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晚清丧钟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宫廷内斗 三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宫廷内斗 三


  完成使命的柴释道两天后顺利返回北京城,避开耳目专走僻静隐蔽的街巷返回恭王府。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这座富丽堂皇的王府其规模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历经了清王朝由盛到衰的两百多年的历史进程,演绎着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从乾隆时期被第一位主人和珅打造成闻名遐迩的豪宅起始,到嘉庆年间处死和坤后把这座宅第转赐给嘉庆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最后在咸丰元年降临到弈欣身上,算起来恭亲王弈欣是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也是最后一位敲响大清丧钟的主要见证者之一。

  柴释道绕过什刹海偷偷溜进王府后花园时,早已等候已久的协办大学士周祖培赶紧把柴释道带进一间大厢房,除了王府主人弈欣不在外,所有留守京师的“北京派”实权人物全部粉墨登场:醇郡王奕譞、豫亲王义道、睿亲王仁寿、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贾桢、协办大学士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刑部尚书赵光等人,一个个盼星星盼月亮把门第卑微的柴释道让到主位,七嘴八舌询问结局如何?

  柴释道谦卑地挨个见过礼,呷了一口茶笑道:“托各位大人的福一切顺利,今晚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就会返回紫禁城,随同主子一起回来的只有载垣和端华等少数扈从,而核心的肃顺等六名顾命大臣最快明日午时才能到达密云县,趁着他们力量分散之时正好分而治之,王爷呢?”

  大学士贾桢答道:“王爷正和卫戍京师的胜保商量对策,估计很快就会折回。”

  话音刚落,弈欣满面春风掀起门帘步入室内,一把摁住想让位的柴释道开心笑道:“林森先生,今日的主位非你莫属,你这趟雪中送炭真是不虚此行,即以弱为弱又引君入瓮,胜保也刚刚从西太后那里得到消息,护送灵柩的是荣禄的军队,荣禄跟肃顺面和心不合,只要咱们今晚擒下载垣和端华,剩下的就交给醇郡王奕譞和睿亲王仁寿率领胜保的亲兵护卫捉拿肃顺等余孽,明晚咱们就可以在银銮殿摆下庆功宴。”

  众人闻听无不欢欣鼓舞,个个挺起胸膛高谈阔论,柴释道趁机离开主位坐到未席。

  柴释道心里清楚得很,自己立再大的功劳也不能僭越造次,历史上过河拆桥甚至功高盖主未能善终的比比皆是,自己功劳再大也大不过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韩信,柴释道可不想走狡兔死良狗烹的老路,谦卑地问道:“主子,洋人真的撤离京师了?”

  弈欣见柴释道谨小慎微的样子呵呵一笑,也不多做解释欣然坐下笑道:“洋人也不是傻子,如果朝廷的大权旁落他人,他们一时半会儿别想得到一丝好处,我倒是有点后悔了答应了他们的额外请求,把登州府两处港口划给他们为商埠,嗨!不说这些没用的喽,”弈欣挥手笑道:“我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伏击英法联军的罪魁祸首找到了,你们猜是谁?”

  众人除了知根知底的柴释道猜出一丝端倪外都摇头无从猜起,柴释道小心翼翼问道:“难道真的是黄孛?”

  “哈哈哈,正是!”弈欣拍手笑道:“这小子拿着曾国藩的令箭北上勤王,先是在上海公共租界掀起滔天巨浪,打死打伤外加俘虏近千人,还劫持了英夷一艘战舰,然后到了登州府软禁起弃城而逃的登州府总兵史财厚后偷袭洋人军营,并一举歼灭了前去接应的英法联军,光俘虏就抓了四百多。若不是咸丰在这个节骨眼上驾鹤西去,我还真的下不去手去治他的罪,这事若是传到僧王僧格林沁耳里非得拔剑自刎不可,哈哈哈……”

  一席话举座震惊,个个惊愕失色,过了半响军机大臣文祥才开口说道:“王爷,我听领班章京那得生提过此人,说黄孛智勇过人,尤重火器,其火力是地方武装甚至八旗所不能比拟的,正好我准备创立八旗神机营,王爷能不能饶恕他一命调到我的帐下,让他帮我管理营务?”

  文祥满洲正红旗人,为官廉洁,人品极佳,若不是被飞扬跋扈的肃顺排挤出八人党之外,说不定历史上的顾命大臣不是八位,而是九位。

  “这……”弈欣内心对黄孛也是称赞有加,可是苦于洋人的压力不敢包庇黄孛,别因为一个小人物坏了国家大事,迟疑片刻说道:“放不放过他我可说的不算,那得看洋人的眼色,他可是英法两国事在必行有犯无恕的人物,英法联军之所以退兵并答应咱们共剿发匪,把黄孛交给洋人就是重要的一条,咱们可不能因小失大为了一个小人物坏了朝廷大事。”

  大家闻听全都点头附合,文祥也只能扼腕叹息,柴释道突然开口道:“主子,各位大人,我倒是有个想法,或许能够保黄孛一命。”

  “快讲!”文祥闻听没等弈欣发话,迫不及待抢先说道。

  “黄孛既然奉命北上勤王,打洋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站住脚的理由就治黄孛的罪,那会寒了天下人的心,依鄙人所见,倒不如派一人前去登州府嘉奖抚慰,官升黄孛一级,让他率领被俘的洋人返回京师,等到了京师何去何从还不是咱们一句话的事?再说把几百俘虏还给英法两国,估计洋人也能消消气,至于能不能保住他的命就看他的造化了,这样一来也能堵住天下人的嘴,这对咱们今后在朝廷里站稳脚跟也有莫大的好处。”

  “对对对,林森先生说的太好啦,一言中的!”文祥见有一线希望可以保住黄孛的性命禁不住喜上眉梢,笑道:“王爷,正好在我手下的领班章京那得生跟黄孛相熟,就着派他为钦差赴登州府办理此差,估计黄孛必欣然应允。”

  弈欣也觉得这么办合情合理,对己对洋人都有了交代,油然道:“洋人对此事催得很急,宜早不宜迟,今晚拿下载垣和端华后就让两宫皇太后盖上‘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让那章京出使登州府,也算是两宫皇太后第一次垂帘听政的伊始,让二位太后高兴高兴,也为咱们今后同舟共济开个好头。”

  办完洋人交代的差事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又秘密分工政变的具体程序才各自散去……

  咸丰十年九月三十日傍晚,弈欣亲自出城拜见两宫皇太后,三言两语就把政变的细节交代清楚,趁着载垣和端华不再跟前之际把事先写好的两道奏折奉上,一是委任那得生为钦差大臣出使登州府,二是讨伐八位顾命大臣的治罪诏书。等两宫太后盖好印章,载垣和端华闻讯才赶到御驾跟前,怀揣尚方宝剑的弈欣不动声色虚以为蛇连道辛苦,毫无察觉的载垣和端华也虚情假意与弈欣寒暄,众人一起护送着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载淳回到宫内。等载垣和端华发现德胜门里跪着一大帮留守京师的王公大臣们之后才感觉有异,厉色斥道:“你们这些外廷臣子,没有我们的旨意怎可以擅自入宫?难道要图谋不轨吗?”

  弈欣冷笑一声迈上台阶,掏出怀里的治罪诏书大声说道:“载垣、端华,你二人看清了,我手里可是两宫皇太后亲自盖章的诏书,还不跪下?”

  载垣闻听勃然大怒,指着弈欣骂道:“鬼子六,护送灵柩的肃顺他们还在路上,诏从何来?不是你们劫持两宫皇太后立下的伪诏吧?”

  弈欣轻蔑地一笑,话不多说向藏在门后的众侍卫举起手,吓得载垣和端华转身怒斥道:“我们乃先帝钦命的顾命大臣,谁敢动手?”

  话音刚落,如狼似虎的众侍卫像捆粽子似的把载垣和端华摁倒在地捆个结结实实,等押出大门外载垣和端华才恍然大悟,自己的亲兵护卫早已被缴械羁押起来,二人到此才知大势已去,灰溜溜被押往宗人府等待厄运的到来。

  与此同时,醇郡王奕譞和睿亲王仁寿率领着胜保的一千亲兵护卫到密云兵不血刃就把剩下的六大臣全都拿下,一日之内八位还没走进金銮殿的顾命大臣全都被羁押进宗人府。

  弈欣和两宫皇太后为了防止夜长梦多,第二天就展开了血腥屠杀,载垣、端华赐令自尽,肃顺被判斩立决,其余五人除了景寿因通风报信立下功劳保留公爵外,其余的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不是被革职流放就是贬为庶民,这还多亏弈欣从中求情,不想自己在刚刚夺取政权后就落下屠夫的恶名,要是本着慈禧的意思,当初骂自己最恶毒的杜翰也要腰斩菜市口。

  穆荫以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为理由被撤职流放,没过两年就抑郁而死;杜翰遭革职流放新疆;匡源被罢官后一贫如洗,靠教书渡过余生,当时皇帝诏书多出其手,遂得归隐于故乡天津“逋园”得以善终。

  要数最惨的莫过于肃顺,由于为人严苛人缘极差,被押往刑场时除了遭到成千上万的人掷物辱骂外,临刑之前还被刽子手用刀尖搅烂舌头把两腿打折,其哀嚎之声惨不忍睹。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用清宫词的话说:“北狩经年跸路长,鼎湖弓剑黯滦阳;两宫夜半披封事,玉玺亲钤同道堂。”通过这次政变后,慈安和慈禧两个年轻女子从后宫一步登上权利的顶峰,从此在中国近代史的上留下厚重的一笔,本已经日薄西山的大清帝国也一步步走向灭亡。


  (https://www.xdzxsw.cc/book/55551/315140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