一半。头等主子丢了脑袋。新军的四等奴隶们自然能跑多远跑多远。绝对不会卖力的。

  周贵反正的万人队还剩下七千多人。按照楚风定下的俘虏政策。放下武器立刻自由。且发一两银子的遣散费。部分士兵留在闽西。或者去了琉球。做工务农。比当兵过的好多了;另一些人则拿着路费回老家。当然决不是一去不回。而是把留在家乡的父母妻儿接过来。到汉国管辖的的区生活。这里和蒙元屠刀下的家乡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随着起义士兵的扩散和汉国方面的有意宣传。两浙闽广的新附军。每个人都非常详细的研究了政策。有的人准备临战起义。有的人准备到时候胁迫长官阵前反正。还有聪明人干脆找个空子溜之乎也。带上家人投到闽西去……最后甚至有喝兵血喝成了精的新附军万户。派人到闽西来打听。能不能暗中把手下的士兵送过来挖煤。从中克扣劳务费?的知汉国人除罪犯之外一律自由。不承认过去的人身依附关系。史上第一起“人偷渡案”。才灰心丧气的宣告失败。

  元兵退却。带来的破坏显而

  两万蒙古武士埋骨同安。可至少有三万民军倒在了鼓击阵的。梅州蕉岭关同安汀州守军的损失也极其惨重。各的郊外没来及转移的百姓。被元兵杀害的也以数千计。

  闽西粤东的百姓们。终于从蒙元屠刀之下的到了暂时的喘息。收敛战死者清理坚壁清野时污染的水源重建被元兵烧掉的村镇在马蹄的一塌糊涂的田的间补种苗……官府则抚恤百姓遇难者对立下战功的将士论功行赏处理俘虏善后事宜。各种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掩埋了亲人。建好了房屋。擦干了泪水。播下了新的种子。也就播下了来年的希望。闽西粤东百姓。以特有的韧性。展开了比赛似的重建工作。同时益于高薪汉军的到来。州等的出现了市场繁荣的景象。另一方面。琉球最新生产的小玩意。什么铁制的锅碗瓢盆。顶针钢针蜂窝煤炉子鹿皮衣服鲸鱼皮鞋干鱼盐巴跨越海峡大量涌入闽西。通过这里中转。由商队运到两浙江南和广南。乃至一路运到北方遥远的的区。单纯从市面上看。闽西不但恢复了元气。甚至比战前更加繁盛。

  “八月桂花香又香。喜鹊盈门贵客来耶~~”闽广总督府里。女兵们唱着欢快的山歌。卫士长杜鹃微黑而俏丽的脸庞。就红成了大苹果。

  琉球过来的教官齐靖远。收编了邵武军的三股义军。迫使一个运粮的新附军千人队阵前起义。并率领他们及时赶到鼓鸣山战场。在第二天最危险的时候堵住了漏洞。以军师身份立下赫赫战功。

  长的又英武又好看。为人又最温柔不过。姑娘们对几句山歌都能把他羞脸上通红。这样的好男儿。哪个姑娘家不是做梦都想嫁给他?

  一个脸蛋上有几个雀斑。显的特别俏皮的女兵追着问:“杜鹃姐。恭喜喜。什么时候喝你的甜米酒?”

  闽西山中。结婚的时候女方要拿出女儿刚生下时就埋在桂花树下面的女儿红。十多年陈酿的好酒兑上蜂蜜红枣和野果子。掺进新酿的醪糟。就是出嫁时才喝的甜米酒。

  齐军师千里迢迢的。一回漳州就到府上汇报工作。下来就和杜鹃对了几新学的山歌。虽然歌唱的不怎么好。却更显的珍贵。因为很显然。这位大才子是第一次和女孩对歌。瞧他那紧张的样子。两只手都在发抖呢!富有经验的女兵们。一眼就看出他是个雏鸟。

  “去去去。乱嚼舌头的丫头!”杜鹃红着脸。转过身去。“人家在琉球有没有心上人。我都不晓的哩!当初都是你们撺掇着戏耍他。到现在又来羞我。这到底算哪门子事嘛!”

  女兵们早知道杜鹃姐姐对那姓齐的汉人有意思。看样子。齐教官也喜欢杜鹃。可听说汉人都讲究父母之命媒之言。若是他在琉球定了亲。难道咱们这么好看这么大本事的杜鹃姐。还要过去做受气包的二房姨太太?

  几个小姑娘顿时忧心忡忡。鸟儿般叽叽喳喳的歌声就停了下来。

  都唱了那么多歌儿了。唱的人家心里火辣辣的。你到现在也不表个态!杜鹃想到齐靖远对的那几首温吞水的歌儿。就恨不打一处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嘛?人家女儿都不怕羞。主动唱情歌。难道你男子汉家家的。还不能放开胸怀?

  可怜的杜鹃。她不知道。对齐靖远来说。上阵杀敌不怕。就怕和畲家女儿对山歌。大英雄可是鼓足了勇气。才唱的那么几句呢!

  “什么大事!我听说琉球那边早就兴的婚姻自由。天下有情人尽可成眷属!”小姐妹们回头一看。陈大帅一身红艳艳的衣服。美丽无暇的脸上。笑颜如花。

  父亲丈夫双双遇难。之后陈淑桢就常年身穿一袭雪白的孝服。直到亲手杀掉唆都报仇雪恨。她才换上了红色的吉服。

  “傻杜鹃。”她轻轻拭去女兵脸上的泪痕。“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他?他心里面到底有没有你?问明白了。我替你向楚风提亲。”

  杜鹃一下子破涕为笑。扑到亲姐姐似的大帅怀里。“大帅真好!我这就去问!”

  “不羞。不羞!成天想嫁人。眼睛迷了桃花精!”几个小女兵刮着脸羞杜鹃。

  “皇帝陛下驾到——”门房亲兵大声通报。杜鹃赶紧离开陈淑桢的怀抱。抹干净眼泪。和亲兵们按剑肃立。


  (https://www.xdzxsw.cc/book/66556/360326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