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斩邪问道 > 四百五十八章 危难背后私心转

四百五十八章 危难背后私心转


  所有人过日子都会算账。

  大账、小账。

  地月联邦现在属于是即将破产,死命去抓每一根救命稻草。

  命都快没了,也就不要脸了。这几天专门有一帮人跟火星共和国软磨硬泡,希望共和国加大支援力度,比如说把新锐舰队派过来。

  但是共和国根本做不到,毕竟他们都有大撤退计划,要去BB星所在星域。

  BB星距离火星大约是628AU,就算火星共和国全部使用新锐高速舰,将平均速度提升至每小时110万公里,也需要85408小时,3559天,将近10年。

  这就是技术代差导致的差距。

  徐长卿支援给火星共和国的技术,无论是引擎、还是能源功率、又或能量防护罩、甚至是探测体系、中央计算机体系,都不能跟他自用的比。

  这不是徐长卿吝啬,而是舰船本身就是一个综合考验工业等级的项目,把最先进的技术给共和国,共和国也接不住,除非他们有勇气像徐长卿在宝卫五上干的那样,直接上新的全套,把旧有的都舍弃。

  而就算他们有这个勇气,民众也愿意接受这种产业大跨越所带来的剧变,也需要至少五年才能完成项目,这是一个规模问题。

  徐长卿也是在这个世界现有的尖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一部分大半年时间搞出的黑科技(第一台脑算机),然后先在天卫三青云基地插旗,做了几个月准备后,才跑去宝卫五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小型开拓舰,殖民荒蛮的故事。

  正是因为这样,生产建设了两年,才有了奥伯龙号的回转,以及后来小批量的舰队回归。

  制造舰队,已经相当程度的拖慢了宝卫五的自发展。但这是徐长卿的要求。因为当时今天不知明天事,他得按照大乱世随时会来的可能做准备。

  而火星共和国要是转产,那就不能这么小来小去的搞,否则会因为内部技术代差太大而导致种种生产崩裂,特区模式倒是行,可那同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总之,就算给火星共和国更先进的技术,他们短期也消化不了。

  就是次一代的技术,还闭门消化了两年,才算是堪堪搞定,而想要真正结出甘甜果实,还得三年。也就是总计需要五年,现在过去了三年,因为开大战,紧急调整,五年之期只能再拖,七年。

  七年以后,火星共和国的产能就能全面超越地月联邦,并且产品质量也比地月联邦的同类产品上一个大台阶。

  而现在则跟外域城邦差着一个大的技术台阶。

  这个技术台阶有多大差异,就看外域城邦用光矛愉快打靶异生物战舰,而火星共和国的高速战舰只能看着就能体现一二。

  正是这样的差距,就算有足够长的跑道加速,火星共和国的舰船也不可能跑出外域城邦舰船从宝卫五回归八大行星区域的超级速度。燃料问题,探测问题,防护问题……在那样的高速下,太阳系内的太空环境还是显得不够空,一颗小石子就能船毁人亡,然后碎片又能让整支舰队都完蛋。

  即便如此,共和国仍旧是在紧锣密鼓的做着迁徙计划。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知道徐长卿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迟早要走的。

  那外域城邦的基业谁接管?

  如果是去BB星开拓,那问题就太多了,并且假如异生物舰队顺着轨迹一路追过去,新基地没建好,舰队也耗尽资源,那就是个死。

  但外域城邦的大本营在那里,已经开发的相当不错,过去之后能够得到有力支持,立刻就能投入建设和生产。

  在共和国高层们看来,这是人类最靠谱的逃亡之路了。

  共和国智库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包括根据宝卫五派回的舰船,第一波战舰群,第二波运输建群,第三波作业舰群……第七波战舰群,通过这些,来估算宝卫五的产能。

  计算结果是,如果外域城邦肯全力接纳逃亡者,那么人类至少还能在太阳系跟异生物掰扯八十年。

  假如这八十年异生物未能在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又或在短板方面有所补完。那么人类还是有希望夺回世界的。

  简单的说,共和国就是一个赖上徐长卿的套路。

  徐长卿交易给他们的技术,只是为了更好赖上徐长卿而准备的跳板。

  这么看事情的话,的确是有点恶心人。

  可换个角度,不然呢?

  徐长卿搞出的这些遗产都留给谁?炸掉?又或我大清慈禧太后的宁予友邦,不予家奴?

  徐长卿还真就干不出这种事。

  共和国也是摸清他的脾性,知道他还是念着些同种同源、文化认同感够强的情意的。

  徐长卿最近在地球干的事也印证了这些。

  帮谁都是帮,为什么不帮相对而言更亲近,更顺眼的?

  像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即便战争局势更加水深火热,也当作没看见。

  美洲那边则要求其自己丰衣足食。

  而就目前的表现看,最能发挥战甲战斗力的,还要数地球教为基层指挥官的夸娥氏军团。

  赫拉克勒斯军团紧随其后,这都是由外域城邦操控的部队。说明还是人家的战略战术理念,指挥风格更适合战甲。

  那么只派兵、不遣将,帮偏之意也就很明显了。

  况且,这不是有异生物入侵的大灾难嘛,所以共和国那也是看人下菜碟,使劲往外域城邦上靠。

  相较而言,火星共和国还算能从容布置,能谋划几十年、甚至百年后的事。

  地月联邦就不成了,他们现在是只顾眼前,先脱了死劫在说其他吧。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320亿人口的地月联邦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大佬,在尚未遭受异生物突袭前,造舰能力是火星共和国的2.3倍。

  按照这么个算法,地月联邦从三年前火星共和国闭关锁国时,就调整产业结构和政策,经济转型成战时体制,这么长时间,也应该攒下些家当了吧。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路走来,地月联邦在这三年来经历了太多政局波折,谈不上朝令夕改,也差不多了。

  另外,冗官冗员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效率低下,官方远没有共和国政令的贯彻和执行力度。

  最最要命的还是把持重要行业的顶级资本权贵们。

  他们在思考问题是,第一出发点,是利益。

  干这件事,我是获益了,还是损失了。

  如果是赔钱买卖,哪怕是大家一块儿赔,那也是老大不愿意的。

  至于这个买卖从联邦整体利益看是不是有益,那关我毛事?我难道每年没做慈善事业?莫非还让我毁家纾难?我那钱也不是大风里逮来的,钱难挣屎难吃不知道啊?

  实际上这就是徐长卿看不上资本那一套的根本所在。

  他之所以偏向火星共和国,也不光是文化认同等原因,还因为他自己等于是在走独裁之路。

  一人即文明,说白了就是超级皇帝,天下都是我的,但我也担天下所有事。

  这样的他屁股是坐在集权上的。帝王制跟封建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央集权。

  而共和国所走的国家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一种集权。

  没有哪个牛逼人能担当的起皇帝之职,那干脆就不设皇帝,只有内阁,设个主席,算是个领头的。

  这种体制跟资本体制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它注重国这个概念,很多时候都要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资本不是这样的,资本眼中的国的存在必要,是因为有它我能更容易赚钱,赚更多钱。而不是反过来被国限制住自己。

  资本从来没有被国家的概念限制住,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后来留到美国,又或在欧洲的操作,国家是国家,资本是资本,资本收割的时候,没有说因为是本国人就轻饶,只不过在外边收割,由于政策等原因,更具戏剧性的惨烈特征,对方更缺乏抵抗力,被割的鬼哭狼嚎,好像是对外人更狠。

  正是因为这种本质,徐长卿压根就不指望联邦背后的那些资本大佬,在人类灭亡的灾难大气候下会高尚一把,大义一回。

  他们如果有那个觉悟,就不是资本家了。

  宁肯死,也不肯穷。有钱,就有权,有权,死也体面,穷,活着也如在地狱。

  所以资本家会因钱位极巅峰,最终也会因钱惨死泥坑。

  这不,地月联邦的那些权贵们最怕的事发生了,他们的钱被剥夺了,就像他们担心的,他们现在落魄的生不如死。

  而造成这一切的,恰恰是因为只想捞好处,不想担责任,到最后都没有真正的合力保市场的觉悟。而只想着如何能让自己在市场残破的过程中,损失最小。

  有着这样的私心,事情就好不了。

  如今,由权贵们搞的太空殖民卫星计划,都变成了石灰,用来对付异生物舰队了。

  连星港都守不住,哪还有能力守住太空殖民卫星?只要异生物舰队不再眼瞎,靠太阳风就能将之瓦解。

  人类大逃亡都成了定局,这些东西留下来资敌嘛?

  这就都是浪费。

  还有月球那边。

  月球殖民地,是联邦的重工业基地,资本大佬们的很大一部分真实财富,就在这里。

  这里在战云密布后,也确实加足马力生产来着。

  但是资本们各自都在铺设后路和为将来谋划,一直在进行人员、技术、物资等方面的筛选和抽调。打包囤积,以便未来东山再起。

  所以哪怕联邦大总统以圣战的名义,撸了他们的家当,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还是有自己的逃生门道的。

  且不说这些家伙怎么玩。

  就说联邦现在的产能,月球殖民地现在情况十分糟糕,说是正在迅速糜烂也不为过。

  混乱的次序本就使得生产能力严重下滑,再加上异生物的肆虐愈演愈烈,人们根本没心思做事。

  近一周来,生产效率连创新低,最近三天完成舾装的舰船,不足十艘……

  这是有六十亿人口的那个重工业基地吗?

  徐长卿都不想说啥了,直接用行动表明,外域城邦连一颗螺丝钉都没支援这边。

  这种很不成熟,很不政客的爱憎分明行为,也导致月球殖民地的人们越发的绝望。

  但那又如何,在徐长卿的角度看,面对这场浩劫,大量人口损失的悲剧必然发生。

  充满恶意的说,不够惨烈,去哪里找变量?

  况且他也没作壁上观,这不是及时入场了嘛。

  他过去的作为也不算是装高冷,而是不信旁人信自己,建立体系搞发展。该支持的,他也恰如其分的支持了。

  现如今搞营救,救谁不是救?既然都是救,为什么不能先紧着熟人救,了解的人救?

  地球人,哪怕是看不惯的欧美白人,至少对其民族品性还是有点印象的。

  月球人就不成了,光是靠道听途说,他是不会下结论的。

  那么就以结果论,看其做人做事。

  就这种三天舾装不足十艘的表现,跟烂泥般的小行星带人都不相上下了,凭什么拯救?拯救出来又能干什么?

  而且有些话,即便不说,所有人也应该明白,救出来太多,粮食不够吃……

  (本章完)


  (https://www.xdzxsw.cc/book/56722/383651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