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玉环不做宠妃 > 第70章 一语道破

第70章 一语道破


  等着进了里面, 两位宰相有点傻眼了, 本以为是皇帝被贵妃拖住了脚步, 尅是怠慢政务。谁知看着皇帝和贵妃的言谈举止, 怎么都像是皇帝想要偷懒,却被贵妃拿着无数的借口, 软硬兼施的逼着见他们呢。事情的实际情况越来越有意思了。

  不过既然是皇帝召见了他们, 韩休和张九龄就要尽职, 和皇帝提立太子的事情, 谁知没等着他们开口,李隆基先发制人,一摆手, 几个小内侍捧几张图纸进来,放在了两位宰相的面前。接着杨玉环一个眼色, 四哥小内侍抬着个很大的卷轴进来, 放在地上展开。原来是一副很详细的长安城地图。

  两个人悄悄交换下诧异的眼神, 暗想着陛下莫非是想另外建新的宫殿。哦, 对了,据说贵妃娘娘可不是那么好相处的人。还没正式成为贵妃,就撺掇着皇帝放了后宫里面不少的女子出去。等着做了贵妃第二天,竟然把不少的嫔妃从大明宫赶到太极宫去了人。谁都知道太极宫是隋朝的旧宫,地方狭小, 而且下雨的很适合很容易积水潮湿。皇帝几乎不怎么到那边去。

  贵妃一上来就把不少的人撵到那边去了, 这和打入冷宫有什么区别?现在别是贵妃还嫌弃大明宫剩下的那些人, 撺掇着皇帝另外建设新的宫殿?韩休和张九龄心里转着小九九, 要是杨玉环知道了肯定咬狠狠地鄙视下他们了。装的正人君子似得,结果一肚子的歪心眼。几当又立,真是伪君子。你们那只眼看见我预备着独霸后宫了。

  李隆基这会没心情体察两位臣子的心思,他正舒服的享受着亲密爱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呢。贵妃简直是自己肚子里面的蛔虫,自己想吃什么没等着动手,杨玉环就替自己夹到面前的碟子里面了。看着杨玉环坐在身边,就像是照顾孩子一样,一会给自己夹菜,一会又轻声细语的提醒自己小心这个烫嘴,说着轻轻地吹凉了,放在面前,就恨不得喂到嘴里了。要不是眼前这两个老头子碍眼,皇帝肯定是要化身小宝宝,张着嘴等着投喂就是了。顺便还能抓着娘子的手,跟她撒撒娇什么。

  “陛下,尝尝这个。这是奶酪炸了之后很是酥脆。”杨玉环给李隆基面前的盘子里面放上一块油炸之后的奶皮,松软的奶皮上面都是饱满的泡泡,还带着吱吱作响的声音,撒上了一层细细的糖霜,味道诱人极了。

  “娘子不要只顾着朕了,你也吃啊!”李隆基立爱心回赠,在杨玉环面前的碟子里面放上一块蒸糕!杨玉环脸上的黑线都下来了,老娘才不会吃那个呢。这么一大块满是乳酪和糖的东西吃进去——不跑上个马拉松是消耗不掉的。眼角瞥见两个正在看戏的老头子,杨玉环悄悄地扯一下皇帝的袖子。

  于是李隆基陛下终于想起来,这顿饭可不是只有他们两个,还有两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在旁观呢。对着韩休和张九龄投去个你们要支持身份,回去之后管住嘴的眼神,李隆基清清嗓子:“尚书省说长安的房租上涨太快,不少外地来长安的读书人都没有能力在长安有个安身之所了是不是?现在长安人口是多少?”

  听着皇帝问起来首都房地产和城市发展情况,韩休不慌不满的说起来具体情况。的确是个能干的人,杨玉环在边上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韩休每个字她都听进去了,而且还都记下来了。并且在心里和他知道的情形做了对照。进行分析判断,最后杨玉环的出来结论,这个韩休固然脾气固执,但是却是个能臣,而且没有私心是个一心为了朝廷办事的人。

  就听着韩休说:“天下承平日久,长安城成了天下商贾交汇的地方,这里有权天下最丰盛的货物,因此人口也是越来越多了。除了皇家的宫苑,还有不少贵族府邸,更有六部等朝廷机关。本来天子脚下就居不易,现在人口这么多,经济发达,那些外地来的读书人,若是财力不济的话在长安就显得吃力了。不过等着明年春闱之后那些落榜的举子们回了家乡也就好多了。”

  “这个话不对,长安城能吸引了天下的商贾是因为这里有最大的市场,能叫他们轻易的买进卖出自己的货物,还能有个好价钱。全天下那些有自负有本事的人来长安是为了什么呢?只为了参加一次春闱吗?一次考试就真的能发现治国人才吗?我想他们怀抱着梦想来长安,不能因为付不出来房租从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才能。圣人的意思是——”杨玉环很像对着韩休说你是怎么混到现在的位子的,已经那么明白的提示了,你在这里装什么糊涂啊?

  皇帝要听关于首都建设的报告也不用在这个地方,这个情形之下啊。你是觉得皇帝再刻意回避立太子的事情,你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跟着皇帝装糊涂吗?杨玉环干脆出言提醒,接下来就看韩休要怎么接球了。

  没想到贵妃会说出来这样一番话,韩休和张九龄都愣住了。张九龄忽然想起来当年寿王跟着自己读书,这位曾经的寿王妃可是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韩休是怎么了,皇帝忽然要提出来重新兴建昭行坊和大安坊,这那里是皇帝的意思,肯定是贵妃的意思了。听说皇上把府库直接送给了贵妃,叫她随便支取。这两个街坊的地皮应该是府库所有。

  真身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将来修建好了房子低价出租给那些来京城寻找机会的读书人,既能笼络人心又能得一个礼贤下士爱护人才的好名声。

  张九龄看看安歇设计图,虽然这些房子修建的有些太局促了,看不出来好在什么地方。但是那上面的字迹字迹可是认识的。这些设计图应该是寿王的手笔了。张九龄有些狐疑的而看了一眼皇帝和贵妃,越发的摸不着头脑了。皇帝,贵妃和寿王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啊?

  韩休这个时候明白过来,他刚才一肚子的郁闷,眼看着皇帝对于政务开始厌倦起,在韩休看来,皇帝偷懒可以,但要安排好政务啊,储位虚悬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皇帝膝下成年的皇子不少,虽然看起来都是一个个满嘴的仁孝礼仪,但是对着那个位子,谁不动心呢?要是皇帝长期态度暧昧不明,没准这些皇子们挨不住寂寞,不是暗地里拉帮结派,就是要重演一次玄武门之变。那个时候可是天下大乱了!

  因此韩休只想着稳定朝局了,现成的李亨就摆在那里,虽然这位皇子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是胜在老实,循规蹈矩的。将来虽然不能和皇帝比,也开创一代盛世,但是做个守成之君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韩休只想着如何平稳政局,完全忘记了站在皇帝的位子上,换位思考下。刚才被杨玉环一番话提醒了,此时韩休心里忍不住有些后悔,他竟然有些忘形了。皇帝不耐烦了,因此才会找出来这样的事情搪塞。

  韩休还是接受了杨玉环递过来的好意,虽然皇帝还能听得进去臣子的进谏,但是这位天子也是有脾气的。尤其这个事情肯定和贵妃有些关系,自己一味地反对,岂不是得罪了皇帝和贵妃。于是韩休和张九龄一起唱赞歌,称颂皇帝礼贤下士,网罗天下英才云云。

  李隆基听着这些,心里很受用,刚才那点不快也就暂时放下了。李隆基随口夸奖起来李瑁:“这个孩子很是聪慧,年纪轻轻就能有这个本事,也是难得。当初只叫他去经办了修整太极宫和大明宫的工程,结果画出来的图纸竟然比安歇工匠们还要明白精致。朕看这些房屋设计的很合理。而且每个街坊上都有相应的排水和水源,既能方便日常生活,使得环境整洁,又能防火,方便救火。”

  张九龄只觉得有人飞快的看自己一眼,是贵妃!张九龄顿时明白了些,赶紧顺着皇帝的话夸奖了下李瑁的建筑天分,接着说:“臣有幸教导过寿王殿下读书,殿下是圣人的爱子,聪慧忠孝鲜,从来不摆着架子,和长安城那些无所事事的王公子弟们完全不一样,将来必然能成为国家栋梁。这些图纸,臣刚才看过了,真是佩服的很。不过要是交给那些愚钝的匠人肯定不能完美呈现殿下的巧思,反而会糟践了陛下的心血。这个事情还是交给殿下亲自操办的好。”

  姜还是老的辣,张九龄没有白比韩休多吃了几年咸盐!杨玉环心里忍不住想张九龄还是个老狐狸了,不过小寿的目的达到了。想着杨玉环眼巴巴的看着李隆基:“圣人就按着张相的话,叫十八郎来管这个事情。他现在正在守孝呢,每天闷在府上也不好。难道陛下还不相信自己儿子的能力吗?”

  “好,就叫寿王来管这个事情。不过他的那些图纸都是纸上谈兵,要是建出来不好,看你们怎么替他圆场呢?”李隆基笑眯眯的看着杨玉,故意挑着眉毛挑刺。

  杨玉环对着皇帝粲然一笑:“三郎真是小气,玉不琢不成器。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磨练心志呢。就是他建的不好,大不了还是三郎帮着儿子善后好了。”

  杨玉环故意欣赏下两位老头子的八卦的表,压低声音和皇帝咬耳朵:“三郎,什么时候去兴庆宫啊!你赶紧把这两个老头子打发走了!”

  这也是我的心声啊!李隆基也不想和韩休纠缠,他知道韩休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一定会找机会和自己说立太子的事情。到底是张九龄看出来些什么,刚才既然是贵妃娘娘给他们一个人情,他们不能不识相。于是张九龄给韩休一个眼神,意思是说今天皇帝也没心思理会我们了,还是有点眼色赶紧滚吧,别找人嫌弃了。

  韩休有些不甘心,挣扎着要说什么,但是张九龄却已经站起来向着皇帝告退了,李隆基巴不得他们立刻消失了。立刻挥挥手,用轻快的语气说:“好,你们退下吧!今天是休沐,你们也不要整天给政务缠身,也该和家人好好地相处。”

  得了话都说道这个份上,还要磨磨唧唧的那就是傻子了。韩休也只能跟着张九龄一起退出去了。

  站在宫门外面,两个人都是长长的松口气,在皇帝跟前,就是山珍海味月食不知味,他们觉得现在刚才吃的那些东西还堵在胃里面,沉甸甸的和石头一样呢。看着周围没什么人韩休忍不住八卦起来:“今天的情形张相看明白了?看样子贵妃可是比当年贞顺皇后还要得宠啊。却不知道寿王——”

  张九龄立刻打断了韩休的话:“一切都按着圣人的意思办,这是什么地方,你这样乱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你难道忘记了圣人的教诲了。”韩休才想起来这是在宫里面,无数的眼睛耳朵,他刚才的话有些过分了,韩休一阵尴尬,忙着对张九龄拱拱手:“多谢先生教导。”

  说这两个人赶紧出宫去了。谁知刚走了一段路程,就听着身后叫他们:“韩侍郎,张相且站一站,真是贵妃娘娘赏赐给你们的东西。”韩休和张九龄听着是贵妃赏赐,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两个小宫女端着个盘子上面放着个精致的盒子,那个内侍笑着说:“贵妃娘娘说了张相上了年纪,应该注意保养。这是上好的人参,正好给张相滋补身体。这里面还有一张太医院开出来的葆春延寿丸药的方子,对上了年纪各种病痛都是很有效果的。”张九龄连忙称谢,暗想不管是做了贵妃还是以前,这位都是个叫人如沐春风的和气人。只是贵妃怎么忽然想起来送这个了?自己虽然上了年纪,可是身体还算是不错呢。张九龄揣测和杨玉环的意思。

  那个内侍对着韩休说:“这个是贵妃娘娘赏赐韩侍郎夫人的。”说着那个小宫女把盒子递到了韩休跟前。

  等着两个人各自拿着赏赐出宫去了,韩休有些好奇的看着自己手上的东西,张九龄笑着说:“难得今日清闲片刻,不如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可好。”韩休想起什么说:“我听着最近长安有个很不错的酒楼叫什么丰泽园的,不如我们到那边去坐坐。”

  丰泽园里面,韩休有些惊讶的打量着这里的布置,他诧异地说:“没想到还有这样雅致的所在,这里庭院精巧,这个园林肯定是有名家指点过的。没想到长安城里面还有这样的能人。却不知道他们的酒菜如何。”他们被伙计迎到个包间里面,看着满屋子的陈设,韩休和张九龄都很诧异,先不说那些精致的陈设,就是这个酒楼就透着与众不同。

  丰泽园看起来门脸不大,一个不怎么显眼的大门,连着匾额都没有,只在门扉上挂着个小牌子。不过等着进去却是别有洞天。好几层的庭院一层套着一层,每一层庭院的景致风格都不一样。这个园子竟然是江南的风格,毫无雕饰,颜色也都是粉墙黛瓦,园子里面一池水莲,几只白鹭站在池子边上把头埋在翅膀里面睡觉。墙角种着几丛竹子,一阵风吹来,摇碎一室阳光,叫人心里立刻安静下来。

  墙上挂着一幅画,却不是什么人物,而是一副泼墨山水,张九龄凑上去仔细的端详起来。韩休则是好奇的打开了盒子,想看看贵妃到底赏赐给自己的夫人什么东西。“咦,这是什么?好精致的玩物!”韩休好奇的声音打破了张九龄的思绪,他转脸看见韩休的手上举着个精致的香囊,通体纯银制造,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一条长长的银链子,还挂着各色宝石做成的坠脚。

  张九龄忍不住上来仔细看了几眼:“真是巧夺天工,这个东西应该是个香囊,但是——”球形香囊在一个框子上,只要稍微一动那个香球就随着运动翻转。要是在里面撞上香料肯定会撒出来。

  就在张九龄和韩休两个在研究这个新鲜的玩意的奥秘的时候,忽然门外一阵笑声:“他们说两位宰相在里面,我还不相信,原来竟然是真的!”汝阳郡王李琎笑嘻嘻的站在门口,正悠闲的看着他们呢。

  韩休有些紧张起来,皇帝虽然对自己兄弟们十分优待,但是皇帝是绝对不会准许紫鹃的兄弟们和皇子们和朝臣们过从甚密的。韩休给张九龄一个眼神,示意此地不可久留。谁知李琎却像是看透了韩休的心思,上前拿过来那个香囊:“这是贵妃娘娘赏赐的?这样精巧的东西也就是她能想出来了。其实两位宰相不用这样紧张,张相,你费心教导学生,如今在学生的酒楼里面吃上一杯酒还是可以的。这个地方是寿王的产业呢。今天两位是进宫面见陛下了?”

  韩休和张九龄脸色都变了,看样子将来朝廷上怕是免不了一番龙争虎斗了。谁知李琎好像是看透了他们两个人的心思,嗤笑一声:“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十八对着什么太子之位没兴趣,而且他现在的身份,就是做了太子也尴尬。十八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罢了。想来陛下应该是把营造昭行坊和大安坊差事交给十八郎了。两位来这里,一定是想找个安静说话的地方,你们可是找对了地方了。这里上下严实得很,不用担心隔墙有耳。”李琎看着几乎要傻掉的两个老头,接着说:“韩侍郎还在疑惑,怎么好好地鬼妃娘娘会赏赐给你这么个东西。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这里面内囊是悬空的,不管外面怎么动,里面总是稳如泰山的。”

  韩休听着李琎的话立刻打开上面的机关,果然和李琎说的一样。“难道韩侍郎还没明白贵妃娘娘的苦心,两位都是中介耿直的臣子,但是陛下也是人,也有人的一切喜怒哀乐,你们两位一心为公,但是也该注意方法。陛下大概现在被催着立太子呢。”

  李琎眼神忽然变得严肃起来,沉着脸一字一顿的说:“刚传来的消息,庶人李瑶李琚,已经在流放的路上自缢身亡,畏罪自杀了。”什么?!鄂王和光王竟然死了!张九龄和韩休惊得脸色都变了。废太子李瑛死了,和废太子一党的鄂王和光王被贬为庶人,流放岭南。算算日子,他们应该刚出长安,怎么就一下子死了呢?莫非是有人要斩草除根。

  “是谁这么大胆子,竟然谋害……”韩休忽然停住了,他心里恍惚明白了什么,他们担心的夺嫡之争其实早就开始了!

  看着两个人都沉默不语,李琎放缓了语气:“两位在朝堂上经历了那么多风雨,自然明白各种原委的,贵妃娘娘这是爱护两位臣子。你们这个时候冒失的进谏册立太子。雪里埋尸,总有日出雪化的时候。到时候两位岂不是要陷于不义,将来青史之上留下这一笔,可是——”

  韩休和张九龄激灵一下,冷汗立刻顺着后背流下来。太子被废,这后面肯定是少不了有人运筹帷幄,机关算尽。那个忠王面上忠厚老实,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谁能保证李亨和废太子一点干系没有?想着李琎方才的话,要是废太子,逼死了李瑶和李琚的事情真的是李亨的手笔,自己这会一个劲的要皇帝立李亨做太子——等着真相大白的哪天,自己不就成了陷害储君,拥立忠王想要把持朝政的奸臣了吗?两个人心里先是后怕,接着是恶心,自己在官场上打滚多年,什么风雨没见过,竟然差点被人算计,当了别人的棋子了!

  “可是接下来要怎么办?据我所知已经有不少人上疏,请陛下速立太子,以安天下人心。而且忠王呼声最高——”韩休鬓角上明显的有汗珠了。

  “立太子是关乎社稷千秋万代的事情,到底要立什么样子的皇子做太子,这个还要从长计议。到底是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理不辨不明,两位宰相看呢?”李琎站起来,伸个懒腰:“好了,别想那些烦心事了。今天有新菜,两位还是安心吃一顿,难得休沐不要浪费了这好时光!圣人还召我去兴庆宫呢,失陪了!”说着李琎扔下两位风中凌乱的宰相,挥一挥衣袖走了。


  (https://www.xdzxsw.cc/book/62212/348772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