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三国之北境之王 > 第211章 巧取函谷关

第211章 巧取函谷关


  郭汜见李傕对樊稠已起了杀心,心里在暗自盘算,自己是否应该去提醒樊稠一下,免得他不明不白地成为了刀下之鬼。

  次日清晨,正当李傕准备派人到城里搜寻董卓的遗骸时,忽然有一名留在城里的军侯,匆匆地跑进了大帐,神情慌乱地向李傕、郭汜二人禀报:“启禀两位将军,城里出大事了。”

  见军侯如此慌乱,李郭二人的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心说不会是外地诸侯的勤王兵马到了吧?便异口同声地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两人的声音把军侯吓了一跳,他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回答说:“启禀两位将军,小的在天亮之前,抓住了一名企图逃出皇宫的内侍。据他供认,说昨日我军破城后不久,圣驾就被人劫走了。王允老贼深怕被我军看出破绽,便命他假冒圣驾,来欺哄我等。”

  “什么,居然有这等事?!”军侯所说的内容,把李郭二人吓了一跳,连忙命令军侯,“将那内侍带上来。”

  片刻之后,军侯押着一名惊慌失措的内侍走近了大帐。内侍一看到坐在正中的李郭二人,立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说:“两位将军饶命,非是小的想欺瞒两位将军,实在是王允狗贼逼我的……”

  李傕得知面前的这名内侍,就是昨晚假扮汉献帝欺骗自己的人,不禁恼羞成怒,他起身从剑架上抽出宝剑,大步来到了内侍的面前,高高举起了宝剑,就准备将这内侍一剑劈成两段。

  “剑下留人!”就在这时,大帐门口忽然传来了贾诩的喊声:“稚然将军且慢,剑下留人。”

  李傕放低了手里的宝剑,望着贾诩说道:“军师为何要为这假冒圣驾的内侍求情?”

  “此人杀不得!”贾诩来到了李傕的面前,压低声音对他和郭汜说道:“昨日在宣平门前,圣上给你们四人封官进爵,若是杀了此人,那么昨晚的封赏自然做不得数。不如将错就错,将此人软禁在军营之中,让他以圣驾的名义来稳定朝局。”

  听完贾诩的建议后,郭汜首先表态:“稚然,吾觉得军师所言极是,我们还是将错就错吧!”

  李傕收起了宝剑,冲着押着内侍进来的军侯说道:“你好大的胆子,居然对陛下敢如此无礼。来人啊!”随着喊声,从外面进来两个膀大腰圆的亲兵。

  李傕用手一指军侯,对两名亲兵说道:“将此人拖出去重责五十大板!”

  军侯听到李傕这么说,顿时傻眼了,不知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居然惹得李傕大动肝火,不过他并没有跪下求饶,而是听任亲兵将他拖出帐外受刑。

  等军侯被拖出去之后,李傕弯腰扶起了内侍,皮笑肉不笑地说:“陛下受惊了。得罪您的人,微臣已经将他处置了。您就留在军营里,待城里的局势稳定了再说。”说完,又冲着帐外喊了一声,“来人啊!”

  他对这次进来的两个亲兵说:“你们两人找个安静的地方,带陛下过去休息。没有吾的军令,尔等不得离开陛下半步,明白吗?”

  “小的遵命。”两名亲兵答应一声,上前架着内侍就离开了帐篷。

  等假汉献帝离开后,李傕扭头问贾诩:“军师,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个假皇上只能欺瞒一时,等时间一长,势必会露出破绽。”贾诩捻着胡须说道:“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搞清楚,究竟是何处的诸侯劫走了圣驾。”

  对于贾诩的猜测,郭汜好奇地问:“军师为何会认为是诸侯派人劫走了圣驾呢?”

  “这个很简单,”贾诩回答说:“据刚刚的内侍所言,圣驾是在我军破城后不久,被人从皇宫里劫走的。试问,如果不是一路诸侯,怎么可能有本事混进皇宫,并劫走圣驾呢?”

  郭汜听完贾诩的分析,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军师认为会是哪路诸侯,将圣驾劫走的呢?”

  “若说谁的嫌疑最多,莫过于袁本初和袁公路两兄弟了。”贾诩若有所思地说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众多,只要再将圣驾迎到他们控制的地区,那么他们就有了和我们分庭抗礼的实力,随时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召集各路诸侯来讨伐我们。”

  听说自己有可能遭到各路诸侯的围攻,李傕不禁方寸大乱,他连忙问贾诩:“军师,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从长安去邺城或寿春,都有千里之遥,没有十天半月是绝对到不了地方的。”贾诩冷笑着说:“只需派出信使,命令函谷关守将关闭城门,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我们再派出骑兵,前去追杀,没准能在函谷关外将这伙人截住。”

  “军师此言甚妙。”郭汜等贾诩说完后连声叫好,随后对李傕说:“稚然,事不宜迟,我们立即派出信使,命令沿途的关隘严加盘查,绝对不能让圣驾逃到邺城或者寿春去。然后你我再亲率骑兵前去追击!”

  主意打定,李傕一边派人赶去函谷关,命令守将关闭关隘,一边召集手下的将领,准备带兵前去追击逃往的汉献帝。

  再说汉献帝跟着沮授、夏侯兄妹赶了一夜的路,虽说不是第一次出门,但减震性差的马车,还是将他颠得七荤八素的。他觉得有点受不了,便撩开帘子,对跟在车旁的夏侯云说:“夏侯姑娘,朕实在受不了,能不能去转告沮监军,找给地方歇息歇息再走?”

  夏侯云看到汉献帝的脸色煞白,觉得他可能真的是受不了,便策马来到了沮授的身边,将汉献帝的请求,向沮授说了一遍。谁知沮授听后,却摇摇头说:“不行,如果授所料不差的话,李郭二人很快就会发现圣驾失踪,定会派人来追赶。假如他们派信使抢先通知函谷关守将,关闭了关隘,我们就插翅难逃了。”

  夏侯云觉得沮授说得很有道理,便返回汉献帝的车旁,将沮授的原话向他重复了一遍。好在汉献帝从即位开始,就一直处于被欺负的地位,因此对别人不听从他安排的事情,早就司空见惯了。见沮授不同意停车休息,只能长叹一声,又缩回城内休息去了。

  沮授等人带着汉献帝急匆匆地赶路,李傕、郭汜带着骑兵也从长安出发了。而在东面,韩湛所率领的三千骑兵,也到了距离函谷关只有二十里的地方。

  和韩湛并辔而行的黄忠,望着远处的关隘轮廓,对韩湛说道:“主公,前面就是函谷关了,您说守将会让我等入内吗?”

  韩湛的心里很明白,在将汉献帝救出了长安之后,沮授等人能否顺利地返回冀州,就在于他们能否成功地通过函谷关。此刻听到黄忠的问题,他想了想,随后说道:“汉升,我们兼程赶路,将士们都疲劳,不然找个地方歇息。”黄忠对于韩湛的命令,从来是不打折扣的,连忙发出号令,让骑兵在一条溪水旁停下歇息。

  看到骑兵们纷纷下了马背,牵着自己的战马到溪边喝水,韩湛又吩咐黄忠:“汉升,派两个人到前面去探探路,看函谷关的防御是否严密。”黄忠答应一声,便叫过了一名信得过的伍长,让他带着四名骑兵赶往函谷关,打听城池的防御如何。

  哨探的骑兵离开后,黄忠又担忧地问:“主公,假如函谷关守将不放我等入关,我们该怎么办?”

  黄忠的问题,其实也是韩湛心里所担心的问题。函谷关易守难攻,只要守关的兵士将城门一关,别说自己所率的只是三千无法攻城的骑兵,就算有十万大军,要想突破此关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等了约莫一个时辰,黄忠派往函谷关的伍长返回来,向韩湛禀报说:“启禀主公,函谷关一切照旧,城门大开,守门的兵士盘查得也不是太严。”

  黄忠听到伍长这么说,连忙向韩湛建议说:“主公,既然函谷关的盘查不严,不如我们这就引兵过去,去接应沮监军他们。”

  韩湛在听到伍长说防御不严密时,也恨不得立即率人过关,赶往长安去接应沮授等人。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就算自己带人顺利地过了关,也接到了汉献帝。但只要李傕等人命令函谷关封关,不准任何人出入,自己的这种孤军就成为了瓮中捉鳖。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说:“汉升,本侯改主意了,为了确保圣驾能顺利地到达冀州,我们必须占据函谷关。”

  “什么,占据函谷关?”黄忠被韩湛的奇思妙想吓了一跳,他连忙问道:“主公,我们只有三千人马,又没有任何攻城器械,如何夺取函谷关?”

  “强攻肯定不行,只能智取了。”事已至此,韩湛决定冒一次险,他对黄忠说道:“本侯领五百骑兵先行前往函谷关,想办法住在关内。等天黑以后,本侯带人杀散守门的兵士,并举火为号。你看到火光,就率兵冲进函谷关。”

  谁知黄忠听到韩湛这么说,没有立即领命,而是担心的说:“主公,您乃万金之躯,怎么能亲身涉险,还是由末将率人混进关隘吧。”

  “不要和本侯争论了。”虽说韩湛明白黄忠这么说,是为了自己的安危着想,但他还是摆手拒绝了对方的好意:“本侯只有取关的妙计,你就不必担心了吧。”黄忠不敢违抗韩湛的军令,只能喏喏地答应了。

  韩湛领着五百骑兵刚刚出现在函谷关附近时,城头上的兵丁就看到了,连忙敲锣示警。城下的兵士连忙驱散进出城的百姓,如临大敌地收起了吊桥,关闭了城门。

  韩湛带兵来都城下时,城头有一守将大声地问道:“来者何人?”

  韩湛仰头望向高高的城墙,见城头有无数的兵丁张弓搭箭,正瞄准自己和自己身后的骑兵,只怕一言不合,城上的守将就会命令放箭。他连忙大声地说:“在下是冀州牧、漳水亭侯韩湛!”

  “原来是漳水亭侯韩冀州啊,”城头的守将听韩湛自报身份后,便命令左右兵士放下手中的弓箭,接着又问:“不知韩冀州到函谷关来作甚?”

  “本侯要进京面圣!”韩湛继续大声地说:“不知将军可否行个方便,放本侯过关?”

  守将原来听到示警声,又看到有一支骑兵朝函谷关而来,还以为什么地方的诸侯兴兵来犯,所以才命令兵士拉起吊桥,关闭了城门准备迎战。此刻听说韩湛是为了进京面圣,而经过函谷关,他的警惕立即放低了。连忙吩咐兵士开城门、放吊桥,让韩湛和他尔等骑兵进关。

  韩湛进关时,守将站在门口迎接。他连忙翻身下马,冲着对方抱拳拱了拱手:“多谢将军!”随后转身朝跟着身后的一名骑兵使了个眼色。骑兵点了点头,也翻身下马,从马鞍上的袋子里取出一个盒子,捧着走了过来。

  韩湛从骑兵的手里接过盒子,双手捧着递给了守将,笑着说道:“将军,这是本侯的一点小小心意,还请你收下!”

  守将也是个贪财之人,他接过盒子时,感觉入手沉重,便知道里面装的多半是金饼,便笑着说:“亭侯客气了,小将真是受之有愧!”

  两人呵呵一笑,随后肩并肩朝关内走去。韩湛查看了一下关隘内的地形,的确是险要异常,就算自己夺取了城门,想要冲出关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么一想,他便打消了直接夺取城门的念头,而是笑着对守将说:“将军,天色已晚,本侯想在城内歇息一宿,不知可否?”

  听到韩湛的这个请求,守将虽然觉得有点为难,但想到自己刚刚收了对方一箱子金饼,却拒绝别人在城内留宿,似乎有些不妥当,在犹豫片刻后,点了点头说:“城内的驿馆宽敞,亭侯可以和您的属下在那里住一宿。”


  (https://www.xdzxsw.cc/book/62959/340464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