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玉环不做宠妃 > 202.如愿以偿

202.如愿以偿


  皇帝这是几个意思呢, 看起来不管小寿做什么, 皇帝总是有心结的啊。杨玉环对着李隆基一笑,把球踢回去了:“臣妾很相信三郎,也相信十八。他是个严谨的人,不会拿着这些做玩笑的。”

  李隆基听着杨玉环的话,心里一阵堵得发慌,刚才他怎么说出那样的话来。看见李瑁的上疏, 李隆基也是有些惊讶。身为皇子那个没有入主东宫的想法,不过是有些人明白自己的劣势,清楚情势,没了非分之想罢了。有些则是看起来安分守己的, 其实暗地里在大展神通,拿出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来。例如那个李珙,就是如此。

  但是李瑁是现在这些皇子里面储君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李瑁为什么放弃了看起来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储君之位呢?他真的是个恬淡, 与世无争的人吗?李瑁不是那种人,李隆基立刻推翻了这个想法。说实话, 现在皇帝越发的不了解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李隆基脑子里面原先的李瑁早已经成了个模糊的影子,李瑁没有养在宫中, 尽管那个时候他很宠爱武惠妃,可是对这个儿子却生疏得很。一直到李瑁七八岁的时候,回到宫里。李隆基使劲回想了下, 他只记得一个怯生生的模糊面孔。李瑁那个时候刚回到宫里, 对着父母都很陌生。

  后来, 李隆基使劲回想着,李瑁也就是个背景板一般的存在。这个儿子更多的活在武惠妃的话里,这个儿子一生下来就被送到了宫外,李隆基总觉得亏欠了孩子。因此只要武惠妃张嘴吗,李隆基就会大方的赏赐。只要有皇子的赏赐,李瑁就比别人多。

  但是李瑁却只是个老实的几乎沉默的孩子,跟着一群的兄弟姐妹请安行礼,成了个若有若无的存在。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十八好像是变了一个人。李隆基心里忽然生出个念头,李瑁把太子之位拱手送给了玉环的亲生儿子。莫非李瑁的心还是在玉环的身上。

  这个念头就像是一条蛇,纠缠着皇帝。其实皇帝早就知道了李瑁离开范阳回来的消息。只是李隆基没有声张,密令沿途的州县不要走漏消息。还特别派人快马送去密旨,叫李瑁一楼上微服不要声张。

  李隆基之所以这样,就是他想看看,这个寿王的葫芦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药。是李瑁要以退为进,还是他真的一心为父亲分忧,根本不在乎什么个人得失。要是李瑁有什么花招,就算微服回到长安,长安只怕也有不少的人知道寿王回来的消息,会为他造势呐喊的。

  那么正好暴露了寿王的党羽和企图!谁知李瑁忽然回到长安,惹得臣子们一片哗然,而且李瑁也没什么行动。更没有臣子为李瑁鼓吹什么。李隆基相信,这封上疏,的确是李瑁真实意思。李瑁没有任何争夺储位的心思和行动。

  但是另一种滋味却冒出来,李瑁放弃了就在眼前的江山,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因此刚才李隆基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杨玉环跟前吐槽起来。今天看着杨玉环因为李珙的事情左右为难,欲言又止的样子,李隆基忽然生出个可怕的念头,他仿佛看见李瑁又重新着玉环子在一起了。那个时候他们一个是亲王,一个是太后,凭着李瑁的威望,自然在朝中举足轻重,玉环身为太后,也要顾忌几分。若是那个孽障存了别的心思——一想到这里,李隆基就百爪挠心,恨不得把李瑁和杨玉环立刻分开远远的,此生再也不要见面了。

  看着皇帝那张老醋花生一般的酸脸,杨玉环忍不住笑起来。看着杨玉环背对着自己,肩膀一耸一耸的,抱着肚子的样子,李隆基脸上开始发烧。强忍着被人抓住短处的恼羞成怒,李隆基强忍着怒气伸手把杨玉环搂住,狠狠地咬住圆润的耳垂:“娘子笑够了吗?”

  “没有,叫我再笑一会!”杨玉环故意激怒皇帝,在皇帝要抓狂的临界点上,杨玉环忽然一转身,抱着李隆基低声地说:“看三郎的样子,臣妾比什么都高兴。这说明在你心里,我还是很重要的嘛。”说着杨玉环讨好的亲吻着李隆基的嘴角,放软身短哄醋意大发,险些恼羞成怒的皇帝。

  听着杨玉环的情话,皇帝的心情好了不少。“你这个可恨的东西,敢拿着朕寻开心!”李隆基狠狠地吻上那张嘴,一直到杨玉环使劲的推开自己,使劲的喘息着。“三郎以己度人,认为在世人的眼里,我就是个宝贝。殊不知在别人的眼里,我已经是面目可憎了。既然寿王做了榜样,新政的阻力应该没那么大了。”杨玉环亲着李隆基的脸颊,把话题转到政务上。

  李隆基心情不错,语气轻快的说:“也好,这样省了不少的心。朕已经把寿王的上疏交给了中书省,并且下旨褒奖了他。接下来就应该臣子们如何反应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不能拖了,应该尽快的办好。”

  一切来的太快了,寿王忽然回来长安,丰王李珙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切都像是龙卷风来的太快了!

  大家好像被这长突如其来的飓风给吹晕了,等着他们清醒过来,赫然发现纷纷扰扰的立储之争已经尘埃落定了。皇后生的小皇子青鸾成了最大的幸运儿,被册立为太子了。以前呼声最高的寿王李瑁却成了青鸾册立太子的最大功臣。

  大家想着新任太子亲生母亲,当今的皇后娘娘,宠冠天下的杨玉环以前的身份,顿时好像是明白了什么。原来是这样的啊!

  宁王府上,长史正指挥着仆人们把送给太子的礼物装起来,预备着明天送到宫里。过几天就是青鸾三岁的生日了,钦天监和礼部选定了就在青鸾生日那天进行册立太子的大典。这些礼物要赶着送到宫中,祝贺青鸾小盆友做太子。

  外面热闹的声音传到了书房里面,李琎正一脸郁闷替父亲抄写庆贺太子册立的贺表:“父亲真的预备也学寿王,把私产都变卖掉不成?”谁也不嫌田地多,李琎一肚子的郁闷,小寿可是潇洒得很,夫妻两个,他又有兵权,就算是把封地都捐出去也不会饿死。但是他们父子不一样啊!在长安本来花销就很大,而且那些田地都是辛辛苦苦经营得来的。当年娘子在洛阳的时候,还不是一样在辛苦经营吗?现在要把积累的财富都交出去,李琎一阵心疼。他眼巴巴的看着父亲,希望宁王态度松动。谁知宁王却是一脸严肃,对着李琎说:“我这是为了保全我们一家啊。我自觉没几天活头了,陛下对我恩遇如此,咱们不能不识趣,要是还不知足,依仗着陛下的宠爱做些出格的事情。我一死,你的大祸就不远了。好在娘子是个宽厚的人,现在我们要还是冥顽不灵,今后谁能救你呢?”宁王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

  李琎浑身激灵一下,他自以为瞒的滴水不漏,谁知父亲全知道了。李琎半天才底气不足的挤出来一句话:“阿爷都知道了。寿王殿下——”

  “好了,我知道寿王是个不错的人选,但是他本人没那个意思,何必强求呢。也幸亏是寿王。要是别人,真不知道如何收场。你快点写,写完了就呈上去。”宁王咳嗽几声,李琎无奈的拿着笔接着写。

  每一笔都像是在割掉自己身上的肉啊,李琎虽然心里一千个不愿意,但是也只能按着父亲的意思写上疏了。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是长史紧张的声音:“陛下召见主人和郎君进宫呢。”

  这个时候!皇帝忽然召见。宁王的心里一紧,就像是掉进了无底洞一样。李琎面色难看的问:“可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太子的事情尘埃落定,可是还留下了不少的后遗症。那大家不敢再对着太子册立的事情发表意见,唱反调。但是他们死咬着新政,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阻碍新政的实行。李琎清楚皇帝的心里憋着火呢。这个时候忽然召见他们父子——想着刚才宁王的话,他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郎君放心,来传达旨的人笑嘻嘻的,只说是好事。看样子应该没妨碍的。”长史表示过来传旨的内侍和宁王府上有些交情,他虽然不敢明着说,但是态度已经很明白了。

  宁王松口气,有些埋怨的说:“你现在知道了。以前你总是觉得我太谨慎小心,如今怎么样?!”

  李琎忍不住苦笑了下:“儿子记住了,我服侍阿爷换衣裳吧。”说着早有侍女们拿着进宫的衣裳进来,李琎亲自服侍着父亲换衣。

  等着李琎陪着宁王刚进宫,就见着高力士笑嘻嘻的站在宫门前等着他们父子呢。见着他们过来,高力士老远的就拱手笑嘻嘻的迎接过来:“恭喜王爷,陛下知道王爷把自己私产分给百姓,说王爷体察天下疾苦,一心为国家为社稷,是大唐最忠诚的王爷。陛下要奖赏王爷呢。”高力士看着宁王的眼睛,微微一笑:“王爷散出去多少的田地,陛下照样赐给你。这是亲王的封邑,自然是可疑转给子孙万代,而且不用缴税的。”

  宁王和李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帝的赏赐太重了吧!没等着宁王说话,高力士看着李琎说:“娘子在陛下面前推举花奴,陛下也要封赏花奴呢。”

  “我们父子没有尺寸之功,怎么敢接受这样的恩典呢。等一会我见到陛下,还是推辞了吧。”宁王的心提起来了,李琎已经是亲王了,还要封赏,肯定是和皇子一样遥领大都督什么的。这可是皇子才有的特权啊。

  谁知高力士忽然严肃起来,认真的说:“陛下一向说王爷最能体察他的心思。怎么今天却糊涂起来了。等一会宁王和花奴还是不要推辞,接受陛下的好意就是了。”

  宁王立刻明白了什么,看样子皇帝和皇后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他们这是要拿着宁王和汝阳郡王李琎做榜样呢。拥护新政的,皇帝和皇后自然要赏赐,那些拆台使坏,唱反调,的,就要先礼后兵。他们再不识相的话可要——

  看样子又要一场风雨了!想到这里宁王忍不住身上一阵发冷。

  这个时候李隆基在杨玉环的寝宫里面,两个人正在看青鸾试穿册封太子典礼上的新衣呢。

  青鸾刚刚满三岁,正是刚学会了走路,四处探索的年纪,他怎么肯老实的站在那里,任由着别人摆布呢。没一会,青鸾就不耐烦的哼唧起来,拧着身体要把身上累赘的衣裳给脱下来。

  杨玉环心疼的看着儿子委屈巴巴的小脸:“好了,尺寸已经看了,就不要再折腾了。还是脱了吧。青鸾,到阿娘这里来!”青鸾总算是从繁缛的礼服里面挣脱出来,带着哭腔的小奶音叫着阿娘,就一下子扑进了杨玉环的怀里。

  李隆基看着儿子霸占着杨玉环怀抱的样子,故意板着脸说:“娘子真是太娇惯他了。有些事情上不能放纵孩子。规矩还是要的!今后你可不要太放纵孩子了。他身上可肩负着大唐的未来呢。青鸾要是哪天典礼上闹笑话,可是丢我们的脸,身为储君要有储君的气度!”说着李隆基对着青鸾挑挑眉,板着脸说:“你的规矩学的怎么样了?先生们说的礼仪规程你可都记住了?”

  青鸾可怜兮兮的抓着杨玉环的衣裳,眨巴着眼睛:“我都记住了,可是青鸾舍不得阿爷和阿娘,你们是不要我了么?青鸾很乖,以后不犯错了。我不要离开阿爷和阿娘!”说着青鸾从杨玉环的怀里挣脱出来,扯着李隆基的袖子央求着:“我再也缠着阿娘和她一起睡觉了,阿爷,不要把青鸾送到东宫去!”

  这几天礼部的官员和内廷掌管礼仪的女史们给青鸾教册封那天的礼仪规程,青鸾听见今后再也不能和阿娘在一起,要住到很远的东宫去,顿时不干了。他小小的心里就剩下一个念头——难道阿娘和阿爷真的嫌弃自己缠着他们,预备把自己扔到东宫去吗?他不要离开阿娘!

  李隆基哭笑不得捏捏青鸾的脸蛋,难怪这个小东西这几天总是闷闷不乐的样子,原来是他是担心被踢出去啊。不过青鸾每天晚上都要缠着杨玉环,要和母亲在一起睡,这实在叫皇帝不爽啊。

  每天晚上,都要等着杨玉环先哄睡了青鸾,叫奶娘和保姆抱着孩子出去,然后他们才能不受打搅。李隆基觉得自己心爱的女人被人抢走了。听着青鸾似是而非的话,李隆基坏心眼的逗着儿子:“阿爷和你说了很多次了,你是男子汉大丈夫,要自己一个人睡!谁知你总是不听话。今后你就住在东宫,不准整天缠着你阿娘!”别和朕抢老婆抱!

  宁王和李琎老远就听着一阵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真是青鸾在哭啊?等着他们进去,李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杨玉环抱着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狠狠地瞪着皇帝,李隆基竟然像是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很无辜的缩在那边。


  (https://www.xdzxsw.cc/book/62212/410839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