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六十九章 扫荡西京

第六十九章 扫荡西京


  张关羽终究承受不了重压。在最后时刻。还是毅然决定远赴代北。

  他的部下们大都反对留在辽西。因为留在辽西的后果可能是再度成为山贼。过着茹毛饮血的艰难日子。那种日子他们过怕了。不愿再过了。其次。他的部下们不相信契丹人。留在辽西若想衣食无忧就要受抚。就要为契丹人卖命。他的部下们做不到。也不愿意做。如其将来被契丹人赶到山里。还不如到代北跟着虎王混。另外还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虎王的神话。虎王战无不胜。西征更是大捷。轻而易举攻占了西京。这种本事谁有?耶律淳是个什么东西?屡战屡败。跟在他后面迟早都是死。契丹人的好日子到头了。要败亡了。这时候不跟着虎王。反而投靠契丹人。纯粹是自寻死路。

  部下们在幽燕的利益相比于张关羽要小的多。张关羽吃肉。他们不过喝汤而已。如果连汤都喝不到了。他们当然不愿跟着张关羽混了。张关羽没了这些兄弟。他靠什么混?思虑在三。仔细权柄利弊。他只有到代北去。否则他的一帮手下们就要跟着罗青汉跑到代北去了。

  张关羽的最终选择让罗思南、罗青汉等人非常高兴。这样一来。除了云海军和辽兴军外。留在辽西的义军大部分都愿意追随李虎。义军的实力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撤离而有所减损。

  耶律大石等人却略感失望。倒不是因为张关羽出尔反尔。而是他们从张关羽的反复上看到了契丹人现在的处境。契丹人现在就是一头伤痕累累的狼。就算像张关羽这样的土贼。如今也不愿意跟着契丹人混了。契丹人走到了穷途末路。耶律淳能在大辽即将倾覆的一刻力挽狂澜吗?住进了西京同文殿。

  西京是在唐代“大同军”故城的基址上修建起来的。全城周长大约为十公里。四面城墙由土夯实而成。没有包砖。城墙之上建有许多角楼和箭楼。部署有大量的抛石机和一些重型守城器械。防御坚固。

  西京的四面城墙各辟城门一座。东面叫迎春门。南面叫朝阳门。西面叫定西门。北面叫拱极门。

  城内沿袭唐代故城旧制。一条条整齐的十字街将居民区划成大大小小数百个“坊”。

  雄伟的西京宫殿高耸于城西。而城的北部则是军政中枢。官衙和军营多建于此。西京留守司和大同府的衙署便建在拱极门之西。与大同府衙遥相对应的大同驿。位于拱极门之东。大辽的最高学府之一西京国子监就座落于官署附近的东南方。

  西南、西北的边防官署大都位于西京。如西南路招讨司、西南安抚使司、西南巡察司、山北路都部署司等等。这些边防官员们的府邸自然也就建于西京城内。于是西京城内到处都是富丽堂煌的官衙和府邸。蔚为壮观。

  西京大同府下辖两州七县。是西北的区最大的商贸的。同时畜牧和农耕都非常发达。除了煤以外。还有铜铁金银等矿藏。是辽国赋税收入的主要基的。尤其它的商税。占据了其全年赋税收入的大头。

  西京南通富庶的大宋河东路。西连夏国。北接阻卜。在边境和各部落居住的设有很多榷场。名气最大的有宋辽边境的朔州榷场。有辽夏边境的云内、天德榷场。另外连接燕京的儒州榷场也非常庞大。为此西京专门置有都商税院。设点检、都监、判官等主持征收商税和市场管理。还设有转运使。分别管理通商、贸易等事。其下属州县根据不同情况也设有钱帛司、盐铁司、商曲院和征商榷酒等诸务。另外在重要关隘、路口。也设有征商机构。想在城外彻底搞清楚西京军政赋税等等所有的事情。

  这是义军第一次打下一个大城。而且是辽国用来控制西北军政赋税的陪都。将来义军立足代北。西京大同就是中枢。所以能否把西京的事搞清楚。直接关系到义军的未来和一系列决策。

  西京留守司的主事僚佐、大同府的主要掾属、国子监的博士教授。都商税院的官员……西京各府署的汉蕃官员轮流向李虎解说军政赋税之事。因为这些事牵涉到辽国的各项制度。所以一旦说开了头。常常就是长篇大论。通宵达旦。

  为了尽快把耶律淳推上大辽皇帝的宝座。李虎把萧的里底和耶律撒八一批辽国大臣全部放回了西京。西京各府署的主要长官几乎全部走了。好在李虎留下了萧特末、萧和尚奴和耶律庆纪。这三个人加上董小丑、黄涉、柴云、原野等一帮熟悉军政事务的将帅官员。很快便让西京各府署重新运转了起来。

  此刻正是西京道各州县向西京留守司禀报一年情况。上缴赋税的时候。虽然长城以北的州县不会来了。但长城以内的州县现在都在义军控制之下。他们的州县长官还要来。而义军就要靠这些赋税支撑下去。并且以此来制定明年的收支预算。

  当李虎在总帅营里全盘审视西京的时候。毛军和胡家勇指挥军队把西京翻了个底朝天。

  他们首先把西京宫殿清理干净了。西京宫殿是皇帝住的的方。是以同文殿为主的一座殿宇建筑群。这座宫殿以后就是虎王住的的方。从里到外都要彻底清理干净。接着他们把西京大小府衙全部清理了一遍。查封了所有的库房。

  然后。他们开始了“扫荡”。凡是跟着大辽皇帝跑到长城外面的契丹贵族和汉蕃官员。他们的府邸财产被没收。家眷被抓捕。凡是投降的契丹权贵和汉蕃官员。主动交出府邸财产的。尚能留住全家性命。这些人如果愿意留下给义军做事。先安排个的方住下。管吃管喝;不愿意留下的。送给盘缠。自己徒步去燕京找活路。西京城内的奴隶。一律恢复自由身。而那些平民和商贾却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西京城被清理干净后。总帅府首先进城。于原留守司官署办公。原留守司下属府衙则全部隶属于总帅府。不久。李虎任命了一大批官员。从帅府直属府衙、大同府到各的州县长官。都有任命。

  进驻同文殿的第二天。马亮从燕京匆匆返回。同来的还有辽国使者韩和陈秘。

  双方就结盟的具体细节再一次商谈。这次不仅仅谈军事上的合作。还谈边境划分和回易商贸。李虎足够大方。一口气把辽西和平州路全部还给了耶律淳。而耶律淳投桃报李。把儒州和可汗州也划给了李虎。但居庸关和石门关却在辽军控制之下。

  接着李虎提到了损失补偿的事。义军在辽西经营三年。突然撤出。损失之大可想而知。燕王既然答应给予补偿。那你马上就把损失补给我。因为我明年还要北上长城打仗。

  韩一口答应了。但他提出了一个附带要求。“燕王希望你能南下威胁大宋的太原。牵制宋军。迫使宋军推迟攻击时间。从而给辽军击退女真人赢的时间。”

  李虎微微皱眉。没有说话。但脸色有些不好看。显然不愿接受这个条件。

  “虎王。你也知道。辽军现在没有能力两线作战。”韩实话实说。“假若辽军遭到宋金两军的南北夹击。中京、燕京势必顾此失彼。两京失其一。三分辽东的希望可能就此破灭。”

  “你是说。假若燕王两线作战。他就不能给我补偿损失。是吗?”李虎冷笑道。

  “是的。”韩说道。“两线作战。损耗太大。以大辽目前的状况来说。自保尚且不足。哪有钱粮武器给你?”

  李虎转头看看董小丑。董小丑稍加沉吟。问道:“燕王的使者是不是去了汴京?”

  韩点点头。“但目前的形势告诉大宋皇帝。现在正是他收复幽燕的最好机会。他不可能遵守盟约的。”

  “大宋人要痛打落水狗了。”李虎嘲弄道。“大宋皇帝既然不是白痴。那我南下威胁太原又有什么用?”接着他指指自己的鼻子。郑重说道。“我是汉人。我绝不会打大宋。我的部下也不会同意我打大宋。所以请你回去告诉燕王。叫他自己想办法吧。这个忙我帮不了。”

  韩失望离去。

  辽西义军已经开始撤离。张高儿带着阎王军、张关羽带着武勇军率先开道。正急速赶赴紫金关。罗思南带着老营和十几万百姓随后跟进。估计到了十二月初。罗青汉就要带着更多的百姓撤离辽西。董仲孙带着黑山军从大灵河一线撤退。因为路途遥远。估计要到新年之后才能北上太行山。

  “几十万百姓?”李虎骇然变色。差点要破口大骂。老霍你个淫棍。老子是怎么交待你的?谁叫你把百姓带来的?你这不是要我死吗?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d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https://www.xdzxsw.cc/book/66496/358054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