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最强农女之首辅夫人 > 第108章:要让顾家低头

第108章:要让顾家低头


  崔氏实在等的烦了,之前就要媳妇儿,礼拿了一趟又一趟,还是给拖到今年年底。儿子都等三年了还压着顾苒娘不让嫁他爹救回来了,家里那么多功劳,银子一年能挣上万两,她怀疑她们家是有别的小算盘,想要再攀个高枝儿

  也是崔氏心里害怕遭到嫌弃,又恼烦她们不看重他们家,定亲成亲啥都是依着她们,惯的没法没天了看顾楚寒还敢摆脸色,更是气恼,“旌之都已经等了三年了,再等可没道理了你们也没有啥其他想法吧那不趁着机会赶紧的成了亲旌之一个人在那边,也好有个人伺候”

  虽然这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下,嫁人就得伺候公婆伺候丈夫,可崔氏理所应当的诘问让顾楚寒顿生不悦,“婚期是早就定下的,有什么其他想法”

  因为跟她说亲的人不少,顾婆子全都推了,就有人找到崔氏这,想让崔氏保媒,自然说了不少好话,夸他们家眼光毒辣,早早抢下这么一门好亲事,发了大财

  崔氏刚开始赚钱时还很高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听不得他们家靠顾家发财赚钱的话了啥他们家靠顾家了,顾家要是没有她儿子和男人打那些家具,她们挣个屁的大钱家具都是她儿子和男人打的,他们家才分多少还要被人说靠她们了

  被人说了几次这么带财的媳妇儿可能要跟人跑,崔氏就越发担心。何家之前一块参股在家居铺子,她是最清楚顾家赚多少钱的

  看着顾楚寒仿佛高高在上的样子,更是急恼,“你就说婚期提前,成不成”

  毕竟是顾苒娘的未来婆婆,若是得罪她,以后顾苒娘过不顺心,顾楚寒压着愠怒,“我们家要是有其他想法,当初就不会跟你家定亲再一个,我爹快回来,也不好他刚到家,就紧赶着把二姐嫁出去,我们一家总要团聚些日子还有,我奶奶只是风邪入体,吃几天药就没事,不存在你说再往后拖”

  她这番解释,让崔氏也不好说其他话,忍着不甘怒意回了家。

  黄胜凡看她脸色难看的回来,就知道没有说成,鄙薄的嗤笑一声。

  那边就有三姑六婆跟崔氏打听再次要媳妇儿的结果,听是没有,就同情起来,“也怪不得人家强横,她们家不比从前了,要说以前那是高攀你们家都高攀不上的谁知道你们就定了她们家这也没啥,开始看着也是好的,但谁叫你们靠她家发大财了人家肯定腰杆子硬,肯定高高在上了”

  另一婆子放小声音,“叫我看,她们是不是真的有啥其他想法啊”

  崔氏本就有火,又被浇上一桶油,怒火更烧,“哼其他想法也不看看她们家啥底子没娘就算了,爹还是个杀人犯要不是巴结上了人,上哪挣那么多钱说啥我家靠她们,要没我家旌之和他爹打家具,她们还开不起铺子挣不到钱呢还不全靠我家帮衬的”

  “是啊可谁叫她们家跟权势有关系,又挣的钱多,这不就强横了我看你这个婆婆以后别想享婆婆福,还得你看儿媳妇脸色,伺候儿媳妇呢”

  “我看也是要不然都求了三四趟了,就是不同意成亲说她家好,你家旌之可是长得一表人才,手艺又好多少闺女就暗暗喜欢你家旌之呢”

  听这话崔氏怒哼一声,有些得意道,“我家旌之不是我夸,这青山镇还真是拔尖的从小就长得俊如今又管着一个铺子,还在武昌府的府城里,那赚的钱也多多了还有人给他送帕子送吃食呢”

  说话的两人又恭维她,“那是旌之就是娶个小姐都不在话下而且以你们家如今的钱财,那也是富贵人家了纳个妾都是应当的,还正好震慑那顾家”然后又把何旌之夸了又夸。

  崔氏听这话心里才好受点,不过给儿子纳妾,她想想还是算了,毕竟这门亲事她可不想黄了。顾家强横太可恨,肯定不愿意本来就有其他想法,真跟他们家不愿意了,儿子也会怪她

  想到儿子被她们吃的死死的,哪回都捎带东西,心里又恼怒起来。

  顾楚寒也在问顾苒娘商量,她每次收到何旌之的信和东西都小女儿怀春,高兴的不行的,每天的活儿都快忙不完,还天天熬夜绣嫁衣,“要是你想,咱们就把婚期提前”

  顾芫娘和她一块在绣坊,她又怀了身孕,张柏林更加上心,天天接送,还时而送点小吃,顾苒娘每每看见都羡慕。只能看着何旌之给她的信和东西想他。可她不是不懂事的小娃,这个时期,她哪能成亲就摇了头,“婚期是早就定下的,定了哪天就哪天”

  看她很坚决,顾楚寒点点头,“今儿个我话说的有点重,等八月十五,再去送节礼,多送些他们”

  顾苒娘应声,又去给顾婆子熬药,准备做饭。

  外面的流言却已经在各处传了起来,说顾婆子快不行了,何家想要赶紧娶媳妇儿,也冲冲喜气,但顾家却不同意谢氏孝期早就过了,顾婆子虽然是奶奶,她要是死了,就凭她对三房一家的付出,肯定也会守孝。何家都想这么周到了,为啥不同意

  众人纷纷猜测,说啥顾家更加发达了,顾苒娘准备攀高枝儿了,没见顾楚寒兄弟频繁的去府城

  王氏在镇上摆摊儿,最先听到那些流言,不用想也知道跟何家脱不了关系,没敢跟顾婆子说,跟顾楚寒说了,“虽说也没大碍,但总归不好”提醒她注意点。

  “我知道了。”顾楚寒想崔氏就算有些微词,也不至于宣扬的流言到处都是。给顾婆子抓药时,路过何家,就上门了。

  崔氏刚开始听到流言时心里也慌乱了下,可随后就想,这本来就是事实要不然她们家为啥不同意成亲这些人说说,说不定她们自己心虚,就同意了到时候就是她们向他家低头

  看到顾楚寒过来,顿时吓了一跳,“你来干啥”

  “外面那些流言的事。”顾楚寒说着,把拿的梅干菜给她放下。

  崔氏看到那一把黑乎乎的干菜心里不悦,哪次他们家都是挑好的买了送礼,她们挣了那么多银子,哪次来都是一点不值钱又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看不起他们家抿着嘴,“我可没有瞎说也不是我说的我们家哪一趟要媳妇儿都拿着礼亲自过去,她们看到了,自己猜的,可跟我没关系你这还来责问我来了”

  看她眼含怒气,顾楚寒解释,“我来是家里的梅干菜做好了,给你们送些,顺便提醒一句,不要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掉进别人的险境可不止一个人不想看到你们好过,想捣坏这门亲事,让我们两家退亲”

  崔氏皱着眉,也是想起来,抿着嘴没有多说。

  “我奶奶病情减轻,换了药,我还要去抓药,就先告辞”顾楚寒招呼完,转身赶去抓药。

  崔氏想了半天,退亲她是肯定不想退的,可她也实在看不惯顾家高高在上的压着他们,以后顾苒娘嫁过来,哪会尊敬伺候她这个婆婆

  “必须得压她们一头不能让她们横起来”

  她打听注意,要摆谱儿,让顾苒娘进门之前就认识到谁尊谁卑,嫁过来之后服服帖帖的听话然后收到何旌之问家里情况的信,就给他回没啥事,顾婆子病已经好了,然后把稍回来的东西扣下来。

  顾楚寒全不知情,正在家里招呼谢家的来人。

  谢高志和谢大郎,谢远志和谢二郎,说是听到流言才知道顾婆子病重了,来探望探望。

  顾婆子的病情已经慢慢好转起来,也不再躺在炕上,能下炕到处走了。不过看他们带着谢大郎和谢二郎,知道不是探望她的,笑着道了谢,“实在是麻烦孩子他大舅二舅了”

  “不麻烦不麻烦”谢远志笑着道。

  谢高志不耐烦跟她们扯话,就直接问顾楚寒功劳的事,又问顾大郎秋闱赶考的事。

  “我大哥已经提前过去了说是去熟悉下环境,跟同窗一块和别的学子交流交流,前些日子就走了。”顾楚寒直接道。

  听他已经早些天就过去,谢大郎忍不住皱眉,“先前不是说都一块的吗”

  “不知道你们也要参加秋闱吧”顾楚寒哦了声。

  看她不在意的样子,谢高志心里就忍不住怒气,“大郎他们第一次去参加秋闱,对啥啥也都不熟悉,你就跟着他们一块过去,也帮衬着打点打点”

  让她跟着去赶考顾楚寒挑眉,“打点什么”

  “当然是打点考场”谢高志瞪眼。

  谢远志连忙笑着解释道,“我们这也没跟啥权贵说过话,这方面也不懂得,你懂得多,也知道咋说话咋办事。这又赶上秋收,我们也离不了家,你就帮帮忙跟着你表哥一块过去。当然,打点的银子我们肯定是自己出”

  这是谢远志想了几天才想起来的最好的办法。顾楚寒姓顾,功劳也是老顾家的,沾光的也是老顾家的子弟,他们根本沾不上就想着让顾楚寒跟着一块去赶考,不说路上来回吃住能省点,有他跟着,到了那边活动关节,打点些的银钱,看他家才刚刚进献了那织布机的功劳,考官也会多看中儿子,要考过这次秋闱,就容易了

  虽然谢远志有些心里没底,但要顾楚寒跟着,可能性就大多了

  就为让顾凌山能从流放地安全的回到家,她花了将近两千两银子,“你们准备拿多少银子打点”

  谢远志笑的有些讪然。

  谢高志已经板着脸开口,“你们赚大钱的想是叔伯,是堂兄弟,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家我们也只能土坑刨食儿,省吃俭用扣下那一点,哪比得上你大伯总之我们家没啥钱,东拼西凑来三十两银子,你要有良心,就再帮着添点”

  学子赶考,有些亲族会给些仪程,谢大郎知道,看他爹这样说话,顾楚寒脸色已经不好,忙道,“我们不是来要仪程的我想跟表弟借等我高中功名之后,就把银子还给你”

  顾婆子忍不住也皱起眉毛。不是她不愿意借,实在谢大郎学问就没听说多好,秀才考了几次,还是九郎托了关系才让他们考中。这就去考举人,那些大人考官她们家也不认识,他哪能考得中就算银子借给他们,怕是也还不上

  “那你准备借多少”顾楚寒笑问。

  谢大郎看看谢远志和谢二郎,“我借三百两”

  顾楚寒点点头看向谢远志和谢二郎,“你们呢”

  谢远志善钻营,给谢二郎存了五十两银子拿着赶考,但这也只够一次秋闱来回,要打点是肯定不够的,忙笑着道,“我们家借五百两这些钱看着多,要打点那些考官,怕是肯定不够,人家也看不上眼,可能要打水漂要是你跟着一块,帮着打点,那就肯定有大用”

  谢高志一看,脸色更加难看,怒道,“三百两够干啥的我们也借五百两这点钱你们家肯定不缺的铺子开着,一个床垫都卖几百两”

  “那你们借了银子之后,指望什么来还”顾楚寒问。

  “高中做官之后,还怕不还给你又不是不还”谢高志不悦道。

  谢远志也笑着说是,“这个你放心,肯定会还的”

  顾楚寒笑出声,“就算你们能考过秋闱,中了举人之后,还有会试,殿试,要不要再打点那可是更难考中的”

  “我们家一定会记着你的恩情,二郎以后还钱,报答你们”谢远志笑呵呵的。

  顾楚寒点点头,“这样吧我给你们算个账,也给你们科普一下。进士及第之后,不管是留在六部观政,还是下放到地方做官,刚开始最高的是七品,八品,不会往上高了。你们知道一个七品官员的一年俸禄多少吗除却几旦米粮,布匹,总共七十二两银子你们准备多少年换清”

  “七十二两银子那不可能”谢远志根本不相信,“当官的都发财了”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你是不是就是不想借上我们家借钱的时候说借就借,现在我们家有难处找你们了,却一毛不拔你还有没有良心忘恩负义不怕被人戳脊梁骨”谢高志怒叱训骂起来。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xdzxsw.cc/book/62829/381132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