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十二章 庸人自扰

第十二章 庸人自扰


  马扩和李纲起身告辞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罗思南从后帐走了出来,把他们送到了大帐门口。李虎坐在案几后面,翻看文卷,连头都没抬。

  “马上要过年了,两位上使辛苦,无以为报,只能略备薄礼,以表感谢。”罗思南客客气气地说道,“礼物都是我亲自挑选的,已经派人送到两位上使的军帐,如果有顾虑不周的地方,请两位上使多多包涵。”

  马扩和李纲大为感动。夫人漂亮、体贴、娴淑,识礼,出手也大方,相比起来,李虎就太不堪了,狡诈贪婪,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竟然以北伐为条件来要挟大宋。两人躬身拜谢,高高兴兴地走了。

  罗思南转身望着李虎,黛眉轻皱,樱唇轻撇,十分不满,“哎,你怎么回事?你把他们请来商量事情,他们忙到现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怎么连句客气话都没有?你屁股上生疮啦?难道不能站起来送一下?”

  李虎抬头看看她,翻了一下白眼,冷声问道:“你送了他们东西?谁叫你送的?你很有钱是吧?有钱你送给我啊?”

  “你怎么了?不高兴?”罗思南惊讶地问道,“你不是很大方吗?怎么今天这么小气?”

  “我小气?”李虎冷哼一声,“直娘贼,把老子当拐杖使唤,把老子当白痴,老子还用得着对他们客气……”李虎越说越气,猛地抓起案几上的文卷,狠狠砸到地上,“狗娘养的杂种,以为老子是刀俎上的鱼肉,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啊……”李虎破口大骂。从席上一跃而起,跟着一脚把案几踢翻在地,“你算计老子。老子还要算计你呢?这次那个狗皇帝如果继续骗我,老子要他好看。”

  罗思南吓了一跳,匆忙走到李虎身边,低声劝道:“好了好了,发什么脾气?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不是一直和他们有说有笑吗?怎么一转眼,你就翻脸了?”

  “人家把你当白痴,当一条狗,算计你。利用你,吃你的肉喝你的血,还要你跪在地上喊他万岁万岁万万岁,你高兴不高兴?”李虎怒声吼道,“直娘贼。老子今天发誓。那个狗皇帝如果还是一毛不拔,花言巧语来骗我,老必定要他好看。也不想想老子是怎么长大地,和我玩这一套。你他娘的还嫩着呢。”

  李虎发泄完了,罗思南大致也听明白了。

  “你乱发什么脾气?”罗思南笑道,“你怎么知道大宋的皇帝不会答应你地条件,给你援助?”

  “我知道他肯定不会给。”李虎说道,“马扩和李纲已经说得够清楚了,除了以马易物外,大宋一个子儿也不会给。大宋人真的太聪明了,以马易物。大宋的榷场要收我的商税。他不但不给我钱,还赚我的钱。岂有此理。那我凭什么要为他打仗?我为他打仗,还送给他钱,我白痴啊?”

  罗思南微微皱眉,婉言劝道:“我们生存困难,投奔天朝是唯一的出路,这话不是你说的吗?现在你怎么出尔反尔,变卦了?你不是一心一意要回归天朝吗?”

  “我当然要回归天朝,但现实问题是,现在也好,将来也好,我必须把我的生存问题解决了。”李虎解释道,“北伐乃大宋国策,关系到大宋存亡,大宋得到我辽东义军,等于如虎添翼,他应该无条件地援助我们,但现在他们显然在防备我们做大,防备我们将来尾大不掉,既然如此,那北伐成功后,我们地生存岂不是个大问题?尤其我这个藩镇,更是让大宋如鲠在喉,寝食不安,由此可以想象,将来我们要遇到多大的困难。”

  罗思南明白了李虎的心思。马扩和李纲的态度其实就是大宋皇帝和大宋朝廷的态度,大宋不信任李虎,对辽东义军也是尽可能利用,那么李虎就不得不考虑到将来地事。

  “大宋是天朝,是我们汉人地天朝,大宋的皇帝是天朝的皇帝,有着无上威严。”罗思南的眼睛里露出一丝向往和崇拜之色,“我们是汉人,为天朝而杀敌,为天朝而尽忠,乃是天经地义地事。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相信天朝?你为什么不信任天朝的皇帝?以天朝的国力,以天朝皇帝的胸襟,他有必要算计你吗?有必要算计我们辽东义军吗?难道凭他们的自己的力量就无法实现北伐吗?”罗思南挽住李虎的手臂,柔声劝道,“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我想得太多了?李虎疑惑地看着罗思南,扪心自问,难道我真的想得太多了?我太敏感了,庸人自扰,没事找事,?

  “你所有地想法都是基于对天朝和天朝皇帝地不信任。”罗思南笑道,“你为什么不信任天朝和天朝的皇帝?”

  是吗?我之所以这样愤怒都是基于对天朝和天朝皇帝地不信任?

  李虎望着昏黄的烛火,陷入沉思。

  蓦然,他脑际灵光一闪,他知道原因了。老爹的故事,靖康之耻,《岳飞传》,《水浒传》,正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让他对大宋和大宋的皇帝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这种成见导致自己不相信大宋,更不相信大宋那个昏庸无能的狗皇帝。狗皇帝是谁骂出来的?就是梁山好汉李逵。

  现在海上之盟已经出现了,虽然宋金暂时断绝了关系,但从整个辽东形势来分析,大宋为了北伐的成功,最后必定还是要纡尊降贵,和金国签订这个盟约,相约共击。之后呢?从老爹故事里可以知道,之后就是金人南下中原,大宋遭受了可怕的靖康之耻,然后出现了岳飞,出现老中兴四大名将。赵家的子孙赵构到江南继续做皇帝,逍遥快活,整个长江以北的汉人百姓却在连绵的战火中饱受苦难,无数生灵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北伐失败,大宋未能抓住时机收复故土,结果让强悍而残忍的女真人冲进了中原,占据了大宋半壁江山。

  李虎寒意层生,连打几个冷战,情不自禁地抱住了罗思南娇嫩的身躯。不,这不可能是真的,这是故事,这是虚构的故事。

  大宋很强大,非常富裕,即使国库负债累累,但国贫民富,只要北伐成功,重建了中原屏障,大宋很快便能变得更强大。罗思南说的对,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相信天朝和天朝的皇帝,我不能凭借老爹的故事就盲目地认为天朝和天朝的皇帝都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其实事实上,像靖康之耻这种可怕的事,绝对不可能发生。

  “我要信任天朝,我要信任大宋的皇帝……”李虎喃喃自语,好象是告诉罗思南,也好像是在说服自己。着老爹的故事在发展,在前进,历史的车轱辘一旦转起来了,便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

  李虎召集罗青汉、董小丑、铁鹰、黄涉、霍六哥、柴云等一帮知悉这个机密的人商议将来的事。

  经过仔细的分析推演之后,众人一致决定做两手准备。

  大宋皇帝如果不同意给予援助,依旧是以马易物,那么就把战马的价格提高到每匹二百两白银。一两银子兑两贯钱,一匹马就是四百贯,一千匹马就是四十万贯。如此则可缓解义军的财赋危机。另外海路回易经过一年时间的恢复,再加上走私量的增加,这一块的收入也可以达到每年一百万贯左右,而且还能得到所需的各种物资,一举两得。

  但赚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存之策。

  大宋拒绝给予实质上的援助,坚持以回易换物资,那么双方的信任度可想而知,由此推测到将来,所以义军必须尽快发展自己,提高未来的目标,也就是说,当宋军北伐一旦开始,义军要乘机拿下燕京,从而确保自己和大宋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这个藩镇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由此义军拿出一个决策,想办法买通大辽宫帐里的主和派大臣,以议和来拖延时间,想方设法避免大战,从而蓄积实力,等待北伐。诸夏奉命亲赴燕京,找到龙竹大仙,请龙竹大仙出手相助。同时间,柴云也找到张觉和田颢等人,各人通过私人关系,秘密联系宫帐大臣,把李虎要议和的消息透漏出去,以此来促成议和。


  (https://www.xdzxsw.cc/book/66496/358048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