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玉环不做宠妃 > 125.态度端正

125.态度端正


  太子为什么会到洛阳来, 很快就有了答案, 不用李林甫费事调查, 第二天就有人来告发太子的岳父杜有邻伙同这自己的儿子和太子妄称图谶, 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还制造各种各种反动言论和事件。说什么他们伙同着一个术士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柳勣言之凿凿的的, 说那个叫做丁春秋的道士在洛阳北山一个很隐蔽的道观里面做法事,还妄称什么紫恒星光彩暗淡,太白星闪耀,天下将有刀兵之灾, 还说什么真龙隐匿不见, 今后要天下大乱。还说什么上天已经拍下来新的圣人来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云云。丁春秋曾经说过太子便是上天降下来的新一代明君圣主。

  柳勣的告发信到了李林甫的手上, 李林甫的眼珠子都要出来了, 要不是自己上了年纪, 身体有点不给力了, 李林甫能在大堂上来了后空翻接三百转体。简直是神助我也!太子带来的随从都不见了,任凭着怎么子啊洛阳城搜捕就是没一点踪影, 最后想着是他们大概是知道了太子出事的消息跑回长安了?于是封锁了洛阳通向长安的一切道路,谁知出动了上千人还是没有发现蛛丝马迹。

  李林甫明白过来,这是有人把太子的随从都保护起来了,他们是怕那些随从被逼供, 或者是诱供, 做出对太子不利的证词。但是李林甫是谁, 他的心眼子比猫儿身上的毛还要多呢。自己不能对着太子严刑拷打, 但是太子也是一身的小辫子。于是李林甫决定先把太子这边放放, 先去对付那个王侃。

  王侃一看就是个娇生惯养的少爷坯子,根本吃不了苦,别看是嘴里喊着自己上过战场杀过人,不怕死,你们这点小场面唬不住他。其是李林甫早就看出来王侃心里已经是下的尿裤子了。私通带兵将军,和手握重兵的节度使过从甚密,这个罪名加上违抗圣旨,悄悄潜入洛阳的罪状,就算是不能把太子拉下马,但是李亨从此也是个废人了。

  谁知这个时候忽然上天掉下来个大馅饼,李林甫拿着这封信,觉得自己睡觉都能笑醒了、心里正在引吭高歌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李林甫,立刻靠人把柳勣,杜有邻和一干涉案人员都抓起来的。

  很快的,杜有邻的儿子杜之远先被抓住了,但是不好的消息传来,那个叫做丁春秋的道士,大概是得到了什么风声先跑了,去抓捕的人扑个空。不过他们在那个隐秘的道观里面发现了不少法器,和一个布置的很神秘古怪的法阵,七个小水缸那样大的油灯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灯火是彻夜不息。

  而且在水缸下面还压着好些黄纸符箓,上面拿着朱砂也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在后堂还发现一尊邪神,点着长明灯放着好些古怪的供品。李林甫听着底下的回报顿时来了精神:“那个丁春秋是要紧的犯人,你们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抓住,不能叫别人先下手。若是这个丁春秋跑了,或者是死了,被别人救走了,你们的差事也到头了。”

  见着李林甫下了死命令,整个洛阳城都被封起来,全城出动抓那个道士。

  消息传到了宫里,李隆基的脸色真是吓人,连着高力士都不敢在说什么了。虽然高力士对太子真的能做出来诅咒皇帝的事情表示怀疑,但是看着那些法器和符箓,和皇帝要吃人的表情,高力士也只能闭上嘴不说话了。

  杨玉环对这些东西根本不信,要是真的能靠着诅咒就达到目的,大家什么也不用干了,每天只念咒就行了。但是燕娘不是说丁春秋会出来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太子身上,怎么现实却是丁春秋跑了!莫非——丁春秋事到临头反悔了。现在全城都在搜捕丁春秋啊。

  杨玉环敢肯定,丁春秋没有什么功夫,更不是所谓的星宿老怪,根本逃不出去。要是丁春秋被抓住了,把什么都说出来!想到这里冷汗一下子出来了。“玉环,你怎么了?”李隆基担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杨玉环回过神,正对上皇帝担心的眼神。

  “娘子放心,那些不过是术士们编造出来的,天子百神护佑,陛下一定会福寿安康,不会有任何损伤的。” 李林甫和皇帝以为杨玉环刚才失神是担心皇帝的安危。

  杨玉环勉强的笑笑:“臣妾刚才走神了。三郎没事就好。那个什么道士可抓住了?”杨玉环心有余悸的拍拍胸口。

  “娘子身子不,就回去休息。朕还有很多事情和宰相说呢。”李隆基担心的伸手摸摸杨玉环的脸颊,发觉她的脸很凉,叫过来贵妃的贴身侍女们,交待她们要好好的服侍贵妃。

  杨玉环顺势告退,扶着小喜就走了。看着贵妃离开,李林甫沉吟了下,接着说:“柳勣告发杜有邻,杜有邻却咬死了不承认,只说那个道士不过是善于占卜,太子情绪消沉,不过是想请那个道士借着占卜,宽慰下太子罢了。杜有邻和他的儿子不肯承认诅咒魇镇的事情。还说这是柳勣怀恨在心,要想报复他们父子诬告的。不过现在的证据不能说丁春秋设坛诅咒的便是——没准丁春秋是个妖道,他还收了别人的金钱帮着他们诅咒人呢。”

  李林甫才不会一上来就说太子勾结着自己的老丈人一家人,诅咒皇帝,想要提前登基。这个话要是从他嘴里说出来,那么李林甫就会被扣上陷害太子的罪名。没想到杜有邻父子都是硬骨头,或者他们明白只要咬死了不承认,这样太子就不会倒,他们就有一线生机。

  因此不管怎么用刑,他们父子就是不肯承认。李林飞授意把杜家的仆人和亲友们都抓起来审问,但是这些人不是一道大理寺就吓破了胆,有些只立刻哭天喊地的,根本什么有用的东西都问不出来。没有抓住丁春秋,就没有彻底坐实太子诅咒皇帝的证据。

  巫蛊罪名暂时还是难以坐实,李林甫因此转向了另一边,太子勾结边镇的将军意图谋反,就算是这个罪名不能成立,但是把太子在军中的势力彻底铲除了也是一件好事。

  皇帝的心思还在太子竟敢诅咒自己上,听着李林甫的话,李隆基有些惊讶,宰相和太子不和,这是朝野尽人皆知的事情。其实柳勣跳出来告发杜有邻的时候,李隆基心里就明白,宰相这次肯定不会放过太子的,谁知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林甫竟然没有一上来就急吼吼的把太子置于死地。

  在李隆基的心里,对着李林甫的评价又高了几分。皇帝有些差异的挑挑眉,似笑非笑的说:“哦,宰相处事谨慎,这很好。不过另一件案件,你审问的怎么样了?”皇帝也在担心王忠嗣呢。

  李林甫就等着皇帝问王侃的事情,见着皇帝发问,略微思索了下:“王侃竭力撇清和安胡尔的关系,说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至于那个安胡尔,已经是废人一个了,倒是和他在一起的人,说他们在边塞的时候就是这样,当时喝多了酒,就忘乎所以了。看起来他们如此恣意妄为,怕是他们这样习惯了。”李林甫在王忠嗣的事情很谨慎,他知道王忠嗣是皇帝的养子,从六岁的时候就养在宫里。

  若是自己一上来就说王忠嗣如何交横跋扈的话,没准会引起皇帝的反感。因此李林甫都是捡着无法反驳的话来说。

  李隆基听着李林甫的话,心里有些不淡定了,王侃一个手下都能这样目无王法,可想而知他们在当地是如何骄横的。李林甫看着皇帝的脸色,低声的说:“王忠嗣将军屡建战功,而且深得陛下恩典,他身兼四镇节度使,手上掌握着几十万的精兵强将。我想王将军大概是事情太多了,陛下想想,他一个人,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处节度使,管辖着上前里的边境线,日理万机,自然没时间多考虑军纪的事情。那个王侃,陛下还是看在王忠嗣将军的面子上宽恕了他吧!”

  谁知皇帝听着李林甫的话却是沉默了半天,最后,李隆基无声的叹口气,问:“可有王忠嗣的上疏?”

  “还没收到王忠嗣将军的上疏,大概是路途遥远,就算是王忠嗣立刻写了认罪的上疏,六百里加急来送也要等上一些日子。不过,倒是有不少的人上疏为王忠嗣和王侃求情呢。”李林甫从袖子里面摸出来几封上疏,小内侍忙着接过去,放在皇帝面前的书案上。

  李隆基看去,足足有十多份上疏,李隆基讥讽的冷哼一声:“什么路途遥远,他当然不着急,自然有无数的人出来为他办事的。你看看,这些人不是立刻上疏为王忠嗣说话呢。原来在他们的眼里,王忠嗣可是比朕还要要紧的人物。我竟然不知道现在是谁家天下!”

  李林甫看着皇帝眼里闪着讥讽的光彩,心里明白,皇帝对王忠嗣没有以前那样信任了。

  高力士站在边上,明白从此之后只怕朝堂上是另一番气象了。

  杨玉环听着前边传来的消息,忍不住说:“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换成别人只怕是早就得意洋洋的到陛下跟前说王忠嗣的不是了,还要一口咬定太子在诅咒陛下。”

  燕娘有些疑惑的问:“娘子怎么这样说,我看这个李林甫根本靠不住,他是想给自己留后路呢。骑墙派,首鼠两端!”

  “你这个丫头,我昨天还夸你聪明呢,谁知今天就犯糊涂了。我告诉你为什么,太子毕竟是陛下的亲生儿子,当初陛下在太子身上也话费了不少的心血,这会忽然就说太子整天诅咒陛下。陛下和朝廷的面子往哪里放?而且不少还没抓住那个道士吗?没有确切的证据,就要陛下废黜太子,谁开这个口,谁就是将来的罪人。不管陛下有没有废黜太子,那个人都要担上挑唆陛下和太子父子不和的罪名。”杨玉环缓缓地给燕娘解释着。

  燕娘想了想,点点头:“那么王侃的事情呢,陛下为了那件事可是还生气呢。王忠嗣是太子的人,趁这个机会斩断了太子的臂膀,不是很好吗?可是为什李林甫还不肯下手呢!”

  “傻瓜,李林甫已经下手了!羞辱陛下的不是王忠嗣也不是王忠嗣的儿子王侃,不过是个小小的军校罢了,你觉得凭着那个人一番胡话能放在朝堂上给王忠嗣名正言顺的治罪吗?陛下最担心的是边镇节度使做大,这些人手上掌握着几十万的兵马还要插手地方上的政务。他们手里有兵,有钱,有粮食,今后陛下如何辖制他们呢?你想想,王忠嗣自己还没表示,朝堂上就有好些官员一窝蜂的给陛下上疏,为王侃求情。只怕他们自己的儿子出了这样的事情,也不会这么卖力不是。李林甫这个举动等于无声的告诉陛下,王忠嗣可不止是在边境上呼风唤雨,唯我独尊,他在朝堂上也有不少的人呢!”杨玉环一番花,燕娘恍然大悟,一拍:“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陛下就算是不罢王忠嗣的官,可是也不会叫他身兼四任节度使了!”

  空出来的位子,自然有别人接任。

  “好好,秘总算是明白了,没叫我白费了半天口舌。”杨玉环笑着点点头,她懒洋洋的靠在软枕上,伸个懒腰;“我最近怎么总是提不起来精神呢?”

  “娘子,陛下来了!”小喜笑嘻嘻的进来,通报皇帝到来。

  前一刻还是懒洋洋的杨玉环,听着小喜的话一下子就变得精神百倍,一下子站起来对着镜子整理下妆容:“三郎来了!你们先去请三郎稍坐片刻,等着整理下就出去迎接。”叫皇帝高兴是她的本职工作啊,就算是没有精神也要强打精神,把皇帝服侍高兴了。


  (https://www.xdzxsw.cc/book/62212/386349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